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G633.95密级公开学号125000题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作者贾洁指导教师高明 教授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学科教学(美术)提交日期2015年11月7摘 要赋予想象力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作品如同永恒的生命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学生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儿童的认知与审美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但需要通过绘画来开启智慧,还需要重视在美术课堂中拓展他们的经验、激发联想、开发想象力。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象能力更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一生的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著作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历史的印证和前人的总结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而想象力又赋予了儿童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看似平常而意义非凡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分析;用紧随时代的步伐带领学生踏入知识富饶的沃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尝试从小学美术课堂发展现状出发,剖析当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自身观点提出相应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使想象力培养得到学校与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小学美术教育的概况以及重要性,重点研究了小学美术教育的内涵以及重要性;第三部分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该部分分为两个小结,分别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研究了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小学美术课堂想象力培养不足的措施以及相关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想象力;培养AbstractImaginative works in our lives, these beaming human intelligence work as eternal life generally exists in our life, brought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In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magi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students art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aesthetic abilit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 this stage the students not only need to open the wisdom through painting, also ne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and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inspire lenovo, development of imagina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ome exis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to create the myth of imagination.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tr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lassroom, analyz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las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magination,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wa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rticle research can arouse the students imagination, the imagination training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schools and teacher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altogether, the first part of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d the articl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the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education is mainly studied. The third part is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lassroom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magination,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wo summary, respectively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education teaching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imagination to the student training;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impact of Chinas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training all factors; The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lassroom lack of imagination training measures and relevant approach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Key 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Classroom teaching; Imagination; To cultivate 目录摘 要IAbstractIII目录5引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3(一)研究的主要内容3(二)研究思路3第一章 小学美术教育的概况以及重要性5一、美术教育的涵义及发展5二、小学美术教学的涵义及发展6三、小学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7(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趣与动机7(二)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表达和个性化创作8第二章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10一、小学美术教育整体发展情况10(一)本地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10(二)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1二、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3(一)教师主导的课堂氛围不利于想象力培养13(二)教学方法单一14(三)功利化扼杀了想象力14第三章 影响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因素18一、学校方面18二、 教师方面18(一)专业知识与素质的差异18(二)自主学习的误区19(三)教师对待美术课的态度不佳19三、教材方面20(一)教材的编排中存在偏差20(二)校内外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20第四章 改善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现状的措施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21一、 改善小学美术课堂中想象力培养现状的措施21(一)社会、学校、家长理解美术教育对想象力的价值21(二)开展美术学科专项培训,促进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成长21(三)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促进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23(四)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5二、用美术激发小学生想象力的方法26(一)运用添画法诱发学生想象力26(二)运用情景教学法发挥学生想象力27(三)运用创作命题法发挥学生想象力29(四)运用观摩欣赏法发展学生想象力30结 语36参考文献37附 录39附录1:39附录2:41附录3:42附录4:43致 谢45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46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引言一、研究背景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具有维持性和继承性,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创新教育的需求了。