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商隐诗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以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锦瑟马嵬,就是其代表作。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马嵬是咏史诗,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wi)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对杨贵妃马嵬之死,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明皇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地揭示出来。这两首诗体裁不同,鉴赏的方法也完全不同。锦瑟是朦胧诗,正如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对于这类“神秘“性的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切忌追求什么解深解透,进行学究式的考证。诗评 家张中行先生说得好:锦瑟一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马嵬是咏史诗,鉴赏方法则恰恰相反,务必仔细考证,对诗中所咏的历史事件,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有清晰明白的了解,方能领会诗的旨意所在。课文详解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呀,你无缘无故为什么竟然也是五十根弦?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音都勾起了我对青春年少美好岁月的思念。锦瑟:绘有花纹的瑟。周礼乐器图:“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五十弦:传说古瑟有五十根弦,后来的瑟多为二十五根弦。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华年:青春年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拂晓时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望帝将春心托付给声声啼鸣的杜鹃。庄生晓梦:语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段话的大意是,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欣自得好像自己真是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竟然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却又惊惶不定地发现,原来我还是庄周呀。庄周弄糊涂了,他不知道在梦中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呢?庄子的本意在说明一个如梦似幻、物我混同的境界。李商隐引庄周梦蝶的故事,也许意在抒发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慨。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他把帝位传给宰相开明,自己跑到深山里隐居下来。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乌,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呜,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参看蜀道难有关注释。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色分明,鲛人泪化珍珠,珍珠泪光点点;蓝田日光温暖,美玉埋在地下,云烟袅袅升起。月明:大戴礼记:“蚌蛤龟珠,与月盛虚。”清朱鹤龄注此句引文选注曰:“月满则珠全,月亏则珠阙。”这里的“月明”即“月满”或“月圆”。鲛人之泪化珠,当在月满之时。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又太平御览卷八零三引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骊山之南阜。山出美玉,故又言玉山。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之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唐诗人戴叙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意思是诗歌的特征贵在含蓄。李商隐在这里有可能是化用其意,表示美好愿望终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另解,“蓝田”一句是一典故,源自干宝搜神记。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吴王不同意,因此郁闷而死。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现出原形,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紫玉成烟”后来成了典故,一般指少女去世。李商隐在这里也可能是化用这个典故,抒写他某一段伤心的恋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情景难道将来会引起我的追忆?其实在当时身处其中也已令我不胜惘然。可:难道、哪能。惘然:迷惘、茫然。)李商隐此诗在诗坛上最享盛名;然而又最难理解。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各家解说,很难说哪对哪不对。本书采用朦胧恍惚说。先看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开篇借用民歌的起兴手法,抒发哀怨幽思之情。诗人为什么用瑟起兴呢?瑟这种乐器本可以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以为瑟之为曲,清幽哀怨,如“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酒),诗人也自吟:“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别)。这首诗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一开篇即埋怨琴瑟,你为什么无缘无故五十弦,因此勾起我对“华年”的思念?由此说明这“华年”诗人原本不想思,也不忍思,却是被瑟声勾起不由不思,不能不思,瑟声的情调和诗人内心的困惑由此也就可想而知。读这两句诗还应注意,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那就更能引人遐想了,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这首诗,一般认为写于作者晚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诗人聆锦瑟繁弦,思华年往事,音繁绪乱,怅惘难言。由此可见,这首诗有可能是诗人在人生暮年回忆青春年少时的一段往事。再看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抒发往事如烟之叹。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因此感到人生虚无,陷入迷惘的境界之中。