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积累运用。(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_送别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后两句为_,_。(2)寓言故事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在牧童和狼中我们明白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_,也_;在蝉和狐狸中我们懂得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_。(3)东起_,西到_,万里长城谱写了_。北起_,南到_,京杭大运河谱写了_。2.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 春_花还在,_来鸟_惊。(1)把诗句补充完整。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在,_来鸟_惊。(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去 近 无 远_有_来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3. 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真珠即珍珠。可怜:指可爱。(1)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_,_,_,_。(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_比作_,因为他们都是_,把_比作_,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4. 阅读理解及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1)用“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6.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云之歌我是云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 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来_ 西_ 落_迎接_ 灿烂_ 早晨_(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3)“伫立”的意思是:_。用“伫立”一词造句:_。(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下天上的白云像什么?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洞庭【唐】刘禹锡_,潭面无风镜未磨。_,_。(1)默写古诗。_,潭面无风镜未磨。_,_。(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时间)的美丽景色。(5)诗人是站在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8. 读一读,回答问题。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小画家。小鸡画 , 小狗画。小鸭画 , 小马画。(1)背一背,补一补,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位 群 梅花 枫叶 月牙 竹叶(2)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连一连。 (3)想一想,还有谁来到了雪地里?它们画了什么?9.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1)_,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2)遥望洞庭山水翠,_。(刘禹锡望洞庭)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寒食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1)补全诗句。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2)寒食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_,_。11. 读诗歌村居,回答问题。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纸鸢:东风:(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_(季节)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_的图画,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12. 课外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 课外阅读。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的特点。(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4. 课外阅读。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补充古诗。_莺飞_,拂堤_醉春烟。_,忙趁_放纸鸢。(2)这首诗是_代诗人高鼎写的_。诗中的“纸鸢”指的是_。这首诗描写了一幅_的风景图。(3)诗中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去干什么了?你觉得春天还可以干什么?16.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17.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1)默写题西林壁题西林壁_,_。_,_。(2)此诗的作者是_代_。(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 _。(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作者说明了_。18. 选择表示方位的词语填空。前 后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上 下早晨起来,面向太阳。_面是_,_面是_。_面是_,_面是_。19.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秋的声音在_里,在_里,在_里,在_里。(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绽开-_匆匆-_(3)用“匆匆”造句。20.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 ()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 )鱼戏莲叶南(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景象。(填序号)人们捉鱼鱼儿嬉戏21.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填诗句)(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3)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不以规矩,_”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22. 快乐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3. 给诗句选择正确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_A晴天的西湖波光闪动,显得美极了;雨天的西湖云雾迷茫,景色也非常奇妙。B两岸的青山对峙而出,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C洞庭湖水色和月光交融在一起,湖面风平浪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24. 课外阅读稚 子(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n).敲成玉謦(qn)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 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5. 请默写诗、文。(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2)我能从“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一寸光阴不可轻”(7)少年中国说中“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26. 望洞庭这首诗前两句诗总写洞庭湖风平浪静,明月高挂的夜景;后两句着重写洞庭湖的君山,诗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_比喻成“白银盘”,把_比喻成“青螺”。你还学过古诗_,给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_”。2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烟渚(zh):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28. 想一想,填一填。(1)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2)我能写一个含有典故的歇后语_。(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它让我想起了论语颜渊中的句子_,_。(4)望洞庭的最后两句是“_,_。”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诗人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_,把洞庭湖的君山比作_。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