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docx_第1页
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docx_第2页
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docx_第3页
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docx_第4页
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伤-2013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外科辅导(一)伤情判断伤情判断最基本的要求是烧伤面积和深度,兼顾呼吸道损伤的程度。 1.烧伤面积的估算(1)九分法:3,3,3;5,6,7;13,13,会阴1;屁股占5脚占7;小腿13大21;女性臀足1:1;都是双侧要牢记。 (2)手掌法:不论性别、年龄,患者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1%,如医者的手掌大小与患者相近,可用医者手掌估算,此法可辅助九分法,测算小面积烧伤也较便捷。 2.烧伤深度的识别 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浅、深、。 、浅烧伤一般称浅度烧伤;深和烧伤则属深度烧伤。 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日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浅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上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增生,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和之间,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3.烧伤严重性分度 为了对烧伤严重程度有一基本估计,作为设计治疗方案的参考,我国常用下列分度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轻度烧伤:烧伤面积10%以下。 中度烧伤:烧伤面积11%30%,或烧伤面积不足10%.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50%;或烧伤面积11%20%;或、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4.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以往称“呼吸道烧伤”,是较危重的部位烧伤。之所以改称为“吸入性损伤”是因其致伤因素不单纯由于热力。燃烧时的烟雾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可被吸人深达肺泡,这些化学物质有局部腐蚀和全身中毒的作用。 5.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休克,在烧伤早期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期多为感染性休克。 (二)治疗原则与现场急救1.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表烧伤按外科原则,清创、保护创面,能自然愈合。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全身性反应重,治疗原则是:(1)早期及时补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休克。 (2)深度烧伤组织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应早期切除,自、异体皮移植覆盖。 (3)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的关键。 (4)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三)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1.入院后的初期处理:轻重有别,烧伤创面一般只需保持清洁和防止再损伤。以上烧伤需做创面清创术。小面积烧伤可在处置室施行,大面积烧伤一般应在手术室内施行。 (1)轻度烧伤主要为创面处理,包括剃净创周毛发,清洁健康皮肤,创面可用1 :1000苯扎溴铵或1:2000氯己定轻洗、移除异物,浅水疱皮应于保留,水疱大者,可用消毒空针抽去水疱液。深度烧伤的水疱皮应予清除。如果用包扎疗法,内层用油质纱布,外层用吸水敷料均匀包扎,包扎范围应超过创周5cm.面、颈与会阴部烧伤不适合包扎处,则予暴露。 2.补液治疗 对有一定面积的、烧伤应及时做补液处理。 (1)早期补液方案:常用下列输液公式:按照患者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2.0m1)。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另加以5%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ml(日常需要量),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小时内输入。第二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2000ml.举例:一烧伤面积60%、体重50kg患者,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 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为60500.51500ml,电解质液为605013000ml,水分为2000ml,输入速度先快后慢。第二个24小时,胶体减半为750ml,电解质液减半为1500ml,水分仍为2000ml.(2)由于患者伤情和个体的差异,以及伤后入院时间不同,抗休克期更应强调严密观察,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抗休克的有效指标是:成人每小时尿量不低于20ml,以3050ml为宜,小儿每千克体重每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