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1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2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3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驾校不教的知识(1) 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汽车之家 用车技巧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车辆行驶在路上,后视镜特别是车辆的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外后视镜你会用么?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外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外后视镜的区别内后视镜的区别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聊完了后视镜的调节我们再来说说后视镜的使用,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但是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来服务于自己的驾驶行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网络中有不少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比如车占后视镜的面积和距离的关系,至于方法是否准确,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下文将统一说外后视镜在各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情况。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实施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10.5米和11.7米,与网络中描述的12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车距的窍门有一定的依据,不过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从实验来看,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加装大视野后视镜的变化 上文中提到了,如今为了缩小视觉盲区,不少朋友选择大视野后视镜。虽然盲区有所减小,但是大视野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会将镜面中反射的物体形态造成变化,同时对于距离的判断也会有所偏差,使用大视野后视镜的车辆是否还能遵循这套判断标准呢,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注:为了进行试验我给马自达6改装了大视野外后视镜。 场景1:后车充满后视镜 通过实验,当后车充满前车后视镜时,此时前后车已经头尾相接,没有一点间距,可见大视野后视镜在提高视野的同时,对于距离的错觉也存在着。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此时不加装大视野外后视镜的时候,次状况两车相距应该在五米左右,但是使用大视野后视镜后,两车间距仅为2.4米,距离缩小了一半。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在未安装大视野后视镜的时候次状态巨后车有8米左右的距离,在大视野后视镜的使用状态下,间距只有3.2米,距离大幅缩短。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此时前后车相距仅为5.8米,与普通后视镜相比距离缩小了一半。 实验总结: 虽然大视野后视镜确实可以缩小盲区,增大视野,但是由于镜面成像上的不同,对于距离的判断会严重失真,因此选择大视野后视镜的车主在实际驾车过程中,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车辆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文/汽车之家 郭骁)注:每款车的后视镜大小可能不一样,但基本使用情况还是相似的,如果您还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文章后面告诉我们正确调整坐姿1.驾驶前的准备工作:坐姿调整 这个环节有些老生常谈了,不过以珍惜生命的角度看,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日常驾驶中有很多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的,比如坐姿的调整,很多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做这个动作的概念。实际上良好的坐姿将为你的安全提供充分保障,下面就来看看教练是怎么调节坐姿的。坐到驾驶位以后的第一个步骤是调节座椅高低(座椅不能调高低的则省去这个步骤),要求头部空间合适,同时视线不会过低。总体来说这一步没有特别固定的标准,以自己感觉舒适为佳。 接下来调节座椅的远近,可以用右脚把刹车踏板踩实,这时如果你的右腿能保持弯曲状态而且还能继续往下发力,同时也不会弯曲到难受,那么距离就比较合适了,但像上图那样的距离就绝对错误了:踩下刹车踏板后右腿已经完全伸直,遇到紧急情况时这样是无法迅速、有效制动的,后果也可想而知。 