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_学案1_第1页
氓_学案1_第2页
氓_学案1_第3页
氓_学案1_第4页
氓_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氓 学案1【教学重点】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一、课前热身*知识梳理:1注音并解释:氓( ) 淇水( ) 愆期( )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 ) 载笑载言( ) 体无咎言( )尔卜尔筮( )( ) 于嗟鸠兮( )( ) 其黄而陨( )无食桑葚( ) 自我徂尔( ) 淇水汤汤( ) 来即我谋言既遂矣( ) 无与士耽( ) 以我贿迁( )女也不爽( ) 渐车帷裳( )( ) 士也罔极( )夙兴夜寐( ) 靡有朝矣( )( ) 抱布贸丝咥其笑矣( ) 及尔偕老( ) 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 亦已焉哉( ) 躬自悼矣( )2通假字:例句假借字本字意义氓之蚩蚩将子无怒于嗟鸠兮犹可说也隰则有泮不可说也3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 。今义: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 。今义: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 。今义: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 。今义: )(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 。今义: )(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 。今义: )(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1)三岁食贫( )(2)士贰其行( )(3)二三其德( )(4)夙兴夜寐( )5一词多义:(1)其:静女其姝/静女其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士贰其行咥其笑矣(2)以: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于:俟我于城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之: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氓之蚩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静言思之,躬自悼矣(5)言:载笑载言体无咎言静言思之(6)说:说怿女美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6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搔首弄姿:踟蹰不前:贻人口实:匪夷所思:图穷匕见:若即若离:尔虞我诈:出尔反尔:毫厘不爽:屡试不爽:载歌载舞:忠心不贰:白头偕老:信誓旦旦:夙兴夜寐7文言句式:(翻译下列诗句,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译文: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译文:8固定句式载笑载言(载载,固定句式,译为“一边一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焉哉,固定结构,语气词连用,表示强烈的感叹,可译为“了吧”。)9古文化词语:总角之宴二、品味鉴赏:整体感知课文:1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中的“物”与“人”有关系吗?你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吗?三、延伸拓展: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召 南鹊 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注解:(维鹊有巢)维,语助词,无实义。鹊,喜鹊。(维鸠居之)鸠,斑鸠。居,侵占。(百两御之)两,同“辆”。御,迎接。(方)占有。(将)陪送,护卫。(盈)满、(成)完成。这里指结婚礼成。周 南桃 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宜:和顺、亲善。 蕡:肥大。有蕡即蕡蕡。蓁:叶子茂盛。(1)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C“宜其室家”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D“宜其家人”是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2)对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B桃夭是一首欢乐祥和的颂婚诗。C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重章复唱,各章节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兼起兴的手法,显得生动而有情趣。(3)按要求指出两诗中的比喻含义:“鹊”喻指_ _, “鸠”喻指_ _;“桃华” 喻指_ _, “桃实” 喻指_ _,“桃叶” 喻指_ _。(4)由于两诗的流传影响,后来衍化出了两个使用很广的成语,请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常用义。鹊巢的成语:桃夭的成语: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注释】:木瓜:一种落叶灌木,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食用,不同于今天供生食的番木瓜。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音居):佩玉。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音久):比玉稍次的浅黑色玉石。好:相爱。(1)解释词语:投: 报: 以: 匪: 以为(2)一只瓜果与一枚美玉是价值悬殊的两样物品,在这里确是男女情人传递爱意的信物,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古代民歌为表达浓烈的感情,常常反复咏唱,这在诗歌中就是“重章叠句”。请你就这种写法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说点看法。(4)试一试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或一段小故事。3阅读采薇,完成下列题目:采 薇(1)(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行道迟迟,载渴载饥(4)。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这是一首征战归来的边防士兵所赋的诗。诗中反映了士兵的征战生活和内心感受。末章抒发归途遇雪,忍饥受渴的辛苦和悲伤,诗味最浓。(2)薇(wi):今名野豌豆苗。(3)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 (4)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fe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5)迟迟:缓慢的样子。(1)对这首诗中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在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走在路上,形容步履的沉重,暗示心情的沉重。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中的“载”都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2)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诗歌意象非常鲜明。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征夫的内心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征夫在归途中的心情,透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和对和平家庭生活的向往。D“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4语言知识表达与运用:(1)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在欢迎新党主席郁慕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后引来一片非议,原话如下:“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请问问题出在哪里?(2)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每局只能有一次停顿)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爸爸妈妈着急)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妈妈着急)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弟弟着急)四、高考链接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答:参考答案三、延伸拓展:1(1)D(2)C(3)“鹊”喻指遭抛弃的前妻,“鸠”喻指续娶的新娘;“桃华” 喻指漂亮而兴奋的新娘,“桃实” 喻指子嗣兴旺 ,“桃叶” 喻指合家和睦完美。(4)逃之夭夭:开溜逃跑;鸠占鹊巢:不劳而获,强占他人成果。2(1)赠送(2)回赠(3)拿、把(4)通“非”(5)把作为(当作)好处是:在一“投”一“报”的过程中男女间传递着感情,已经不是物物相赠礼尚往来,而是一个借果投石问路,一个用玉表达爱的诚意,完成了一首充满乡野情趣的恋歌。效果:表现男女在恋爱过程中反复试探、回应的微妙的心理活动;反复咏唱,不断加强人物感情的抒发,在诵唱中人物感情不断升温,直至表示永结同心。3(1)B(2)A(3)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以乐景写哀;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以哀景写乐。这样,以反衬手法写景抒情,耐人寻味。“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4语言知识表达与运用:(1)问题出在“七月流火”的引用上。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