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观潮.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观潮.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观潮.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观潮.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观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准备: 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恢复”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示标。1、诗句导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观潮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大潮感受她的奇特、雄伟、壮观吧。(板书并齐读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我能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二:研探展评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标上自然段。(5分钟后小组内检测)自研共探一1, 学生按学习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提醒学生开始交流。2, 小组交流讨论。3, 教师相机纠错。学情展示一:1、(课件出示)让学生练读。宽阔 笼罩 薄雾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沸腾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奔腾 漫天卷地 依旧 恢复2、指名读(后进生)并正音。3、齐读师:生字词已经解决了,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学习指导二: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要求:1.独学:我能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出了 钱塘江大潮的。2.对学:对子相互交流,理清课文脉络。3.组学:交流课文记叙的是一次( )的盛况,作者按照 潮来前、( ) ( ) 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6分钟)学情展示二:我是小小分析家:我能理清课文脉络。(小组长做好分工,可以采用板书、朗读、讲解等方式进行)三:归纳总结:我在这节课上的收获是四:巩固提升1.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宽阔 笼罩 薄雾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依旧 恢复 沸腾 齐头并进 若隐若现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风号(ho ho )浪吼 口号( ho ho ) 薄( bo b )雾 单薄( bo b ) 闷( mn mn )雷 烦闷( mn mn )3、课文内容我知道。观潮这篇课文是按( )( )( )的顺序写的。板书设计: 1、观潮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通过具体句子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接受大自然美的熏陶并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和他人交流。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1、 回顾旧知,揭示题目: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板书课题)2、 出示目标:那么,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二:研探展评一学习指导一:内容: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要求: 1.独学:默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子,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2.对学:对子间交流潮来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组学:组内交流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10分钟)学情展示:展示主题一:我是小小朗诵家。(可以采用赛读、轮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展示重点句子。)展示主题二:我是小小赏析家。(针对重点句子谈感受。)预设内容:(一)课件出示重点句子: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板书: 山崩地裂 ) (二)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板书:由远及近) 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声如闷雷 形如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面,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图片展示“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如山崩地裂。三:研探展评二: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放录像)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出示学习指导二)学习指导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读出感情,把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最后能够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自研共探:先自由读课文,然后对子互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学情展示:抽小组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并适当地进行生生、师生的评价。(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师激情引导;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齐读)指导学生背诵3、4自然段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四、归纳总结(说一说) 学了课文后,我仿佛看到了:_五、巩固提升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山( )地( ) 人( )人( ) 风( )浪( )人( )鼎( ) ( )天( )地 ( )头( )进( )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