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生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生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生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生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总: )课 题1藤野先生课型新授班级 姓名主备人欧阳玉玲审核人蒋天云 汪海燕上课时间2012年2月10 日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学习鲁迅先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重点难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课前预习:1. 读课文至少2遍,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2. 解决疑难字词,读准加点字字音。绯红( ) 驿站( )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诘责( ) 瞥见( ) 解剖( ) 深恶痛疾( ) 3.请将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工整的抄写在下面。4了解作者鲁迅及本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把主要信息整理出来。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检查课前预习。三、研读课文,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跳读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谈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跳读11-23段,找出“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并说说每个事例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高贵的品质。 四、体验反思。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五、当堂检测。1、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A、其实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B、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C、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2、填空:(1)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我们已学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散文有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 ,暗线是 ,本文围绕 这一中心按 顺序组织材料的。3、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C、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D、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2理解课文主旨,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一、导入课文。二、合作探究,研读关键语段,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从“我”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思想? 2、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1、“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一句中“似乎”能去掉吗?谈谈你的看法。2、品析“居然睡安稳了”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四、体验反思 1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五、当堂检测。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 请加以概括。2、“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句中加点的词语“他们”分别指代谁? 3、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4、“这种欢呼 ,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 但在我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 , “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 , 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 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 , 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