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宁县西坡乡石家湾子村发展规划(20132018)为了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率先实现小康目标,根据高红村群众意愿和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概况(一)自然条件该村地处西坡乡西南部,四郎河川区,东与庵里水库毗邻,西接五倾原行政乡,距县城5.5公里,全村共有土地面积6700亩,其中:川地697亩,山地4948亩,原地面积1052亩,共有耕地面积3140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平均海拔1230米,年均气温10,年降水量600mm,无霜期150天。年日照时数2480小时。全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春旱、伏旱严重,自然条件较差,山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相对恶化。(二)劳动力资源情况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260户,1080人,共有劳动力522人,占总人口的50.68%;常年外出打工人数422多人,占总人口的40.97%,占劳动力人口80.84%。从文化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4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0.40%,初中文化程度20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9.50%,高中文化程度的1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9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含从事非农业工作者)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74%,文盲、半文盲人口6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49%。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1年底,石家湾子村经济总收入87万元,人均纯收入850元,低于全县水平 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年人均收入243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8.7%;养殖业收入35万元,年人均收入339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0.2%;劳务经济收入27万元,年人均收入262元,占经济总收入的31.03%。人均收入中,种植业、养殖业、三产业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4.5 :1.5。农业产业发展,石家湾子村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全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00亩(含复种指数),夏粮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67.5万公斤,平均亩产量900斤,亩收入900元;秋粮作物为玉米、谷子、糜子、高粱等为主,种植面积1600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1300亩,产量84.5万公斤,平均亩产量1300斤,亩收入1300元;油料、瓜菜、豆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00亩,亩收入600元。全村大家畜存栏2570头,其中牛存栏 840头,羊存栏560只,生猪存栏550头。劳务经济,全村从事第三产业人员共431人,其中从事运输业2户,常年在外务工人员420多人,季节性务工200人。基础设施建设,全村主干道1条8.5公里,为柏油路,通组、农田路为土路。漫水桥三座。依托安全饮水工程,建高位水塔1座,完成自来水入户52户。建成沼气池120眼。电力供应基本正常。全村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有移动手机或固定电话户均420多部。“村村通”、“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社会事业,有三年制村学1所,教师2名,在校学生2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有简易村部和卫生所。 (三)致贫原因1、贫困人口多,农村贫困面大。全村现有贫困户170户,5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0.64%,其中特困户125户,4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8.89%。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需要社会救助的15户、40人。全村仍有165户住在窑洞中,占总户数的63.46%。2、经济结构单一,二三产发展滞后。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的空间小、渠道窄,尤其是工资性收入较低。3、基础设施滞后,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西罗周公路穿境而过,但农户居住分散,地处川区,通组道路不畅;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简陋,常用药品种类少,医疗技术人员短缺,群众看病困难问题尚未解决;村文化室有待进一步建设,群众文化娱乐条件差。4、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不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程度低,目前,全村仅有农民专业技术人员9名,多数农民不掌握农业科技新技术,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存在找机会短期致富的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总体思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组织发动群众确定发展项目,参与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激发群众内在活力,推动全村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基本原则1、坚持尊重民意,群众参与的原则。始终坚持把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深入实地,开展村情、户情调查,分析贫穷落后原因,尊重村民项目发展意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坚持政府引导,自我发展的原则。以增强群众能动性、创造性为突破口,坚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国家投资、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以养殖业为主的增收产业,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3、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文化、卫生、环境等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在国家扶持下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小康目标。四、目标任务(一)消除贫困阶段目标任务(2013年2016年)以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改变村容村貌,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发以养殖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力争每年贫困面下降15%,到2016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64元,年增长18%,高于省、市、县平均增长幅度。 1、产业发展养殖业。充分发挥全村65%农户建有养牛温棚和青贮窖的优势、家斌养牛场示范带动作用及农户养殖传统,教育引导群众积极运用冻配改良、温棚养殖、科学饲喂等技术科学养牛,提高养牛科技含量,缩短养殖周期,加快育肥出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牛科技含量和效益,促进全村养牛业发展。到2016年,全村养牛达到1500头以上,户均达到5头以上,户均年出栏肉牛4头以上,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依托现有养猪、养羊基础引导支持养猪、养羊大户依托村养殖小区,增加规范养猪、养羊设施,建设场所,发展规模养猪、养羊,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2016年,全村养猪100头以上的户达到10户左右,全村养猪达到1400头左右,出栏1000头以上,养羊100头以上的户达到12户左右,全村养羊达到1500头左右,成为全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业。动员群众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实现大的突破,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洋芋种植规模,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业增收中的主导地位。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到2016年达到160万公斤,人均760公斤。 劳务产业。以有组织输转为主要方式,每年输转短、长期劳动力700(次),帮助农民增收。 2、基础设施道路建设。新修通村柏油路1条8.5公里。砂化所有通组、农田路。在一、二组修建漫水桥3座。人畜饮水。在三组、五组新建小电井100座,解决80户、325人饮水问题。水利建设。维修、疏通一二组排水、灌溉渠,充分发挥其排洪、灌溉作用。小康住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建设集中连片、整洁美观的小康住宅区,动员居住在窑洞、危旧房农户和有建房意愿的农户新建住房100户以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并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并举的目标。3、社会事业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村部7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成占地5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配备健身器材,安装太阳能路灯5盏。社会保障。将全村15户、40名丧失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纳入五保户、低保户,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逐年提高救助标准,并对其承包地进行流转。教育事业发展。重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督促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88%,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石家湾子村现有入学适龄儿童100名,三年制的村学远不能满足儿童完成小学学业的需求,导致大部分儿童在外地上学,致使家长苦于奔波,陪读现象严重,家庭劳动力丧失,制约生产,学生上学困难,针对以上事实情况,向县教育局等部门申请恢复村学六年制,方面儿童上学。通信和信息化。积极协调电信等部门,以村部为中心继续扩大宽带覆盖区域,2016年底前为各组接入电信宽带,使村民能够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获取信息、学习交流、娱乐,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开通公交。石家湾子村地处川区,长期交通闭塞,无公交车站,村民出村进城极不方便,主要依靠摩托车、农用车,且载人现象严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方便村民安全出行,大力协调交通局等部门,开通公交车,确保村民出行便捷,安全,促进本村经济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阶段目标任务(2017-2018年) 以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延长产业链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文明进步新风、加强平安创建、强化村民自治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力争到2018年,以养殖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56元。1、产业开发。继续扩大牛、羊、猪养殖规模,组建养牛、养羊、养猪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3个,新建肉食品、乳食品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2、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整洁美观的小康住宅区,使居住在窑洞、危旧房农户全部搬进住宅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水、电、路等附属工程。加强村庄水泥路、柏油路、砂石路、漫水桥、排水、灌溉渠管护,维修损坏路段和排水渠道,栽植行道树。维修改造老机井。强化村庄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3、社会事业。(1)进一步改善全村丧失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2)加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各项硬件设施配备,完全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3)电信宽带网络覆盖全村。(4)完善村学的各项软、硬件设施,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够开展,保障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村上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组建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科技培训、矛盾纠纷调处、青年、民兵、妇女、社会救助等8个能力实施小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规划实施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虫科学课件教学
- 定西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昆虫白描课件
- 2024安徽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第二批招聘11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昆虫发育课件
- 推拿治疗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官渡之战课件
- 孩子的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基于机器学习的医疗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整合-洞察及研究
- 推拿治疗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 2025四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