所以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目标开始,用创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的创新。 时宁. 技能示范与小学美术教学J.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10(11)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需求。这一点反映到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则体现在从最初的传授技能转变为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教育目标。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不再强调技能的掌握,美术教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形成创新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与我国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张爱年.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5)正因如此,很多小学也开始认识到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开始对美术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形成综合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目前美术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传统的单一教授方式摒弃,用新的方式、新的理念对教学进行更新、发展。用独特的眼光分析学生,引导他们在美术的殿堂展现自我。二、研究意义我国的最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体会以及喜爱游戏的天性,让学生把玩、看、画、做有机融合,激发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引起他们对美术持久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只有对美术有兴趣,才会好好学,而美术教学只有发挥出美术的魅力,才能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绪是发展、发现学生想象力的基础关键。要改变以往的临摹-写生-创作的教学思路,利用大量的感性美术实践活动、音乐、通话、等文学作品进行启发和想象,在利用科学的想象力、科幻化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处于浅显的阶段,所以在此期间发展想象力可以推动他们提高创造才能,释放原创的天性,创造他们的绘画欲望。当前我国对小学生应该实施的并不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实施一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所以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变得十分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观察习惯与观察能力。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另外,通过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现周围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美感,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 杨文艳.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6)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自古就是一个整体,历来被人们所关注。而关于美术想象力的研究资料中,典型的就是鲍桑葵在其著作美学史中提出,不管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在人们的知觉与想象中,美就是通过想象力或者感觉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他认为美的主要内容就是具有一定特征,而这一特征的主要形成条件就是知觉和想象力。这方面法国的学者于斯曼在其发表的期刊美学中也曾经提出,他表示创作中需要用到的是三个因素,即度创新、自发性和生产性。这三个因素产生的前提首先要关注人们的行为,其次就是具有创作型的想象力。另外我国美学专家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合作编著的著作美学基本原理中也表示,美感的主要心理要素就是想象力。美术作品的艺术思维需要靠想象力的运用得到发展。学者潘庆玉在其著作想象力的教育危机与哲学思考中提到,人类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活力与发展动力的原因就是想象力,同时想象力还是人类把自身从现实世界带到无限可能世界的动力与钥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伟大的力量。学者朱六善、曹长远主编的著作中国书法原理中提出,美术不仅是对美感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力发展的过程。学者张文林、张文秀两人合著的启迪心灵放飞梦想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探一书中提出:想象力是美术作品的创作核心,如果没有想象,创作将会是空谈。 张文林、张文秀. 启迪心灵放飞梦想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探. 中国校外教育.2013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而想象本身就是以一种创造。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艺术创作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同时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学生美术课堂中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学者邢先贤在其著作浅谈想象力培养在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中认为: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不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与想象力有分不开的关系,在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 谷大勇. 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6)学者屈林飞在其著作想象力 美术“三生课堂”的生命线中提出,想象力是创作的基础,想象本身就是创作,在人类奔走困顿的时候,想象力会成为一种精神理想支撑了他们。对于人类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想象力是造物主给人类的礼物。 任伟龙. 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22)2013年,学者庄丽娜通过对我国108所小学美术课程进行调查发现,在我国大部分美术课堂中并没有重视想象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很少,基本与其它课程一样安静刻板。目前中西方的学生在想象力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教育方面。想象力有天生的,但是也是可以培养的,有的教育会启发人的心智,引导他们通往文明的精神殿堂,但是有的教育却对人的创造力起到消极作用。这也是目前教育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潜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通过以上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研究家都已经发现了美术和想象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本课题就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小学美术教育的概况以及重要性,重点研究了小学美术教育的内涵以及重要性;第三部分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该部分分为两个小结,分别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研究了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小学美术课堂想象力培养不足的措施以及相关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二)研究思路运用创新教育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力自由发展,在创作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想象和创作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想法、感受、知识、经验、兴趣、感受,保护他们的无定性,以快乐的学习体验为载体,激发想象创作的火花和个性的自由发挥,这样将会使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大大提高,画出表达内心的作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将来才能创造美。