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备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 1.加与减 - 8课时 2.购物 - 4课时 3.数一数与乘法 - 5课时 4.图形的变化 - 2课时 5.25的乘法口诀 - 8课时 整理与复习 - 2课时 6.测量 - 6课时 7.分一分与除法 -12课时 8.69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数学好玩 - 2课时 9.除法 - 5课时 总复习 - 4课时第一单元 加与减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第二单元 购物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4、 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5、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6、 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学建议:本单元安排了“数一数”等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会乘法的必要性,为理解乘法意义打下基础。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乘法的意义。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乘法的意义。2、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熟记2-5的乘法口诀,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第六单元 测量教学目标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 ,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密切联系。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4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倍”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2.编制69的乘法口诀,并记清。3.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 编制69的乘法口诀,并记清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 除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2.能运用除法熟练地用69的乘法口诀求高。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乘法、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高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谁的得分高(一)学习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习重点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算一算:15+5= 15+25=20+10+30= 7+7+7=自学感悟: 1、教师出示玩套圈游戏情境图。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请你当裁判先估一下,谁能赢?合作探究: 1、你是怎么估计的,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2、在小组内一起分享并探讨不同的算法。列式:24+30+41得出算法:a.20+30+40=90 4+1=590+5=95导学过程b.2 4 5 4 c.2 4+3 0 +4 1 3 05 4 9 5 +4 1 9 5汇报点评: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但在书写格式上有些不同,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们给它起名-“高楼式”。巩固训练: 1、猜一猜:老师前两次套圈共得了70分,可能套到了哪两种动物?2、计算:24+16+27 49+17+32拓展延伸: 请试着列出算式: 学校舞蹈队有17人,合唱队有36人,手风琴队有11人,这三个队一共有多少人?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a.20+30+40=90 b.2 4 5 4 c.2 44+1=5 +3 0 +4 1 3 090+5=95 5 4 9 5 +4 1 9 5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谁的得分高(二)学习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学习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算术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学习难点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能正确计算。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计算:15+26+44=33+29+25= 自学感悟: 1、出示投飞镖比赛情境图。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合作探究: 1、你是怎么估计的,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2、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请在小组内一起分享并探讨不同的算法。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点拨:1、把每个人得到的分数加起来进得比较。注:三个数连加,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对三次分数分别进行比较,前两次奇思一共比妙想少得8分,第三次奇思比妙想多得了10分,从而三次比赛后奇思比妙想多得了2分。由此可知奇思获胜。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P3第4题。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猫想和你们一起参加套圈游戏, 它们身上各有一个数,分别是30、18、23、37.猜猜看:1、如果想3次套中总分尽量高,应该怎么套?2、如果3次正好套中90分,应该套哪3个数?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 奇思:35+23+30=88(分) 妙想:40+26+20=86(分) 3 5 4 02 3 2 6+ 3 0 + 2 08 8 8 6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秋游(一)学习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重点能正确掌握笔算100以内数连减的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算术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9+26+57= 12+56+30=20-14-5= 18-6-8=自学感悟: 出示秋游情境图。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请你估一估,这艘船能坐下这两队人吗?说说理由。 合作探究: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2、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方法一:90-45-25=20(个)9 0 4 5-4 5 -2 54 5 2 0方法二:45+25=70(人) 90-70=20(个)巩固训练: 同学们看完了大海,准备乘车回家。秋游的人数有70人,一辆车上有38人,另一辆车上有24人,请问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拓展延伸: 兔子妈妈给小兔留了61个萝卜,小兔第一天吃了15个萝卜,第二天吃了17个萝卜,小兔现在还有多少个萝卜?板书设计秋 游(一)方法一:90-45-25=20(个) 方法二:45+25=70(人)9 0 4 5 90-70=20(个) -4 5 -2 54 5 2 0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秋游(二)学习目标巩固练习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继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习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77-33-25= 96-39-45=68-8-47= 73-25-17=自学感悟: 出示P5练一练第1题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合作探究: 请你估一估,图1中张阿姨还剩多少钱?图2中应找回笑笑多少元钱?1、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2、图1:50-28-15=7(元) a.50 22 b.28+15=43(元)-28 -15 50-43=7(元)22 7 图2:100-18-32=50(元) a.100 82 b.18+32=50(元) - 18 -32 100-50=50(元) 82 50巩固训练: 完成p5练一练中的第3题。1、先弄清题意,看懂表格。2、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拓展延伸: 完成p5练一练中的第4题数学游戏。