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含有“欲将心事付琴瑶”意思,表明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抒写“思华年”时的凄苦。诗人用“望帝”自况,用“春心”喻少年时的美好理想和情思,用杜鹃悲苦凄楚的鸣唱喻凄清的瑟声。意思是说,无论人生是梦是真,是喜是悲,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死去,也要像望帝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那样,借用琴瑟唱出自己的凄美的心曲。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古人写诗作文讲究起承转合,首联、颔联是“起”和“承”,颈联是“转”,尾联是“合”。笔到“转”时,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这是历来诗家在律诗创作上极为重视的一联,最能见出作者的功力,也最不易写好。本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泪化珠,珠化泪,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但是,人世中却又常常把美好的东西作践毁灭,让珠化成了泪,其痛苦恐怕是鲛人也难以想象的吧!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见仁见智,尽可各抒己见了。是不是有怀才不遇之叹?在庙堂外(沧海)时没有人来“求珠”,在长安(蓝田)时也无人“发玉”。但是,我们可以设想,玉埋地,也许是暗示诗人怀才不遇,玉生烟,也许是欣慰于“仕途不幸诗家幸”吧。最后一联是“合”,用“此情”二字总揽全篇,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用“追忆”二字缆住如野马奔驰的思绪,与开端“思”相为呼应。读这两句诗更要注意“惘然”二字,“惘然”也就是“无端”,无端的惘然,就是朦胧,混沌,莫可名状。诗人在结尾用这两句诗,强化其怅惘的心情,在怅惘之中见出他回忆往事的苦痛和迷茫。诗人描摹的心情只能是现在的感觉,但又穿插了过往和未来。“当时”是指往昔,而“待”却是未来。“追忆”既是今天忆往昔,又指将来忆现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我今天在上面回忆的那番感慨将永远萦绕在心中,将来也仍然会时时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是当年身历其中便有怅惘之情,今日回忆倍感怅惘,将来追忆必定更加惘然,一切都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琢磨不透,恍如隔世,不堪回首。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说什么海外还有一个同样的九州,贵妃在那里等待和玄宗来生相会,这当然是徒然无用的空洞传说;来生来世无法预测,但今生今世夫妻缘分的确已经完结。海外: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大九州”之说,声言除了中国的九州,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史记邹衍传:“中国者,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一区中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徒闻:空闻,白白地听到。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他生未卜: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卜,预料。)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深夜里,忽听到禁卫军敲着梆子,好像是巡逻护驾,没想到竟是一场空喜,实际上不再有鸡人敲着更筹报晓了。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柝,tu。无复:不再有。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宫中这掌握时间的卫士便叫鸡人。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一日,随行禁军按兵不动,驻马不前,想当年讥笑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没想到自个儿生离死别竟在今天。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夜海誓山盟,当时玄宗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只能会见一次还加以嘲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为什么做了四十五年的大唐天子,竟然不能像卢家莫愁夫妻恩恩爱爱长相厮守。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卢家有莫愁: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诗人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美满反衬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首联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等语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二字加以否定。“徒闻”,徒然空洞地听说。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但这有什么用呢?他生他世的事渺茫“未卜”;此生今世的恩恩爱爱却已分明结束。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此生”怎样“休”?自然地引出下文。次联用“鸡人报晓筹”这个意象概括宫廷生活,用“虎旅传宵柝”这个意象概括逃难生活。前者反衬后者,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用以护驾,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不再有“鸡人”为之 “报晓筹”,杨贵妃的末日来到了。第三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传颂已久的名句。“此日”指杨妃的忌日。这一联的高妙之处在于,“六军驻马”想干什么?又干了什么?诗中没有点明,留待读者补充,而是宕开一笔,由“此日”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更加丰富。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鹊桥相会,孰料自己反落得个被人耻笑的可悲下场!同时,“七夕笑牵牛”又与“六军同驻马”对比,“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尾联紧承上联而来,点明题旨。尾联也包含强烈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棒打鸳鸯散,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女却能长相厮守,白头偕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平民百姓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这样的质问结尾,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强化了批判的力度和深度。特色鉴赏1锦瑟(1)象征: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喻重在“形”的相似,象征重在“神”的相似。