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理论及操作考核项目内容.doc_第1页
院感理论及操作考核项目内容.doc_第2页
院感理论及操作考核项目内容.doc_第3页
院感理论及操作考核项目内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感理论及操作考核项目内容1、护士知晓消毒方法、消毒液名称及浓度2、手卫生知识: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洗手或手消毒时刻3、操作:洗手,手消毒,配置消毒液4、什么是多重耐药菌?5、我院检出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名称有哪些?6、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类别?隔离标识颜色?7、述本科室该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8、述本科室该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名称及病原体名称。9、科室晨会交班及床头交接班情况询问或查看。10、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的措施。11、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隔离措施:分述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12、标准预防的概念。13、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4、标准预防的措施。1、护士知晓消毒方法、消毒液名称及浓度答: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空气消毒方法有开窗通风、使用动态消毒机消毒等。2、手卫生知识: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洗手或手消毒时刻答: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时刻: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时刻: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3、操作:洗手,手消毒,配置消毒液,4、什么是多重耐药菌?答: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5、我院检出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名称有哪些?答:已检出多重耐药菌 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染色体介导型-内酰胺酶(AmpC)6、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类别?隔离标识颜色?答:多重耐药菌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标识颜色为蓝色。7、述本科室该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8、本科室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名称及病原体名称9、科室晨会交班及床头交接班情况询问或查看10、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的措施隔离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应严格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1 遵循隔离原则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11、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隔离措施:分述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隔离措施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多重耐药菌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遵循WS/T313严格遵循WS/T313遵循WS/T313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专用,专用应清洗与灭菌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无特殊处理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2次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12、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物品时,不论是否有明显的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3、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14、标准预防的措施:洗手或手消毒;带手套;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可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个病人前应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