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部分原理结构.doc_第1页
电气部分原理结构.doc_第2页
电气部分原理结构.doc_第3页
电气部分原理结构.doc_第4页
电气部分原理结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蓄电池基本原理蓄电池由3只或6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电压约为2V,串联成6V或12V以供选用。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组成。其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蓄电池结构1-密度计 2-防尘隔爆片 3-电池盖4-整体槽 5-隔板 6-极板 7-栅架(一)极板 1.功用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极板分正、负极板两种。2.组成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1)栅架由铅锑合金浇铸而成。 锑可以提高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但是锑会加速氢的析出而增加电解液的消耗,还会引起蓄电池自放电和栅架腐烂,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目前,多采用铅低锑合金栅架或铅钙锡合金栅架。(2)活性物质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深灰色 3.极板组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可得到2V左右的电动势,为增大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注意:因为正极板的强度较低,所以在单格电池中,负极板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是每一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保持其放电均匀,防止变形。(二)隔板1.功用在正负极板间起绝缘作用,使电池结构紧凑。2.特征(1)隔板有许多微孔,可使电解液畅通无阻。(2)隔板一面平整,一面有沟槽,沟槽面对着正极板,且与底部垂直,使充放电时,电解液能通过沟槽及时供给正极板,当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脱落时能迅速通过沟槽沉入容器底部。(三)电解液由纯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加入每个单格电池中。电解液应符合标准,含杂质会引起自放电和极板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寿命。(四)外壳 壳体用于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外壳应耐酸、耐热、耐振动冲击。外壳由橡胶外壳和聚丙烯塑料两种,普遍采用的是塑料外壳,其有壳壁薄、质量轻、易于热封合、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外壳为整体式结构,壳内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蓄电池单格电池之间均用铅质联条串联。 每个单格电池设有一个液孔,可以加注电解液或检测电解液密度。孔盖上设有通气孔,便于排出蓄电池内部气体,防止外壳涨裂,发生事故。交流发电机基本原理交流发电机一般由转子、定子、整流器、端盖四部分组成。 (一)转子转子的功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由爪极、磁轭、磁场绕组、集电环、转子轴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交流发电机的转子1-集电环 2-转子轴 3-爪极 4-磁轭 5-磁场绕组 转子轴上压装着两块爪极,两块爪极各有六个鸟嘴形磁极,爪极空腔内装有磁场绕组 (转子线圈)和磁轭。集电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组成,集电环压装在转子轴上并与轴绝缘,两个集电环分别与磁场绕组的两端相连。当两集电环通入直流电时(通过电刷),磁场绕组中就有电流通过,并产生轴向磁通,使爪极一块被磁化为N极,另一块被磁化为S极,从而形成六对相互交错的磁极。当转子转动时,就形成了旋转的磁场。交流发电机的磁路为:磁轭N极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定子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S极磁轭。