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工程技术通讯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文稿务求中心突出,题目与内容相符,结构严谨,论点明确,文句简练、通顺,语法、名词、术语、标点符号正确。专业技术论文一般为30005000字,其它类文稿不超过3500字。2.文稿题名下属作者单位、姓名。每篇文稿后按附表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单位、职务、现从事专业、联系电话(手机)及电子邮箱(见附录3),以便作者情况的备案和有关稿件的通知。3.专业技术文稿,要在正文前撰写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突出创新发现、关键性论点和数据。摘要下列出关键词35个(注意:不能只写摘要或关键词)。关键词应精选能代表全文主要内容、与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的单词或术语。无摘要、关键词的文章只能发表在交流与介绍栏目。4.来稿根据文章内容分层标题与本层内容相符,技术类文章(有摘要和关键词)按“1”、“1.1”、“1.1.1”、“”、“”、“a.”分列层次;综合类文章按“一、”、“(一)”、“1.”、“”、“”、“a.”分列层次(见附录1)。层次编号为输入或插入,不要采用Word格式中自动生成的符号或编号。5.文内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的物理量名称、代号要符合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书写,严格区分字母大、小写(见附录2)。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6.文内插图一律以CAD制作,并符合制图标准,图中线条为黑色,勿用彩色线条(印刷为黑白),图示清楚、图大小不限,图内文字清晰、标示字体以宋体小五号为准。文稿中图形、表格与正文叙述相呼应,紧接在引出该图、表的文字段落后面。表内文字为宋体小五或六号,表宽适当,表格左、右边线为虚框。图、表均应有图、表号及名称,图号、表号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以图1、图2,表1、表2用小五号黑体标示。7.请根据文章内容配13张施工图片,图片另用*JPG格式同文章一同发至投稿邮箱。8.文中引用技术资料必须查对原文,正确无误,所用专业名词和术语必须是规范用语,并前后一致,切忌任意杜撰简称及使用不规范用语。所引用资料要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内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正文后顺序列出。9.字体要求:标题,黑体二号;单位、作者,楷体小四;摘要和关键词,黑体五号;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楷体五号;正文,宋体五号;表格内文字,宋体小五或六号;参考文献,黑体五号;文献内容宋体小五(见附录1)。段落要求:单倍行距。10.文稿一律以A4纸打印,不设封面,不分栏,不设页眉、页脚。11.投稿文章格式需严格按照本要求,参考样文(附录4)打印。不符合要求的文章不予录用。12.投稿请于企业门户-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申报(有图的论文务必自己先打印出来看看,图及图示文字是否清楚)。联系电话:01051885015; QQ:190396892。工程技术通讯编辑部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附录1:文中各级标题、正文、图、表体例标题、正文体例内容字体段落说 明论文标题黑体二号居中单位作者楷体小四居中列于论文标题下,单位名称与姓名间空1字摘 要黑体五号左右各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摘要内容楷体五号关键词黑体五号左右各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关键词内容楷体五号列出38个,各词之间用分号;第1个关键词应为分类名称(见附3)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左起顶格排,单占行“1”右空1字节接一级标题二级标题黑体五号“1.1”右空1字节接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宋体五号“1.1.1”右空1字节接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宋体五号“”右空1字节接标题或正文五级标题宋体五号“”右空1字节接标题或正文六级标题宋体五号“a”右空1字节接标题或正文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或1.2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考文献黑体五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后各0.5行文献内容宋体小五左起顶格排(1) 文献内容以1、2、3、分列;(2) 著作:“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3) 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图、表体例内 容字体字号格 式说 明图题黑体小五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 “图2”,右空1字符接图题名称图注宋体六号排图题下,居中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右空1字符接注释内容表题黑体小五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 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 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右空1字符接表题名称表栏头宋体小五或六号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宋体小五或六号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附录2:常用标准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常见不规范表示长度米mM面积米2m2M2,平米体积米3m3M3质量千克(公斤)kgKg, KG频率赫兹HzHZ压力,压强帕斯卡Papa功率;辐射通量瓦特Ww质量吨tT附录3: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时间毕业学校专业学历职称单位现从事专业职务手机QQ工资卡帐号注:工资卡帐号为稿费转账用,请投稿时一并填上。