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密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2年9月30日目录第1章总 则51.1编制目的51.2编制依据51.3工作原则61.4适用范围71.5应急预案体系7第2章企业基本情况72.1企业概况72.1.1企业名称72.1.2企业法人72.1.3企业代码72.1.4注册资金72.1.5企业地址82.1.6邮政编码82.1.7企业性质82.1.8隶属关系82.1.9经营产品82.1.10运输情况82.1.11生产规模82.1.12从业人数82.1.13经营场所建设情况82.2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82.2.1自然环境概况82.2.2社会环境概况92.2.3环境保护目标9第3章环境风险评价103.1风险识别103.1.1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103.1.2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163.2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193.2.1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193.2.2环境风险源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析193.2.3风险能力评估20第4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64.1组织机构及职责264.1.1领导小组264.1.2现场指挥机构264.1.3机构职责264.2地方机构及职责274.3环境应急专家组28第5章预防与预警295.1信息监控295.2预防和预测305.3预警305.3.1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305.3.2预警措施315.3.3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32第6章应急处置336.1信息报送336.1.1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336.1.2报告的方式和内容336.2先期处置336.3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346.3.1污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346.3.2污染事故现场人员应急救援346.4应急监测356.4.1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356.4.2主要污染物现场以及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366.4.3仪器与药剂366.4.4监测布点与频次366.5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376.5.1现场的保护376.5.2现场洗消376.6信息发布386.7安全防护386.7.1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386.7.2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386.8应急终止386.8.1应急解除条件386.8.2应急解除程序396.8.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39第7章后期处置407.1调查与评估407.2善后处置407.3恢复重建407.4保险40第8章应急保障418.1应急队伍保障418.2资金保障418.3装备保障418.4物资保障418.5技术保障418.6宣传教育428.7通讯与信息保障428.8医疗急救保障42第9章监督管理439.1预案培训439.1.1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439.1.2员工与公众的培训439.1.3应急培训要求439.2预案演练439.2.1演练组织与级别449.2.2演练准备449.2.3演练频次与范围449.3预案修订449.4责任与奖惩45第10章附 则4610.1实施日期46第11章附 件47附件1: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图47附件2: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48附件3:外部联系单位、人员、电话49附件4: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50附件5: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图51附件6:单位重大危险源分布位置图52第1章 总 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安全生产次生、衍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本预案规范了我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出了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完善了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救援抢险队伍的衔接和联动体系,为有效、快速应对环境污染及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公司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科学、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的应急机制,控制事件的蔓延,减少环境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3)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4) 河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 郑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6)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1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1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1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2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2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6】号)2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石化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环发【2006】10号)23)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2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2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安监危化字【2004】43号)26) 