锦瑟一诗的“锦瑟”、“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给人以意蕴深厚的朦胧美。(2)用典: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庄周梦蝶,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望帝啼血,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3)结构:这首诗首联以“思华年”引起全篇,尾联用“追忆”二字与首联呼应,用“情”“惘然”三字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首尾两联表达的内容清晰而且确定,根本没有朦胧的意味。但是颔联和颈联“忆”的是什么“情”呢?诗人却只用“庄周梦蝶”、“杜帝化鹃”、“鲛人泣珠”、“蓝玉生烟”四个典故来表达,又让读者坠入了五里雾中。这种又清醒又迷糊、又明白又混沌的结构,正可以很好地表现诗中那如梦似幻、朦胧恍惚的意境。形式和内容配合到了极致。锦瑟结构示意图思华年(领起)首庄周梦蝶、杜帝化鹃此情尾鲛人泣珠、蓝玉生烟惘然呼追忆(归结)应2马嵬(其二)(1)巧对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2)倒叙从章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颇似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结构如下图:马嵬结构示意图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倒空闻传宵柝此无复报更筹生叙倒六军同驻马休叙七夕笑牵牛不及莫愁追问“如何”问题探究第一题,李商隐的锦瑟诗,从北宋算起,一千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恕诚和刘学锴二位先生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列举了四十二种解释。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就有开宗明义说、悼亡说、自况说、爱情说、音乐说、诗评说,求仕说,还有不刻意求解的意境说等。本书采用朦胧说,你对此是不是有不同看法呢?第二题,李商隐的马嵬,好似主旨比较明确,它是讽刺唐明皇迷恋女色,荒废朝政。但是,诗无达诂,不同的人对这首诗同样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你对诗的主旨有什么新的看法呢?请你对上述两个问题深入探讨,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各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探究思路:第一题,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可以把它当作爱情诗解读:锦瑟诗首二句是对失去的美好青春的记忆。有“思华年”作为诗眼,一声声的锦瑟之音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是什么样的美好过去令诗人回忆和感伤呢?颔颈二联本应透露内中消息。但是作者故意迷离其言,使解家亦陷于迷离。不过与琴瑟相关的情是什么情?能使人和对象融合、乃至忘掉自我的梦是什么梦?啼尽杜鹃之血的情又是什么情?月明之夜的珠泪是什么泪?如日光之下玉的氤氲温馨之气又是什么气呢?只能是爱情,而不是其他的情。这就是诗中透出的真实的气息。我们可以分析颔颈二联的意象,是颇耐人寻味的:庄生、望帝,明写男性,当是义山自指无疑。而蝴蝶和杜鹃呢,说成是自身的转换也未尝不可,但是不如说成是晓梦所迷的对象和春心所托的对象,那就是义山之所爱,当是女性的象征。而“沧海”一联写的也是当下情景,蚌蛤吐珠如泪,白玉氤氲如烟,恐也是恋爱之欢乐吧。这样与尾联的“此情”、“当时”相接,也就很自然了。如此欢爱,不只是今日回忆起来感伤不已,即在当日已然惘然若失了,可见此情之珍贵难得。至于义山回忆的是和哪一位女士的恋爱史,也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它当作自伤身世的诗解读:解读锦瑟不能抛开李商隐的人生,“知人论世”嘛!李商隐在其十九岁时得到属于牛党的令狐楚的赏识,二十五岁那年又经令孤楚的儿子令狐綯的推荐中了进士,应该说牛党对他是有恩情的。但是后来李商隐又得到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并且把他最小的女儿嫁给了他,作了王茂元的女婿。于是作为李党政敌的牛党认为李商隐此种行为是背恩忘义。后来令孤綯作了宰相执掌政权后,就处处排挤李商隐,使李商隐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这段人生经历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他的诗歌带有明显的主观化倾向,注重诗人的内心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李商隐这首诗时要导源诗人内心的情绪感受,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底蕴。锦瑟首联告诉我们这首诗的诗心是“思华年”。再看尾联,尾联实际上是呼应首联,意思是说: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流逝,只能成为一种追忆,但青春年华的酸甜苦辣之情在当时实际上就使人惘然不知所措了。尾联抒发一种惘然之情,而这种惘然之情是通过诗人的追忆所获,所以这首诗的线索是追忆,这很明白的。然而,“此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呢?我们再来解读中间两联。先看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庄生晓梦”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是一则哲学寓言,李商隐活用此典,把庄子所做的梦说成是“晓梦”,“晓梦”是美好的,令人痴迷的,却又是短暂的,虚幻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忧虑而死,魂化杜鹃,暮春啼哭,口中流血,其声哀怨。这是“哀怨、悲切”之音。再看颈联,沧海珠泪。珠美好而珍贵,却化作眼泪,“鲛人泣珠”,我们能不“心动”?蓝田玉烟。玉那么美好,却深埋地下,化作一缕青烟。以上分析说明,锦瑟所说的“此情”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是短暂的,结局是悲哀的,因为它被毁灭被摧残,一切都化为乌有,如“珠有泪”“玉生烟”。这不分明是对自己悲惨人生的大总结大概括?所以锦瑟是一首自伤身世之作。第二题,马嵬(其二)是咏史诗,借马嵬之变讥讽唐明皇,这一点几乎众口一词。但具体来说,是讽刺唐明皇的什么呢?又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嘲讽唐玄宗荒淫误国,“五十年天子,求保一妇人而不可得,堪为色荒之戒矣。”一说是嘲讽唐玄宗对爱情的背叛,揭露他的虚伪。马嵬兵变发生后,唐明皇为了保全自己下令将杨贵妃勒死于佛堂,以求平息众怒。回想天宝十年七月七日,帝妃在长生殿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而嘲笑牛郎与织女一年才得一次相见。然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明皇背叛了盟誓,帝妃之爱成了残酷官廷斗争的牺牲品。“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是对唐玄宗言而无信的最尖锐的批判。我们如果把李商隐的马嵬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对比:白居易的长恨歌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但李商隐却反其道而行之。