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ppt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ppt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ppt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ppt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应用地形图 比例尺 比例尺放大一倍 新比例尺是原来的 倍 表示的实地距离是原图 新图幅是原来的 倍 能力 思维 方法 例1 下列四幅地图中 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等高线闭合 数值中高周低 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 地形图 等高线沿山脊线延伸方向中部低 两边高 多条等高线重叠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1 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的是a 为山脊b 为鞍部c 为陡崖d 为山谷2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 40米b 45米c 55米d 65米3 p q两地的相对高度a 不少于10米b 不超过10米c 可能为5米d 不可能为15米4 图中观赏陡崖的最佳位置是a 地b 地c 地d 地 c c a a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c 局部地区热源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1 与气候结合 a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 6 100m b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气温高 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 蒸发弱 等因素 0 6 100m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快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在河流中下游常形成冲积平原 在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 a 水系特征 2 与水系 水文结合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 向上游方向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b 水文特征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a 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b 海滨浴场 港口码头的位置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港口码头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择在 口袋形 的洼地或小盆地 库容大 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工程量较小 节省投资 安全 坝址则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使坝身较短 避开断层 喀斯特地貌区等 依等高线高程定坝高 依水平距离定坝长 尽量少淹农田 c 确定公路 铁路线 利用有利的地形 地势 选择坡度较缓 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 沿等高线建盘山路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 沙漠区 沼泽地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少占农田 少建桥梁 d 确定引水路线 引水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利用地势 使水自流 e 进行农业区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牧业 f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 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 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 并且要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 g 疗养院 气象站选址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点 1 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练习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2 小河流向 方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 ac的调水路线是否合理 为什么 因为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流 东 合理 1 龙岭与云岭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 5厘米 两岭之间的实地距离为 2 图中a b c d是山脊还是山谷 a b c d 35千米 山脊 山谷 山谷 山谷 3 图中甲 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 甲 乙 4 若d处有一小河 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 5 a点在b点的 方向 6 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 陡崖 鞍部 自北向南 西北 17米 通视问题 1 能 通视 的两点之间是不能有障碍的 即两点之间的空间连线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等高线的高度值 2 所以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 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 若a b之间存在山脊 在b处还能看到a吗 通视问题 在形态上 c 站在点a b上的两人谁能看到点c a 凸坡 ac 上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凹坡则上陡下缓 凸坡等高线上部疏下部密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凹坡 bc 上陡 下缓 下陡 凸坡是上部缓 下部陡 通视问题 在地形剖面图上的差别如图所示 在凸坡的a点上不能观测到b点 因视线会被凸坡阻挡 而在凹坡上的a 点则能观测到b 点 如图 某山区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边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完成 2001年文综高考 1 判断在e f 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的车辆是 点 g 如图 等温线的判读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性质 地形地势等 七月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1 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七月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1 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3 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海洋上等温线有规律地向同一方向弯曲 则一定有洋流通过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甲为南半球的寒流 乙为北半球的暖流 读数方法 山地 盆地 地形 等温线闭合处 大于大 小于小 思考 1 假设a b为等高线 且a b 请判断p q的地形 山地 盆地 思考 2 假设a b为等温线 且a b 请判断p q的地形 山地 盆地 大于大 小于小 读 我国东部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 完成1 2题 1 判断图中 两地的气温a 处在0 以上 处在4 以上b 处在0 以下 处在4 以上c 处在0 以下 处在4 以下d 处在0 以上 处在4 以下 大于大 小于小 2 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 处可能为四周高 中间低的盆地地形b 图示地区的耕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c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处的降水量稍多d 如果该地的植被遭到破坏 会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秦岭 淮河一线 东南季风 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 判断南 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 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南半球 2 判断温差 等温线密集 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 温差小 海洋 低 高 高 低 3 判断海陆或季节 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 夏季向高纬凸 海洋相反 4 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从温度较高海域 较低纬度 凸向温度较低的海域 较高纬度 为暖流 反之为寒流 海洋 5 判断地形 若等温线闭合 数值内大为盆 洼 地 内小为山 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 凸高 温 为脊 凸低 温 为谷若同为陆地 凸高 纬 为平原 凸低 纬 为山地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 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甲 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c 人为因素d 距海远近 2 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 地形b 地形 海陆差异c 人为因素 海陆差异d 纬度位置 人为因素 3 下列四组地方 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 甲地 黄河口附近b 石家庄附近 黄海沿岸c 丙地 乙地d 甲地 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