附录4:样文深基坑桩锚体系设计施工的动态调整投标一部 于敬华摘 要:本文以某工程桩锚支护体系设计、施工过程的动态调整为例,阐述了通过试算土体的c、等设计参数,来拟合基坑开挖时的实际变形监测结果,从而实现支护设计、施工动态调整的思想。关键词:深基坑;护坡;设计;施工;动态调整1 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建(构)筑物采用了深基础。其基坑支护工程虽属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远甚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需以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施工组织技术参数为依据。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发生种种意外变化,地层参数(c,等)的不确定或取值与实际值误差大等,也使计算得出的边坡变形值与实际测量值差别会很大,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事先设定或事后处理。因此,人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针对深基坑工程,发展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新思想,结合施工监测、信息反馈、临界报警、应变(或应急)预案设计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安全等级、计算图式、计算方法以及施工组织方法等。通过开挖过程中的信息监测,根据实测变形值、实测地层参数以及强度控制和变形控制的要求反演出支护体系所需刚度,据此调整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本文根据成功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桩锚体系为例,阐述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动态调整思想。2 桩锚支护体系设计施工的动态调整流程2.1根据地勘资料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并按设计支护体系和所取的土体参数计算桩体变形,绘制变形曲线;2.2按设计工况进行第一工况开挖并监测边坡变形;2.3若变形监测结果与计算值相符,则可说明设计时所取各项参数与实际相符,可按原设计进行下一步施工。2.4若实际监测结果与原设计值差别较大(实际施工时差别一般都会较大),预期按原设计施工可能影响边坡安全或边坡上建(构)筑物、管线等的正常使用,则需进行对原设计的调整:通过对开挖断面实地勘察,确定比原设计参数薄弱的土层,减小其c、值,有条件时补充土体试验,对初始设计时所取土体参数据实调整,按调整后的参数重新对初始设计支护体系的变形进行试算。可能需要对土体参数进行多次试调、试算,以使计算变形值与实际监测变形值基本相符,最终确定的土体参数可认为是与实际土体相符的值。2.5按最终认定的土体参数值计算的变形值再与实际要求比较,若桩体变形过大,则需调整支护结构体系。2.6对桩锚支护体系,因桩体的刚度一旦施工完成,即已确定,可以调整的只有锚杆支撑的刚度。则根据最终变形计算值,以及变形控制的需要,计算出锚杆所需的支撑刚度。下步施工,即以此为依据进行锚杆调整:或增加锚杆预加力或支撑刚度,或增加锚杆数量及支撑层数。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降、排水措施或其它土体加固措施改善土体参数,本文在此不做深入讨论。2.7进行第二工况开挖后,再根据实际变形监测结果试算土体参数。如此反复,即可增加边坡变形的可控性,使设计、施工最大程度上逼近实际情况。具体计算可借助工具软件进行。3 动态调整思想的工程应用实例北京市某工程,地下四层,地上三十层,筏板基础,0.00绝对标高52.40m,自然地面绝对标高平均约51.60m(相对标高0.8m),基础槽底相对标高22.47m。现场场地狭小。土层参数工程涉及到的土层参数见表1。 表1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m)重度(kN/m3)j()c(kPa)m(kN/m4)人工填土-2.22.2171010200砂粉粘粉-7.65.42031251862粉粘粘粉-14.46.82022331078粉粘砂粉-21.47201843898砂卵石-25.54.1214002800粘粉粉粘-28.22.720.930201700砂卵石-39.411.221.54503600在埋深3.404.77m上下有一上层滞水层,厚约24m,另有一层潜水,水位标高为28.19m,水位埋深23.50m。初始支护设计方案设计降水方案为大口井,井径600mm,井深32m,间距8m。护坡方案根据边坡上附加荷载情况和场地条件,在不同范围有不同方法,总体上以桩锚结合土钉墙方式为原则:上部6m为土钉墙,下部采用护坡桩。在现场东侧南部,因距边坡23m处有一栋6层砖混住宅(条基,埋深约3m),该范围护坡桩顶到自然地坪(见图1)。桩径800mm,间距1.6m,典型剖面见图2。第一道锚杆采用三桩两锚,第二、三道锚杆采用一桩一锚。桩间土护壁采用挂网喷浆方式,豆石砼60mm厚。图1图2设计计算锚杆支撑刚度值分别为:第一道168.6kN/m,第二道433kN/m,第三道496.7kN/m。桩身变形曲线见图3。图34 施工工况按设计桩锚方案,施工工况可分为7种,见表2。