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pdf_第1页
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pdf_第2页
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pdf_第3页
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 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及高产栽培措 施的推广应用 使我区保护地蔬菜生产得到快速 发展 但同时也给害虫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生长发 育环境 每年因此而造成产量损失达1 0 2 0 白粉虱 T r i a l e u r o d e sv a p o r a r i o r u m We s t w o o d 属同翅目粉虱科 南方部分地区发 生 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危害保护地瓜果蔬菜等多 种作物 在我区冬季露地条件下不能存活 主要 在温室的蔬菜寄主上繁殖危害 无滞育或休眠现 象 白粉虱的若虫 蛹和成虫均刺吸植物汁液 群 集寄主 大量吸食植物营养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发育 同时分泌的大量蜜露 极易引起煤污病的 发生 煤污病不但妨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 而且污染植株和果实 降低产量和品质 另外 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 引发病毒病 目前 化学农药在白粉虱防治中仍占较大比重 但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的要 求更加迫切和严格 研究和应用生态控制 生物防 治技术消灭和限制白粉虱危害蔬菜是非常重要 的 2 0 0 6 2 0 0 7年先后从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河北省旱作研究所引进丽蚜小蜂 并在包头市九 原区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土默特左旗和赤峰市松 山区温室番茄和黄瓜进行了综合防治示范推广 对白粉虱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 减少了化学农 药的使用 提高了蔬菜质量 1白粉虱形态特征 1 1成虫 体长1 0 1 5 m m 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色蜡粉 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 翅端半圆状 遮住整个腹部 翅脉简单 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1 2卵 长约0 2 m m 侧面观长椭圆形 基部有卵柄 柄长0 0 2 m m 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 初 产孵淡绿色 表面覆有蜡粉 尔后渐变褐色 由浅 褐变成深褐色 孵化前呈黑紫色 1 3若虫 1龄若虫体长约0 2 9 m m 长椭圆形 淡黄色 2龄若虫约0 3 7 m m 1 2龄若虫可以活动 3龄若 虫约0 5 1 m m 淡绿色或黄绿色 足和触角退化 紧 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 4龄若虫又称为蛹 体长 0 7 0 8 m m 椭圆形 4龄初时体扁平 逐渐加厚 中央略高 颜色变深 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 体 侧有刺 羽化前期可以看到成虫的一对红色复眼 2白粉虱发生规律 内蒙古自治区白粉虱在温室中每年发生3 4 代 露地最多发生7代 成虫可两性生殖 也可孤 雌生殖 两性生殖产下的卵 发育成雌虫 而孤雌 生殖的后代发育为雄虫 成虫平均寿命2 0 3 0 d 产卵历期长 每天可产2 1 0粒 初孵若虫孵化后 几小时内活动性强 可以短距离徘徊 2龄若虫触 角退化 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 成虫飞翔能 力差 只能从温室 大棚做近距离的迁飞扩散 远 距离扩散靠人为传播 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嫩性 常聚集在植株叶背产卵 随着植株的生长 产卵位 置也随之升高 在同一片叶片上可能就有不同的 虫态和虫龄 由于害虫是多次侵害 造成了白粉虱 世代重叠和各虫态混合发生的特点 成虫对不同 颜色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 对黄 