然后是调节座椅靠背的动作,大家平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有很多人开车双手握方向盘的时候手臂是伸直的,整个人斜斜的半躺半靠在座椅里,看起来很惬意,实际上这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因为这种姿势无法有效的控制方向。正确的标准是:当你的肩膀贴在座椅靠背上时,伸直手臂,可以将手腕搭在方向盘上沿。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调节靠背,无论方向盘转动怎样的角度你的手臂都可以用弯曲、有力的姿态来应对,如果达不到上面的标准,请将靠背立起来一些。 头枕调节是常被大家忽略的环节,其实在突发事故当中比如被别人追尾它可以非常有效的保护你的颈椎和头部。所以在出发前调整一下这个小部件的位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调可能天就黑了.别急,还剩最后两个步骤。座椅部分结束后,把方向盘的位置调一下,以自己觉得舒服为标准(如果不能调的话就省去这一步)。最后一个步骤至关重要,否则前面的努力全都白费:一定记得系上安全带!没有这个习惯的朋友要注意了,你真的是在“游戏人生”,尤其是现在很多车都配有安全气囊,如果这时也不系安全带的话,气囊反而会成为强大的夺命武器。2.正确使用方向盘 这样的讲解似乎没什么必要,但真不确定所有人都能正确的操作方向盘,我是说以最标准、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来操作。至少有二三成的人是从来不握3点9点位置的,他们喜欢的是2点和10点位置握起来舒服,可特殊情况就不灵了。 截止到这里正式发车前的准备工作就做的差不多了,虽然本环节的内容有些枯燥,都是基础的基础,但在关键时刻它们都是可以救命的,所以我还是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为了安全的名义,请已经了如指掌的车主们直接进入下面的内容。3.ABS紧急制动 小标题是官方给出的命名方法,实际上我更愿意管它叫做紧急避让用强力刹车加迅速转向的方式来躲避正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 培训中我们驾驶奥迪TTS在上图中的1号位置发车,S挡全力加速到90km/h以上,然后在2号位置看到障碍物(当然,是假装的,其实早就看到了.),迅速松开油门全力踩下刹车踏板,同时向左或者右边车道转向,躲过障碍物。 这套动作的关键在于动作的及时跟进,首先要培养意识,如果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应该去踩刹车,遗憾的是很多事故是由于驾驶者一紧张就去踩了油门,其次是转向的配合,在全力刹车情况下车辆的重心会猛烈前移,此时前轴的受力突然加大,轮胎抓地力增强,转向力度、反馈也都和平常完全不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手臂上要稍微多发一些力才行。4.高速并线 这次模仿的还是紧急避让,但不再踩刹车了,直接悠过去的方式听起来挺刺激,但掌握起来也要困难的多。跟前面的方法相比,这种处理过程更适合用在车多的情况下,比如你所在的车道前方出现障碍物,但旁边车道后方有来车,如果你踩死刹车并且变道就有可能被后方来车追尾,所以要用继续前进的方式。 训练用的场地和刚才的ABS紧急制动项目是在一起,桩筒码放稍稍做了变化,取消了左边的车道,所有学员从右边躲避,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控制起幅度来比较靠谱一些。从1号位置加速至90km/h左右,看到障碍物后迅速松开油门不要踩刹车同时控制方向来躲避障碍物。 我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没有控制好转向动作的速度和幅度,结果车辆失控撞死好几个桩筒,这要是在真实路况我就直接无期了。车辆从加速状态到松开油门,重心也会有前移,但程度比踩死刹车的情况要小很多,同时车本身的速度也没有太大下降,因此打方向的动作一定要缓慢沉稳,幅度稍微大一些或者动作快了一些都会让车辆失去控制,对车头动作一定要有个预判,尽量把车身姿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面两种方法都可以处理紧急避让的情况,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把动作做的迅速、果断,在高速情况下任何犹都不是好习惯,另外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视线,人体有着一套自己的反应机制,紧急情况的短暂瞬间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你的视线投向哪里,你就会把车转向哪里,所以看好自己要前进的方向,不该看的咱不看。5.转向不足 转向不足是前驱车的噩梦,大部分情况下面对推头我们只能束手就擒,实际上掌握了技巧也是可以应对的,教练给出了标准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的用车是A4L,在1号位置全力加速至50km/h左右,然后猛打方向入弯,由于地面特意撒了很多水,转向不足立刻出现,紧接着你要同时做两个动作,一是松开油门,二是往弯道外侧的方向稍稍转动方向盘。收油是为了减少前桥负担,往弯道外侧转向是降低前轮的侧向受力,让它们重新找回抓地力。做完这两个动作后,车辆就又在你的掌控之下了,然后再把方向打回弯心,顺利出弯。 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惯性思维的影响,当转向不足出现后,普遍的想法和做法是继续往弯心打方向,希望车头能回来,这样做只有一个效果:转向不足更加严重。正确的做法是把方向往弯道外侧打,这个动作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抓地力的回归。