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论语十二章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论语十二章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论语十二章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论语十二章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论语十二章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 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 要义 善人和不善人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 相互借鉴 相互影响 相互转化 好人可以变坏 坏人可以变好 有善人必有不善人 有圣人就有强盗 无善人也就无所谓不善人 师就是模范标本 资就是借鉴材料 师资 一词源出于此 今天的 师资 就是教师队伍的意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扬好人好事的带头作用 让人们见贤思齐 见善改过 从而感化带动后进的人们 同样 也要以坏人坏事为反面教材 知道坏人们的可悲下场 引以为戒 不致重蹈覆辙 误入歧途 故事 韩非子 喻老 周有玉版 纣令胶鬲索之 文王不予 费仲来求 因予之 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 周恶贤者之得志 故予费仲 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 贵之也 而资费仲玉版者 是爱之也 故曰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逆 是谓要妙 胶鬲就是 举于鱼盐之中 的那位贤人 费仲就是荐进苏妲己以亡殷的大奸臣 敌国的贤臣就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敌国的奸臣反而能成为自己的盟军 所以文王不予胶鬲玉版而予费仲 目的在于使纣王更加轻胶鬲而重费仲 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 殷亡不远矣 文王举姜太公于渭滨 以为军师 所谓 太公八十遇文王 文王让他坐上自己的车子 亲自把他拉到宫中 所以老子接着说 不尊敬老师 不爱惜反面教材 即使智者也要迷惑起来 这就是要言妙道 我们也常常用坏人坏事的例子教育人们走正道 不走正道没有好结果 像他们那样是罪有应得 君子爱财 取之以道 君子好色 纳之以礼 坏人坏事的警世作用也不可忽视 有时反面教材比正面榜样更有力量 我的高中同学某某 是县城机关子弟 和一帮机关子弟在一起走了邪路 从读初中时起便开始伙盗 连武装部的枪支弹药都敢偷 读高中时还是我们班的班长 和女团支部书记谈恋爱 谁也想不到他会是一个盗窃犯 八三年夏我们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 公安人员突然来把他押走了 同学们为之大惊失色 这年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一网拉出很多 大鱼 审判大会是阴历八月十四召开的 而且就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 就是为了以罪犯们 特别是我们的班长为反面材料来警诫教育青年学生们 看看你们的同学 胸前挂着个大牌子 剃了葫芦头 反铐双手 两个民警押着他 谁犯了法就是这个样子 所谓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一幕永远留在我们的心目中 终生以为教训 借鉴 不再重蹈同学的覆辙 决不走到邪路上去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大臣魏征 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 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 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 所以在他统治时期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局面 魏征病死后 唐太宗痛哭失声 非常悲伤 下令为魏征立碑 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 太宗时常想念魏征 感叹的对群臣说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由这两则都可以联想到 论语 中的一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人初生叫婴儿 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 ti o 年 男孩8岁称龆 ti o 年 龆龀ti och n儿童换牙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耄耋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 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 称青少年为束发 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 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 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有与无相互对立而得以产生 难和易互相对立而形成 长与短相对立而得以体现 高与下互相对立而存在 音与声相对立而和谐 前与后互相对立而出现 这是永恒的 因此 圣人用 无为 的态度来对一切问题 实行 不言 的教导 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己能 立功而不甘落后自居 也只有他不居功 其功绩才不会失去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 1 有道 2 而正 3 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注释 1 就 靠近 看齐 2 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 3 正 匡正 端正 译文孔子说 君子 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小心谨慎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 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 是道也 何足以臧 注释 衣 穿 当动词用 敝缊袍 敝 坏 缊 音 旧的丝棉絮 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狐貉 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这两句见 诗经 邶风 雄雉 篇 忮 音 害的意思 臧 善 好 译文 孔子说 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 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 大概只有仲由吧 诗经 上说 不嫉妒 不贪求 为什么说不好呢 子路听后 反复背诵这句诗 孔子又说 只做到这样 怎么能说十足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 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 因为仅是不贪求 不嫉妒是不够的 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 成就一番大事业 原文 子贡问为仁 子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 孔子说 工匠要做好工作 必须先磨快工具 住在一个国家 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 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读解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 论语集解 引孔安国的注解说 工以利器为用 人以贤友为助 常言说得好 磨刀不误砍柴工 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 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 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 与他们做朋友 受他们的影响熏陶 潜移默化 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在得到提高 其实 这也正是 颜渊 篇里曾子说君子 以友辅仁 的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说 便是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所以 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 全乡人都喜欢 赞扬他 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 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又问孔子说 全乡人都厌恶 憎恨他 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是不能肯定的 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 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 回 回也闻一以 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 女弗 如也 论语 愈 较好 望 比 以 以至 吾与 与 同意 赞同 弗 副词 相当于 不之 孔子对子贡说 你和颜回比 谁好些 子贡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