板书设计秋 游(二)图1:50-28-15=7(元) 图2:100-18-32=50(元) a.50 22 b.28+15=43(元) a.100 82 b.18+32=50(元)-28 -15 50-43=7(元) - 18 -32 100-50=50(元)22 7 82 50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5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星星合唱队(一)学习目标1、 能够在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2、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发展补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学习难点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2+61+22= 23+54+18=95-62-8= 78-64-13=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说一说,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3、请你估一估,合唱队人数比原来来多了还是少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的?合作探究: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1、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方法一:先用15-9=6(人),求出新加入的比毕业的多6人,说明现在比原来多6人,再用52+6=58(人),求出现在的人数。方法二:52-9+15=58(人)方法三:52+15-9=58(人)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巩固训练: 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拓展延伸: 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29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那么阿姨今年多少岁?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方法一: 15-9=6(人)52+6=58(人)方法二:52-9+15=58(人) 方法三:52+15-9=58(人)52 43 52 67 - 9 +15 +15 - 9 43 58 67 58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6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星星合唱队(二)学习目标巩固练习100以内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计算下面各题:68+25-9= 92-47+36=自学感悟: 出示P7练一练情境图1、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估一估,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合作探究: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方法一:56-27+19=48(人) 5 6 2 9-2 7 +1 92 9 4 8方法二:27-19=8(人) 56-8=48(人)方法三:56+19-27=48(人)巩固训练: P7练一练中第2、3题。拓展延伸: 商店里原来有89台电脑,卖出去35台后,又运进18台,现在商店里有多少台电脑?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方法一:56-27+19=48(人) 方法三:56+19-27=48(人) 5 6 2 9 5 6 7 5-2 7 +1 9 +1 9 -2 72 9 4 8 7 5 4 8方法二:27-19=8(人) 56-8=48(人)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7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练习一(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并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术题,提高计算能力。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 口算:12+3-5 18-3+10 20-10-32、竖式计算: 56+21+12 96-34-35 48+32-16 81-32+45自学感悟: 出示练习一第1题情境图。1、你能从左图中发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请回答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笔帽?3、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合作探究:第1题右图,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先求:_,再求_。列式:_。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学生分组汇报。2、教师点拨:要计算需要多少粒南瓜子,就要计算出有多少西瓜子。巩固训练:填一填,算一算。独立完成课本P8第4题。可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也可以用口算的方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拓展延伸: 出示P8第2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药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板书设计 练习一1、左图:46+34+16=96(元) 右图:80-25-39=16(粒)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8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练习一(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并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术题,提高计算能力。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44+36+18= 93-26-35=37+49-68= 90-66+38=自学感悟: 课件出示:课本P9第5题。1、庄稼地里的玉米熟了,小动物来帮忙收玉米,有哪些小动物?各收了多少根玉米?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完成课本的中问题后,同桌交流。合作探究: 课本P9第7题。1、 这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 哪几个人参加了比赛?3、 填空。(课件出示)a.前两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跳_下,笑笑共跳_下,奇思共跳_下。b.第三次比赛,淘气跳_下,(你怎么想的?)笑笑跳_下。导学过程c.奇思获得第二名,大家猜一猜,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奇思跳的总成绩可能是90下、91下、92下、93下。因此,他第三次跳的次数也有四种可能:34下、35下、36下、37下。巩固训练: 课本P9第6题。拓展延伸: 课本P9第8题。121013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板书设计练习一712111410698136、(1)95-32-36=27(节) 8、(2)32+36-23=45(节)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9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买文具学习目标1、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它们的换算关系。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3、培养合理使用、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学习重点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它们的换算关系。学习难点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学习准备课件,人民币样纸。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情境导入: 今天,淘气和笑笑和我们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自学感悟: 1、认一认,填一填。 提问: 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学生认人民币,说一说是从哪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合作探究: 1、买一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纸演示。 2.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166导学过程钱? 3.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买哪些物品? 汇报点评: 1、学生分组汇报。2、教师点拨:用减法可以计算应找回的钱数,因为找回的钱数与买东西付的钱数加起来是你付出的钱数。巩固训练:练一练1-2题。 拓展延伸: 练一练3题。板书设计买文具1元=10角 1角=10分。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0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买衣服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学习难点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元=( )角 1角=( )分 自学感悟: 课件出示:第12页情境图。问: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合作探究: 1.认一认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纸,同桌互相说一说。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纸讨论付钱的方式。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可能会说: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31元。我拿1张20元,2张5元,2做5角,一共31元。