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4年以来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血糖控制理想或较好时肺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较好地控制结核,改善预后。【关键词】 糖尿病;肺结核;临床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保健问题,而肺结核在我国疫情也很严重。糖尿病为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在我国二者发病率的报道亦屡见不鲜。下面就我院门诊及住院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资料及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568岁,平均53岁,先发现糖尿病45例,同时发现12例,后发现3例。1.2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在7.011.1 mmol/L有39例,大于11.1mmol/L 21例。均伴有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1.3 肺结核的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学分会制订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胸部X线或胸部CT、痰中结核杆菌、PPD试验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结核。1.4 治疗方法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采用中长效胰岛素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治疗(1442u),同时配合饮食及体育锻炼,肺结核患者均采用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抗结核治疗均采用2HRZE/10HRE方案,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可能影响。2 结果两病并发时糖尿病的控制标准1:理想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 ;较好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2h血糖13.9mmol/L。肺结核治愈指咳嗽、咳血、低热、盗汗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阴转。本组患者中血糖控制理想者有45例,其中肺结核治愈42例,治愈率93.3%;血糖控制较好者有10例,其中肺结核治愈8例,治愈率80%;血糖控制欠佳者有5例,其中肺结核治愈2例,治愈率40%。3 讨论3.1 二者关系 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糖尿病的存在易使肺结核恶化,其可能的原因是:(1)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及巨噬细胞功能下降,不利于结核菌的清除;(2)糖尿病患者维生素A缺乏,使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对外界抵抗力下降,易于结核菌反复感染或引起结核病的复发;(3)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大量堆积,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甘油三酯、胆固醇增多,给结核菌的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能量来源;(4)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累积肺部,使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组织尤其是下肺氧分压增高,适合结核菌生存;(5)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能导致胰腺代谢调节障碍,结核菌对易感体质者也能导致胰岛损伤,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萎缩,机体内糖不能被利用或不能维持血糖水平而影响糖代谢2;(6)糖尿病病情控制好坏直接影响抗结核的疗效,本组患者中血糖控制理想者有45例,其中肺结核治愈42例,治愈率93.3%;血糖控制较好者有10例,其中肺结核治愈8例,治愈率80%;血糖控制欠佳者有5例,其中肺结核治愈2例,治愈率40%。3.2 体育锻炼及饮食治疗 本组所有患者均坚持早晚散步3060min。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不宜控制太严格,在满足总热量的条件下采用高纤维、中蛋白、中脂肪饮食。其原因主要是两病均为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控制过严,机体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肺结核的恢复。3.3 胰岛素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中长效胰岛素治疗,既能减少用药次数,又能更好地维持机体血糖稳定。若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磺脲类降糖药,后者作用机制主要是刺激有功能的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而结核本身所致发热、中毒症状等消耗导致胰岛功能障碍,从而使胰岛内分泌功能下降,因此药物疗效欠佳,加大剂量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等其他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