同时不踩刹车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点,一般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出现什么情况先踩刹车停下来再说,而在转向不足出现时,踩刹车可能收不到什么好效果,车辆还是会继续往弯道外侧滑动,如果道路比较窄还是会被推出路面,最好的办法还是今天介绍的这样,让轮胎重新找回抓地力,把车辆拉回应该走的路线。6.转向过度 有不足就有过度,湿滑路面上即使是前驱车也会有失控的危险,遇到转向过度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可能大家都知道可以反打方向往回救,思路是正确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注意。 训练用的是混合路面,左边一半是正常的柏油路面,右边一半则铺上了厚钢板,为了增加湿滑度还都撒上了水,这样左右侧轮胎的附着力就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在1号位置加速至50km/h左右,驶上混合路面后猛踩刹车,由于轮胎在右边钢板路面的附着力要远小于左侧的柏油路面,因此车辆向左急剧旋转,也就模拟出了转向过度的情况。 我们要做的是立刻松开刹车踏板,不再让制动系统对轮胎施力,同时往右侧打方向,将车头迅速扳回,应该说这套动作没有太多技术上难以实现的地方,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反打方向的操作,幅度、速度都很关键,对车身的姿态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因为车辆在高速旋转的时候人是很容易晕的,如果在真实路况中遇到更是容易因为紧张而判断失误,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结合对车身的判断来掌握好方向盘的操作。 跟应对转向不足一样,这里仍旧要求你松开刹车踏板,所以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反而成了阻碍,在这种湿滑里面上继续刹车只会适得其反,左右轮胎的抓地力差异悬殊,而制动系统的刹车力度则相差不多,即使有电子分配的帮助也无法在极短时间内弥补这么大的差距,所以松开踏板才有可能停止旋转。另外反打方向的时机也要及时,一旦发现车身开始失控就要做这个动作,如果晚了的话就会像上图那样继续旋转下去. 驾校不教的知识(2) 用内后视镜判断车距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在日常驾驶中,后视镜尤其是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相对而言车内后视镜就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一些朋友竟然从来不使用车内后视镜。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外后视镜的使用和判断车距的方法,点击这里查看外后视镜判断车距文章那么今天就继续为大家讲解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如何调节内后视镜? 相对来说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比较容易,首先保持合适的坐姿,然后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大视野内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距离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局限于外后视镜,对于内后视镜的使用及判断方法并没有提及。我们知道车内后视镜在倒车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究竟通过车内后视镜能否进行车距判断呢,我们今天继续实验。场景1:以后车前杠下沿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为准 SUV在前:SUV车身较高,视线自然不错。此时内后视镜可将后窗完全映射在镜片内,虽然后窗面积不小,但是后窗的下沿并不低,这样就造成反射视线相对较平,当后车前杠重叠视线后,此时两车距离为12米。 三厢车在前:由于三厢车型坐姿较低,相对来说视线与地面的夹角很小,外加三厢车后窗角度很斜。因此虽然后视镜面积和SUV车型相似,但是真正映射出的视野并不算大,观察后车前杠重叠视线时,辆车相距长达16米。 两厢车在前:但从内后视镜的展示效果来看,两厢车从视线上其实要比三厢车好一些,和SUV车型有些许类似,后窗角度偏执,可以使其出现在后视镜中的视野有所提升。并且车窗面积相对于车身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后视镜当后车轮已经被盖住时,两车距离已经很近了,只有5米左右。场景2:以机器盖重叠视线边缘为参考 SUV在前:与之前提到的原理一样,由于车型类型和视线角度的原因,虽然从后视镜观察,后车格栅已经被挡住,但此时两车仍有6.5米的车距。 三厢车在前:同样的道理,三厢车后窗横截面积小,并且一些车型尾部上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线,不过此时距离后车还有一段距离,可达8.5米,算是一个安全距离。 两厢车在前:后窗较直,面积又很大,这导致后车格栅重叠住驾驶员视线时辆车车距仅有2.5米左右,如果在中高速行驶时,可以轻点刹车提示后车保持车距。场景3:视线边缘与后车前方风玻璃下沿重合 SUV在前:虽然此时后车半个车身已经消失在镜面之外,如果这时你在倒车,大可不用慌张。由于SUV车身高,辆车近距离停放,小车自然会被挡住半个车身,此时两车相距大约有2.7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对于三厢车来说,倾斜的后窗多少会影响视觉上的判断,虽然同样是挡风玻璃下沿重叠视线,但是考虑到视线和三厢车突出的尾部,此时辆车相距仅1.5米。 