让想象力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和生命一起绽放,创造生活,创造世界。第一章 小学美术教育的概况以及重要性一、美术教育的涵义及发展从表面意思解读美术教学的含义就是美术的教育。教育在我们的了解中也就是老师进行教书育人。“教育”最早是在孟子尽心上一书中出现,这里面说的教,就是教师主观的去答疑解惑,而育,主要是将一个人培养成有用之人,“教育”在当前经常被理解为,老师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袁瑢. 小学美术教学要让学生“随心所欲”J. 黄河之声. 2012(11)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总而言之,所谓的美术教育就是美术老师将基础的美术知识、技能向学生传授,帮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当前,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当我们满足了我们生存的需求,才能进一步的完成精神追求,充实我们的生活。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我国的教育事业还是一直处于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样,美术教育亦是如此。所以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都会具有独特的特质。众所周知,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观,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开发,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如今的社会中,小至幼儿园大至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而言,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时境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如今美术教育不断受到人们的认可,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术的气息,当老师把美术教育带到美术馆或博物馆进行授课的时候,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美术,用美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了解美术知识的博大精深。 杨霄凌.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学周刊. 2012(12)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学校的设备硬件也不同,不过即便是发展快速的地区也不能保证美术教育中没有不足和问题,当家长、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不重视,在加上学校在美术的师资方面差等因素都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主观与客观的限制条件,从根本上制约了美术教育价值的发挥。二、小学美术教学的涵义及发展对人类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人们的思想、审美观、价值观乃至性格都在小学教育的熏陶下不断得到完善,此时若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反之,若没有在小学阶段受到良好教育,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工作,小学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在该阶段,孩子可接受到众多教育,美术就是其中一门学科,孩子们通过学习美术,逐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将自己培育成国家栋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中的教学集中了学习、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众多开发学生智能与技能的一项活动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发挥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才华,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成长。美术教学是双边活动,具体的美术包含美术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美术教育的教授方面除了要体现出美术中存在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更加重要的是要在教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学生进行学习主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将自己思考到的东西利用工具和材料表达出来。通过学习美术,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对待事情的自主性,充分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是学生能够在接受美术教育提升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增长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王智慧.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06)。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就是小学绘画课程,所谓的绘画就是在平面上进行手绘,绘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绘画可以分类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水粉画等等。不同的绘画需要的材料不同,那么小学生在学习绘画的时候,需要从哪一类开始呢?小学美术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的不同,绘画的种类选择也不同,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研究与教材搭配为学生选择好最佳的绘画种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就能够按照要求自己动手完成创作。在绘画的过程中,充分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出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是由于绘画的材料能够引起小学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不同的区域都会有一些画展或者绘画比赛,对小学生形成非常大的吸引力,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将他们自己的才华充分的展现出来。在小学绘画课程的教学中,很多的学生表现出了对绘画的爱好,不管是简笔画,还是黑白画。同时学生也表达出来了对美术老师的喜爱,但是在美术课堂中,也不能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不喜欢绘画,或者画不成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不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局面,笔者觉得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美术教师在素养、知识以及技能都还没有达到优秀美术老师的标准,同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进行重视。所以说,教师的知识与素养也是当下美术教育部门需要重视的部分。三、小学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美术大纲的要求,小学应该利用美术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我国十分重视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的本质不是交给人怎么么去绘画,而是对人进行教育,这与人的感性教育是直接相连的。而且美术教育中很多内容都具有感性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感性的特点会十分明显的体现出来。 谷大勇. 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6)同时也正是因为美术教学的这以独特之处,才使得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对于发挥儿童的艺术思维、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儿童进行艺术创造的关键环节。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引导小学生用想象发挥艺术创作思维,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作品。