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思考题解析.docx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思考题解析.docx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思考题解析.docx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思考题解析.docx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思考题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2)a.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作用大,有的人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b.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方向。 c.从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d.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任何历史人物的都必然带有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局限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2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2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历史范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3)关系: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3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锁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两就越少;相反亦然。3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这一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交换,这由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2)这一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出现和解决都由它决定。(3)这一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生产者的命运。32、货币的本质及职能。(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经济关系。(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33、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作用及其局限性。(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家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3)消极后果。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两极分化。自发调节资源会出现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特殊使用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劳动力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者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它的特点是: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由雇佣工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并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新创造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剩余价值。36、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划分依据及其划分的意义。资本的形态表现为各种各样物的形式。资本的本质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他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用v表示。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为确定资本对雇佣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37、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的区别:(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4)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5)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38、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2)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