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孩子打开习作之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有效策略例谈来源:浙江小语2010论文评比专题博客有一个朋友给我的一条留言:云里雾里2009-11-0317:52:15陈萍,儿子今天的回家作业中有这样一题写话:云里雾里2009-11-0317:53:34小朋友,你最爱玩什么(玩具、游戏等)?选一种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写几句话。云里雾里2009-11-0317:55:40儿子这样写:我最爱玩的是溜溜球。因为玩溜溜球是最简单的,只要轻轻一甩就行了,然后再用力地向上一拉,就OK了。我喜欢玩溜溜球。云里雾里2009-11-0317:56:31对于这篇文章,老师打个叉。我不知怎么辅导他!郁闷啊!朋友的儿子去年下半年读二年级。当时,我很纳闷,老师怎么打了个叉?问了朋友才知道打叉指的是重写!我想,这样的一篇文章,让孩子重写,不仅朋友郁闷,不知怎么指导,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也纳闷,那位老师究竟要二年级的孩子写出怎样的文章?于是,我翻开了语文课程标准。课标中对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是这样的: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再来看朋友儿子的这篇习作,我认为这篇习作是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写话要求的,还可以说是一篇不错的小作文。我认为它至少有三个优点:第一,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爱玩的游戏溜溜球。第二,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玩溜溜球的喜欢之情。从“我最爱玩的是溜溜球”、“我喜欢玩溜溜球”等语句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三,准确地表达了玩溜溜球的基本方法:只要轻轻一甩就行,然后再用力向上一拉就OK了。这里用词丰富,如喜欢、简单、只要就等,尤其是“甩”、“拉”等动词的使用,非常确切。透过这位老师打的这个“叉”,我认为该教师在二年级的写话教学中至少存在着这样两个误区:1要求过高。他可能认为孩子的这篇习作写得太简单了。2评价方式过于极端。用打叉的方法,无疑是扼杀了孩子写话的信心。这位老师的做法折射出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拔高要求。有些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用三四年级的作文目标在要求我们的孩子,而三四年级的老师则用五六年级的作文目标在要求学生,五六年级则用初中生的作文目标在要求。又比如学生写作的字数规定,课标在高段的习作目标中才有对学生习作字数上的要求,即“四十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而在低段的写话、中段的习作中都没有字数上的要求。但是,现在就有低年级老师要求孩子写二百字左右的文章,三四年级要求写四百字,六年级要求写六百字甚至更多。诸如此类的拔高要求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渐渐地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孩子越来越怕写作文,越来越不会写作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特别是对中段学生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一些策略。一、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从一二年级说话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家长等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习作的信心,从而为高段能写一篇像样的文章奠定扎实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中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就把“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放在了第一条,这不仅十分合理,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怎样增强孩子习作的信心呢?我们先来看一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亲爱的儿子:受你的委托,让我把你寒假写的日记打印出来。当我一篇一篇在键盘上打印时,一边打字,一边再次欣赏你的日记。妈妈发现你的日记真是亮点多多:第一大亮点:你的日记总是那么有童趣,如在孤独的小金鱼一文中,你对小金鱼说:“小金鱼,不要害怕,我会每天给你换水的,会帮你找个新朋友。”写得多有意思!第二大亮点:你的日记里充满了你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否则怎么能写出蚱蜢能自救这样生动的文章呢!在你的眼里,生活中每一样事物,每一个片断都能成为日记的素材!你忠实的读者妈妈2010.2.20这是我校三年级某班一位家长看了儿子的寒假日记后写给孩子的话。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位妈妈是孩子最为忠实的读者。这位小朋友在班中写文章的水平不是最好,但是他非常自信,总认为自己很会写文章。我想,这与他拥有一个忠实读者妈妈是分不开的。有了这样一位忠实的读者,这位孩子对写文章定会越写越有信心,越写越好。策略一:习作漂流本,让习作拥有忠实读者在实践中,我尝试在班级中运用了“习作漂流本”的方法,让每位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实施的程序是这样的:第一站,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自己先做第一读者,写一写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第二站,学生回家大声地去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写一写读后感受;第三站,找一到两位同学,让他们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写一写感受;第四站,漂到老师那儿,给老师看,并由老师写下评语。我的习作题目:漂流站点读者的留言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第五站根据中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使用“习作漂流本”终极目的两者考虑,我们在使用中,还要注意两个原则:1要以激励、表扬为主。