具体分析小学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趣与动机我国最新颁发的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小学生的兴趣进行进一步的引申,把他们的兴趣提升到更加具有深度的水平中。小学生美术教育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把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以及感兴趣的事物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的过程,也是儿童在学习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有儿童方面的专家曾经研究表明,经过孩子亲身经历事情产生的记忆力比他们听说来事情的记忆要牢固很多。 李克云.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改革初探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小学生在进行美术活动的时候,把他了解的事物以及对事物的想法都表现出来,如果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贯穿一些童年的生活化体验,那么儿童就会把感知理解的更加直观、深刻。因为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累计大量的感性材料,在通过合理的引导,即可实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形成,同时他们进行艺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由此可见,美术教学的课程应该朝着多元化发展,美术教师与学校应该给小学生提供感受美、经历美的良好分为,给他们充分的感受美和体验美的时间和机会,促使他们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对美术的爱好与热情。(二)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表达和个性化创作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烈的表现自我欲望,而通过美术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表现自我的需求。小学美术活动可以说是展现小学生自我能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小学生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适当的开展美术活动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展现自我。在美术活动中的小学生由于兴趣激昂,所以会发言踊跃,这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力是一种以记忆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表象,结合自己的思维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反映到美术教育中就可以发现,想象力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每个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都有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机会,教师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与空间令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印丽丰.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小学美术绘画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动脑、动手,绘画在锻炼了小学生动脑,还能在一定程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享受在绘画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展现出愉快的心情,充分发挥自身想象,不受制约的进行创作。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经常会将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如,他们喜爱的一些动物、人、事物等等,同样在他们的绘画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不喜欢的东线表达出来,通过绘画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小学生的心理是变化莫测的,所以他们心中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作为专业的美术教师,应该对学生心理的因素十分重视。上述提出,可见美术教学在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分析我国小学中的美术教学可以发现,小学美术绘画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美术教学中的绘画教学即利用一些开发小学生技能与智力的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中能够抛开紧张情绪,充分表现自我。同时学生的作品中可以说暗含了他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在绘画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自己所有的情感融入到绘画中,绘画中所表达的事情,就需要老师去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烦恼。如果美术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对问题给予解决,那么小学生就会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这样不仅能够将美术教学在教育中的价值表现出来,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更长远的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对于孩子的形象思维建立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传播的主要渠道就是美术教学,同时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可以为他们以后的艺术鉴赏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拓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不论从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从社会的综合发展来看,小学美术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美术老师是否合格对小学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第二章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一、小学美术教育整体发展情况(一)本地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笔者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五所小学中36年级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见附录1),问卷调查主要包括11个问题,涉及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美术活动学习;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调查数据结果反映:第一,在兴趣、爱好方面,36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随着年龄、层次的不断上升,学业的不断加重,能花在美术活动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其中三年级的学生占73.4,%,四年级的学生占50.2%,五年级的学生占48.1%,六年级的学生仅占22.9%。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程度会随年级的上升而有所下降。第二,在学习方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习的内容过于繁杂且专业化,要求在绘画上的技能、技巧方面较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在美术学习中,34.6%的学生是通过学习相关美术教学资料获取美术知识,19.4%的学生是通过上网搜索学习的,71%的学生是通过请教探讨老师或者同学来掌握美术知识的。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由外在的压迫转为内在的动力。这种现象会在年龄不断增长中有所改变,自学或和他人合作学习的欲望会越来越强,这也是小学生不断成熟的表现。第三,在家庭支持方面,在问及你我父母亲是否支持你的美术学习时,家长的支持率并不高,尤其表现在是否支持孩子上美术班学习,几乎是不支持的态度。仅有个别的学生是长期以来一直学习画画的,家长很大程度上也是无奈的选择,这也正是美术教学的无奈。其实,有60%74%的同学是非常想参加美术班学习但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第四,在美术活动方面,美术活动的开展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问及美术活动是否有时间完成,36年级的学生表现不一,年级越高,认为学习的压力大而没有时间去做;年级低的,对于美术活动抽空也要完成的比例更高。通过调查发现:32%左右的学生希望通过作品展的方式展示自己;42%的学生希望能通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促进自己的学习。