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doc_第1页
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doc_第2页
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doc_第3页
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doc_第4页
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诗歌比较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风凰台李白风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李白这首诗,一说写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一说写于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两首律诗的结句都在“愁”字上。试问:(1)作者的愁情分别是什么?(3分) (2)结合两诗的尾联分别谈谈作者是怎样抒发愁情的?(4分)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塞上听吹笛 高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唐代灵州治所回乐县别称,因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在唐代,这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李益,中唐诗人。1、(2分)两首诗都成功地把景色、声音和_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意蕴。2、(2分)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_。A、高适前两句的“雪净”、“牧马还”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常见的的苍凉而和平宁谧的气氛。B、高适以“梅花何处落”设问,引出由听曲想到故乡的梅花而产生的思乡之情。C、李诗由前三句芦管声的听觉形象引出第四句征人望乡的视觉形象,具有句绝而意不绝的的艺术效果。D、两首诗中都用了“何处”来表现征人置身边地而产生的迷惘哀怨的心情。3、(4分)有人评论这两首诗“明月戍楼闻笛赋,一为欢喜一为愁”,请结合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_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_。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芝诗中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4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分)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1) 从前两联看,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叹有何不同?(2) 两首诗中都有“使人愁”三个字,指出两首诗歌中“愁”字的内容。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释:薄宦,小官;梗犹泛,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两首诗从题材上讲都是 咏物 诗, 分析诗歌中“蝉”的不同形象。七、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4分)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八、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诗后问题。(6分)南 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马 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络脑,马笼头。(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2分)(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4分)九、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十、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杜诗:周诗:(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十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从抒情手法看,李诗,王诗。(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十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6分)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嗈嗈(yng):雁鸣叫声(1)简要概括这两首词的内容。(3分)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一、(1)崔诗因思乡而愁。李诗为报国无门而愁。(3)(2)崔诗融情于景,用“日暮”、“烟波”景色烘托乡关难觅的愁绪;李诗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当道,障蔽贤良,用“长安不见”写出了不被朝廷重用的惆怅。(4分)二、1、心情(情感) 2、B 3、高诗起首两句实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气氛和平宁谧,三四句虚写: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景致别致幽美。虽有思乡之情,却哀而不伤,洋溢着盛唐诗歌乐观的情调。李诗以雪和霜来写沙月之色,予人凄冷苦寒之感,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意思对即可)三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四. (1)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梳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4分,对每首诗内容的概括各2分)(2)“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洒”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来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转化。(4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1分,拟人手法1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分)五、(1)第一首前两联抒发了作者所感受到的物是人非,人世茫茫的沧桑感。第二首前两联抒发了作者所感受到的朝代更替,变化无常的沧桑感。(2)崔诗中的愁是思乡之愁。李诗中的愁是不满奸邪障蔽贤良,使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郁闷。六、虞诗托物言志,诗中的蝉是作者自己的自况,喻指作者生性高洁自立,虽处显赫之位,却生性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李诗托物抒怀,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窘迫落拓,郁郁不得志的遭遇的愤愤不平。七、答: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人)。(4分,每空1分)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在鉴赏时应侧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点具体来谈,不可谈得过于散乱。(2分)八、答:(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2)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九、答:(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3)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十、答:(1)杜诗:春雨来得及时;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2)杜诗要点: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借住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十一、答:(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