重大风险源辨识(GB18218-2009)27) 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8) 建设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30)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3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3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3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3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3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用其有效版本)。1.3 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预备工作。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4) 科学预防,高效处置。鼓励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加大投入,重视专家在环境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日常准备工作,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区域、厂区所在地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和上述区域内人员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1.5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车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工段、关键岗位的应急处置措施组成。公司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预案实施、附录组成。第2章 企业基本情况2.1 企业概况2.1.1 企业名称新密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2.1.2 企业法人韩花香2.1.3 企业代码2.1.4 注册资金50万元2.1.5 企业地址新密市大隗镇桃园村2.1.6 邮政编码4523002.1.7 企业性质民营2.1.8 隶属关系独立2.1.9 经营产品主要生产甲醛,年产?万吨,所需原料为甲醇。2.1.10 运输情况本企业全部外委有资质的危化品运输单位给予承运。2.1.11 生产规模年生产经营规模约?吨2.1.12 从业人数12人2.1.13 经营场所建设情况公司总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绿化率达?%。公司建有生产车间、成品库房、原料仓库、泵房、锅炉房、配电间、地下消防水池、污水处理等设施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2.1 自然环境概况新密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郑州市西南39公里地处的新密市大隗镇桃园村,北纬3950,东经11322,地貌属与丘岭地,北高南低,河道纵横,厂区地面海拔高度约180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公司所在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冬季最长,春季较短,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40毫米。公司所在地周围水源丰富,上游有东北方向的云岩宫水库和西北方向的红石峡水库,水库下游支流由北向南流经厂房所在区域。公司所在地周围土地肥沃、植被覆盖率较高,种有多种农作物。2.2.2 社会环境概况大隗镇位于新密市东南部,辖区25个行政村,242个村民组,6.1万口人,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万亩。该镇是河南省及全国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造纸、包装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新密市各乡镇前列,先后获得 “全国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镇”、“河南省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 “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郑州市小康镇”等荣誉称号。大隗镇2011全年生产总值37.9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50元;外贸出口300万美元;引进境内域外资金6.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60万美元。企业地处农村,东边为叶茂沟自然村,西边临郑大沟自然村,南边为河屯自然村,北边为孙沟自然村,厂区四周围墙外均为耕地,厂区周围除北面距厂区1300m外有一小型分散的村民住宅外,周边2000m内无其他居民区和人口集中的场所,也无学校、医院等重要部门。企业物料运输主要周边的密新公路、观甘公路、王观公路,以及郑尧高速、密杞地方铁路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2.3 环境保护目标公司周边区域无大的企业,无国家、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院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和水源地等重点保护目标,企业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后和生活污水一起处理后达标排放,尾水、清洁雨水和冷却水排水经管道排入南侧枯河道,河道水质基本保持现状水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标准,尽可能减少对厂区周围水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保护具体目标是:(1) 污染源控制达到国家标准;(2) 确保实现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所在地相应排放标准;(3)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的监测和治理达到国家和行业安全卫生标准;(4) 做到安全生产,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5) 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物品设施整齐、有序、卫生、清洁,周围有排水沟,排水畅通,不积水;(6) 办公区、生活区要有一定面积的绿化;(7) 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尽可能绿化,合理设置照明设施。