而在社会实践方面,高年级的同学要比低年级的同学兴趣更高,比例上高出12%,更希望在实践上多点机会,以此促进自己的发展。第五,在对教师的期望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方法,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兴趣。通过这次调查,也发现教师在美术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希望在教学方面的改变。比如:上课时讲时间过多,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太少;希望讲课时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希望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们多点展示的平台;多用生活的例子来讲述一些知识点和理论;多做示范,以感染学生。(二)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对小学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不是学生升学考试(中考、高考)的考试科目,除一些开设美术专业的学校外。往往家长在选学校、评价学校好坏时,升学率是家长对于学校的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衡量老师的标准往往注重其教学成绩的好坏;在老师心中对学生的印象往往取决于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在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影响下,像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科”几乎占据了中小学生课程的绝大部分时间。美术教学没有得到学校老师学生的重视,美术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尽管国家有关小学教育中美术课课程开设多少节数的相关规定,但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美术课往往就会被哪些所谓的考试必考的“主科”所占据。学校老师同学各方面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成果,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到学期末语数教师就会出现“占课”的情况,使得美术教学不能按计划完成课时量。我校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在我到校之前学校无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一些非美术专业的教师分担。我想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训练的不懂美术教学的教师,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佳。即使到现在学校也仅仅只有两个专职美术教师。这样在平时教学交流、集体备课等等上都还存有局限性。我想“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还是有它本身的道理,况且技艺本身就是一个氛围或者说是一个切磋的过程。2、美术教学资源城乡差距大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进步,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和相应的教育设施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来说乡村的小学美术教育基础薄弱,很多学校都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美术教师,往往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捎带着教授学生们美术课,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在教室单纯的进行书本教学,没有符合美术教学所需要的美术专用基础设备。 徐娟娟. 点燃少儿创作版画的火苗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1)还有小学的师资力量、基础设备等都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和其他小学相比,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主要体现在: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师学历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太过单一,特别是严重缺乏艺术实践。很明显,这些很难实小学美术教育想要实现的质量。我们举例说明,由于美术教材中许多手工制作材料在农村很不好买或准备,使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自己准备的教具外,学生们所带的材料都没有准备齐全的,使手工制作教学在教师面前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手工课教学。就此,笔者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周边农村的掌政中心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见附录2),结果发现,有98.8%的农村孩子是喜欢美术的,特别是绘画和手工的学习。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没有绘画工具的学生占28;没有手工材料的学生占47.4,他们手中的美术工具非常有限,其中有水彩颜料的学生占6.8;有水彩笔的学生占28.1;有水粉颜料的学生占34.2;有油画颜料的学生占4.6;有油画棒的学生占1.6;有蜡笔的学生占24.6,除了几支水彩笔和蜡笔之外,很多同学根本连油画颜料和国画颜料等都没有见过。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生活环境地处偏僻外,家长似乎也不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家长不给学生买美术材料就占到了29.2,在孩子艺术学习投入很少是一个较重要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孩子尤其喜欢手工,因为手工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更多地了解生活,关心生活。3、美术教学功利化美术课教学出现了“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即为了让学生们有以技之长为自己的升学增加筹码,学校老师到家庭到社会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是提升学生们的审美完善人格,而是为了学生的升学率。学校美术教学中老师更加关注对那些“优秀学生”的培养与教育,课堂以外常把精力放在各种“考证”、“奖牌”的事情上,已达到升学时有足够的筹码。是美术教育停留在了外在的美术“专业化”学习上,是美术教学变得功利化,单调无趣,不能提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不了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通常来说,小学阶段的美术老师因为面临学生升学率的压力以及各种考试加分的问题,老师无奈只能是考试考什么,教学内容就学什么,如此一来就严重违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美术教学的规律,就更谈不上知识的系统性了。如此就造成小学美术教育几乎是混乱不堪,教学大纲和艺术教育整体规划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作用。这种教育局面给小学的美术教育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解决这一难题,小学美术老师想尽办法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弥补上学生们在专业领域的常识空白。但是,因为教学课时受限,通常是老师们花费大量心血好不容易培养了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一旦课程结束学生们也就又旧态复发了。像这样循环往复,恶性循环,即使再有毅力的老师也会磨掉信心,老师们不得以而放弃自己的坚持。二、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学生美术活动中想象力培养存在各种态度,主要是因为教育机构不同,当前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态度大概可以概括为把想象力培养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只作为一种课程设置作为补充,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理解、感受,进而提升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吸收。在设计美术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识以及美术本身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这样的教学态度使美术课程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补充,并不能够将学生的自身情感激发出来,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性也被忽略了。想象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占据大部分的比例,专家表示,孩子小学阶段处于绘画创作的旺盛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具有天性喜爱,同时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阶段。