见如图22所示。 图22 交流发电机的磁路1-磁轭 2-磁场绕组 3、4-磁极 5-定子铁心 6-定子绕组 7-轴 8-漏磁通(二)定子定子的功用是产生交流电。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成。如图23所示,定子铁芯由内圈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绕组的导线就嵌放在铁芯的槽中。定子绕组有三相,三相绕组采用星形接法或三角形(大功率)接法,都能产生三相交流电。三相绕组的必须按一定要求绕制,才能使之获得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动势。(三)整流器交流发电机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的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6管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是由6只硅整流二极管组成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6只整流管分别压装(或焊装)在两块板上。1用硅整流二极管特点(1)工作电流大,正向平均电流50A,浪涌电流600A;图23 交流发电机定子(2)反向电压高,反向重复峰值电压270V,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300V;(3)只有一根引线,并且有的二极管引线是正极,有的二极管引线是负极,引出线为正极的管子叫正极管,引出线为负极的管子叫负极管,所以说整流二极管有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之分。2整流管的安装在交流发电机中的硅整流二极管,通常引线为一极,管壳为另一极。若引线为硅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就称该管为正极管;若引线为硅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就称该管为负极管。交流发电机主整流器用3只正极管和3只负极管。安装3只正极管的整流板称为正整流板(或称正元件板);安装3只负极管的整流板称为负整流板(或称负元件板),也可用发电机后盖代替负整流板。如图24所示。图24 二极管安装示意图a) 焊接式 b) 电路图 c) 压装图 在正整流板上有一个输出接线柱B(发电机的输出端)。负整流板上直接搭铁。负整流板上一定和壳体相联接。整流板的形状各异,有马蹄形、长方形、半圆形等端盖。端盖一般分两部分(前端盖和后端盖),起固定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电刷组件的作用。端盖一般用铝合金铸造,一是可有效的防止漏磁,二是铝合金散热性能好。3硅整流二极管整流器的作用(1)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2)当发电机转速很低或停转不发电时,防止蓄电池向发电机放电,使蓄电池电量很快消耗,同时导致发电机线圈发热甚至烧坏。(四)端盖交流发电机的前、后端盖是用非导磁材料铝合金铸造而成,可减少漏磁并具有重量轻、散热性能好等优点。在后端盖上装有电刷组件,电刷组件由电刷、电刷架和弓剐弹簧组成,如图25所示。图25 电刷组件l-电刷架 2、4-磁场接柱 3-电刷与弹簧电刷是用铜粉和石墨粉模压而成,电刷架是用酚醛玻璃纤维塑料模压而成。电刷安装在电刷架内,借弹簧张力使电刷与集电环保持良好接触。图25所示的电刷组件为外装式结构,其电刷的拆装和更换在不分解发电机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拆装检修十分方便,被现代交流发电机普遍采用。后端盖上装有电刷组件,有电刷、电刷架和电刷弹簧组成。电刷的作用是将电源通过集电环引入磁场绕组。 磁场绕组(两只电刷)和发电机的联接不同,使发电机分为内搭铁型和外搭铁型两种即内搭铁型发电机(磁场绕组负电刷和壳体直接相连搭铁的发电机)和外搭铁型发电机(磁场绕组的两只电刷都和壳体绝缘的发电机)。外搭铁型发电机的磁场绕组负极(负电刷)接调节器,通过后再搭铁。交流发电机前后端盖上制有通风口,当皮带轮驱动转子转动时,风扇转动驱动空气从进风口流入,经发电机定子铁芯表面再从出风口流出,将定子线圈对外输出电流时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散热的目的。(五)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1.在发电机内部有一个由发动机带动转子(旋转磁场),如图26所示。2.磁场外有一个定子绕组, 绕组有3组线圈(3相绕组),3相绕组彼此相隔1203.