由此,我们还可以发见新的感触:不只看到白、李二人秉性的差异,而且发现唐朝的政治氛围是多么宽松。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风流故事,人们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以为之一掬同情之泪,也可以对之揶揄嘲讽,甚至严辞抨击。难怪唐朝的文人思想那么活跃!难怪唐朝出现了那么多大诗人、大文豪!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大发感慨,说唐人敢于对本朝先世宫禁嬖昵之事,直辞咏寄,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相比之下“今之诗人,不敢尔也”。如果翻翻历史,看看现在,恐怕不只是南宋的文人“不敢尔”矣。训练提高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1)无端(2)华年(3)生烟(4)可待(5)徒闻(6)惘然(7)宵柝(8)四纪答:2下面马嵬坡是李商隐同时代诗人郑畋的诗作,请将其与李诗马嵬二首比较,说说二者在立意上有什么不同?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注释:玄宗回马:指唐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途中经过马嵬坡的杨贵妃墓。云雨难忘:指唐玄宗对被赐死的杨贵妃未能忘怀。日月新:指安史之乱被平定,山河重光。景阳宫井:指陈后主,在隋兵打进金陵时,他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俘虏。答:3有人把锦瑟看作是李商隐悼念亡妻的诗。请你想一想,如果是说成立,则这首诗当作怎样解读?答:4根据指定的要求默写诗句:(1)蜀道难中运用了神话传说的诗句有:。(2)杜诗三首中描写秋景的名句有:。(3)琵琶行中最感动人的诗句有:。(4)锦瑟中描写“华年”“惘然情”的诗句是:。5下面是李商隐马嵬(其一),请你对照注解赏读后,为其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冀马燕犀(1)动地来,自埋红粉(2)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3,玉辇(4)何由过马嵬(5)。注释:(1)冀马燕犀:代指安禄山叛军。冀、燕是幽州,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以范阳(治所幽州,今北京西南)三镇节度使起兵反唐。(2)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代指美女,此处指杨贵妃。(3)倾国:使国家倾倒、颠覆。(4)玉辇(nin):古代帝王的乘舆。(5)过马嵬:指唐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途中经过马嵬坡的杨贵妃墓。答案:6下面是李商隐隋宫诗,请你认真赏读后答题: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1)对这首诗的解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说隋炀帝兴高采烈地南游,当时皇恩浩荡,国泰民安,不需要动用武力戒严。b颔联“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此联的意思是说,隋炀帝南游没有大臣上书劝谏。c颈联“春风”点明了隋炀帝南游的时间。“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此联的意思是全国上下为隋炀帝南游赶制宫锦。d尾联“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此联的意思是指隋炀帝南游的人马一半骑马,一半坐船。(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前两句写隋炀帝南游的豪兴,后两句写国民进贡财物。b这首诗对比鲜明,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c这首诗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抓住裁剪宫锦这个细节,暗示隋炀帝南游耗费巨大,动用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咏史诗。第一、二、四句押韵,无对仗。答:6人生是什么?苏东坡说:“人生如梦。”李商隐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也是“梦”。至于“晓梦迷蝴蝶”的庄子,说得更明白。他说:大觉大悟之人,也就是参透人生的人,知道人生是梦,愚蠢的人以为不是梦。总之,在这些先哲看来,人生是一个朦胧恍惚,不可捉摸的如梦似幻的世界。你说人生是“梦”吗?我们的未来是“梦”吗?不!请你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题,写一首诗或一篇散文,畅叙自己的人生理想。答:解析与答案1解析:“生烟”、“可待”等容易解错,“柝”字易读错。答案:(1)无缘无故地;(2)美好的年华,即青春岁月;(3)升起烟雾;(4)怎么能、哪能;(5)白白地听到;(6)迷茫,不清楚,wng;(7)在夜晚敲着梆子,tu;(8)木星绕太阳运转一周十年为一纪。2解析: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对李诗的理解。答案:郑诗把唐明皇写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认为他比那个和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俘虏的陈后主要英明得多。对这种为“尊者”文过饰非的写法。李商隐则针锋相对,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3解析:如果解作悼亡妻之作,那么此诗就不再朦胧而是坐实。理解时可参看朱彝尊“悼亡”说(见“学法漫谈(二)。答案:此诗解为悼亡诗,大体背景是:妻子死时,李商隐三十九岁,正在长安做官。从其他诗里看得出来,他妻子是在长安死的。当时长安埋葬死人,都是在终南山,而终南山的余脉就是蓝田山。因此他妻子必定是埋在终南山,甚至可能就是蓝田山。这是夏秋之间的事。这年冬,他就到四川去给人当幕僚。这首诗,可能是第二年春在四川怀念亡妻时写的。根据上述背景,诗可以这样理解:锦瑟应当是妻子弹奏过的,如今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因此借以起兴。这五十弦柱妻子都曾摸过,都会使人想起逝去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校园电脑室一体化购置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项目社区商业布局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商业综合体水电暖安装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委托合同
- 2025便利店智能货架设备采购与服务合同模板
- 语言开发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企业合作招标投标合同范本(合同协议书)
- 红酒品酒师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担保公司贷款合同模板范文
- 2025标准区域代理合同模板
- 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课件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GB/T 32486-2016舞台LED灯具通用技术要求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临床科研课件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