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1页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2页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3页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4页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病科 中医临床路径 血液病科 中医临床路径 目 录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临床路径295 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300 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304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308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临床路径 一、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ICD-10编码:C95.0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临床常见证候: 邪盛正虚证 邪热炽盛证 痰瘀互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ICD-10编码:C95.003)。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ICD-10编码:C95.003)的患者。2.疾病亚型属于M3、M2b、M6。 3.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化疗者。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295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白细胞形态分类 (3)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组织化学 (4)免疫表型 (5)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检测 (6)凝血功能 (7)肝功能、肾功能 (8)感染性疾病筛查 (9)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髓活组织检查、胸部 X线片、超声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邪盛正虚证:祛邪解毒, 扶正固本。 (2)邪热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痰瘀互结证:化痰散结,祛瘀解毒。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 3. 对症治疗。 4基础治疗:伴有严重贫血、出血、感染、粒细胞缺乏者,予以相应处理。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出血情况有所改善。 2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本病进展,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296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ICD-10编码:C95.003)包括:M2:C92.002,M3:C92.401,M6:C94.001。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化疗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天 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 2-7天) 年 月 日 (第 8-14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常规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完善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白细胞形态分类、血型 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检测 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其他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血液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其他疗法 血常规、白细胞形态分类(2-3次/周)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血液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其他疗法 血常规、白细胞形态分类(2-3次/周)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29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主要护理工作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执行入院各项检查护理工作 根据医嘱执行治疗辅助工作 饮食指导 口腔、肛周、皮肤护理安排陪护工作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根据医嘱执行治疗辅助工作 饮食指导 口腔、肛周、皮肤护理 安排陪护工作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298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5-28天) 年 月 日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完善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疗效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开具出院证明 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制定随诊计划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其他疗法 血常规、白细胞形态分类(2-3次 /周)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执行各项常规护理工作 根据医嘱执行治疗辅助工作 饮食指导 口腔、肛周、皮肤护理 安排陪护工作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299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 一、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髓劳。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CD-10编码:D61.9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肾阴阳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髓劳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CD-10编码:D61.903)。 2.当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3.有以下因素之一者,不进入本路径: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型和型。 (2)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对处方中药过敏的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300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骨髓穿刺常规检查、骨髓活检、骨髓细胞染色体 (3)(RBC、WBC)CD55+、CD59+ (4)肝功能、肾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 (6)心电图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功能,淋巴细胞亚群,血清铁蛋白、血清维生素B12、叶酸,Coombs试验,骨髓CD34+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HBV-DNA,胸部 X线片或 CT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填精益髓。 (2)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填精益髓。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壮阳,填精益髓。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 4.基础治疗: 维持原有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治疗。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贫血和出血症状改善,疗效指数达30%以上。 2.已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诊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在治疗过程中转为克隆性疾病者,退出本路径。 2.发生威胁生命的感染和出血时,退出本路径。 3.在治疗过程中,伴有的其他系统疾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301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CD-10编码:D61.90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0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第 1天)年 月 日 (第214天) 年 月 日 (第15 29天) 年 月 日 (第 30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书写病历 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确定初步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 完善必要检查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 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制定个体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开具出院带药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骨髓穿刺常规检查、骨髓活检、骨髓细胞染色体。 (RBC、WBC)CD55+、CD59+, 肝功能、肾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腹部超声 其他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血液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302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协助做好日常卫生,恰当处理感染灶 夜间巡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协助做好日常卫生,恰当处理感染灶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303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 一、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病(TCD编码:BNP1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CD-10编码:D69.402)。(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 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 血热妄行证 气不摄血证 阴虚火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1-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病(TCD编码:BNP150)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10编码:D69.4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04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3.难治性 ITP和重症 ITP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骨髓细胞学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4)凝血功能 (5)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 (6)胸部 X线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相关病原体检查、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2)气不摄血证:补脾益气,摄血止血。 (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 对症治疗。 4基础治疗。 既往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维持治疗并逐步减停。 5.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出血症状改善或血小板计数有所升高。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演变为重症ITP,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或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者,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或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305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标准住院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CD编码:BNP150,ICD-10编码:D69.303)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7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判定中医证型 确定初步治疗方案 下达医嘱、开具化验及检查单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并签署告知书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讨论检查结果,并予相应处理 完善必要检查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防治并发症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学、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骨髓细胞学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凝血功能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 胸部 X线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其他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及护理评估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遵医嘱执行诊疗措施 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306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间 年 月 日 (第821天) 年 月 日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疗效评估 防治并发症 开具出院证明 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制定随诊计划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遵医嘱执行诊疗措施 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30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 一、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风(TCD编码:BWR1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 风盛血热证 阴虚火旺证 气虚不摄证 湿热蕴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风(过敏性紫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风(TCD编码:BWR160)和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308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感染性疾病筛查 (4)凝血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 X线片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相关病原体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微球蛋白、尿沉渣分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盛血热证:疏风清热,解毒凉血。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3)气虚不摄证:健脾益气,固本摄血。 (4)湿热蕴结证:清热化湿,宁血化斑。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紫癜消失或减少,未见新的紫癜。 2.关节疼痛、腹痛消失或减轻。 3.肾脏受累减轻或稳定无进展。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合并严重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合并症(如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和严重的肾脏病变导致肾功不全者等),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309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紫癜风(过敏性紫癜)(TCD编码:BWR160,ICD-10编码:D69.0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