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讲学稿(无答案) 北师大版(1).doc_第1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讲学稿(无答案) 北师大版(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内容、维新变法的结果等基本史实。2认识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爱国运动是进步的。 学习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地主阶级发动的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宣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又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应试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_ _,请求_ _ _ ,史称 。这次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_ 。(二)警示洪钟天演论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译述天演论把西方_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不仅在器械,而且在_。他以西学理论鼓吹维新变法,被康有为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三)短暂的“百日维新”3戊戌变法的背景、时间、内容(经济 军事 政治 教育)、影响、结局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光绪帝的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3.讨论一下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三、训练巩固1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 (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4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鼓励开办工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5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李鸿章6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 a训练新式陆海军 b创办报纸 c废除科举制 d发展农工商业7.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四、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三 见右图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揭开这一事件的序幕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