第3章 环境风险评价3.1 风险识别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3.1.1.1 甲醛生产工艺本工程主要是以甲醇为原料,首先以一定配比的甲醇和空气、水蒸汽经过过热器、过滤器进入氧化器,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甲醇脱氢成醛。甲醛气体和水蒸汽经冷却、冷凝由吸收塔吸收,制成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成品。基本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主反应: CH3OH1/2O2 CH2OH2O +157.25kJ/mol CH3OH CH2OH2 90.58kJ/mol 副反应: CH3OH3/2O2 CO22H2O +673.90kJ/mol CH3OHO2 CO2H2O +391.75kJ/mol CH3OHH2 CH42H2O +115.37kJ/mol(1)首先原料罐中甲醇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泵入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自流入蒸发器,进入蒸发器中的甲醇和从热水槽来的热水在加热段换热,温度提升至4248。(2)甲醇蒸汽、风机送入的空气、锅炉来的蒸汽(10.7m3/d)混合后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内经蒸汽加热至120左右后经过滤器、进入氧化反应室(氧化器),反应室经电打火加热至300的热点位置(该放电过程持续几十秒,不足一分钟),由于主反应属于强烈放热反应,控制氧化室温度在600左右,进入氧化室甲醇气体在银触媒催化作用下发生甲醇氧化脱氢反应生成甲醛气体。(3)产生的高温甲醛气体在氧化器换热段处与热水槽泵入的低温水换热后温度降至6080后,进入第一吸收塔。甲醛蒸汽自下而上进入吸收塔,系统水从吸收塔自上而下喷淋而下,与甲醛气体在填料层混合,甲醛气溶于水形成甲醛液体从塔底排出,多余的未溶解的甲醛气体进入第二吸收塔与系统水混合后生成稀甲醛液体,第二吸收塔塔底稀甲醛液体返回第一吸收塔继续溶入甲醛气体,反复循环达到要求浓度后,从第一吸收塔塔底排入甲醛中间贮罐,再泵入甲醛罐待运。(4)第二吸收塔稀甲醛先泵入冷却器,降温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冷却器冷却水为地下水,冷却器排出冷却水经凉水塔降温后,再回至冷却器,反复循环使用。(5)第二吸收塔顶部未被吸收的气体称为尾气10301414m3/h。尾气中氢气占19、氮气占76、CO占0.4、CO2占3.6、CH3OH占0.15、CH4占0.2。尾气返回锅炉作为燃料使用,尾气完全燃烧后排入大气中。(6)在氧化器中,脱氢氧化反应放热使夹套层的冷却水生成的水蒸汽,此部分生成的水蒸汽进入高位锅炉气包,输送至过热器,不足部份可由锅炉蒸汽补充。蒸发器底部排出的低温水进入热水槽,再用泵泵入氧化器底部用以冷却甲醛气体,产生的高温水靠压力输送至蒸发器,作为加热甲醇液体用水,产生的低温水再返回热水槽进入氧化器,如此反复循环。为保护环境和利用能源,未被吸收的微量甲醇、甲醛和其它废气自第二吸收塔顶部排出后,引入尾气锅炉作为燃料,制取所需压力的蒸汽,经燃烧后的尾气,已符合环保要求,可排入大气中。3.1.1.2 主要生产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备注一、甲醛装置非标加工设备1一、二塔分布器800、500不锈钢二、电气控制及仪表装置1热水变频器807R5G3-5.5kw2电控柜1台空开、接触器、启动器等3仪表柜1套传感器、变送器、仪表等4操作台1台监视器、给定调节单元5风机变频器8093G3-20kw三、风机与泵1罗茨风机WL41-60-0.491台2风机消音器1个3一塔循环泵FB100-23、1台4二塔循环泵FB80-24、1台5热水循环泵IS80-65-125、1台四、主要工艺设备1氧化器80052001台加保温2蒸发器100045001台加保温3第一吸收塔80050001台4第二吸收塔70050001台5吸收塔1台6过热器50020801台加保温7蒸汽过滤器50018001台不锈钢8汽包60022001台加保温9阻火过滤器70020001台加保温10分汽缸27316001台加保温11空气过滤器73012001台12空气缓冲罐70022001台13甲醇过滤器2台不锈钢14热水槽罐73024001台加保温15冷水槽罐73024001台16火炬系统1台五、锅炉主要设备1蒸汽锅炉 (SHN2.O-0.7)1台0.5t/h p=0.4Mpa,2锅炉给水泵1/2GC541台3锅炉引风机1台4尾气水封罐及尾气喷射器50012001台六、储存设备设施1甲醇储罐500050001台100m32甲醛装车鹤管1台3甲醇高位槽76024001台4甲醇计量储罐300048001台5成品装车泵EX型FB65-251台6甲醇卸车泵EX型FB65-251台7甲醇上料泵EX型FB25-201台3.1.1.3 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表序号原料名称单 位年用量(万)备 注1甲醇吨1.5?2水吨2.0?产品甲醛为37%水溶液3煤吨04电KWh/a72?3.1.1.4 主要排放污染物(1)废水。本项目无工艺废水排放,废水主要来自循环冷却排污水、生活污水、离子交换床再生排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蒸发器残液。具体情况见下表。废水排放一览表废水来源废水名称废水量污染物处理前m3/dm3/amg/Lt/a离子交换床冲洗水(w1)0.1(每10天)35COD1320.00053BOD5300.00012SS2470.0010冷却器循环冷却排污水(w2、w3)1.3480COD400.038BOD5100.0031SS500.013生活污水生活污水0.5125COD3000.004BOD51100.011SS2000.025氨氮600.006车间地面冲洗废水0.6210COD10000.16甲醛1000.015注: w1、w2、w3为生产工艺流程中废水排污节点;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混合后水中含有少量甲醇、甲醛,该物质会影响河水水质,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床冲洗水(W1):反冲洗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其它污染物浓度较低。循环冷却排污水(W2、W3):由表可知,其污染物浓度较低,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2) 废气工艺废气甲醛生产工艺废气主要来自第二吸收塔处排放的尾气,主要含有H2、CO、CO2、CH4、N2、CH3OH等,通过理论计算及类比得到其产生量为1014m3/h,36005040m3/a。