表2 工况编号工况类型深度(m)支撑编号预加轴力(kN/m)1开挖6.52加撑611003开挖13.54加撑1323005开挖17.56加撑1733607开挖21.675 动态调整过程本工程的特殊性在于紧靠基坑即有一栋6层住宅。设计施工时不但要考虑其附加荷载,还应严格控制边坡变形。为得到施工过程中边坡变形的监测信息,施工前做出监测方案,在桩顶和各层锚杆端部设置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在大阳角处和基坑长边、短边的中点设置多个观测点,并在基坑边地面设置了沉降观测点。采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观测。第一、二工况土方开挖至第一道锚杆工作面时,观测桩顶变形达到15mm。观察开挖断面,发现滞水层含水量比预期的大,且有地表水补给,滞水层厚度和标高均比勘察报告提供的情况厚且深。将砂粉粘粉土层的c值和j值减小后进行试算,当c值取21kPa,j值取30时,计算变形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按新确定的土体参数计算所需锚杆支撑刚度需达到216.7kN/m(原设计为168.6kN/m)。因此将第一道锚杆原设计的三桩两锚,改为一桩一锚,并将原设计预加拉力增加至150kN/m。第一道锚杆张拉后,观测桩顶变形略有减小,减为13mm。第三、四工况根据调整后的支护体系和上一步确定的土体参数,验算原设计第二道锚杆的支撑刚度,需达到446.5kN/m,比原设计的433kN/m略大。则将第二道锚杆的长度增加至27m。预加轴力调整为260kN/m。这样即使第二道锚杆处稍有变形,考虑桩体刚度和第一道锚杆的支撑作用,对桩顶变形的控制是有利的。进行第三工况土方开挖后,变形监测显示第一道锚杆端部变形最大为3mm,桩顶位移为12mm。第二道锚杆按调整后的方案施工、张拉后,桩体变形基本稳定。第五、六、七工况用上述方法分析试算出土层参数,再据此计算出第二道锚杆可提供的支撑刚度为428.8kN/m。第三道锚杆的支撑刚度需470.3kN/m,比原设计计算需要的值稍低。但考虑到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施工过程的复杂性,第三道锚杆的设计施工参数不做调整,第五、六、七工况按原设计施工。这样做是趋于安全的。第五工况土方开挖后,变形监测显示第二道锚杆端部变形最大为8mm,第一道锚杆端部变形最大为6mm,而桩顶位移则减为9mm。土方开挖到槽底后,坡顶地面沉降变形观测最大值不超过5mm,6层住宅未受不良影响。最终监测得到的边坡变形曲线见图4。图4 实测桩体变形曲线6 结束语在2002年发布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动态设计及信息施工方法已成为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在本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保证了边坡的安全性和变形稳定性,确保了边坡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施工的依据是初始设计,而施工过程又在一步步检验、补充设计甚至勘察结论。可以说设计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动态调整过程中,以下问题尚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薄弱土层的确定:因为每一工况都会跨越几个土层,有的土层的参数可能非常相近,调整不同土层的参数,对计算结果会有较大影响。因此,如何最终确定要调整的土层,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和数据。二是在实际施工中,导致边坡变形的原因很多,除了土体参数的变化或设计取值不准确,施工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并且在外因导致土体参数变化时(如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应仔细分析查找原因,以对边坡变形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及早制定防范措施。三是在本文的叙述中,没有考虑深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基坑变形监测数据是以各工况刚施工完成时的测量数据为依据的。这要求基坑开挖施工、支护施工和地下室结构施工均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否则,动态调整时尚需考虑时空效应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这更增加了确定土体参数的难度。自密实免振混凝土试配生产技术混凝土分公司 孟爱民 张晓刚 冯天运摘 要 本文以自密免振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实践为基础,具体介绍了自密免振混凝土开发和生产控制的全过程,并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工作方法和经验。最后,提出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关键词 自密免振 工作性 物理性能 钢管混凝土 现代工程结构设计理念日趋前卫,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布局和构件形式更加丰富复杂。为了适应这种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和配套施工工艺正在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自密免振混凝土就是其中一例。自密免振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定义是: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填充性、稳定性,能够在不需要振捣或只需少许振捣的前提下,依靠重力,密实地填充模板每一个角落并拥有优异物理性能的混凝土。自密免振混凝土是根据它的自动流平密实,无须振捣的施工特性命名的。