绿色有较强的 趋性 白粉虱在温室等保护地中 冬季可继续繁 殖为害 由于温室保护地蔬菜栽培成本高 所以造 成的损失也比露地严重 春季随着温度的升高 保护地栽培管理采取打开通风口 降低温度的措 施 室内的白粉虱成虫通过通风口向露地蔬菜迁 移扩散 7 8月虫口密度迅速增加 8 9月为害严 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 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 白全江 1 陈静 2 李笑硕 3 李玉民 4 徐利敏 1 程玉臣 1 高立东 2 常志勇 3 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0 1 0 0 3 1 2 呼和浩特市植保植检站 内蒙古 呼和浩特0 1 0 0 3 0 3 包头市植保植检站 内蒙古 包头0 1 4 0 0 0 4 赤峰市植保植检站 内蒙古 赤峰0 2 4 0 0 0 中图分类号 S 4 3 6 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7 0 9 0 7 2 0 0 7 0 5 0 0 7 9 0 3 收稿日期 2 0 0 7 0 8 1 0 作者简介 白全江 1 9 6 0 男 满族 内蒙古包头人 研究员 学士 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2 0 0 7 5 7 9 8 1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重 1 0月上旬 温度下降 露地食源减少 虫口数 量也随之减少 此时温室保护地蔬菜也已定植 白 粉虱成虫向温室等保护地迁移 继续繁殖为害 特别是土默特左旗大毕克齐村近年新建1 0 0余栋 温室 主要种植番茄和黄瓜 但因温室外种植从外 地引进的花卉时带有大量白粉虱 造成温室周围 白粉虱泛滥 夏季温室前种植的果树 向日葵和蔬 菜上寄生大量白粉虱 2 0 0 6年夏秋季多数温室内 白粉虱密度达到影响菜农的正常操作 白粉虱在 温室中的空间分布大致是在北部密度较大 越往 南越少 番茄较黄瓜上白粉虱密度大 白粉虱各种 虫态在植株上呈塔状分布 最上部的嫩叶成虫群 居并产下大量如粉笔末状淡黄色或白色的卵 叶 片上卵逐渐向下变成黑色 中部叶片多为初龄若 虫 中下部叶片为中老龄若虫 向下为老龄若虫 最下部叶片为蛹和蛹壳 由于温室保护地 露地 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 所以白粉虱周年 发生 为害 3丽蚜小蜂 丽蚜小蜂 E n c a r s i af o r m o s aG a h a n 属膜翅 目 蚜小蜂科 恩蚜小蜂属 雌虫体长约0 6 m m 宽 0 3 m m 头部深褐色 胸部黑色 腹部黄色 并有光 泽 其末端有延伸较长的产卵器 足为棕黄色 翅 无色透明 翅展1 5 m m 触角8节 长0 5 m m 淡褐 色 雄蜂较少见 其腹部为棕色 很易区分 丽蚜小 蜂营孤雌生殖 小蜂在适宜条件下是比较活泼的 但扩散活动范围较小 吸引丽蚜小蜂去搜索寄主 的物质主要是白粉虱所分泌的蜜露 成蜂取食蜜 露后可存活2 8 d左右 如无营养补充 成虫不取食 只能存活7 d左右 通常在温室中可存活1 0 1 5 d 产卵的雌蜂以触觉探查白粉虱若虫 然后将产卵 器刺入 试探粉虱体内是否有丽蚜小蜂产的卵 在 通常情况下 很难发现重寄生的现象 但有时也 偶然可见到一头粉虱若虫中有几头小蜂的现象 在成蜂产卵后 从粉虱若虫体壳上的产卵孔中 成 蜂产卵后在体壳上形成的小洞 可分泌出一种黄 色的分泌物 在几个小时后就变硬 并呈黑色或深 棕色的球状物 粉虱若虫不活动的虫态均可被寄 生 但成蜂喜好选择三龄和四龄若虫以及蛹前期 的粉虱寄生 所以在植株上具有粉虱各个虫态时 一般是选择适龄虫期进行寄生 寄生后白粉虱若 虫仍可发育 到四龄中期才停止 产卵行为多发 生在清晨 产卵前期小于2 4 h 第三天达到产卵高 峰 每头丽蚜小蜂成虫可寄生取食杀死白粉虱约 1 0 0头 小蜂幼虫在粉虱若虫体内取食其体液 完 成幼虫及蛹的发育 2 3 2 5 条件下 寄生约8 d后 粉虱若虫或蛹的体色变黑 黑蛹 小蜂幼虫继续 发育1 0 d左右 其成虫就可从粉虱蛹体背面咬孔 而出 4田间释放技术 对于释放丽蚜小蜂的温室 释放小蜂前必须 做好防虫网的安置工作 在温室的放风口全部使 用4 0目网纱封闭 同时做好与塑料薄膜的对接 防止网纱与塑料薄膜间有缝隙 否则起不到隔离 白粉虱出入的作用 在作物定植7 d后 开始使用 丽蚜小蜂 只需要将蜂卡悬挂在蔬菜作物中上部 的枝杈上即可 由于丽蚜小蜂的飞行能力比较小 需要在大棚中均匀的悬挂蜂卡 在保护地应用时 当白粉虱发生初期即单株虫量在0 5 1 0头时开 始释放 释放量为5 0 0 0 1 0 0 0 0头 6 6 7 m 2 隔7 1 0 d释放一次 连续释放3 5次 白粉虱与小蜂数 量比达1 3 5时 可以停止放蜂 注意田间保温 夜间温度最好保持在1 5 以上 丽蚜小蜂的应用 丽蚜小蜂是粉虱若虫的专 一寄生蜂 是白粉虱的有效天敌 其推荐使用方法 如下 在保护地内进行 作物种类为番茄或黄瓜 要求温度在2 0 3 5 夜间不低于1 5 光照充 足 放蜂时期 