两厢车在前:这是两厢车需要注意,如果倒车入库时,后视镜中观察后车逐渐被视线埋没要非常小心了,因此两厢车后视镜内观察的景象相对直观,当后车格栅被埋没进视线后,两车仅有1米多的距离,并且当视线没过机器盖的一半时,两车相距就已经很近了。结论: 可能有人会问,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为什么不受车型影响,而内后视镜却被车型的不同影响如此之大呢?我们在下图进行了一个展示。 如图所示,中间的三厢车型由于坐姿低,后窗倾斜角度大,因此驾驶员的观察视线并不好,后视镜的视线角度与地平线夹角小,因此观察同样的标记物,实际距离最远。 上方的SUV车型由于车身高,相对来说视野要开阔一些,可以观察的范围也就等大更广,当标志物到达视线边缘时,要比三厢车型的实验距离偏近。 而两厢车由于车身小巧,车窗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占车身比例不小,因此相对来说视线更好,当标志物到达两厢车视线边缘时,距离其实已经很近了。 基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车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不用太过考虑车型因素,大家差别并不算大。然而车内后视镜判断车距就很难给出明确标准了,与车辆造型,车身形态等等都有关系,因此我们通过三种常见车型给大家作为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各位也要针对各自车型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标志点来准确的判断车距才最为保险。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之前提到的大视野后视镜会使视觉感受发生偏差,实际车距会比观察时更近一些,这一情况在内后视镜中也有所体现,不过不同的是,内后视镜通常都能将后窗完全映射进来,再通过后窗作为参考去观察后车在后窗中的位置就基本不会出现误差情况了驾校不教的知识(3) 侧方停车的实用技巧 汽车之家 用车技巧 开车出门停车是免不了的,如今车是越来越多,车位是越来越少,一些热点地区的车位可谓是一位难求,好容易碰到一个车位合不合适也要试试。 在常见的车位中,侧方停车是大家公认难度最大的,因为相对来说侧方停车主要凭感觉,两侧的参照物并不明确,因此在车位紧张的地方面对这样的车位,很多新手经常尝试失败后无奈放弃。网络中关于停车技巧的介绍不少,不过大多是将角度啊,距离啊作为参考,今天我们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以看得到的参照点,也希望对于新手朋友有所帮助。 严格意义上讲,侧方停车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不同车型,不同身材的驾驶者,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都会对停车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仅希望通过实验引导驾驶员朋友通过介绍的参照点来寻找摸索适合自己车辆的停车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好的停放车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借鉴,但切勿完全照搬,安全第一!第一步:判断车位大小: 不论什么样的方法,想要将车停进所谓的“车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车位足够大,如果是侧方停车的路边车位,我们建议选择至少要比车长再多出至少一米的车位才算保险,当然如果你自认为技术过硬,小一点也无妨。 对于判断车位大小,这主要是凭感觉,我们也很难给出严谨的方法,不过这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可循,当驾驶员的视线与机器盖右前角所形成的直线在右前车辆的左后轮之后,相对来说就是比较保险的。 同时转头看自己车辆的右后窗中露出的车辆面积不超过四分之一车身,基本上都是属于安全范围,当然下车观察也是非常提倡的。第二步:确定起始位置 按照网络中的建议,此时与旁车相隔1.5米左右开始倒车最为保险,经过测试,这个距离操作起来的确很舒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停车条件,那么缩短距离是否可行呢,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模拟一些道路比较狭窄的环境,将车停在离旁车较近的位置,此时右侧车门将将可以打开,经过测量两车车相距在80厘米左右,如果算上后视镜,车距不足半米。 当然再近一些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距离越近,把控方向,倒车距离的时机就要更精准才行。 为了倒车时车头更顺利的摆入车位,车辆应当比右侧车辆停放更加靠后一些作为起始位置,至于停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大家可以参考用右后轮与右侧车辆尾部平行,或是右侧车辆B柱保持着本车右前窗中央位置即可。第三步:右打满倒车入库 找到了合适的起始位置,我们就可以开始倒车了,此时将方向向右侧打满,(为了更好地保护转向系统,建议在打满后向相反方向回一点。并且尽量再缓慢移动中打轮,原地打轮对于车辆有一定损害,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并且开始缓慢倒车,当车头与旁车成45度角时将方向回正。往往作为驾驶员很难从车内视角中判断出是否达到45度,这里介绍一个小技巧,当你观察右侧后视镜的外侧与旁车B柱即将重叠,从左侧后视镜可以看见完整的后车,此时基本处于45度的车辆状态,方向可以回正了。