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青海高原一株柳,我想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课题。 老师会认真地听,因为你如何去读课题可能呈现出你初读课文时候的感受和认识,谁愿意来读一读。(生1:突出一株柳,师评价:哦,我听出来了,你强调了这一株柳,看来这株柳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怎么读呢?(生2:突出青海高原。师评价:你强调了这棵柳树的生长环境)2、上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青海高原那恶劣的环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2 3 4 师讲述)3、是呀,正是因为这株柳能够生长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所以作者说它是一株(生:神奇的柳树)师板书:神奇。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过渡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株柳树,从它的外形和生长历程上具体的体会一下这株柳树的神奇。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你在读的过程中,哪些词句让体会到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就把它划下来?(生自由阅读)2、谁来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这株柳树的神奇?(交流)出示第5段 5(生:“这株柳树有两合抱粗”,这让我感受到这株柳树很粗,长了很多年)师:两合抱粗到底有多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6),它比我们平常见到的柳树要粗好多倍,这可称之为一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把。(指名读) 这句话中只写到这株柳很粗吗?还写到了什么?(生2,百十余平方米。从百十余平方米你感受到了什么?师:他还强调了枝繁叶茂的树阴。同学们,我们的这间教师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样子,那么百十余平方米相当于两间教室的面积呢?大家想一想,一株柳树的树阴能够覆盖两间教室的面积,这是一株怎么的柳树?(生:高大、粗壮)来读一读这句。(3:浓密从这个词中我看出了树叶很多长势旺盛)(读)师评价:哎呀!真是枝繁叶茂呀。这么粗的树、这么大的树阴、枝叶如此的茂盛,这是一奇。想想怎么读能让人感受到这些。谁想试试?(指名读)、还有吗?(生3:生铁铁锭的色泽,让我觉得它的坚硬,)你们看到过铁锭吗?我这有幅图片,(出示图7)把它和柳树联系在一起想一想,什么样的感觉?(指名答)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生4:撑立,从这个词我感受到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来读出你的感受。(生5:巍巍然,谁知道巍巍然什么意思?(指名答)是呀,巍巍然就是非常高大的样子,那你如何来读这段文字让我感觉到这是一棵巍巍然的柳树呢?(自己练一练,谁来试试?)评价:好,我感受到了这株柳树的高大,但我感觉这株柳充其量称为巍然,离巍巍然还有一段距离呢?谁来再试试?评价:读的真好,立刻一株巍巍然的柳树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 4、同学们,它的绿色你注意到了吗?(生3:叶子如此之绿,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树很茂盛,它能在这样的条件下长成这样说明它生命力顽强。一般的柳树早就冻死或枯黄了,而它能保持绿色,很了不起。)师:是呀,这株柳树叶子少了一份青翠,少了一份鲜活,多了一份苍郁和深沉,青海高原那恶劣的环境捶打着它,磨练着它,使它拥有了这样一份独特的绿,这又是一“奇”。来读一读。读出它绿的不一般,谁再来试试?5、(齐读出示3本段部分变红 8)从这些变红的字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树形象上的“神奇”,谁来通过朗读带我们走近这株“神奇”的柳呢?三、引发想象,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过渡:在这寸草不生、荒凉的高原上,能伫立着这样一株巍巍然的柳树,难怪作者看到它不由得“哦”了一声。作者不仅惊讶、惊喜还有赞叹。所以作者会说它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出示9)1、当你来到高原上,看见这样一株柳树惊叹之余,你会有什么想法?(高原上几乎寸草不生,怎么会生长出这么茂盛的树?)2、作者也产生了类似的疑问,他是怎么说的呢?(出示10: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面对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作者不由的产生了猜测和想象。这株柳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它又会遭遇什么样的磨难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6、7自然段和作者一起来想象这株柳的生长环境,去感受它生长中遇到的那些磨难,又是怎样奇迹般的生存下来的。(自由读、交流)这株柳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怎样的磨难呢?第6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出示第6段 (干旱、寒冷)生:(自古以来寒冷,我感到他的生命力顽强)评价:是呀,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都死了,而它生存了下来,还长成了巍巍然的一株柳,艰辛呀?(来读出你的感受)师: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让绿色植物的生存几率很小,所以大多数植物在春天发芽,又在夏天旱死,也许逃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严酷的寒冷。这干旱、寒冷对青海高原那绿色的生命威胁有多大,谁来读读文中的那句话(出示:干旱和寒冷)然而这株柳又怎么样了呢?出示(然而这株柳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齐读别的是熬过了干旱却躲不过寒冷,而它呢?(生:熬过了干旱也躲过了寒冷)出示:(它熬过了干旱)齐读,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它凭的是什么?靠的是什么?(师:是一种顽强的精神)板书想到这里,难怪作者会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6、这株柳在生长历程中还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第7段又告诉了你哪些?出示:第7段 (高原风雪、雷轰电击)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的生长环境.