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瀑布(第2课时).doc_第1页
教学设计2:瀑布(第2课时).doc_第2页
教学设计2:瀑布(第2课时).doc_第3页
教学设计2:瀑布(第2课时).doc_第4页
教学设计2:瀑布(第2课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3背诵课文。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同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3培养同学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同学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引导同学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同学自学。【课时布置】二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和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二、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考虑: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引导同学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教师先引导同学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同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同学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1)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2) “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3) “阵阵”“吹”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协助同学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同学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3指导朗读(1) 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2) 教师范读。(3) 同学练习读。(4) 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4同学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三、总结学法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依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四、自学二、三小节1让同学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1) 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2) 默读两小节,考虑: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3) 怎么读才干表示出瀑布的特点?(4) 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2同学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同学中间去讨论。3同学汇报。(1) 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2) 同学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同学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协助同学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引导同学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协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说明:同学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同学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同学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3) 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4) 引导同学说出这几个打比如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同学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5) 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引导同学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同学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六、总结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澎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