第四步:回正倒车 回正方向后一定不要着急反打,此时车尾还没有进入车位中,需要正直方向继续倒车,当左侧反光镜中观察左后车轮即将与后车左侧在一条直线上,或是右侧后视镜外侧与右前车的左后尾灯即将在一条线上时,车辆可以停止后退并且向左侧打满。第五步:左打满倒车 再次缓慢倒车,此时车辆会慢慢进入车位,车头也逐渐回正,此时不要掉以轻心,仍然需要不断观察周围,防止与后车发生碰撞,同时避免右后侧车轮与路肩发生剐蹭。为了保险,我们可以给尾部留些余量,方向没必要刻意在倒车的过程中来回正,当车头有足够余量时,可以右打方向向前移动,对于没有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的车辆来说,前行比倒车更靠谱。 随后我们用视野更高的SUV车型再次实验,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SUV车型同样可以顺利挺入车位,看来这个方法还是非常靠谱的。 今天我们介绍的只是一种较为模糊的参考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车辆以及不同的驾驶人员,甚至不同的坐姿和角度都会对于停车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文章中提到的参考点作为参考,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车辆,培养“车感”,切勿将文中的参照物盲目照搬。(驾校不教的知识(4) 如何正确使用方向盘开车,手接触最多的部件就是方向盘,关于方向盘的正确握法,有很多种说法,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争议一直存在,特别是左手是否应该高一些等这样的说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天天用的方向盘应该怎样握。我们还是用最通俗的表盘点位来举例,即方向盘看成一个表盘,表的数字代表位置。 唯一称得上是正确的方向盘握法是左手9点,右手3点,也就是两只手对称地放在方向盘两侧,拇指轻轻搭在方向盘内侧,多数车型在这里都设计了凹槽。这个动作最正确只有一个原因安全,什么舒服啊、便于操作之类的都排在安全之后。双手握在方向盘3点和9点的位置有以下几个好处:1、可以做到精准的动作2、躲闪时可以做到最大转向幅度(第一把)3、回正时可以准确回到正位 也就是说,如果是手动挡车型,除了换挡和调节中控各种中控台上的按钮之外,其余时间双手都应该放在9点和3点的位置上。不正确的方向盘握法如下:1、10点4点 这样的握法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人持赞同观点,并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当时驾校教练就这么教的。没错,我也承认当时学车确实有些教练这么讲,但是这个动作确实对于驾驶安全是个隐患。 如果手已经习惯放在10点和4点上,在行驶中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人本能的反应除了踩刹车就是打方向躲避,而且紧急躲闪第一把基本来不及换手,如果这时你的手放的是10点和4点,那么需要向右紧急躲避的话就只能旋转方向盘160度左右,比握9点和3点少了30度,在障碍物面前30度左右的转向角也是有可能影响躲避的。另外,就算躲过去,那么回正时下意识动作也是回到对称的位置上,而这时候方向盘仍然还是歪的,需要再次调整。2、单手扶把 很多人喜欢左手扶方向盘,右手舒舒服服地搭在中央扶手上面。而单手扶把同样存在紧急躲避问题。另外,如果是单手扶把驾驶,为了左右都能有足够的转向,也有人会把手搭在方向盘中央上方,这样做会有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如果习惯了这种姿势后,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气囊弹出来,那么你的胳膊则可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被弹出的手臂还有可能伤害到你的脸和身体。3、其他位置也不正确 还有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把手搭在方向盘下环上,这个动作非常适合在一个懒洋洋的下午慵懒的行驶,非常舒服,但如果前面突然发生点情况,人类的手臂只能左右摆动45度,角度再想大胳膊就要反关节了,在慌乱中也很难再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非常危险。4、越野时或者走烂路时需注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路面极为复杂或者在需要越野时,我们在握方向盘时就不能将拇指贴在方向盘两侧的凹槽处了,因为车轮碰到大石头之类的障碍物时,车轮会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方向盘随之反向转动,如果这时拇指处于方向盘的空挡处,那么就很可能受伤。正确的做法是将拇指贴扶在方向盘的外环上,这样即使方向盘反转也不会伤手。 如果您是一位老司机,也许会说“我都用以上不正确的握姿开了几十年车了,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但不说明这就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一个事故是因为没有正确握方向盘导致的,那就太不划算了。毕竟开车是一件非常之认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找悠然自在的感觉还是在家里的沙发里吧。正确地转动方向盘手法 方向盘正确的转动方法是(前提是双手在9点和3点的标准位上):向右转动时,左手向上推,右手顺势往下拉,两只手同时用力,当两只手臂即将交叉时候,放开右手,在6点位置左右;待左手推方向盘差大约转动180度左右,用放开的右手去接应方向盘的9点位置。