作物定植后 即挂置诱虫黄板 发 现白粉虱成虫后 每天调查植株叶片 当平均每株 有白粉虱成虫0 5 1 0头时 即可第一次放蜂 放蜂间隔期 每隔7 1 0 d放蜂1次 放蜂次数 3 5次 放蜂数量 第一次3头 株 以后5头 株 原则上蜂虫比为3 1为宜 释放虫态 可根 据田间白粉虱发生情况确定 原则上释放黑蛹的 时间应比成蜂提前2 3 d 最好成蜂与黑蛹混合释 放 放蜂方法 将蜂卡均匀挂在植株上即可 一 般寄生率可维持在7 5 左右 放蜂期间可用2 5 灭螨锰WP 1 0 0 0倍液防治白粉虱成虫 若虫和卵 而不影响丽蚜小蜂的正常繁殖 5丽蚜小蜂控制温室白粉虱的效果 2 0 0 6年5月和1 0月分别在包头市九原区的 共青农场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毕克齐村和赤峰 市松山区释放丽蚜小蜂 其中呼 包二市释放时 在丽蚜小蜂释放前温室安装防虫网 白粉虱密度 较大的温室先进行药剂防治 温室番茄白粉虱密 度降到每株0 5 3 0头开始释放 呼 包二市每隔 8 0内 蒙 古 农 业 科 技N o 5 7 1 0 d释放1次 共计释放4次 从第一次放蜂3 0 d 后调查 温室内蔬菜叶片上的白粉虱若虫变黑 寄 生现象明显 温室中白粉虱寄生率最高的达8 1 直到后期番茄拉秧为止没有使用过杀虫剂 而且对 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几乎没影响 赤峰市是在秋季释 放两次 第一次释放是9月2 0日 第二次放蜂1 0 月2日 观察丽蚜小蜂在我区冬季温室内是否能建 立起种群 以便对温室内白粉虱的密度控制在经济 阈值以下 放蜂前平均每株白粉虱1 5头 对照棚 平均每株白粉虱2 0头 于1 1月3日 2 7日调查 平均每株白粉虱虫量分别为4 4头和8 6头 对照 棚白粉虱虫量分别为5 8 0头和1 4 4 0头 试验结果 表明 丽蚜小蜂释放两次后 温室中的白粉虱密度 增长较缓慢 但随着气温的降低 丽蚜小蜂对白粉 虱的控制作用不明显 白粉虱密度增长加快 说明 丽蚜小蜂对低温较白粉虱敏感 2 0 0 7年重点在白粉虱发生较严重的土左旗 毕克齐镇大齐村释放丽蚜小蜂 此次共计在1 0栋 温室中释放 由于1 0栋温室分别属于9户人家管 理 其中种植的有番茄 黄瓜 也有在一个温室内 同时混栽番茄 黄瓜的 而且每个农户蔬菜定植的 时间和管理也不同 于5月4日第一次释放丽蚜 小蜂 每隔7 d释放1次 共计释放4次 第一次 挂蜂 番茄每隔3垄在靠近北部的植株挂1片蜂 卡 黄瓜每隔5垄挂1片蜂卡 第二次挂蜂 根据 温室中白粉虱密度 番茄每隔2垄挂1片蜂卡 黄 瓜每隔5垄挂1片蜂卡 到采摘期基本控制效果 较好 仅有1 2户农户由于释放前温室中白粉虱 密度略高 而且在管理中比较粗放 特别是放风时 不注意防范 室外的白粉虱迁入 导致在门口处白 粉虱密度较高 而影响整个温室防虫效果 6综合防治技术 近年来 我国白粉虱有暴发之势 由于其体被 蜡质 世代重叠 繁殖速度快 化学农药难于防治 目前又对许多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 而且白粉虱 的发生常来势很猛 农民极易滥用化学农药 从而 造成恶性循环 使抗药性迅速增强 同时 在陆地 蔬菜滥用化学农药也杀伤了天敌 降低了自然控 制的能力 6 1灭绝虫源 白粉虱成虫可在温室黄瓜 西红柿上越冬 因 而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消灭越冬成虫 在受白粉 虱为害的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 尽可能清除 温室外边的杂草等 并在蔬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 注意摘除布满白粉虱卵及若虫的底部老叶 并予 以销毁 均可减轻蔬菜作物受害 熏蒸 目前大棚 温室最好的烟熏剂为2 2 灭蚜灵烟雾剂 杀虫率可达1 0 0 其次是敌敌畏 熏蒸 方法是选晴天中午 6 6 7 m 2温室用 8 0 敌敌 畏1 5 0 g 水1 0 k g 锯末4 0 k g拌匀 均匀撒于植株 行间 将大棚和温室密闭熏蒸 在温度3 6 时 可 杀死9 0 成虫 5 7 d熏1次 3 4次可基本杀死 相继羽化的成虫 温室西红柿拔秧后 将枯枝落 叶彻底处理 深埋 堆积 高温沤肥或烧掉 培育 无虫壮苗 定植于温室或塑料棚中的幼苗 要严格 检查 并经以上药剂熏蒸保证不带卵 若虫和成虫 定植 6 2黄板诱杀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 可在温室内设置 黄板诱杀成虫 黄板可直接从市场购得 再涂上一 层粘油 用1 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 黄板一方 面可诱杀成虫 另一方面也可提供监测 也可用脸 盆涂为橙黄色 内盛水杀虫 方法是 均匀将黄板 悬挂于植株上方 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 或略 高于植株顶端 当粉虱粘满板面时 需及时清洗后 涂粘油 一般可7 1 0 d重涂1次 诱杀盆放在与 植株高度相当位置 内盛水即可 6 