混凝土高流动性、高填充性、高稳定性的自身性能是达到自动密实,免振捣施工效果的前提。自密免振混凝土主要应用在以下情况下:(1) 由于配筋密集,无法常规施工浇捣;(2) 由于构件形式、尺寸或其它限制因素而不能进行振捣;(3) 形状复杂,普通混凝土难以密实填充模板;(4) 由于施工地点环境噪音限制而无法进行常规振捣施工;(5) 特殊预制构件生产。1 应用工程简介 中关村金融中心位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地带,由北京中铁建设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是中关村标志性建筑。塔楼高150米, 主体钢结构。其中,箱形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钢柱外断面尺寸为600mm600mm,用80 mm厚钢板焊接而成,钢柱内在梁柱结合处布置加强板。柱内腔浇注C60高强混凝土。根据本工程钢管柱的实际情况,混凝土采用自密实免振混凝土技术。自密实免振混凝土由中铁建设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中铁建设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和中铁建设第21项目部互相配和,共同开发。开发过程以钢管自密混凝土为重点,兼顾自密免振混凝土对其它构件和情况的适应性。2 试验过程简介原材匹配试验选择原材料查阅资料、咨询专家配比选配及优化模拟验证确定配比验方法及性能参数图12.1原材选择方法和参考因素2.1.1 通过水泥全项检测、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检测试验来筛选性能好,与外加剂适应性好的水泥。同时考察生产厂家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规模,以保证水泥品质的稳定性。2.1.2 细骨料要求进行 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容重、堆积密度试验。将指标控制在:细度模数2.52.8 含泥量1% 泥块含量0.5%。2.1.3 由于除钢管混凝土之外,自密免振混凝土还用于解决布筋密的构件施工问题,粗骨料粒径受钢筋间距限制。另外,粗骨料粒径太大,不利于粗骨料在混凝土“浆-骨”体系中的分散。所以将粗骨料的最大料径取为16mm并要求找到最大容重时的各级配比例。含泥量要求0.5% 泥块含量要求0.1%。通过正交级配比例试验和混凝土试拌试验对比,用北京伟达砂石厂生产的516mm 连续级配石子和用510mm/1016mm石子按最大堆积密度比例6:4人工级配而成的石子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表现差别很小,且该厂骨料质量稳定。所以,选择骨料厂家直接供应的516mm连续级配碎石。2.1.4 根椐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结果选择外加剂。要求外加剂具有高减水、高保坍性能,对水泥的细微波动不敏感。外加剂、水泥确定后,通过外加剂不同掺量时的适应性试验,结合配合比,确定外加剂的最佳掺量。通过配合比试拌,外加剂掺量3.5%时,混凝土各项工作性指标在2.5小时内基本保持不变。2.1.5 掺和料:在自密砼中,掺和料应具有改善砼性能的作用,同时还应具有适当的稠化作用,增加砼浆体对骨料的托浮能力。由于FA产量大,应用广泛,使用经验多,且混凝土中粉煤灰的二次反应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极为有利。所以选用级FA为掺和料。通过试验,我们确定满足以上要求原材料见表1。表1名称项目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规格P.O42.5中砂5-16连续级配碎石(颗粒规则)级粉煤灰(来源:元宝山)QY-5高效减水剂厂家北京拉法基水泥厂北京西新杰北京伟达北京华正源公司北京绿色千叶科技公司2.2 确定自密免振砼检验方法和性能指标总的来说,“自密实,免振捣”是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这种施工效果是依靠混凝土高流动、高填充、高均匀、高稳定的自身性能来实现的。目前,国外用来评定以上混凝土自身性能的试验方法较多,如:坍落扩展度、L型箱法、U型箱法、V型漏斗法、J环法等。我们针对钢管混凝土的构件特点,选择坍落度结合扩展度(以下简称坍落度与扩展度)来评价流动性,用“U”型仪法来评价填充性,用“U”型仪抗离析性试验结合目测砼坍落度后表观状况来评价稳定性。其中:2.2.1 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方法执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2.2.2 U型仪测量填充性、抗离析性试验方法: 仪器:U型仪如图2所示。 图2“U”型仪测量抗离析性试验方法:将“U”型仪放于水平地面,一侧装满混凝土,用抹刀抹平,然后迅速提起隔板,2min后在隔板同一部位测量隔板两侧混凝土表面高差,用“H”表示。填充性试验完毕后,将“U”型仪隔板两侧混凝土分别倒入两容器中,用清水冲洗,同时用5mm的筛子把5mm的粗骨料截留,测两侧骨料干重差值做为抗离析性指标,用百分比表示。各项具体指标要求预定见表2。表2试验项目代表符号要求指标备 注坍落、扩展度SLp、LsfSLp255mmLsf600mm目测均匀性良好,骨料无堆垒填充性H2min内H5mm/抗离析性GG7%/2.3 配合比选配、确定配合比选配工作较复杂,我们要必须使砂率与用水量达到最佳匹配,使骨料的体积百分数达到最优,使外加剂掺量恰到好处,从而尽量做到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稳定性、密实性的兼顾和统一,同时还必须使混凝土满足表2的要求。经过模拟试验及现场实体模拟验证,用预定工作性指标(见表2)控制的初稿配和比混凝土性施工效果良好。物理性能满足要求。这说明:混凝土配比设计成功;工作性检测方法及指标选定恰当;配合比与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指标搭配合理。由此,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及指标得以确定。主要指标见表3。