其中氢气占19、1.92.66m3/h;CO占0.4、0.040.056m3/h;CO2占3.6、0.360.50m3/h ;CH4占0.2、0.020.028m3/h;N2占76、7.610.6m3/h;CH3OH占0.15、0.0150.021m3/h。由此看出,尾气中可燃气体、甲醇、CO、CH4的含量不大,可通过排空管以火炬形式排放空气中。在氧化室中由于达到反应热点位置,采用电打火方式,同时也使空气当中的N2在电弧的作用下生产NO2,但是该电打火过程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秒,而且是在每次开车时用到。因此电火花产生的NO2气体量甚小,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甚微。锅炉烟气生产用汽及冬季车间、办公取暖由1台SHN2-0.7-A型0.5t锅炉提供,燃料为工业用煤,污染物排放浓度为烟尘1800mg/m3、0.75t/a ;SO2为453mg/m3、0.045t/a,有除尘设备,烟气经由20m钢制烟囱排入大气。生产装置区无组织排放生产装置区无组织排放的气体主要有甲醇、甲醛,由于反应器、气柜和管道、阀门等连接处产生泄漏,会有少量无组织排放的气体,排放源包括甲醛生产装置区内,甲醇、甲醛在整个生产工艺中的无组织排放可采用下式计算:式中:为设备或管道不严密处的散发量(kg/h);为安全系数,视设备的摩擦程度而定,一般取12;随设备内部压力而定的系数;设备和管道的内部容积(m3);设备和管道内部有害气体和蒸气的分子量;设备和管道内部有害气体和蒸气的绝对温度(K)。不同压力时的系数值压力(绝对大气压力)22717411014011001系数0.210.1660.1820.1890.250.290.310.37由公式得到无组织排放量约为甲醇0.0072kg/h,甲醛0.00024kg/h。(3)固体废物产生量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渣产生,厂区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灰渣、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3.1.1.5 污染防治措施(1)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混合后水中含有少量甲醇、甲醛,治理措施如下:本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大,污染物COD、甲醛浓度不高,采用SBR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COD去除率90,BOD595。经SBR池处理后水中污染物浓度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SBR池出现事故时,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应通过污水管道引入厂区事故储池,待SBR池恢复正常使用时,再处理达标排放。离子交换床冲洗水(W1):反冲洗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该部分水进入沉淀槽停留1小时后,排入消防水池,供其作为生产用水。循环冷却排污水(W2、W3):循环冷却水可排入消防水池,供其作为生产用水。(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项目环境空气污染源主是生产工艺产生可燃性的尾气;锅炉燃煤排放的烟气;生产工艺中无组织排放的甲醇、甲醛气体。甲醛生产工艺废气主要来自第二吸收塔处排放的尾气,主要含有H2、CO、CO2、CH4、N2、CH3OH等,尾气通过排空管以火炬形式排放。锅炉燃煤排放的烟气,安装一台与锅炉相匹配的高效多管除尘器,其除尘效率达到94以上,即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要求。除尘后,烟尘排放浓度108mg/m3,排放量0.045t/a;SO2的排放浓度为453mg/m3,排放量为0.015t/a。生产工艺中无组织排放的甲醇、甲醛气体,对甲醇贮罐采用外层砖砌、内衬保温层结构、装呼吸阀、阻火器等措施,解决夏季高温、防止冬季冻结现象,同时又防止外界火源的进入;对醛贮罐采取从罐顶排放气体经水池的水吸收后再加入到吸收塔,吸收甲醛气体,避免甲醛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储煤场、渣场扬尘防治措施。原煤储存采用封闭式煤库,避免产生二次扬尘污染环境。锅炉灰渣产生量较小,灰渣堆放封闭存放并有遮盖,防止灰尘随风飞扬污染环境。(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渣产生,厂区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灰渣、生活垃圾。锅炉灰渣作为建筑材料对外销售,生活垃圾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理。综上所述,运营期污染物防治措施见下表。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序号名称防治措施1废水生活污水SBR活性污泥处理装置2地面冲洗水3循环冷却排污水排入宏宇板厂消防水池4离子交换床再生排水沉淀槽沉淀1小时后,排入消防水池5废气生产尾气排空管燃烧20m高空排放6锅炉烟气BGXB-2型除尘器7甲醇贮罐蒸汽加装呼吸阀、阻火器、隔温8甲醛贮罐蒸汽顶端气体水池吸收9槽车甲醛废气活性碳吸附10固废锅炉灰渣作为建筑材料外销11生活垃圾送到填埋场处置12污水处站污泥送垃圾填埋场处置13蒸发器残液贮罐贮存回用14旱厕防渗漏措施15噪声密闭、降噪、减震、绿化隔声16罐区、罐体防渗漏地面、防火堤;砌砖、内衬保温层17事故储池、防火堤防渗漏措施3.1.1.6 企业环境危险源情况序号产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危货编号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生产或储存量(t/a)1甲醛溶液含量37%8.3类腐蚀品83012乙7-738002甲醇溶液99.9%3.3类290511甲6-36.5%5003.1.2 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3.1.2.1 危险性物质分布甲醛生产装置主工包括制备工序、三聚甲醛工序、二氧五环工序、聚甲醛工序和尾气焚烧工序等5个工序。工程各装置涉及的危险性物质分布见下表。装置名称有毒有害、危险物质工艺装置甲醛工序甲醇、甲醛三聚甲醛甲醇、三聚甲醛、甲醛、硫酸、苯二氧五环甲醛、乙二醇、二氧五环、硫酸、氢氧化钠聚 甲 醛三聚甲醛、二氧五环、三氟化硼、甲醛、三聚氰胺辅助生产装置中间罐区甲醇、苯、三聚甲醛、甲醛、乙二醇3.1.2.2 重大危险源辩识(1)识别方法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若满足以下算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2)识别结果单元划分和危险物质数量。将项目分为气化装置、变换装置、甲醇洗装置、硫回收及尾气处理及罐区5个单元。分单元计算化学危险物质的存在量,见下表:序号工序/界区甲醇甲醛苯1装置区10.522.52.752中间罐区19257671临界量生产场所22020贮存场所205050识别结果。