当转子旋转时,旋转的磁场使固定的电枢绕组切割磁力线(或者说使电枢绕组中通过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4.定子三相绕组的接法定子三相绕组的接法有两种如图27所示。a)星形接法;b)三角形接法。(六)整流原理 图26 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交流发电机定子的三相绕组中,感应产生的是交流电,是靠六只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变为直流电的。二极管具有单项导电性,当给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 当给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二极管的导通原则:当三只二极管负极端相连时,正极端电位最高者导通;当三只二极管正极端相连时,负极端电位最低者导通。(七)中性点电压 a) b)图27 定子三相绕组的接法a) 星形接法 b) 三角形接法有的发电机具有中性点接线柱,是从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引出来的,标记为“N”,称为中性点电压。中性点电压的瞬时值是一个三次谐波电压,中性点电压的平均值为发电机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一半,带有中性点接线柱的发电机可用中性点电压来控制各种用途的继电器。(八) 交流发电机的励磁将电源引入到磁场绕组使之产生磁场称为励磁,交流发电机励磁方式有自励和他励两种。1他励在发动机起动期间,需要蓄电池供给发电机磁场电流生磁使发电机发电。这种供给磁场电流的方式称为他励发电。2自励随着转速的提高,发电机的电动势逐渐升高并能对外输出,一般在发动机怠速时发电机就能对外供电了,当发电机能对外供电时,就可以把自身发的电供给磁场绕组生磁发电,这种供给磁场电流的方式称为自励。由于在发动机转速低时交流发电机不能自励发电,所以低速时采取他励发电,当发动机达到正常怠速转速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一般高出蓄电池电压12V以便对蓄电池充电,此时,由发电机自励发电。交图28 内搭铁型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电路流发电机的励磁电路如图28所示。调节器的基本原理由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交流发电机的三相绕组产生的相电动势的有效值E=Cen(V)这里Ce为发电机的结构常数,n为转子转速,为转子的磁极磁通,也就是说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转子转速和磁极磁通成正比。当转速升高时,E增大,输出端电压U升高,当转速升高到一定值时(空载转速以上),输出端电压达到极限,要想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不再随转速的升高而上升,只能通过减小磁通来实现。又磁极磁通与励磁电流If成正比,减小磁通也就是减小励磁电流If。所以,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交流发电机的转速升高时,调节器通过减小发电机的励磁电流If来减小磁通,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保持不变。触点式电压调节器通过触点开闭,接通和断开磁场电路,来改变磁场电流If大小;晶体管调节器、集成电路调节器等利用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接通和断开磁场电路,来改变磁场电流If大小。电子调节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电子调节器有多种型式,其电路个不相同,但一般采用整体封装型式,不可拆卸,不能维修,只能整体更换。1外搭铁型电子调节器的基本电路晶体管调节器又称为电子调节器,如图39所示,基本电路是由三只电阻R1、R2 、R3,两只三极管VT1、VT2,一只稳压二极管VS和一只二极管VD组成。电阻R3既是VT1的分压电阻,又是VT2的负载电阻电阻R1和R2组成一个分压器,分压器R1、R2两端的电压为发电机电压UB。VT2是大功率三极管(NPN型),和发电机的磁场绕组串联,起开关作用,用来接通与切断发电机的励磁电路;VT1是小功率三极管(NPN型),用来放大控制信号;VD是续流二极管;磁场绕组由接通转为断开状态时(F端为+,B端为),经二极管 VD构成放电回路,防止三极管VT2被击穿损坏,稳压管VS是感受元件,串联在VT1的基极电路中,并通过VT1的发射结并联于分压电阻R1的两端,以感受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图39 外搭铁型电子调节器的基本电路UR1电压加在稳压管V1上,R1的阻值是这样确定的,当发电机输出电压UB达到规定的调整值时,UR1电压正好等于稳压管VS的反向击穿电压。