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姓名:陈倩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古典文献学指导教师:冯浩菲2006050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论语自汉代以来,诠释之书多不胜数,杨伯峻论语译注是现代译注古代典籍的成功范例,本论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杨氏论语译注一书进行了一 次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其诠释方法、特点和经验,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杨氏论语译注在著作体式 及诠释内容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并论述了杨著的特色。第二部分是对杨氏论语译注释词方法的研究论述。分为专门训法和通用训法两大类,分析,介绍了其各类释词法的特点第三部分研究论述了其解旬方法,分为翻译性解句法、说明性解句法和综合 性解句方法三类,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介绍了其考辨方法,分为博征类比法、据旧注推解法、据语法考辨法,据历史考辨法等7类,进行了论述。 第五部分对杨氏论语译注的附载部分进行了研究论述,指出杨著一书包括序言、导言、例言、注释、翻译、词典六大部分,体式独特,训释效果极好。 第六部分对杨著在断旬、释义方面存在的失误进行了举证。 最后是结束语并附参考文献。关键词:杨伯峻;论语译注;诠释方法;诠释特点;存在问题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FromHan Dynasty on,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ects are so many,YangBoJun(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ects)is a typical successful example as annotation for archaic authority in modem time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generalize all achievements made in YangBoJun(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ects),of subject of Classics philologyThis subject consists of annotation measure,characteristic and experienceThis dissertation hope to have a systemic conclusion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the first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how YangBaJunThe Annotation ofTha Analeets)succeed and deve】op the writing mode and content of annotation of scholar beforeand this part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博Annotation ofll蝣Analects)The second part is an analysis ofits methods ofannotating words,mainly in terms of special annotation and generic annotationThis part analysis and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methods ofannotatingThe third part analysis its methods of interpreting whole sentencethe methods aredivided into three kind,interpretation,illustrative and allaround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 its dialectic method,it can divided into seven kinds suchas broad analogy,depelld on old annotationThe five part is an analysis of the continuation of(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ccts)It introduce six part,they athe preliminary remarks,introduction, illustration,annotation,translation,dictionaryThe six part tie in and achieve very well effectThe si,【part illustrate the defect of(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ects)in the aspects ofinterpunction and translationThe end iS the unquote and list all refemnce materialKey words:YangBoJun:(The Annotation of The Analects):Method ofAnnotation;existent problem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引论论语译注是杨伯峻先生古籍整理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自汉代以来论语 的诠释从未间断,成书甚多。论语译注(以下或简称为杨氏注)广泛吸收了 前人的诠释成果,成为当代译注古代典籍的成功范例。本论文企图通过对杨伯竣 论语译注的研究来展现这部经典的魅力所在,希望能有所收获。(一)杨氏论语译注的体式传承及特色杨氏在论语译注中共涉及和引用了前人著作156种,其中有直接诠释论 语的著作,也有相关的佐证之书。直接诠释论语的书有26种,即汉代郑玄 的论语注,魏何晏注、宋刑呙疏(后归入十三经),皇佩论语义疏,王 肃论语注,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刘宝楠论语正义,韩诗外传, 宦懋庸论语稽,俞樾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焦循论语补疏,朱熹四书集注,武像群经义证,王夫之四书稗疏,王若虚误缪杂 辨,简洪亮论语集注补疏,黄式三论语后案,李光地论语答记, 刘台拱论语骈枝,朱亦栋论语札记,方观旭论语偶记,阎若璩四 书释地,程树德论语集释,李墚论语传注,王引之经传释词,包 咸论语章句,杨遇夫论语疏证其中何晏论语集解是传世论语 中最早、最完整的单集解本,是汉魏古注的集成之作;皇侃论语义疏是传世 论语中最早的注疏本,也是南北朝论语注释的集成之作;邢呙论语注 疏是论语唐宋注疏本的代表作,曾收入颇有影响的十三经注疏;朱熹论 语集注是宋代论语注释的代表作,占据了宋元明清论语注释之作影响 所及的半壁江山。前人的注释论语,从注到疏,再到正义,注疏结合。皇侃之书已搜罗了汉 魏晋及南朝时人的注疏。朱熹之书在前人注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义理方面较有 所发挥。而刘宝楠之书成书于考据盛行的清代,故对文字的来源考证与解释最详 细。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明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近人杨树达所著 论语疏证,则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 语原文疏列,有时加按语,说明自己的看法。