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doc_第1页
无私奉献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doc_第2页
无私奉献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doc_第3页
无私奉献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doc_第4页
无私奉献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新模式 新机遇 新挑战元素化学知识在新理综模式下高考突破方略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蒋学勤给学生一杯水,需拥有一片海!高考突破,从我做起!在新课程、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理综化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通过研究旧高考把握其规律来指导新高考,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用博学、智慧、行动和汗水,帮助学生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收获成功!状元和尖子生主要是学生本人的智慧,而大面积的高分学生则来源于老师的智慧和汗水!一、走进化学科学 (一)化学现在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自然科学,21世纪化学更凸显化学科学的应用性。(二)现代元素化学知识的特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三)高考化学对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考核的基本目标:最基本的研究思想、方法、过程、结果。解决简单新问题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有利于选拔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二、深入考试研究今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温总理强调,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他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邓小平同志早在1975年9月就指出:“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一)通过系统化的研究高考化学,掌握最新信息,把握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恰到好处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选修6(实验化学)一定要开课,方法和程序必须教好。因为该课程模块中增加了与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密切相关的定量实验和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介绍了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并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比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找准核心知识点。3挖掘往年高考试题主体优势,整合资源全方位备考。例题1(2005年广东卷)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对比一: (2008年广东卷)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 + I2(g) WI2(g) H 0 (温度T1 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 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 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W) c(I2) /c(WI2)D. 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对比二:(2009年广东卷)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的量保持不变B. 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C. 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例题2(2005年广东卷)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xO。由2个IO 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 Ix O的化学式为AI2O BI2O CI2O DI2O例题3(2005年广东卷)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2Ag =Tl+ +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 的氧化性比Al3+弱CTl能形成+3价和+1的化合物 DTl+ 的还原性比Ag强例题4(2006年广东卷)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在效途径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B C D例题5(2006年广东卷)SO42和S2O82的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由氧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42的电子式为 BS2O82没有非极性键CS2O82比SO42稳定 DS2O82有强氧化性例题6(07广东卷)取代苯甲醛也能发生Perkin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取代苯甲醛产率(%)1523330取代苯甲醛产率(%)71635282可见,取代基对Perkin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参考答案: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苯环上有甲基对反应不利;氯原子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不利(或氯原子取代时,邻位最有利,对位最不利);甲基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有利(或甲基取代时,邻位最不利,对位最有利;苯环上氯原子越多,对反应越有利;苯环上甲基越多,对反应越不利。例题7(08广东卷)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药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成醛的反应是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某科研小组研究了钯催化剂在氧气气氛中对一系列醇氧化成醛反应的催化效果,反应条件为:K2CO3、363 K、甲苯(溶剂)。实验结果如下:醇反应时间 / h2.52.53.0醛的产率 / %959294醇反应时间 / h3.03.015.0醛的产率 / %959640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钯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主要结论是 (写出2条)。参考答案:催化剂对苯甲醇及其对位衍生物具有高效催化活性;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苯甲醇衍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不大;催化剂对C6H5CH=CHCH2OH的催化效果差。(二)通过精细化的研究高考化学,运用各种高效的增分手段,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较大幅度提高高考成绩。 1研究比较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特别是广东卷和全国理综卷,找出规律来,发现常考点与必考点。 2实行分层次备考,研究学生,关爱学生,落实三个精讲与三个不讲,核心考点精讲、思路方法精讲、典型考题精讲;已掌握的不讲、不考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3研究课堂,决战课堂,强化表达能力,突出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经常性训练(三)通过科学化的研究高考化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追求愉快高效地备考,实现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高考突破,帮助学生获得参加高考的最大收获。 1备考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备考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学习内容。3备考中要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4备考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5备考中要突出化学学科特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好地发挥实验的增分功能。我们一定要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增强驾驭高考能力,开发备考和高考突破能力。三、高考突破举措(一)有效研究,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说明,研究高考真题的命题意图和解题思路,发现元素知识的命题发展趋势,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关注重点问题:题型结构、分值安排、样题示例、如何能多得分等。(二)注重三基,构建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的主干知识网络,精讲精练,老师必须给足学生演练时间和反馈机会。关注重点物质:铁、铝、铜、硅、醛、芳香化合物等。(三)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