2内搭铁式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1)点火开关SW接通,发电机电压UB蓄电池电动势时,VT1截止,VT2导通,蓄电池直接供电到磁场绕组。磁场绕组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磁场绕组调节器接柱三极管VT2调节器接柱搭铁蓄电池负极。发电机电压随转速升高而升高,发电机他励。如图310所示。(2)发电机电压虽然升高,但如果蓄电池电动势发电机输出电压UB调节上限时,VT1继续截止,VT2继续导通,发电机自励且开始对外供电。磁场绕组电路为:发电机正极磁场绕组调节器接柱三极管VT2调节器E搭铁发电机负极,发电机电压随转速升高而继续升高。(3)当发电机电压升高到等于调节上限U2时,调节器开始工作。电阻R1、R2分压,UR1=UV1+Ube1,VS导通,VT1导通,VT2截止,磁场电路被切断,发电机输出电压迅速下降。当发电机电压下降到等于调节下限U1时电阻R1、R2分压减小,当UR1UW+Ube1,VS截止,VT1截止,VT2重新导通,磁场电路重新被接通,发电机电压上升。发电机电压升到调节上限时,VT2就截止,磁场电路被切断,输出电压下降;降到等于调节下限U1时,磁场电路被接通,发电机电压上升,周而复始,发电机输出电压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图310 内搭铁型电子调节器的基本电路配装电子调节器的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上限U2和下限U1的差值很小,所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波动非常小,再加上电容的滤波,所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很稳定。起动机的基本原理(一)起动机组成用起动机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1.直流电动机用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的励磁:串激式和复激式两种。(1)作用:产生转矩。(2)要求:零件的机械强度高,电路电阻小。(3)组成 磁场由磁极、磁场绕组和机壳组成。 电枢由铁芯、绕组、电枢轴和换向器组成。 电刷及电刷架线圈通电。2.传动机构(1)作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和发动机飞轮齿环啮合,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飞轮;发动机起动后,自动切断动力传递,防止电动机被发动机带动,超速旋转而破坏。起动机驱动齿轮与曲轴飞轮齿环之间的传动比很大,在传动机构中设置了单向离合器,起动时传递断联系。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如图51所示,传动导管1与外座圈2制成一体,外座圈内部制成“十”字型空腔,驱动齿轮的尾部成圆柱形伸在外座圈的空腔内,将“十”字型空腔分割成四个锲形腔室。图51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构造1-传动导管 2-外座圈 3-滚柱4-弹簧 5-压帽 6-铁壳 7-驱动齿轮腔内放置滚柱3,在腔室较宽的一边的座圈孔内,还装有弹簧4和压帽5。平时靠弹簧张力经压帽将滚柱压向锲型腔室较窄的一端。座圈的外面包有铁壳,起密封和保护作用。传动导管内制有键槽,套在电枢轴的花键部分,而驱动齿轮则套在轴的光滑部位,它们可以随轴转动,又可以在轴上前后移动,以便使驱动齿轮和飞轮能啮合与分离。传动导管的外侧活络的套装有弹簧和拨叉环,并由卡簧限位。拨叉操纵拨叉环迫使驱动齿轮沿电枢轴轴向滑动,平时在回位弹簧的张力作用下,驱动齿轮与飞轮保持分离状态。工作过程:起动发动机时,开始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而相对静止,电枢轴经传动导管带动外座圈旋转,在驱动齿轮尾部的摩擦力和弹簧张力作用下,使滚柱位于锲型腔室较窄的一端,将外座圈和驱动齿轮尾部卡紧成一体,于是驱动齿轮随电枢轴一起转动并带动飞轮旋转,使发动机起动。起动发动机后,由于飞轮齿环带动驱动齿轮高速旋转且比电枢轴转速高的多,驱动齿轮尾部的摩擦力带动滚柱克服弹簧张力,使滚柱滚向锲型腔室较宽的一端,于是滚柱将在驱动齿轮尾部与外座圈间发生滑摩,发动机动力不能传给电枢轴,起到分离作用,电枢轴只按自己的转速空转,避免电枢超速的危险。