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栏目索引 1 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提示不是 随环境条件的改变 环境容纳量也改变 1 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 1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 年末时为110 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 死亡个体数为10 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2013 浙江卷 4a 2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2011 北京卷 2c 3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可设计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hm2样方若干 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的方案 2010 海南卷 18d 要随机取样 设置1m2样方若干 4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2013 福建卷 3a 5 出生率 死亡率及迁入率 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6 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 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013 浙江卷 4d 7 统计种群密度时 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 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2014 福建卷 3c 2 判断下列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 1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 j 型增长 2011 海南卷 2c 取所有样方的平均值 2 对于 s 型曲线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 与环境因素无关 3 气候 食物 天敌 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4 种群数量 j 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一直增加的 j 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曲线为种群数量增长的 j 型曲线 还是 s 型曲线 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促进 2 该类曲线的增长率会改变吗 有无k值 提示 不变 无k值 考点一以出生率 年龄组成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为线索 考查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 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 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 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 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解题流程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 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丁为年龄组成 丙为性别比例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 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故a错误 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 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故c错误 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 故d错误 自主解答 b 1 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 种群的空间特征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均匀分布 3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 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a 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 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 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a 跟踪训练 2 2015 江苏百校联合调研 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 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b 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 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 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c 考点二以 s 型或 j 型曲线为载体 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 2014 福建卷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 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 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 统计种群密度时 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 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 解题流程 横轴是时间 年份 纵轴是每个样方个体数 看线的变化趋势 1972年 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种群密度 种内斗争更激烈 a项错误 该植物1971年的种子萌发数为1000 幼苗数为450左右 成熟株数约为350 b项正确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悬殊的数据 而不是去掉最大值 最小值 c项错误 在图示5年间 种群密度呈减小趋势 不是 s 型增长 d项错误 b 自主解答 考点突破 1 种群数量增长的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 2 s 型曲线中k 2和k值的应用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1 种群增长率 本次总数 上次总数 上次总数 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 一年后 该种群数为b 那么该种群在当年的增长率为 b a a 2 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数 单位时间 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增长率的变化量 增长速率 本次总数 上次总数 时间 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 一年后 该种群数为b 其种群增长速率为 b a 年 走出误区 在种群增长曲线中 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 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 j 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 但其增长速率 等于曲线的斜率 却逐渐增大 s 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逐渐下降 其增长速率 相当于曲线斜率 是先增后减 3 2015 云南玉溪一中上学期期中 下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 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数量达到b之后 种群数量呈现动态波动b 如种群数量的a等于k 2 则c等于2ac 种群数量小于c时 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d 如b与c的值相差不大 则数量刚超过b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b 跟踪训练 4 沙棘木蠹蛾的幼虫在沙棘根部的蛀道中越冬 引起沙棘死亡 研究者发现 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 假设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大量诱杀木蠹蛾雄性个体会改变年龄组成从而使其数量减少b 2002 2006年 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c 沙棘林的受害程度与其生长的环境有关d 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2003 2004年间种群增长速率高于其他区段 a 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原理 1 用液体培养酵母菌 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 酵母菌种群呈增长 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酵母菌种群呈增长 3 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空间 ph j 型 s 型 显微计数 一个小方格内 实验过程 1 显微镜计数时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遵循 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 的原则计数 2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 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3 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 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疑难点拨 1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成的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 b c 关于此图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计数方法为抽样检测法b 本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c 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 a b曲线交点处两曲线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同 强化过关 d 解析 本题考查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酵母菌逐个计数比较困难 故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计数 三组实验的结果不同可能是温度 ph或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等外因造成的 三组实验酵母菌的最大数量不同 所以环境容纳量不同 b组环境容纳量最大 a b曲线交点处两曲线对应酵母菌数量相同 但无法说明两者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同 2 2015 安徽皖南二模 某学生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中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 后是稳定型 最后变为衰退型b 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 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 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 种群数量先增加 然后维持稳定 最后减少 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 然后是稳定型 最后变为衰退型 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 c错误 为了实验的准确性 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1 种群年龄组成的柱状图 获取信息 图a中幼年个体少 老年个体多 为 图b中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为 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 应为 衰退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获取信息 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 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oa段 1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不变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2 ab段 1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增加 5 de段 不变 种群数量呈型增长 2 值变化曲线 j 获取信息 图中a b c 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a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值 k 2 3 不同曲线中k值的表示方法 3 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 据此图分析 正确的是 a 在这30年中 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6年b 第20 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c 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 s 型增长模型d 第20年时 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d 解析 根据 的含义 在第1 10年 1 种群数量增长 在第10 20年 1 种群数量下降 在第20 30年 1 种群数量维持稳定不变 因此第20年时种群数量是最少的 30年中 种群数量有增加也有减少 不呈 s 型增长 第20 30年种群数量没有发生改变 说明第20年时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4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 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2 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 t3 t5时间内甲 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 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 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 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b 解析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在t2 t3时间内大于0 故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a错误 t3 t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此时间段内甲种群增长速率为0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正确 甲种群密度最大应在t3时 乙种群密度最大应在t5时 c错误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 则在t4之前就应防治 d错误 1 2014 江苏卷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种群的特征 c 课堂 题组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 在一个自然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构成种群 a项中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种群 a正确 壁虎的移动速率很快 活动范围较大 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而不宜用样方法 b正确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变化 并逐渐向下一阶段演替 c错误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及其他因素 使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种群 d正确 2 2015 河北石家庄质检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中 错误的是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 b 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 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b 解析 本题种群特征概念图中的 分别是指死亡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性别比例 a正确 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造成的 b错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c正确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d正确 种群密度的调查 3 2015 浙江嘉兴一模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 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 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 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 回收率 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标记总量为n 回收率为a 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 ab 诱捕距离加大 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 该研究说明 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 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d 解析 种群密度是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a错误 据图分析 由于释放总数的值不变 故诱捕距离加大 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 b错误 本实验没有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的关系 c错误 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降低虫害 d正确 4 2013 江苏卷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 甲 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 另一段边坡 乙 不进行移栽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b 解析 移栽植物后 生物的种类增加 能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故a错误 移栽植物后 植物能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故b正确 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 故c错误 群落演替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后就不会随时间延长而继续加剧 故d错误 5 2014 广东卷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种群数量的变化 b 解析 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 幼虫密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a正确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落叶松是一个具体的物种 不具备丰富度这一特征 b错误 对于活动能力较弱的昆虫 如蚜虫 跳蝻等可以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c正确 从坐标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幼虫密度增加在前 松针长度增加在后 有一定的滞后性 当幼虫密度减小后 松针的长度随之变短 d正确 6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 图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b 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 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为 j 型增长d 第9 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d 解析 乌鸦属于较大且移动性强的动物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a错误 第3年和第9年乌鸦种群数量变化的 值相同 但这两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同 b错误 j 型曲线的 值是固定值 题图与之不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灭蚊方案
- 义务植树活动策划及方案
- 寒假声乐课程活动策划方案
- 来电咨询推广方案
- 保险咨询保险规划方案
- 大陆公司岗位绩效工资制运行管理办法
- 散装卫生巾营销方案策划
- 大学生吉他招生营销方案
- 动物保护活动策划方案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红军长征感人红色故事3-10分钟10篇
- 斯蒂芬金英语介绍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集团公司石油工程专业化整合重组总体方案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38597-2020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
- 农业科学技术政策课件
- 优秀初中语文说课课件
- DB45-T 679-2017城镇生活用水定额-(高清可复制)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上英语Lesson15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