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doc_第1页
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doc_第2页
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doc_第3页
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doc_第4页
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农粮发201026号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的通知各设区市农业局:近日,省农业厅组织省玉米专家顾问组部分成员,对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唐山等地夏玉米生产进行了田间考察,根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指导农民切实抓好中后期管理,为夺取秋粮丰收打好基础。附:省玉米专家顾问组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二一年八月十二日主题词:玉米 田间管理 技术建议 通知 河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0年8月12日印发附件:2010年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河北省玉米专家顾问组)目前,我省夏播玉米大部分已经有1517展开叶,介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之间,个别地块刚刚过大喇叭口期。抓好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实现全省玉米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夏玉米生长发育特点一是南北各地区生长发育进程差异较小。由于今年全省南北各地播种期相对集中,大部分在6月18日21日完成播种,仅有少部分在2024日完成播种。因此,各地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差异相对较小。二是生长发育进程推后。由于全省夏玉米播种时间普遍推后710天,导致植株生长发育进程推后。尽管随着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生育时期略有前赶,但仍滞后于常年水平。预计今年吐丝期较常年推迟5天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吐丝时间预计将集中在8月15日至17日期间。三是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好。除廊坊、唐山部分县市存在轻度旱情外,其它地市基本不存在旱情。二、生产上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田间药害发生偏多。生产上发生的药害问题主要包括前期的苗后除草剂药害、拔节前后的化控剂药害等。苗后除草剂药害的发生主要与施药期间的高温天气有关,而化控剂药害的发生主要与喷施的浓度、喷施时期掌握不当有关。二是顶腐病发生普遍但病情较轻。顶腐病发生主要与前一阶段降雨天气过程有关。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发病情况一般较轻,在田间虽可看到发病情况,但并未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三是褐斑病发生偏重。褐斑病发生与拔节前后降雨天气有关。受播种晚的影响,玉米在拔节前后遇到多雨天气几率增大,诱发褐斑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大。从全省情况来看,衡水、保定、唐山等播种期稍晚的地区,褐斑病发生偏重,而石家庄、邯郸、邢台等播种期稍早的中南部地区发生相对较轻。四是部分地区出现玉米螟危害。总体来看,全省各地虽均有玉米螟发生,但并不太普遍,只是在个别地块发生偏重。三、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1、加强穗期肥水管理。个别晚播地块目前尚处于大喇叭口期,正是进行穗期肥水管理的主要时期。在玉米一生当中,穗期阶段对矿质养分的吸收量最多、吸收强度最大,是玉米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也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施肥时期。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有效促进果穗小花分化,实现穗大粒多。在今年玉米植株穗分化时间缩短的情况下,抓好穗肥的施用对于实现玉米丰产意义尤为重大。穗肥以速效氮肥效果为好。可根据地力、苗情等情况来确定施肥量,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2025公斤或碳酸氢铵5065公斤。追肥方式可在行侧开沟或在植株一旁开穴深施,最好结合灌溉或在有效降雨期间施用,切忌在土壤表面撒施,以防造成肥料损失。2、抓紧搞好褐斑病的防治。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相对湿度大、降雨较多的天气条件,适宜发病温度为2330,秸秆还田地块发生偏重。发生褐斑病的地块可用烯唑醇、粉锈宁、退菌特等药剂进行喷叶防治。3、加强对玉米螟的防治。玉米螟在抽雄之前一般藏身于心叶内,抽雄以后则开始钻蛀茎秆、果穗等。因此,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是在大喇叭口期,可用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灌心进行除治。抽雄以后可根据虫情预报用赤眼蜂等进行生物防治。4、防止吐丝期干旱。在玉米一生当中,吐丝期对干旱的反应最为敏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一生当中的需水“临界期”。干旱发生的时间距离吐丝期越近,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越重,减产幅度越大。吐丝期干旱主要是影响玉米植株正常的授粉、受精过程,影响籽粒灌浆,使秃尖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因此,在生产当中要特别注意抽雄至吐丝期田间不能出现干旱,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开花期灌溉。5、酌情追施花粒肥。在抽雄至吐丝期间追施的肥料为花粒肥。花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在籽粒灌浆开始后补充植株养分,防止后期植株早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花粒肥以速效氮肥为宜,追施量不应太多,以“补”为主。花粒肥主要适用于高产田,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玉米行侧深施或结合灌溉施用。6、突出抓好后期的晚收增粒重技术。我省夏玉米种植区热量资源紧张,玉米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时间短,籽粒灌浆期一般仅有35天40天。籽粒灌浆时间短、千粒重低限制了我省夏玉米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生产当中,夏玉米收获时间普遍偏早,部分地区在9月25号左右开始收获,籽粒乳线位置仅1/3至1/2。收获偏早使籽粒千粒重偏低,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在今年播种期推迟、吐丝时间推后、籽粒灌浆期缩短的情况下,抓好晚收增重技术对于确保玉米丰产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收获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