2留言的切入点要小,可以是某个词用得特别好,选材特别好,哪句话特别好等。策略二:亮点评价,习作更有信心所谓的“亮点评价”,就是把作文教学中一贯的类似于“优”、“良”、“中”等形式的等级制细化成各类极具个性化的奖项,如设立“小蜜蜂奖”、“耳聪目明奖”“创意奖”等。1小蜜蜂奖此奖主要是针对在习作上有困难的学生而设立的。教师要抓住学生习作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加以放大,即使一篇习作中只出现了一个好词,也加以肯定,让孩子爱上习作,不再害怕写作。2耳聪目明奖这个奖项主要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如开学初,我班有一位学生以某个女老师的发型变化为素材写了一篇日记老师的新发型,在文章中写了老师发型的改变给同学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最后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老师发型变了,但老师的风趣幽默依旧,不管老师变成什么发型,我都爱我的老师。这位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作为写作素材,我就给了他一个“耳聪目明”奖。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同学,定会更加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3创意奖如果习作选材独特,写法吸引人,给人耳目一新感,便可获此殊荣。如三年级一个班在迎中秋班会活动后,老师要求写一篇习作,大多数孩子只写整个活动过程,但有一个孩子写法别具一格,他我是一只月饼为题,写了中秋班会上月饼荟萃的情景,写得很生动。这样的习作就可以得“创意奖”。二、激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老师要让孩子产生乐于表达的愿望,关键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生活,积累属于自己的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教师得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素材,积累写作素材。策略一:“信手拈来”皆素材1“事故”变成“故事”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案例:一天中午,教室里,不断传出一阵阵尖叫声、嘻笑声,我连忙跑进教室一看,原来是一大批男生把从野地里摘来的苍耳当武器扔来扔去。地上、女同学的衣服上头发上到处都是苍耳。我见状,没有马上训斥他们,而是对他们说:“你们这么爱玩苍耳,那么你们仔细地观察过苍耳吗?”说着,我从地上一颗一颗地捡起了苍耳,说:“想观察苍耳的同学到我这儿来拿一颗苍耳,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观察得仔细,看谁想像力丰富。我们用写的形式来比赛,好吗?”学生们便仔细地观察起苍耳来。苍耳风波在学生的习作中结束了。事后,学生们写出了我是苍耳、植物比美大赛、苍耳的自白等优秀的习作。教师将一些偶发的“事故”,巧妙地转化为“故事”,适时为学生提供习作好素材。2“偶然”产生“机缘”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上学期一天,外面突然起烟雾,非常浓。学生都朝外观看。这时,我索性不上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我问学生:这烟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纷纷举手。这时,我说:“咱们不说,用笔写出来告诉老师,好吗?允许大家发挥想像。看谁写得最吸引老师。”于是,后半节语文课就改成了写作课,学生兴致非常浓。一会儿,一篇篇带着孩子自己的想象和视角的文章出来了:可怕的烟雾、浓烟滚滚、着火?!、煤碳王国的大战、烟雾疑案这些文章中既有记实的文章,描写了当时的情况;也有童话,思路之奇特让你不会想到。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偶发现象,随机生成,转化为孩子们的习作机缘。3与其他学科整合再来看第三个案例:我校三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发现科学课的老师在上蜗牛的知识。她就趁科学课开展之际,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与蜗牛赛跑”,比一比谁观察的认真、仔细,谁坚持力长久。学生兴趣很浓。有一位学生连续写了四篇蜗年观察日记找蜗牛、查蜗牛、观察蜗牛、蜗牛爬竿。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中段的习作教学可与其他学科整合,尤其是科学学科。在三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中,还有不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养蚕宝宝,观察种子发芽等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好素材。其他如美术、音乐、数学等学科中都有许多非常好的素材,我们老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策略二:“巧设情境”创素材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习作素材,激发孩子习作的热情,教师除了自己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外,还要用心创设一些情境,为孩子制造“素材”。如开学不久的一节语文课,我故意迟到两分钟进教室,同学们有的在讲空话,有的在看课外书,有的在走来走去,这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考试的分数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一开始,学生摸不着头脑,个别机灵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在考我们老师在与不在是不是一样。我笑着点了点头。这时,我说,我想请大家告诉我,这次考试你得了几分。用写的形式告诉我好吗?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下,学生有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也真实生动。如有的学生写我给自己打满分,有的学生写考试?考试!、第一次不及格、特殊的考试策略三:“宽松习作”添素材小组流水日志是非常适合三四年级学生练笔的习作形式。所谓的“小组流水日志”,就是将四人小组中发生的一些故事用流水形式记录下来。其目的,不一定是写规范的文章,就是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积累生活素材。如以下是我们学校三(6)班“智慧小组”的流水日志几则: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天气晴今天的语文课上,我的同桌经常拿出橡皮泥来玩。