优缺点: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接合时为刚性,不能承受大的冲击力,传递大扭矩会因滚柱卡死而失效;适用于额定功率在1.47KW以下的小型起动机。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摩擦片式离合器,如图52所示,由主动盘2、被动盘5、主动摩擦片8、被动摩擦片9、保险弹簧垫圈15、驱动齿轮轴套10等机件组成。主动盘2内制有螺旋键槽,套在电枢轴图52 摩擦片式离合器的构造1-拨叉环 2-主动盘 3-卡簧 4-锁圈 5-被动盘 6-压环 7-调整垫圈 8-主动摩擦片 9-被动摩擦片 10-驱动齿轮轴套 11-后端盖 12-挡圈 13-锥面盘 14-半圆卡环 15-保险弹性垫圈 16-承推环的螺旋键槽上,可随轴转动,也可以在轴上轴向移动。主动盘的一端外部制有四个缺口,与主动摩擦片8外缘的四个凸起相结合,以带动主动摩擦片转动,另一端座圈上套有胶木拨叉环1,被动盘5内制有左螺旋线槽,与驱动齿轮轴套10的一端螺旋键槽相配合,盘外制有键槽,与被动摩擦片9内缘的凸起部分相配合,以便被动盘能随被动摩擦片一起转动。主动摩擦片用铜片制成,被动摩擦片用刚片制成,主被动摩擦片相间排列,能在主、被动盘上轴向移动。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轴套10制成一体,内部中空,套装在电枢轴的光滑部分,可以转动也可以轴向移动。轴套在螺旋键的端部制有环槽,以便用锁圈4、卡簧3将被动盘上的机件锁住,锥面盘13、保险弹性垫圈15和承推环16,依次套装在驱动齿轮轴套上,弹性垫圈和轴套间套有半圆卡环14,弹性垫圈一面中央部分靠在锥面盘13上,另一面靠在承推锥环周缘的凸起上。被动盘上套有压环6,在压环与摩擦片之间装有调整垫圈7,增减调整垫圈可以调整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整个主动盘和驱动齿轮轴套由铁皮外壳包装密封。工作过程:发动机起动前,在操纵装置的作用下,驱动齿轮和飞轮处于分离状态。起动发动机时,控制装置迫使拨叉推动离合器后移,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此时电枢轴带动主动盘和主动摩擦片转动,借摩擦力带动被动摩擦片及被动盘。由于发动机阻力大,驱动齿轮和轴套开始并不转动,因而迫使被动盘沿驱动齿轮轴套的螺旋键槽转动(从驱动齿轮一端看被动盘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把被动盘看作螺母,则此时相当于将螺母向里拧紧一样。由于它是沿着压紧摩擦片的方向作轴向移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将随之增大。当摩擦片之间能够传递的转矩增大到克服发动机的阻力矩时,被动盘将停止轴向移动,电动机产生的转矩即可通过驱动齿轮带动飞轮旋转起动发动机。起动发动机后,发动机起动后若未及时放松控制装置,离合器驱动齿轮仍与飞轮相啮合,驱动齿轮被飞轮带着高速旋转,其转速超过了电枢,此时由于被动盘的惯性作用,使被动盘在驱动齿轮轴套的螺旋槽上作反时针转动,被动盘沿螺旋槽向左退出,相当于拧松螺母一样,向放松摩擦片的方向移动,因而离合器分离,避免了电枢轴超速旋转的危险。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图53 弹簧式离合器的构造1-驱动齿轮 2-挡圈 3-月形键 4-扭力弹簧 5-护圈 6-花键套筒 7-啮合弹簧 8-拨叉环 9-卡簧弹簧式单向离合器,如图53所示,由起动机驱动齿轮1的左端有一光滑的套筒,套在起动机轴的光滑部分,花键套筒6套在起动机螺旋花键部分,两个扇形块3装入驱动齿轮右端相应的缺口中并嵌入花键套筒左端的环槽内,使驱动齿轮与花键套筒6可一起转动,又可以相对滑动。啮合弹簧7(或称传动弹簧)的两端各有1/4圈,其内径比花键套筒和驱动齿轮尾端的外径小,分别裹紧花键套筒和驱动齿轮。啮合弹簧与护圈5之间有间隙, 护圈可防止啮合弹簧被放松时直径过分变大而产生变形和防止扇形块脱出。挡板2可防止啮合弹簧作轴向移动,挡板与拨叉环8间的缓冲弹簧的作用是减少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接触时齿轮的磨损。花键套筒的右端制有环槽并装有卡簧9,以防止拨叉滑环从花键套筒上脱出。工作过程:起动发动机时,控制装置迫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电枢轴带动花键套筒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离合弹簧扭缩,直径缩小,抱紧两个套筒外圆表面,使其成一刚体,于是电动机产生的转矩经花键套筒,离合弹簧传给驱动齿轮,从而带动飞轮旋转。起动发动机后,由于飞轮带动驱动齿轮的转速高于花键套筒,迫使弹簧扭力放松,使弹簧直径扩大,驱动齿轮和花键套筒不再成为一刚体,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避免了电动机超速旋转的危险。