杨氏论语译注则足一种新的 体式,先列原文,继出译文,再细注字词,连带解句。兼取前人注、解、译、辨 多种体例。其注多承自何晏的注;译,多承自皇侃、邢爵的义疏;译和注相结合 的格式启于杨氏杨氏的这种注释体式,更有助于对古典文献的阐释,尤其足在 现代白话文背景下古代典籍的阐释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的注释体也使得典 籍注释可以雅俗共赏了。(二)杨氏论语译注对前人论语文献诠释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在论语译注中杨氏共引用了150多种相关书籍,对前人的观点有接受阐发,也有考辨反驳。这从其导言中有对有关书的简单评价,就能看得出来。如谓:。论语 注疏一即何晏集解、邢爵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 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而对争论很多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杨氏谓“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足个客观唯心主 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 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 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杨氏参考前人观点非常谨慎。程树德论语集释征引书籍六百八十种,所引资料不可不谓 繁富的了,但杨氏依然认为“还未免有疏略和可以商量的地方”o。其对近人杨树 达的论语疏证的体例较为推崇,谓此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 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杨氏论语译注中共有18处提到朱氏论语集注,如解释“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杨氏指出“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 义解释古书”。因而在对“时”解释上,杨氏比较倾向于王肃的说法。在这涉及 论语集注的18处注释中,有13处从朱说;有I处认同朱说,但认为朱说未举论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页杨伯竣论语译注h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7页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证;1处认为朱说牵强;还有3处不认同朱说。同样,杨氏也指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 今天便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小”。在论语译注有提到12 处论语正义,其中4处用刘说作解,5处不用刘说,3处对刘说略有取舍。从以上所论杨氏对论语集注和论语正义的引用情况看,杨氏论语译注前人的注释决不盲从,总足在鉴别分析之后,或加以采纳,或弃而不用。 总而言之,杨氏在大量引用了前人之书,其做法独到之处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杨氏论语译注的通俗性和专业性杨氏论语译注区别于以前的古籍注释的最大不同之处则在于其通俗性和专业性的并存。这也是杨氏论语译注的成功之处之一 其书例言中明确指出:。在本书中,著者的企图是: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f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并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同时,有许多读 者想藉自学的方式提高读古书的能力,本书也能起一些阶梯作用。”回因此,杨氏 注中朝使其书成为这种阶梯性质的典籍注释的方向努力,谓“译文在尽可能 不走失原意并保持原来风格下力求流畅明白”,白话文的直白翻译通俗易懂。一般 读者阅读毫无困难。而在注音时,杨氏“一般用汉语拼音,有时兼用直音法,而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直音法力求避免古今音和土语方言的歧异”o杨氏在译句时 尽量避免使用较为专业和冷僻的术语,尽量通俗化,白话化,让普通大众阅读起 来不觉艰难。杨氏注在注重注文的通俗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它的专业性。在杨氏注 共涉及引用专业书籍达150多种,从郑玄的注到现代的杨树达的专著,都有涉及。 这150多种书籍涉及到了“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历史知识、地理沿革、 名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的考证等等”固这些都是非常专业化的探索和考证。在其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于不同说法的讨论,这种内容有助于专家学者进一步的研究。杨伯嫒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第33页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敝, 第34页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睨年版 第35页杨伯竣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第弘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杨氏论语译注释词法研究释词部分在杨氏论语译注中占据重要位置,释词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 义训法、声训法、形训法三大类。但其中义训法为主,声训法和形训法用到较少, 故本论文只研究介绍义Vll法,其他两类从略。(一)杨氏的译 文中比较常见,如:为政:“君子不器一杨氏鬈注:。君子不像器皿般”。即是“器”在句解中被训为。像器皿一样”。卫灵公:。由!知德者鲜矣杨氏注:。由!懂得德的 人可少啦”。即是“鲜”在句解中被训为“少”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D眈年版第17页杨伯竣论语译注,第162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杨氏论语译注解句法研究杨氏论语译注的解句部分在训释中也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对原文的训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解句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翻译性解句法、说明性 解句法、综合性解句法3大类。(一)杨氏论语译注翻译性解句法研究翻译性解句是翻译所解文句的训诂方法,可以分为对译法、意译法,增补翻译法3类1、对译法。 对译法是基本上按照所解文句字对字进行翻译的方法,又称直译法o 1)照原句对译法鬈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氏注:“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即是对照原旬译出,不增补成分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扬氏注:。孔子不谈怪异 勇力,叛乱和鬼神”。即是按原文译出,基本照字直译 2)调整语序翻译法在译注的时候,将与后世语言习惯相异的语序进行调整,有便于解句如;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杨氏注:。