我用手碰了碰她的手,暗示她不要在课堂上玩。可她不听,结果被老师没收了。我在这里想告诉:以后别在上课做其他的事哦。2009年10月6日星期五天气晴今天,我很伤心。因为小组长冤枉我,说我拿了她的铅笔。我真的没有拿她的铅笔。我做作业的时候,是借过她的笔,可用完之后,我马上还她了。后来,我就不知道了,可小组长硬说我拿了她的笔,还扣了我两分。我很伤心。2009年10月9日星期一天气晴今天美术课上,我又想玩口袋里的神奇宝贝了。我刚想把手伸进口袋,就被同桌发现了,同桌用眼睛斜了我一眼,我知道她在提醒我。我还是把神奇宝贝拿出来了,结果还没完,就被同桌告诉了老师。我的宝贝又被没收了。啊,我真后悔呀!从这组日志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习作方式很自由,文字也都很简短,学生记录的都是与本小组成员有关的事情:或记录他们之间的故事,或抒写心情等。这种记事方式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讲,轻松快乐,学生爱写乐写。孩子的心理都是差不多的,当他看到别人写的日志中有他的名字,他也会把对方的事主动写入自己的文章,你写我,我写你,小组日志越写越丰富。一学期下来,这就是一个真实、生动的习作素材库。同时,在不经意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叙事能力。三、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在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把“事先学生去写好草稿,事后老师修改一下”当作指导;有些老师则“放手”让家长去指导;有的老师则把学生同伴互改代替教师指导;还有些老师则更为大胆,认为孩子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提倡“放胆作文”我认为,对于中段孩子的习作,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下面我以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元单的习作为例,谈谈教师有效指导的一些策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从教材中的表述看,这单元的习作既可以写校园的景,也可以写校园的事。但我把它定位写我们的校园。原因是,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课文,单元习作最好是与单元课文配套。那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这篇写景作文的呢?第一步:指导策略自由写作,暴露问题我让学生来到校园,自由观察,把印象最深的校园一角的景色写下来。(这一步,教师不作任何指导。)第二步:指导策略明白思路,有序练写从习作中,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写景文章存在这样的两个弊端:一是只写了校园中的一样景物,如操场上有一颗大树,大树长得很茂盛二是写成了写事作文。如运动场是我们快乐玩耍的天堂。下课了,我与同学玩游戏(然后就写了游戏过程)怎样指导学生的这一习作呢?我告诉学生,写景的文章很简单,只要回答好两个问题就行:1、校园的一角有什么?2、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听我这么一讲,茅塞顿开。于是,我又布置了校园一角(之二)。第三步:指导策略突出重点,融入感情这回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不存在写事或只写一样景物的情况了。但又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习作好像回答问题似的,缺少重点景物的描写。如校园的操场上有一块草坪,草坪是绿的。草坪的周围是塑胶跑道,是红的。操场上还有升旗台,升旗台上有一根长长的旗杆,旗杆上有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总而言之,把操场上有的所有景物全写出来了。)二是学生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校园一角的语言描写显得干瘪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我又出示两招:1、写校园一角的景物要有重点,选择两个或三个景物具体写,其他的略写或不写。2、写校园一角,要在语言文字中融入自己喜欢的感情。于是,我再次布置校园一角(之三)。第四步:指导策略任务驱动,化零为整这次很多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不仅把校园的一角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作者对校园一角的喜欢与赞美。此时,我告诉学生:你们已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三篇小习作,已是“校园一角小小解说员”,能不能成为整个“校园解说员”呢?学生马上说,只要把三个“一角”合并为一篇文章就行了。我顺势提出了再写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招聘考试备考指南与技巧
- 2025年初入健康领域必-备知识营养学基础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大全
- 眩晕概述课件
- 2025年玉米免耕播种机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职业技能汽车修理工-汽车修理工(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看守所职务犯罪课件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重氮化工艺作业-氟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裂解(裂化)工艺作业-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生产经营从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烷基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运营管理核心知识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线路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高三化学家长会课件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要点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三防培训课件
- 南昌航空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中学化学课程中整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