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_第1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_第2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_第3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_第4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讲解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唐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从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展线总长2100米。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代风格建筑群,典雅凝重,规模宏大,是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陕西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2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了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其中青铜器、陶俑、金银器和唐墓壁画等文物,多为巧夺天工的国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优异的陈列,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宾客。开馆五年来接待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瑞环、朱?基、胡锦涛等40多位;国际上接待了40万外宾,其中包括日本明仁天皇等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1993年6月12日江泽民题词:“充分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缔造文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1995年5月乔石的题词:“保护利用华夏珍贵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博大悠远历史传统,为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作新贡献。” 1991年11月4日,法国前巴黎市长、现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称赞说:“从建筑风格之宏伟、陈列文物之丰富、所藏珍品之精萃、反映历史之悠久等方面看,堪称是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 1991年12月15日,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旅游协会名誉顾问陈香梅女士参观后说:“我好像翻阅了一遍中国古代史的教科书,且图文并茂。它虽为陕西地方史,但实际上展示出了整个中国的前半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浓缩。” 五年来,共接待观众近300万人,已成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各位!当你刚踏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土地,就踏上了古文明的厚土。请看这广场喷水池,池上方“陕西历史博物馆”7个大金字,是集郭沫若先生的字。池内东西向而卧的巨石,是汉武帝时上林苑昆明湖内的石鲸。正门左右的花坛内大石翼马的年龄已是1119岁!石鲸和石马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汉、唐文化的光辉! 我们现在来到了序言大厅。这个序言是由三幅巨照和一个石狮写出,没有一个文字。陕西地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创造出灿烂的东亚文明。 中央这座巨狮,来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顺陵(咸阳)。它是670年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石狮高35米,长3米,宽12米。它精美的形态,宏伟的气势,堪称“中国第一狮”。它是把西方的浪漫奇特。丰富多彩与中国式的深沉、浑厚、刚健有力结合起来,形成了这座狮子,它也代表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本风格。 下面我要请各位看的是陕西古代史陈列,时间跨度从蓝田猿人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逾百万年的历史。分楼上楼下3个展厅,7个展段,面积为6000平方米,精选出近3000件珍贵文物,供各位在陕西古代史长河中荡漾。 这是史前史展室,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15万年一公元前21世纪。这是生活在关中平原的远古居民?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十万多年前的“大荔人”头盖骨化石。它的宝贵处在于“蓝田猿人”是地球北半球最早直立行走的猿人。这个头盖骨是30岁左右的女性头骨,脑量估计只有780毫升。同时展出的还有它们使用的石器,看起来很原始,但具有一器多用的性质,在人类工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荔人”处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智人”阶段。使用的石器仍是以石击石加工而成。以上均属旧石器时代。 陕西境内还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如蹄今8000年左右的华县老官台文化,它们使用的是经过磨制的石器(新石器)。 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有4个重要标志,即磨制很光滑的石器、制陶、定居与原始农业。从展柜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大量遗存。从工具中可以看出先民们已不再是单纯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而辅之以简单的刀耕火种。老官台人已知制作和使用陶器。各位!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以自然物为原料,用火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将柔软的粘泥烧制成为坚硬的陶器。到仰韶文化的半坡人生产的陶器更精美适用,上面画有鱼、鹿等图画,还有陶俑、陶器及文字的鼻祖?刻画符号。陶器的发明为人类熟食提供了烹煮器皿,从而大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这些半坡人磨制的骨镞、骨鱼钩、骨锥、骨针,无一不反映出半坡女领袖们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各位看后会不由得驻足惊叹! 这些黑陶器展柜是龙山文化,蹄今约4900?4000年,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它的遗迹在陕西渭河流域最密集,它的进步表现在陶器中出现了蒸煮器和盛酒器;用具上出现单面刃石刀,在沣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石刀81件。石刀数量大幅度增加,是由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向锄耕农业大发展的标志之一。 陕西处于华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它是由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逐步发展的。史学家认为:史前的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在古老的年代里,仍然全是氏族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