这是在安全为前提下,转向速度最快,单次转向角度最大的方法。1、搓把 这个动作很常见,在狭小的街道里倒车使用此方法确实简单省事儿,这个动作也没有严格规定不让使用。但是我现在还是把它算到不正确的动作分类里,毕竟这是一个非100%把握的动作,如果在倒车过程中路面稍有不平或者手上有汗造成“搓把打滑”导致刮蹭事故,也是以小失大。2、掏轮 这个动作的初衷就是为了省力,更多地出现在过去的大公交和大卡车上,因为转向助力比较差劲需要很大的力量去转向。首先现在家用轿车的转向助力已经非常轻便,在转任何角度弯的时都不会花费你多余的力气;第二用掏轮这个动作,手是处于方向盘辐条之间的,有突发情况,方向盘回转也有可能打伤手臂;第三有突发情况时,手也无法迅速回位,导致危险。所以这个有掏轮这个习惯的朋友应该改改了。松开方向盘回正 这个绝对是个偷懒的动作,而且如果掌握得好,手不用动地方就可以非常均匀的回正方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在回正过程中车轮压到不平的路面,相当于车轮在瞬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车头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如果在转弯中有突发情况,由于此时这时手不在方向盘任何点位上,所以躲闪必定也受到影响。我们在网站上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从调查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现在使用标准手法来握方向盘和转向的网友占了多数,但不规范动作(比如4点和10点握法和单手握方向盘)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我们还是再次呼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行驶安全,请使用标准的方向盘握法,这不会费多少事儿和多少力量的。 还是文章开头说的,关于方向盘的握法没有法律标准,也没有人会监督,另外就算不按照标准握法来也不会出什么事儿,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怎么握都没问题。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要了解什么姿势有什么样的好处,什么样的姿势有什么样的危害,当真正了解了这些以后,应该怎么样握自然就规范化了,剩下的只是习惯问题。(驾校不教的知识(5) 路上各种冤的违章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对我们这些经常开车的司机更为适用,多数司机朋友都多少因为一些“问题”被罚,比如超速或者违章停车之类的,但有一些道路违章情况在我们脑子中的印象不深因此在违章的时候毫不知情,甚至被警察叔叔抓个现行的时候还连连叫“冤”。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各种“冤枉”的交通违章现象。1、路边停车无责赔偿 相信大家在平常开车的时候这个情况最常见,送个人或者在等个人我们都习惯把车停在路边等待,但这时候要有个骑自行车的人或者行人没留神撞到你车上的话那你可能就要倒霉了。如果他没事儿倒还好说,如果他因为撞上你的车受伤或者相关物品受损的话,不仅行人或者骑自行的人不能赔偿你,你还要赔偿他们呢。 看完之后你会说,怎么这么霸道,他撞了我,还要我赔偿他。这个没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我们就这个问题也咨询了法律专家,专家表示: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等人或者临时停靠的时候找到停车位,或者采取即下即走的方法,停在路边时间越长你的危险就越大。 另外我们也提醒您,如果您需要临时路边停车的话,一定要仔细观察左右后视镜的情况,实在不成扭头看看车外是否有行人之类的,确认安全之后再并线停车。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违章停车将会处以200元的罚款。2、临时号牌未悬挂 很多刚买了新车的朋友都会犯这个毛病,觉得临时号牌就是一张纸,挂不挂的警察也没工夫理你。在正式号牌下来之后,好多人还不把正式号牌拧在车上,这样做最主要的就是认为交警、监控探头查不到你,可以各种违章。 人在做天在看,我很鄙视这种行为,有了正式的号牌就要悬挂,如果正式号牌还没有下来,也要按照要求把临时号牌按照要求悬挂在要求的位置,如果临时号牌过期了就要再去申请,这没有商量的余地。 临时号牌如未悬挂甚至当你的车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即使你没有责任,也会因此被交警裁定有违法行为从而被处罚。 相关处理: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九十五条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处罚金200元。3、不按照高速分道速度行驶 高速公里到底限速多少?90km每小时还是120km每小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km/h。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最高限速为120km每小时,在我们实际行驶当中,每条高速甚至每条车道、每个区块都有不同的限速的。一般国内高速最内侧车道都是限速120km每小时,之后向外的车道速度依次降低。 按照这样的设计,只要我们按照车道限速开不就成了吗?也不会有什么超速的事情发生,但现在道路建设太快了,好多路甚至连生活在周围的人也不熟悉,因此GPS的使用频率就越来越高,但现在的GPS都会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判断出你所在的车道,因此它的限速提示往往就是以该条高速道路的最高限速设计的,这时候就会出现未按照道路要求的限速行驶而出现超速的情况。