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 分:1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民俗摄影自兴起以来,始终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保护、发展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之作出积极贡献。尤其是在日渐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今天,民俗摄影不断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渐兴盛起来。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但拍好民俗实属不易,其前提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民俗摄影的本质及真谛,在取与舍上下功夫。民俗摄影应去伪存真。民俗摄影以纪实为原则,本质是真实再现民族历史、诠释民族文化,其作品的灵魂是它的真实性。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应该是民俗文化的缩影,通过现场客观记录,真实反映民俗生活的本来面目和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拓展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今,一些地方为达到不同的目的,民俗表演形式越来越多样,如果拍摄者对所拍民俗活动事前不了解、不研究,在拍摄活动中就很难把握关键,甚至被一些制造出来的“伪民俗场景”牵着鼻子走。民俗摄影者不可以逸待劳,过度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识,要有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严谨态度,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所拍主题,以及与民俗活动相关的宗教、历史和艺术文化,用理性去实录民俗活动,让图片表现历史文化遗存,真正使民俗摄影不失真、不失据。民俗摄影应以小见大。富有长久生命力的照片都是以小见大,并能打动人心的。照片背后的东西远比照片本身更重要,单靠视觉冲击力的作品难以长久。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既能全面记录民俗活动,为继承、保护民俗文化搭建平台,又可以全面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将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拍摄时,要从小处着手,抓住能代表民俗事项本质属性的突出特征。只有点、面结合,主体、客体、陪体相得益彰,创作者才能很好地把握叙事情节和抒情达意的融合,让受众系统了解、欣赏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和魅力。民俗摄影不可舍近求远。“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舍近求远、贪大求洋、创作选题盲目等,是目前拍摄民俗的一些显著问题。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泛曾多次深入我的家乡云南寻甸拍摄大量有关彝族的生活题材,成果丰硕。在交流中,他勉励我们立足本土,充分发掘寻甸这个民俗拍摄的宝库。通过拍摄和积累,我也深刻认识到,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题材可以让自己在拍摄上得心应手。民俗摄影就在身边。民俗摄影不可急功近利。巴西摄影家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花了八年时间筹备摄影展“起源”,这是他众多摄影专题中的一个,其作品完美与震撼的背后是摄影家的辛勤付出。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未尝不需要这样的积淀。只有放眼脚下、潜心钻研,对自己所熟悉的题材一个一个专心挖掘和拍摄,长期坚持,才能不断积累起全面而系统并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民俗影像资料。民俗摄影的魅力在于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的对视与理解,是具有人文内涵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摄影小视窗,民俗大舞台。只有真情投入民俗摄影创作,小视窗中的画面才能具有生命力,民俗摄影的真谛才能彰显,也才能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节选自2016年1月17日马克军光明日报民俗摄影的取与舍)1.下列有关“民俗摄影的取舍”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我国民俗摄影自兴起以来,为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日渐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今天,民俗摄影不断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渐兴盛起来。b.民俗摄影者不可以逸待劳,过度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识,要有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严谨态度,以纪实为原则,力争真实再现民族历史、诠释民族文化。c.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既能为继承、保护民俗文化搭建平台,又可以全面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将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单靠视觉冲击力的作品难以长久。d.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需要放眼脚下、潜心钻研,对自己所熟悉的题材一个一个专心挖掘和拍摄,长期坚持,不可急功近利,追求速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但想要拍好民俗,首先一定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民俗摄影的本质及真谛,在取与舍上下功夫。b.民俗摄影作品应该是民俗文化的缩影,通过现场客观记录,真实反映民俗生活的本来面目和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拓展主题的深度和广度。c.拍摄民俗照片是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抓住能代表民俗事项本质属性的突出特征,以小见大,借助照片背后的精神内涵来打动人心。d.民俗摄影就在身边。应少一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舍近求远、贪大求洋、创作选题盲目等问题,多挖掘一些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题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地方的民俗活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民俗表演形式越来越多样,甚至出现了一些“伪民俗场景”,这便要求民俗摄影者要了解民俗活动相关的宗教、历史和艺术文化,用理性去实录民俗活动,让图片表现历史文化遗存。b.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泛曾多次深入云南寻甸拍摄大量有关彝族的生活题材,并获得丰硕成果的经历证明了在民俗摄影上要立足本土,深入挖掘身边熟悉题材的原则。c.民俗摄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只有放眼脚下、潜心钻研,对自己所熟悉的题材一个一个专心挖掘和拍摄,并持之以恒,才能不断积累起全面而系统并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民俗影像资料。d.民俗摄影的魅力是具有人文内涵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只要真情投入民俗摄影创作,创作的画面就能具有生命力,民俗摄影的真谛才能彰显,也才能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居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b.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c.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d.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是古人成年时取的,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永乐”属于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下文的“正统”也是年号。