按照国标GB18218-2000规定,在同一工厂中,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结合本项目布置,识别重大危险源包括装置区和罐区单元。识别结果如下主要单元q1Q1+q2Q2+qnQn1结果装置区6.511满足算式罐区单元22.541满足算式(3)重大危险源分析从危险物质的种类及工艺过程分析看,风险事故类型往往具有关联性。生产过程中气态可燃物质的泄漏往往是发生燃烧爆炸的前提;反之,燃烧与爆炸又可能成为泄漏发生的原因。从对外部环境可能造成风险影响分析,气态物料的燃烧爆炸一般均与火灾同时出现。在事故连锁装置、紧急停车程序和抢险措施正常启动条件下,一般均可将其危害控制在工厂自身范围内;对外部环境而言,危险主要来自处置措施不当可能引发的连锁事故或伴生污染。在气态危险物质泄漏条件下,由于考虑周边设备、设施及人员安全,除启动事故连锁装置、紧急停车程序外,抢险措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切断一切火源,启动消防系统,防止火灾爆炸发生,一般不可能主动采取点火燃烧的方式来消除或消减泄漏危险物质的毒性。如果泄漏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或处置措施不当,危险物质可能大量进入周围环境,造成风险事故。因此,对外部环境可能造成风险影响的事故类型主要来自各种因素引发的危险物质的大量泄漏。综合考虑事故风险概率、事故后果严重性等因素,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最大可信事故为:中间罐区甲醇输送管与储罐连接法兰处破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甲醛反应器出口管路出现破损,造成甲醛泄漏。中间罐区苯罐管路系统泄漏,泄漏危险物质苯。(4)风险事故后果分析火灾爆炸影响分析爆炸危害主要是容器上部空间充满呵燃性蒸汽时,由于意外事故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能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下列算式计算爆炸的伤害半径:RS=C(S)3NEeR(S)=C(S)3NEe式中:C(S)-经验常数;Ee-爆炸总能量,为燃烧热与易燃物蒸汽的乘积,Ee=MHc,单位为J;N-为发生系数,对于体积一定的爆炸来说,此值一般取10%。贮罐在一般情况下,甲醇充满度为80%,其上部空间为可燃蒸汽。计算如下:危险源名称M易燃爆炸物蒸汽量/kgHc燃烧热/J.kg-1Ee/J300M3固定顶罐192000227194.36109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出发生事故时爆炸源的损害半径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结果如下表所示:C(S)伤害半径R(S)/m爆炸损害特征对设备的损害对人的损害0.0322.7重创建筑物和设备达1%时,肺部损害;50%时,耳膜破裂、被抛射物严重损伤0.0645.5对建筑物造成牗损伤或可修复性的破坏1%时,耳膜破裂、被抛射物严重砸伤0.15113.7玻璃破碎被飞起的玻璃损伤0.40303.210%玻璃破碎火灾爆炸型的最大可信事故预测证明,当300m3固定顶罐爆炸时,对距离45.5m范围内的建筑物及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其冲击能量的波及范围最远可达303.2m。毒物泄露结果分析在风险事故情况下,污染物大量排放,历时很短,所造成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高浓度持续时间也短,人群接触有毒物质的特点是突发性时间接触,采用半致死浓度及短时接触有毒物质的浓度限值作为事故排放时影响评价标准,见下表:物质名称工作场所允许浓度/mg.m3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毒性特征甲醛3高毒类苯40轻毒类由于距离事故风险源最近的居民点距南厂界2200m,其它居民点距离事故风险源则在3600m以上,且处于西南方位,因此只考虑当出现东北风向时事故的风险值。采用坐标原点固定在源点的无界况瞬时源烟团模式分别对微风和静风条件下进行扩散汁算:选取风向为东北风、风速为静小风两种,大气稳定度选择中性D和稳定F类两种情况,采用事故对环境影响最严重时段及气象条件分析。东北风向时甲醛反应器出口管路出现破损和中间罐区苯(含TOX)罐管路系统泄漏100%管径破裂事故风险计算如下:大气稳定度甲醛反应器出口破损中间罐区苯罐管路泄漏DEDE发生事故概率8.710-5次/年8.710-5次/年小风时东北风概率210-3910-3210-3910-3静风概率1110-31110-3小风速时事故死亡人赶0000最大事故风险度00(5)环境风险评价按照最大可信泄漏事故风险度的定义,由于各保护目标距离风险事故源较远,通过对聚甲醛项目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及后果计算,本公司风险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造成半致死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其最大事故风险度低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8.3310-5次/年,因此本公司风险值水平是符合行业要求的。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3.2.1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1)火灾、爆炸危险。聚甲醛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料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这些物质包括甲醛、甲醇、三聚甲醛、乙二醇、聚甲醛、苯、二氧戊环等。当这些物料泄漏到空气中,遇到点火源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2)中毒危害。主要有毒有害的物质甲醛、甲醇、乙二醇、苯、三乙胺、三聚氰胺等物料泄漏时,人体接触或吸入,都将对人体产生危害。(3)腐蚀危害。生产中的主要腐蚀性物质是硫酸、氢氧化钠、盐酸,对人体和设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员接触将造成严重的灼伤。(4)高温灼烫。聚甲醛装置生产中使用了蒸汽,因此存在高温烫伤危险。另外还有冷冻系统,因此存在冻伤的危险。3.2.2 环境风险源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析3.2.2.1 原料易燃易爆、有毒、破坏性强生产甲醛的原料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届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发生泄漏可能发生燃烧、爆炸。原料液体甲醇经蒸发器加热蒸发后变成气态甲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高温或静电火花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气态甲醇的爆炸速度极大,火焰温度在1000以上,标准状况下,1m3气态甲醇完全燃烧,发热量高达数万千焦,由于它燃烧热值大,爆炸速度快,瞬间就会完成化学性变化,破坏性特别强,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与同能量的TNT爆炸产生的超压相似。