我拿3张10元,5张2角,一共31元。巩固训练: 课本第13页第1、2、3题。拓展延伸: 课本第13页第4题。板书设计买衣服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31元。1张20元,2张5元,2做5角,一共31元。3张10元,5张2角,一共31元。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小小商店(一)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学习难点在购物情境中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00元能换几张50元?50元能换几张20元,几张10元?自学感悟: 1、观察图片,提取信息。提问: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请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多少钱?合作探究:1.请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彩笔,找回多少元?2.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学生分组汇报。巩固训练: 一本书的价钱是73元6角,你可以怎样付钱? 拓展延伸: 一件衣服60元,一条裤子30元,买这两件商品可以怎样付钱?板书设计小小商店12+9=21(元)20-15=5(元)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小小商店(二)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学习难点在购物情境中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一个皮包65元,一条牛仔裤83元,买这两件商品可以怎样付钱? 自学感悟: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1)3张1元和1张2元。(2)1张1元和2张2元 合作探究: 1.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学生先自己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2.你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并尝试解答。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 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2、 小组交流后 ,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决,并交流算法。巩固训练: 两导两练第12页1-3题。拓展延伸: 1盏台灯30元,1个闹钟45元,买它们两样商品多少钱?小兰付给售货员100元,找回多少钱?板书设计小小商店共需多少钱? 用加法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如何付钱? 凑钱数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有多少块糖(一)学习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景,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学习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学习难点感受这种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算一算:5+5+5+5= 3+3+3=2+2+2+2= 7+7+7=自学感悟: 1、教师出示糖块图。2、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块糖吗?可以怎么数 ,你是怎么数的,同桌交流。 3、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数的方法?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16页的“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填一填,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1、 横着数:每行有个,共行。列式:2、竖着数:每列有个,共列。列式:导学过程3、我的数法是:汇报点评: 1、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两种有规律的数法。 第一幅图横着数:每行有7块,共2行。 用算式表示是: 7+7=14(块) 竖着数:每列有2块,共7列。用算式表示是:2+2+2+2+2+2+2=14(块) 第二幅图横着数:每行有3块,共4行, 用算式表示是:3+3+3+3=12(块)竖着数:每列有4块,共3列。用算式表示是:4+4+4=12 (块) 2、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的两个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巩固训练: 说一说,算一算。(课本第16页)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拓展延伸:找出说一说,算一算中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有多少块糖(二)学习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景,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学习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学习难点感受这种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试着说一说:个相加的和是(1)1+1+1+1+1+1=(2)7+7+7+7=(3)9+9+9+9+9=(4)3+3+3=自学感悟: 出示17页第1题熊猫图;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熊猫玩具?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17页第3题)横着看,每行有个格子,有行,一共有个格子。竖着看,每列有个格子,有列,一共有个格子。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横着看,每行有10个格子,有3行,一共有30个格子。竖着看,每列有3个格子,有10列,一共有30个格子。第3题(1)列算式:10+10+10=30(2)列算式:3+3+3+3+3+3+3+3+3+3=30巩固训练:(课件出示:17页第2题)每盘有块蛋糕,有盘,一共有块蛋糕?试着列出算式?拓展延伸: 教材17页第4题。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3+3+3+3+3+3+3+3+3+3=30(个)10+10+10=30(个)导学反思2017年下半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案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7.7.15-2017.8.20总课时15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儿童乐园(乘法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学习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并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能列出乘法算式,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学习重点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能列出乘法算式,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 + + = 乘法算式: = 或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试着列式合作探究: 板书: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盘锦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3年益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3年茂名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内部控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鹤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中2026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中学2026届生物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声乐河南统考试卷真题(3篇)
- 淮阴工学院《人力资源统计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中级)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试题附答案
- 街道辅助人员笔试试题(附答案)
-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16.1.1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件(共22张)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
-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含答案)
- 基层治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河南高二青桐鸣大联考2025年10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2025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5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医医院)面向社会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