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广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若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他请求辞官还家,景帝答应了他。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2)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诗,回答89题。声 声 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 剪 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8.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写作技巧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5分)答:9.“一剪梅”和“声声慢”都写愁,但这两首诗的愁是不同的,试分析。(6分)答:4、 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情怀的名句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天何言哉地理课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但是,我对这一门学科却没有过真正的认识。对为了考试而硬背下来的河流、山脉、矿产、铁路、城市等等的名称与特点,也无法产生感情,不能理解这些字面的记录与“我”的关系。让我最早对“地理”有模糊感觉的,恐怕还是父亲贴在客厅墙上的地图吧。当我和玩伴,指指点点,在地图上寻找“台北”“西安”的位置,追溯淡水河、黄河的源头时,那经纬纵横的纸张上面,便不再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而随着色彩从褐黄、浅绿到湛蓝,我们懵懂年幼的心,也仿佛跋涉了一次高原、山脉、河谷与海洋了。第一次出国,随着飞机的拔地升高,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变远。远近的山脉丘陵,起伏连绵;田陌纵横如网,道路伸延四去当飞机以全速冲上云天时,那淡到几乎不辨细部的家乡,真的像一张地图了;又像亲人的五官,有特殊的音容笑貌,是我不能遗忘的永恒的图像。啊!我努力想看得更清楚一点。这第一次的辞乡之泪,与第一次感受到大地广袤无尽的震撼纠缠混合。我才知道,原来所谓地理,并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科,而是季候、风雨、山川、大地,是我赖以为生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啊!才知道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外面,有山脉起伏,有河川蜿蜒,有季候变迁,有星辰移转,有万物的繁衍与变灭。后来我才懂得思索:人在经纬纵横的天地之间,在万物的运转生灭之中,应当如何自处?如何找一个恰当的地位?应该自小,还是自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到常常要用洪荒山川来指点智慧。盘古辟开了初始的洪荒,然后倒在大地上。肌肉化为田土,骨骼形成山脉,发髭生长成繁密的山林丛草,汗水流成了汩汩的长河,呼吸化成了风云中国开天辟地的神话,一开始便阐释了人与自然肌肤相亲、不可分离的关系。仁者和智者都懂得苍天无言而自有一种伟大,都从无言的自然中获取智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老子都通过聆听自然的言语开宗立派。而孔子凄凄惶惶,在人世的纷乱中如丧家之犬。然而,他对人世的大爱,最终还是回归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自然化育中去,引导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去敬重自然,去倾听自然的言语!“天何言哉?”的智慧,导理出了“弋不射宿”“数罟不入洿池”的准则:猎者不射杀已经归巢的鸟,渔夫不用细密的网来捕鱼,自然生命才能繁衍生息,避免被滥捕而灭绝的命运。因为倾听自然的言语,人们从大自然的循环生息中懂得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可以坦荡宁静,没有求取的贪婪,没有征服者的霸道与自大。近几十年来,台湾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随着现代化与经济繁荣而来的是对自然前所未有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冷漠无知。人不再觉得自然伟大,不再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山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许多动物与植物濒临绝灭,垃圾山使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拥挤在都市中的人,焦虑、暴力与欲望日甚一日地膨胀。是的,我们应该繁荣和进步,但如果“繁荣”谋杀了对美的向往,如果“进步”不能使生活幸福,如果“现代”所指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精神恐慌,我们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有一本真正富裕的大书永远打开着,那便是“地理”,是用山脉、河流、大地、星辰、季候记录的地理,是人类可以学习的永恒的智慧之源这,才是我的“地理”。(取材于台湾作家蒋勋的同名散文)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从上学时的地理课写起,指出硬背下来的地理知识并不能被“我”真正地理解,写这些的目的是批判应试教育的危害。b.“我”在父亲的地图上寻找城市和河流时感受到了地理符号的意义,地图上的颜色也引起了“我”对不同地形地貌的遐想。c.文章写盘古、庄子、老子、孔子等人,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注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今天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形成对比。d.台湾的现代化对自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了现代人的堕落与不幸,因此作者反对现代文明,希望人类臣服于自然。e.文章介绍了作者认识“地理”的过程,同时阐发了自己对“地理”的理解,而且还思考了现实的问题,深刻而又有针对性。12. 第三段写到在飞机上看大地,作者借此表达了哪些感受与思考?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六、语言文字运用题(共14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主要涉及到群众里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b.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c.微博在法制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d.临近春节,河南兰考的一场大火,吞噬了7名残疾婴童的生命,面对严峻现实的不情之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为了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碎片化的趋势,互联网纪录片越来越短,更强调快节奏和悬念性,甚至出现为纪录片的概念。b.在当下,互联网的深度融入,让公众拥有了选择权、投票权同时让公益机构进入一种平等竞争,打破了垄断的格局。c.高校要培育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启动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国信达重庆分公司校园招聘5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福建公务员考试邓轩试题及答案
- xx市燃气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电大公务员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研学基地特色活动设计方案
- 成都市工程类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的概念、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评课稿
- 辽海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妙思巧做》教学设计
- 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2022
- 常用食物 五畜类 五畜类 食疗药膳课件
-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 雷氏夹校验方法
- SB/T 238-2008切菜机技术条件
- GB/T 908-2019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6265-2018红外光学玻璃
- GB/T 28775-2021同步带传动T型梯形齿同步带轮
- GB/T 12703.2-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