(2)优缺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轴向尺寸长,适用于大功率起动机。3. 控制装置(1)作用:控制装置的作用是控制驱动齿轮和飞轮的啮合与分离;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切断。QD124型起动机电磁控制装置构造如图54所示。(2)工作过程见图54,起动开关未接通时,起动继电器触点张开,电动机开关断开,离合器驱动齿轮与飞轮处于分离状态。起动开关接通时: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接通,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接柱1接柱3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接柱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电磁铁线圈电路接通,继电器触点闭合,同时接通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流电路,两线圈产生同方向的磁场,磁化铁芯,吸动引铁前移,引铁前端带动触盘接通两个开关(起动机开关和附加电阻短路开关),后端通过耳环带动拨叉移动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吸引线圈电路:蓄电池正极电动机开关接柱21起动继电器“电池”接柱、支架、触点、“起动机”接柱电磁开关接柱23吸引线圈1电动机开关接柱19电动机磁场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保持线圈电路:蓄电池正极电动机开关接柱21起动继电器“电池”接柱、支架、触点、“起动机”接柱电磁开关接柱23保持线圈2搭铁蓄电池负极。电动机电路接通,触盘将电动机开关接柱19、21连通后,电动机电路接通。电动机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和附加电阻被短路。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动机开关接柱19、21导电片17磁场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起动开关断开,起动继电器停止工作,触点张开。电动机开关断开,驱动齿轮和飞轮分离。起动继电器触点张开后电动机开关断开瞬间,保持线圈电流通路为:蓄电池正极电动机开关接柱21触盘18接柱19吸引线圈1保持线圈2搭铁蓄电池负极。 图54 QD124型起动机电磁控制装置构造1-电枢轴齿轮 2、5、7、12、19-滚珠轴承 3-电枢 4-电刷 6-中间齿轮 8-中间齿轮轴 9 -磁场绕组 10-减速齿轮 11-单向离合器滚柱 13-驱动齿 14-挡圈 15-卡环 16、30-缓冲弹簧 17-内键齿挡圈 18-驱动齿轮轴回位弹簧 20-转动导管 21-驱动齿轮轴 22-钢球 23-引铁回位弹簧 24-钢套 25-保持线圈 26-吸拉线圈 27-触点 28-引铁 29-触盘 31-起动开关 32-接柱电喇叭电喇叭是用电磁控制金属膜片振动而发声的装置。电喇叭按结构形式有螺旋形、筒形、盆形之分;按声频有高音和低音之分;按接线方式有单线制和双线制之分。1筒形、螺旋形电喇叭 结构如图94所示,由振动机构和电路断续机构两部分组成。振动机构包括:装在壳上的膜片3、底板4、在底板上固装有山形铁芯5和电磁线圈ll,线圈的一端接接线柱,另一端经触点16后再与另一接线柱相连。衔铁lO用穿过铁芯的中心杆15和膜片连接在一起,中心杆的前端有共鸣板2。为了保持中心杆在中心振动和防止与铁芯碰撞,在靠衔铁的一端用弹簧片9支撑在螺杆6上。衔铁与铁芯间有一定的间隙,其大小可以进行调整。电路断续机构:主要由串联在电磁铁线圈中的一对触点16组成。为了推动触点开、闭动作,在中心杆的一端装有压开触点的调整螺母13及锁紧螺母14。触点在开闭的过程中,由于线圈的自感电势会在触点间产生火花,烧坏触点,因此,在触点16间并联一个电容器17(容量为0.14F0.17F),或并联一个消弧电阻(电阻值为12.513.5),以减小触点火花,保护触点。2盆形电喇叭 盆形电喇叭工作原理与上述电喇叭相同,其结构特点如图95图94 筒形、螺旋形电磁喇叭 1扬声简 2共鸣板 3膜片 4底板 5电磁铁芯 6螺柱 7、13调整螺母 8、12、14锁紧螺母 9弹簧片 10衔铁 11线圈 15中心杆16触点 17电容器 18导线 19接线校 20按钮 图95 盆形电磁喇叭 1下铁芯 2线圈 3上铁芯 4膜片 5共鸣板 6衔铁 7触点 8调整螺钉 9铁芯 10按钮 11锁紧螺母 所示。电磁铁采用螺管式结构,铁芯9上绕有电磁线圈2,上、下铁芯间的气隙在电磁线圈2中间,所以产生较大的吸力。它无扬声筒,而是将上铁芯3、膜片4和共鸣板5固装在中心轴上。当电路接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