GPS不会告诉你每条车道的限速是多少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在利用GPS的情况下更好的观察路面的标识,相信自己所见到的比相信机器更可靠。另外,在高速路上一般会在跨过道路的桥梁上或者涵洞里设置超速探头,您在行驶到这些路段的时候应该注意限速提示提前刹车减速。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超过规定限速50%以下的将处以200元罚款并记3分的处理;超速限定速度50%以上的将处以罚款1000元、记6分的处理,严重情况可以吊销驾驶执照。4、路边排队洗车引发违章停车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事情,今年过春节我打算给我的车开出去洗洗车,大家都知道春节前洗车的人特别多,我就把车停在路边等着排队洗车,这一等就足足等了30分钟。过几天之后我习惯性的查询车辆违章记录,发现我有一条违章居然是违章停车,而处罚日期就是我洗车的那天,当时也没发现有人贴我条啊,直到我去交罚款才知道原因。 原来现在处罚违章停车都不一定是要贴单子了,用遥控摄像头就能抓拍违章停车的(可以识别车牌照)。原理很简单,摄像头扫过一遍禁止停车的区域,之后隔一段时后在扫一遍相同的区域,如果发现两次扫过有相同的车停在这块就视为违章停车。 说到这,大家在日后要去洗车的时候更要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特别是一些路边洗车摊,当你的车停在路边洗车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被拍违章了。另外我们也不建议您去路边摊洗车,不仅不环保而且他们使用的洗车液很可能对你的车漆产生损伤。5、等红灯的时候变线 开车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路况等红灯的时候发现你自己的车道前面已经有一台车停在那了,而旁边的车道没有车停在那里,为了能在变绿灯的时候快点开走,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大多数都会选择从自己的车道变到没有车的那条车道上,但就是这么一动你就违章了,违章原因:压实线。 路口车道之间间是用实线划分开的,而在我们学交规的时候开车不压实线走应该是最印象深刻的,但就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比如上面说的情况或者上班高峰时期,看到哪条车道空,就想往哪条车道去,结果就压实线了,您说这罚单您吃的亏不亏。 对于路口等红灯变线的做法不仅是违规的,还是危险的。如果你所变到的那个车道后方突然有车开过来很有可能就撞上你,这要是有人找你碰瓷儿,你百口莫辩,压制线违章,全责。 宁等三分不争一秒,为了那早出去的几秒钟您要冒这么大的险太不值当了。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未按车道行驶将处以200元的罚款。6、出口的斑马分流线行车 在早高峰的时候,从主路向辅路行驶有很多车倍儿着急,不排队非要从规定车道外施划的分流斑马线强行开走,这要是出现刮蹭,处理起来,堵在路上后面的车都别开了。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心里除了鄙视外心里还想着,怎么没警察抓他们啊,这多明显的违章啊。别着急,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一马平川的路况不是争出来的,就算有天大的急事儿安全开车最重要。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高架匝道口或者主路想辅路行驶施划的白色斑马线分流区域,不允许机动车行驶,如果行驶到此区域将以违反禁止标线指示行驶紧凑处罚。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车辆驾驶员将被处以100元的罚金,并扣2分。7、下高速不打转向灯准备从高速路驶出你打转向灯吗?不打灯,那可就是违反道路安全交通法了。根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九条机动车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应当开启左转向灯,在不妨碍已在高速公路内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驶入车道。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当开启右转向灯,驶入减速车道,降低车速后驶离。实话说,这项法规我如果不是阅读过一遍道路安全法后根本就不会知道,而且我发现这条在我们学交规的时候也特别提示过,但有多少人能记住呢!因此对于这种可能很少被人记住的法条,能不能在高速路入口、出口设立一些提示呢?省的被警察罚款200元还不知道因为什么。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未按照要求使用灯光的,将处以200元的罚款。8、绿灯时不走在交通法规中,“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大家都明白,而且执行得也比较好。但是,对于“绿灯亮了不走”属于违章行为,很多人却不知道。交法规定,当绿灯亮后,线外的车辆行人就不能继续停在原地不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车辆、行人必须严格服从交通信号即红绿灯的统一指挥,该行则行,该停则停。等红灯的时候大家不要分散精力干别的,注意力要集中些。 相关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如果不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车,将处以罚款200元,扣3分。