3.2.2.2 甲醛生产伴随强放热反应,易导致火灾爆炸甲醇气与空气混合进入氧化器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和脱氢反应,反应温度在600以上,反应的总热效应属于强放热反应,氧化器径向和轴向都存在温差,氧化器属于固定床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受到传热速率的限制,可能产生较大温差,甚至引起飞温,导致火灾爆炸事故。3.2.2.3 生产甲醛的副反应增加火灾危险甲醛生产中有90%以上的甲醇参加氧化反应和脱氢反应,其余部分发生燃烧反应及甲醛的深度氧化等副反应,生成CO、CO2、H2O、CH4和H2等,都是放热反应,增加了反应过程的总热量,有可能产生飞温,当温度达到甲醇或甲醛的自燃点时,就可能发生燃烧爆炸。3.2.2.4 氧化器进出口的混合气具有爆炸性过热器到氧化器的入口,存在甲醇和空气两种成分,系爆炸性混合物;氧化器出口存在甲醇、甲醛、CO、CH4、H2和O2种成分,也系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无论在氧化器的进口或出口,只要遇火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爆炸事故。3.2.2.5 甲醛的收集具有爆炸性甲醛收集系指在吸收塔中将反应气中的绝大部分甲醛用水吸收下来,在该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气体系爆炸性混合物,如果设备发生泄漏,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3.2.3 风险能力评估3.2.3.1 风险防范措施(1)防止反应物料泄漏。原料及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料,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消除跑、冒、滴、漏,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2)抑制氧化单元反应物料爆炸危险性。严格控制甲醇-空气-水三元混合气体混合比例,使氧化反应在爆炸极限之外进行。(3)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必要条件。必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现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在控制明火及其他火源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杜绝各种可能的点火源的存在。(4)配置安全保护和防火装置。氧化单元是甲醛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在氧化器投料管和放空管上安装阻火器,防止回火在整个系统蔓延而发生更大范围的火灾爆炸事故。(5)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有计划地进行演练。3.2.3.2 应急队伍建设公司建立内部建立有以总经理刘海法为组长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小组,各成员就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工作进行明确分工。3.2.3.3 应急保障制度3.2.3.3.1 防治污染设施管理制度(1)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利用设施、自动监控系统等防治污染设施,未经上级环保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停用、拆迁或损坏。(2) 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是指从事环境保护设施操作、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处置和利用的活动。(3) 建立健全治污设施的维护保养、检修、操作运行等规章制度,保证防治污染设施正常运行,做到治污设施与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转。(4) 防治污染设施建设运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施施工和建设,无工艺设计缺陷和工程质量问,设施建设应优先采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推荐的技术;能满足所处理处置污染的需要并能连续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竣工验收;配置设施故障或污染事故发生时的预警和污染预防应急处理设施;对不符合运行以上条件的防治污染设施不得投入运行。(5) 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凭资质许可证书运行。(6) 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从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必须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7)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持证上岗、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运行记录台帐、监测报告、运行信息公开、做好运进记录,确保与主体产生设施的同步运行率达到100%。(8) 要对防治污染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防治污染设施运行出现故障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维修或更换。因不可抗拒原因,设施必须停止运行时,应当事先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说明停止运行的原因、时段、相关污染预防措施等情况,并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恢复设施运行的,环保部门责令污染物产生的单位停止生产,待治污设施修复后,经环保部门批准,方可恢复生产。(9) 定期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报告设施运行情况,积极配合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现场检查。3.2.3.3.2 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1) 加强管理,避免在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非正常工况的污染物排放等突发性事故。