(看图、听声音)师讲述:每一场暴风雨来临都可能把牛羊冻死、把植物毁灭,这就是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这就是这株柳的生长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如果你是这株柳树,会怎么做、怎么想?小练笔:当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来临时,这株柳树( )。 当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降临时,这株柳树( ) 当新长出的枝干又劈断时 ,这株柳树( )。师:所以它被冻死过多少次又(生:复苏过来)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气死回生)这是多么(顽强的精神呀)。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吗?(读得好评价:有感情、有方法。 读的不好评价: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原因在哪儿?你来读读好吗?或师范读,我读的时候也是有变化的。仔细听,我在读哪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师范读)听出来了吗?听出了什么? 生:重度体现环境的恶劣,复苏、抽出新条是艰难的,所以读的慢一些)5、师:出示:(部分字变红的第七段14)这可不是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伤害。“虐杀”“冻死”“劈断”“摧毁”,每次伤害都是一次死亡,一次灭绝,可这株柳树却在这些灭绝中一次又一次的起死回生。难怪作者说他是一株(生:神奇的柳树,15)四、总结写作方法同学们来看张老师的板书、作者陈忠实通过描写这株柳树的外形,使得这株柳树巍巍然的样子浮现在了我们眼前,他又通过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使得这株柳树的精神立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柳树的外形是作者亲眼看到的,生成过程是他得想象,他把这两样相结合在一起写才使的这株柳树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的立体起来、丰满起来。张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你的习作当中适当地加入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我相信他一定会让你的作品更加的具有感染力。五、学习第八段1、同学们,文章写到这儿,我觉得这株柳树的形象已经很完整了,可作者没有在这里驻笔那作者再用大量的笔墨去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意图何在呢?自读(出示问题16)生:通过家乡灞河柳树来反映高原环境的恶劣,生长的不易。2、其实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一样给我们展现了他美丽的风姿,同样值得我们赞美,(出示灞河柳17)作者对待家乡灞河柳只是感到自豪,但是这株柳树却让他感到(崇拜、敬畏)。3、“崇拜到了敬畏的境地”(板书“崇拜、敬畏)为什么呢?生: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许多植物都不能生长,这株柳树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十分粗壮。生:生长的非常不容易,而灞河柳极易生长。师:两者一对比,难怪作者对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崇拜到了敬畏的境地了。4、过渡:同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相差这么远,这株高原柳抱怨了吗?畏怯了吗?让我们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出示:本段18 生读)如果它仅仅抱怨命运,最终的结果是(死亡)如果它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结果还是(死亡)不能抱怨、不能畏怯,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出示21:聚集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师:抱怨、畏怯、抗争是对生存环境和命运的三种态度。选择抗争才能壮大,才能创造生命奇迹。4、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课题,我觉得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你说作者陈忠实给我们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他难道只想给我们介绍这一株柳吗?(生交流) 你不由会想到哪些人?作者陈忠实借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只有勇敢地面对、顽强的抗争才能战胜它。来拿起书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感受它那顽强的品质。出示本段生齐读23 )六、由物及人,深化形象1、你们今天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百色市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名校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承德市腰站中学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许昌建安区四校联考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新吴区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山市重点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邮储银行鞍山市海城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理解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GJB3165A-2020航空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规范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
- 退换货方案及措施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密室逃脱消防应急预案
- 伟星PPR培训课件
-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
- 《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
- 医院禁烟控烟管理制度大全(10篇)
- 2025-2030中国豆奶行业营销动态及消费状况分析报告
- QGDW11703-2017电力视频监控设备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