水胶比砂率外加剂掺量工作性坍落度扩展度填充性抗离析性0.2947%3.5%275mm720mm(30s)H=1mm2%表33 自密免振混凝土的生产自密免振混凝土的开发生产已经超出普通混凝土范畴,原材料或生产控制的很小波动都会引起混凝土性变质,所以生产控制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制定了自密混凝土生产控制规程,一方面使自密免振混凝土生产控制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该“规程”可以作为鉴定验收资料的一部分。在该“规程”的引导下,我们完成了中关村金融中心工程自密免振混凝土的生产和供应,具体内容如下。3.1 前期准备对前期技术开发工作提出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做前期生产准备,包括:3.1.1联系原材料,准备相应的材料容器和场地(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3.1.2准备相关检测仪器。3.1.3对生产进行计划安排,确保自密免振混凝土供应时不与其它任务冲突。3.1.4在供灰前召开协调会议,公布生产过程安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任务。3.2 生产控制3.2.1原材检测(1) 水泥:水泥按100t为单位批量进货,并抽取样品,做外加剂适应性试验及水泥各项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2) 粉煤灰:按100t为单位批量进货并取样检测。(3) 外加剂:每车进厂的用于自密免振混凝土的外加剂均需做于水泥适应性试验,并按10吨/批做全检。(4) 砂.石:以试配时骨料的技术指标为基准,骨料进场后,按500t为一验收批取样检测。3.2.2骨料的均匀性及生产所需指标的检测均匀性:砂石骨料必须在生产前混合均匀,级配一致,含水率一致。骨料目测无局部粗细集中现象。含水率、砂含石量样品应在即将料仓中对称距离大于1.5m的四点进行取样。每项试验平行进行两次,结果取平均值。3.2.3相关生产人员的技术交底人员包括:调度、试验员、质检员、搅拌机司机、装载机司机、搅拌车司机及其它参与生产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和任务。3.2.4生产程序及具体步骤生产程序及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图3(1) 试验室接到自密实混凝土任务单后,立即签发配合比并打印存档资料,交往搅拌楼。同时,搅拌楼做生产准备。(2) 试验员到料场进行骨料验证(按原材均匀性及生产指标严格要求)(3) 试验员对砂石原材料验证通过后,按砂石含水率、砂筛分结果计算出施工配合比。(4) 试生产时,搅拌机必须先清洗。然后,将搅拌机控制程序中砂石含水率探测值归零, 按计算出的施工配合比由搅拌机司机输入数据。(5) 先搅拌0.5m3同配比砂浆浸润搅拌机,然后搅拌1盘混凝土,在搅拌机泄料时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在卸料1/4到3/4之间进行取样),并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调整。工作度调整时注意:用水量不得超过施工配合比最大值。如试生产出的混凝土不符合要求,则降级使用或报废。然后重新上料搅拌生产。(6) 在混凝土正常生产过后,严密监视混凝土原材料和出机混凝土情况。3.2.5生产质量控制检验(1) 在供应自密免振混凝土时,应连续生产,中途不得中断。搅拌时间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5时取300s,其它取240s。特殊情况下需经试验确定(注:当所有原材全部下料到搅拌机搅拌室后开始计搅拌时间)(2) 生产过程质量追踪检验检验项目及指标.工作性: 坍落度:在供灰过程开始、中间和结束前分别做一次。扩展度: 同上 填充性: 同上 抗离析性、保塑性: 每次开盘一次 .物理性能:混凝土正常供应过程中双倍取样制作试件。 .其它相关指标:单方碱含量、单方Cl-含量、原材的放射性等由原材厂家提供有效参数,必要时可以送检国家法定检测部门检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481-202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
- 2025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20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机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江苏兴化市招聘教师6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教师安全职责课件
- 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公开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大学招聘17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内蒙古赤峰市克旗银都矿业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见习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生物 黑吉辽蒙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解析版)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建筑工程答辩试题及答案
-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及真题答案
- 行测资料5000题题库
- 2025-2030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小程序租赁协议合同
- 幼儿园科普航空知识课件
- 初中八年级等腰三角形的作业设计
- 大学英语四级单词表
- 肺功能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