因此,在进行美术课程的设计时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培养,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教师主导的课堂氛围不利于想象力培养通过研究发现,很多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通常会将大部分的时间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然而对在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以及感受只用很少的时间。遗憾的是这种体验和感受恰恰是小学生参与美术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主体性是学生自我体验的表现。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主要是依靠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很少,影响了他们想象力的开发。小学生在进行自主选择时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对主动性进行感受与体验。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怎样完成这幅作用,绘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绘画技巧,还需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去发现作品的美,用自己的方式与想法进行创作,把美术创作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与空间进行想象。 刘彦东.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我们举例说明,在民间玩具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们制作玩具,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玩具的制作过程一味的向学生展示出来,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制作过程制作玩具,而教师完全没有给学生多余的时间的空间去想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制作玩具,教学结果只是学生制作的玩具全部都是复制品,毫无新意,因此完全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二)教学方法单一如果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教师总是摆一个鸡蛋让学生去临摹,那么我认为即使是达芬奇也会感到厌倦,更何况是活泼天真的小学生。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总是直接拿出一个实物或者指定一件事物要求学生进行绘画,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实物中,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课堂气氛严肃安静,学生往往感到紧张,担心自己没有做好被批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可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更不能在强烈的学习氛围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了。目前的美术教育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仍然守旧。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只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并没有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多元化的表达,教学内容和教法枯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张业叶.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1)我们举例说明,例如在彩墨世界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教师首先在网上搜集各种小鸡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欣赏,让学生总结小鸡的特点,最后老师在向学生示范绘画过程,并将整幅画赋予情境性画上了花草,学生们就开始按照老师的示范作品创作,然而学生们很快就忘记自己总结的特点,只是依照老师的范画进行模仿创作,有的学生画出的中国画几乎与老师的一模一样。(三)功利化扼杀了想象力国外著名的学者康德就指出;艺术不具有功利性与目的性。因此,美术也不具备功利性与目的性。小学在进行美术学习时应该是发自于自己内心对美术的喜爱,这样他们在进行绘画时才能表达出他们内心又有趣、多彩的世界,这是十分难能可贵。 王玮. 浅谈美术欣赏教学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6)他们的创造力可以使他们随意的想象,把事物人化,神话。这就是小学生学习美术获得乐趣,他们能够在美术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但是目前的社会日益商业化,很多商家抓住小学生对美术天性的喜爱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做出一系列的宣传,主打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旗帜做出一些违背儿童天性的事情。有些小学生也会受到功利化的影响,在学习中一味的学习绘画技巧,甚至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练习绘画技巧,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笔者对所任教学校中16年级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见附录3),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收到有效问卷100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数量、类型、时间、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笔者进行的是过滤式发放调查问卷,只对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做了调查,其中一年级的占14%,二年级的占22%,三年级的占16%,四年级的占12%,五年级的占16%,六年级的占20%。 在收回的100份问卷中,报班以音乐舞蹈、绘画类为主,其中音乐舞蹈类占26%,绘画类占10%,其他8%。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时间一般以周末为主,大约占62%,其次是放学后占26%,寒暑假占22%。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去教育机构参加课外兴趣班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去老师家或请老师辅导。调查报告显示,24%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46%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8%的学生认为没帮助,更有14%的学生说没有感觉。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教育机构和老师持认可态度。但是教育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会忽视教育质量,使不少人参加培训,却觉得收获不大。 调查显示,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的途径父母要求占46%,老师介绍26%,同学介绍6%,宣传广告18%,其他占10%。通过资料搜索、调查数据和结果分析,笔者对小学生课外兴趣现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课外辅导内容和类型的多种多样。现今的辅导兴趣类型较为广泛,仍以竞赛、考级等短期辅导较受欢迎,参加辅导者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成绩,在艺术,体育类科目上,学生也给与了一定的关注,重视全面发展。第二、课外辅导时间相对集中于双休日。在周一至周五参加辅导班的学生不多,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鹰潭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库及答案
- 防城港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1-6年级“根据偏旁写汉字”15个集锦
- 中国广电龙岩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邵阳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中国联通安徽地区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自媒体创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手工黏土考试题及答案
- 淮南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天津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Ⅰ卷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词汇表
- Wagstaff低液位自动控制铸造-课件
- 锂电池安全培训课件
- 妇科护士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2024年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消防验收竣工报告
- 投标增值服务承诺书
- 法院调令申请书范本
- 管井井点降水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