(2) 对废水处理装置进水水质进行常规监测,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稳定达标。(3) 加强安全管理,立岗位责任制,避免因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造成不达标排放。(4) 对水泵、阀门等定期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5) 对各种化学药品的储存与使用要严守管理制度与操作要求,严防泄露、着火等意外事故,消除安全隐患(6) 制定定时巡检制度,对污水、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污染物外排。3.2.3.3.3 日常环境监测制度(1) 公司负责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情况,车间及相关部室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2) 定期组织召开环境监测分析会,掌握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规律和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按规定编制报表和报告。(3) 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做到数据准确、有效。(4) 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5) 各环保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环境管理相关制度,提高监测技术,为进一步治理污染物提供技术支持。(6) 自觉接受监督监测,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并为采样、取证、检验等现场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7) 做好环保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以及计划性的定期专项检查工作,并做好监测数据的填报、建档工作。(8) 所有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不得在岗位上存放,当天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走。(9) 垃圾箱(废液箱)所属车间做好对垃圾、废液分类处理的管理,定期对垃圾箱(废液箱)进行集中处理,以免出现外溢现象。3.2.3.3.4 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1) 使用前验收。仪器设备到货后,检验科室应尽快配合有关检验室检查验收及调试。大型仪器设备应与供货方共同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并填写相关记录.检验科室确定检验人员参加仪器设备的培训,要求至少3人参加培训。(2) 检定。仪器设备需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检定周期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 仪器设备建档。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本科室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建立台帐,并对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建立档案。(4) 仪器设备使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熟悉操作规程,确认仪器处于标准状态和环境条件符合规定,使用前后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5) 仪器设备故障处理。发现仪器有缺陷或显示结果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达到规定的质量时,方可使用。(6) 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应坚持“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维护保养,操作人员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按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注意设备使用的环境要求。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及时切断水、电、气源,做好环境清理工作。固定设备不得随意搬动。注意火灾事故的发生。节假日前做好水、电的检查工作,预防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3.2.3.3.5 应急保障培训制度(1) 公司相关部门和个人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并熟知预案内容。(2) 各相关部门内部每年组织两次预案学习,使每位员工掌握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进行最佳时期的处置和报告程序。(3) 组织本部门的抢险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性的事故演练,并对演练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并提出建议。(4) 各部门应组织本单位抢险人员由专人讲解预案,使其充分来了解和领会预案要领,在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及时的投入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民法课件教学
- 1S-2R-Bedaquiline-1S-2R-TMC2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安证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江西安全生产条例要点讲解
- 民族风光课件
- 华体科技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
- 新质生产力对消费的影响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早期干预试卷答案及解析
- 电厂设备主人管理制度
- 酱油制作小作坊管理制度
- 胆道疾病的检查与护理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防火板安装协议书
- 2025年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股权代持协议英文版10篇
- 《服装商品企划实务与案例》课件第一章
- 幼儿园户外运动发展教研计划
- 2024年会计法规综合考查试题及答案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