9、闯绿灯 闯红灯大家都知道,但是“闯绿灯”是什么呢?所谓“闯绿灯”,是指在堵车、行车缓慢的情况下,即使绿灯亮了,车也不能停到人行道上,因为人行道等同于禁停线。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的路口路段,因为车多行驶比较慢,很可能就是交通信号灯马上要从绿灯变红灯了你的车还没开多远,如果此时你的车在人行横道上停着那就是违章了,按照违规走限行路段行驶。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对现在的交通环境大为的“吐槽”,车多人多哪有那么多注意的啊,停在人行道上也不是我愿意的啊,前面的车不走我也不能倒车啊。话虽然这么说,但按照路权分配,在国内和国外行人都拥有至高无上的路权,而人行横道就是行人专用的,你停在这上面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使用自然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您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你是行人,一台车停在人行横道上你是什么感受?一定想臭骂这车的司机为什么停在人行横道上,甚至还想踹两脚吧。换位思考想想弱者,对行人还是交通系统里的弱者,你开着车舒舒服服的坐在里面,行人在外面还吸着尾气呢,照顾下他们吧,不难。 相关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阻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进入路口。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罚款200元,扣3分。 总结: 这些违章处罚看似很“冤枉”,但实际一点都不冤,我们在学车的时候都学过的,只不过这些处罚不像是闯红灯、超速之类的在我们心中印象深刻。但正是这些不经常遇到的事儿反而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大麻烦。最后我想用无间道里的一句话做文章的结尾“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驾校不教的知识(6) 高速行车的13条铁律自古就有“清明登高”的习俗,利用清明小假期携全家出去走走,到远郊区县“洗洗肺”挺不错。提到出行就免不了要说到安全,如果您打算清明假期出行的话,特别是上长距离高速路驾驶的话,下面这13条高速公路行车的铁律会对您的出行安全有很大的帮助。1、高速路切忌突然停车 如果让我给高速事故各种危险动作评危险程度排危险顺序的话,我首先会给高速公路突然停车放到首位。原因很简单,高速公路的车速度都非常快,如果你突然停车的话,那么后方车辆如果避闪不及就会直接会撞上你,想想看高速公路最慢限速也90km/h呢,这速度撞上去基本前车就直接撞飞了。 如果碰到了必须要在高速路上停车(如,遇到突发交通事故),一定要提前看后视镜里有没有别的车,特别是大货车跟着你的时候,如果有的话请一定要提前减速并打开双闪提醒后车注意,给后方车辆留下充足的距离和时间减速。如果后方车辆总是按喇叭或者闪灯,相信我,他一定是刹不住车了(此心得是在高速公路上班的家里人告诉我的,如果不信看之前重庆发生的事故实拍就知道了。),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停车而是往紧急车道里开,哪怕被拍违章、哪怕车辆蹭伤,保命最重要。看看下面的视频吧,就是一个因为在高速公路上紧急停车险些造成事故的例子! 根据国家高速路部门的统计,每年都会遇到在高速公路上停车,导致后方车辆刹车不及撞上前方的车辆的事故。这时候无论你的车获得过什么CNCAP还是NCAP的5星碰撞认证都没用了,几毫米厚的钢板在高速撞击下比我们用手戳穿一张A4纸还容易。 切记,请一定切记,高速公路上千万别没事儿停车,特别是你内急的时候也别想着趁周围没车停下来“方便”,没准就在刹那间有车杀到2、爆胎稳住心情不要慌 有数据显示,爆胎是威胁高速行车安全最大的问题,如果超过160km/h以上发生爆胎,死亡率就是是100%。不过您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我们能按照限速驾驶的话就算高速路行驶发生爆胎事故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前提是千万别慌,下面是发生爆胎事故时的处理办法。1,全程双手握方向盘且一定不能打方向盘 2,爆胎发生后绝对不能立刻全力刹车 3,如果情况允许可控请抽出手,花0.5秒去开启双闪,完成后立刻继续握紧方向盘 4,观察后视镜很关键 5,如果是高速路况下爆胎,车速低于100公里/小时后,再轻带刹车减速。 爆胎这事儿真的不常见,因此在突如发生的时候人的反应是最重要的,沉住气别觉得爆胎了就完蛋了,越乱想越容易出事儿。沉住气,按照我们上面说的办法一定能控制住局面,相信我,你能HOLD住的。3、不要迷信是“好车”就超速开车 “十次车祸九次快”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恰恰国内有些司机就觉得自己开的是好车就什么都不管,高速上各种超车,各种看谁都不顺眼,逮谁灭谁,但殊不知自己的命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在各种秒杀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就被自己秒杀了。 不要迷信自己开的是好车就可劲超速,看看各种事故报告吧,无论是宝马还是保时捷甚至是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都有因为高速超速导致严重事故的案例。老天不会因为你开的是百万级别的豪车就放过你,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