3提倡使用防虫网 避免室外白粉虱在放风时进入保护地内 实 现不用或少使用杀虫剂 以及结合生物防治 减少 农药对农产品及农田环境的残留污染 棚室门窗 安装防虫网进行防虫 防虫网不仅可以阻止白粉 虱 还可阻止棚外的有翅蚜虫和美洲斑潜蝇成虫 的入侵危害 6 4采用生物防治 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外 还可利用小 花蝽 草蛉和赤座霉菌等防治 生物昆虫小花蝽 东亚小花蝽和微小花蝽 是一种食卵的粉虱天 敌 中华草蛉是食白粉虱幼虫的天敌 一生能捕食 白粉虱幼虫1 7 2头 草蛉也可用于在温室内释放 防虫 赤座霉菌能侵染粉虱幼虫 使幼虫边缘长 满菌丝体而死亡 6 5农业防治措施 针对白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点 在保护地秋冬茬栽培白粉虱不喜好的半耐寒性叶 菜如芹菜 生菜 韭菜等 从越冬环 下转8 9页 5期白全江等 利用丽蚜小蜂及物理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温室蔬菜白粉虱8 1 节切断白粉虱的自然生活史 冬春 季加温苗房避免混栽 清除残株 杂草和熏蒸残存 成虫 培育 无虫苗 为关键防治措施 6 6注意清除初侵染源 清洁田园 在受白粉虱为害的作物收获后清 除残枝落叶 尽可能清除田间 路边杂草 并在作 物的整个生长期注意摘除布满白粉虱卵及若虫的 底部老叶 并予以销毁 以减轻作物受害 6 7化学防治 灭蚜灵和敌敌畏熏蒸法同前 1 3龄若 虫可用2 5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 0 0倍液喷雾 5 7 d喷1次 连喷2 3次 1 0 0 0倍液洗衣膏连 续喷洒 洗衣膏内含有氨基苯磺酸钠 此药无毒 无残效 能堵塞粉虱气门 刺激 腐蚀虫体 且价格 低廉 来源充足 其他 2 5 溴氰菊酯乳油3 0 0 0 倍液 以及2 5 灭螨猛1 0 0 0倍液喷雾防治都有 较好效果 根据这两年试验 示范经验 要想彻底消灭白 粉虱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即农业 物理 生物 化 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防效 参考文献 1 范秀华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 0 0 5 S 2 5 3 2 任明亮 张永平 包玉峰 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技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 0 0 2 4 3 3 3 马文斌 王道勇 赵丽君 等 乌海市温室白粉虱发生 规律及其防治试验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1 9 9 9 1 3 4 3 5 4 徐利敏 曹春梅 孔庆全 等 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J 华 北农学报 2 0 0 3 1 8 专辑 1 1 0 1 1 5 5 张力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概述 J 内蒙 古农业科技 2 0 0 5 6 2 0 2 1 责任编辑吴云霞 单农业 等方式 走小农户 大基地 小规模 大群体的路子 通过龙头企业 带动向日 葵产业和向日葵主产区的发展壮大 扶持有条件 的龙头企业在向日葵主产区建设生产 加工 出口 基地 加强基地与农户 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 合作 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 示范和推广新品种 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支持 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 促 进向日葵转化增值 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 强 信息灵敏的优势 把市场信息 适用技术 管理 经验及时传送给农户 组织开展向日葵及其产品 的购销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向日葵加工企业与农民以一定 的方式签订合同 并联合科研 推广部门 形成利 益共同体 克服过去那种企业因原料充足时压价 农户因原料紧缺时乱卖的现象 引导龙头企业与 农民结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 增强带 动作用 同时也应加强流通领域的协调 规范 支 持一些流通大户的经营活动 形成一条企业 农 户 基地 流通 科技的有机链条 提高向日葵产 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