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新文化运动.ppt_第1页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ppt_第2页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ppt_第3页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ppt_第4页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新文化运动 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 当时称为新式教育 的人发起的一次 反传统 反孔教 反文言 的思想文化革新 文学革命运动 新青年 与新文化阵营 背景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为实现 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 为反对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等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但是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袁世凯 独裁和专制 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陈独秀 1 政治上 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2 思想上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旗手 陈独秀 陈独秀 1879 1942年 原名庆同 安徽怀宁 今安庆 人 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者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 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过程 兴起标志 口号 大旗 活动阵地 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在 敬告青年 一文中还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 1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 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4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15年9月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 1916年9月 青年杂志 改名为 新青年 新青年 搬到北京 影响逐渐扩大 形成了以它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兼容并包 新青年 搬到北京后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钱玄同 刘半农等成为主要撰稿人 北京大学 蔡元培 1917年初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 提倡学术上 兼容并包 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 北大文 理 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国人无爱国心者 其国恒亡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考古务求其真 致用务求其适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民主与科学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制度 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 科学法则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 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 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 专制活则自由亡 李大钊 我们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 自不待言 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陈独秀 科学能教道理明白 能教人思路清楚 鲁迅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其核心是民主和科学 愚之信仰共和 必排孔教 陈独秀 孔子是 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旧道德 指的是儒家伦理道德 他宣扬的是君父臣子等观念 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旧道德 孔孟之道即 旧道德 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 科学思想相违背 文学革命 鲁迅写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孔乙己 等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显著标志 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胡适 在 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 在 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革命论 打出了 文学革命论 的旗号 主张变革文学内容 倡导通俗易懂 放映现实的新文学 言之有物 不做无病之呻吟 胡适 鲁迅 鲁迅把白话文的形式和反对专制的内容结合起来 创作一系列文学作品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学思之窗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材料一 新青年 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 青年界之金针 和青年的 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 如清夜闻钟 如当头一棒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 探索 的真理 为 创造了条件 思想大解放 民主和科学 救国救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学思之窗 局限性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是两样 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 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积极性 推翻儒学维护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局限性 全盘否定过于偏激 试比较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在思想启蒙上的异同 洋务运动 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新文化运动 主张民主 科学 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下发生的 讨论 近代化的探索图示 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器物 制度 文化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 维新改革 兴民权 发展资本主义 建立君主立宪体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民主和科学 前期 马克思主义 后期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 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共和理念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 各政治派别 代表人物 政治主张及只要活动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左宗棠等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变法维新 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孙中山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等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杂志创刊1915年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新青年 杂志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 反对旧文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为代表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每周评论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民主 科学 自强 求富A B C D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A 先进的知识分子B 资产阶级维新派C 资产阶级革命派D 中国共产党员 A A 3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 是指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封建专制 反对军阀独裁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A B C D B 4 鸦片战争后 中国知识分子提出 师夷之长技 的主张 欲效法西方长处 变革中国社会 按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制度 思想文化 器物A B C D C 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 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