我欺哄谁呢?欺哄上天吗?。 即是调整了“欺”和“谁”的位置来译出。鬈里仁:。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扬氏鬈注:。不怕没有人冯浩菲中国iIII诂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382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2页扬伯竣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_I_一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即是把“己知”调整成“知己”来译出的。 2、意译法意译法是不求字对字相译,而足尽量翻译出原文的意思,只求译意准确。如: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氏注: 。君子用 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 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即是把。和”和。同”意译而出,这种意译法足不受原文句式限制的,以意译出。雍也:。犁牛之子骋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扬氏注:。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牺牲来祭祀,山川 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而在随后的注释中。又进一步对这段话作论;。孔子的意思耕牛所产的儿子如果够得上作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一定 会接受这种祭享那么,仲弓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因为他父亲下贱而舍 弃不用呢?。 这样的诠译之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会更加清楚明白,这也是杨氏论语译注中的一大特色,杨氏尽量保持译文的准确,同时在注释中会进一步解句,使 得训释不失原意。有时通过揭示其隐义来达到意译的目的,如:鬈宪问: 。深则厉,浅则揭”杨氏注: 。两句见于诗经邶 风匏有苦叶这是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 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 濡湿”。即是通过揭示其比喻的手法来揭示这句话的隐含意义。3、增补翻译法由于古文多简略,翻译时需要增补有关成分才能使句意明白易通,所以使用 增补翻译方法其又可分为两类:杨伯峻论语译注,第页扬伯峻论语译注第142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57页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眈年版第l碍页2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增补句子成分的翻译法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杨氏g注:。他 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 出来呢?”。即是在译文中增补了主语“他”。里仁:“放于利而行多怨”杨氏鬈注:“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 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即是在译文中增补了动词“招致”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杨氏注: 。你这人, 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即是在译文中增补了“你这个人”作为主语。2)增补附加语翻译法。鬈为政:。君子不器”杨氏注:“君子不像器皿一般,f只有一定的用途】。 即是在句尾增补了中的话,这在原文涵义之外的词句,增补在这里为了使原 文易于理解。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杨氏注:t人 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 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即是在句首增补了附加语,帮助理解所译原文。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杨氏注:。有马的人 f自己不会训练,】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也没有了罢!”。即是在句中增补了附加语来理解原文。杨伯竣t论语译沣,第23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8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96页扬伯峻论语译注,第17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7页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7页2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杨氏论语译注说明性解句法研究说明性解句法有别于翻译性解句法,对所解文句不做翻译,而对其意义从不 同的方面加以说明。可分为介绍背景法、补铎法、举例诠解法3类1、介绍背景法 即在解句时对有关的背景加以介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意。如:公治长:。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杨氏注: 。考孔丈子死于鲁衰公 十五年,或者在此稍前;孔子卒于十六年夏四月,那么,这次问答一定在鲁 哀公十五年到十六年初的一段时间内。o即是介绍这段问答的时间背景。又如:乡党:。享礼,有容色。杨氏注: 。古代出使外国,初到所聘 问的国家,便行事献之礼享礼就是享献礼,使臣把所带来的各种礼物罗 列满庭”。即是介绍“享礼”的文化背景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杨氏注: “春秋时候,鲁桓公和齐桓公 都喜欢穿紫色衣服,从左传哀公十七年卫浑良夫紫衣狐裘而被罪 的事情看来,那时的紫色可能已代替了朱色而变为诸侯衣服的正色了。即是介绍春秋时期穿衣颜色的文化背景。又如:鬟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杨氏注: “萧墙之内指鲁君当时季孙把持鲁国政治,争鲁君矛盾很大,也知道鲁 君想收拾他以收回主权,因此怕颛臾凭藉有利的地势起而帮助鲁国,于是要 先下手为强,攻打颛臾孔子这句话,深深地刺中了季孙的内心。即是介绍有关事件背景加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意2、补释法即对所解文旬,根据各种资料和传闻,补述有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句意杨伯峻论语译注,第47页扬伯竣论语译注,第页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7页杨伯竣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4页山东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责任及监护权协议
- 双方协议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配执行合同
- 写字楼物业服务合同续约及绿化环境提升协议
- 长期仓储租赁合同保障乙方利益不受侵害
- 私募基金股权交易协议中的限制性条款与股权激励关系
- 万科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商业综合体租赁协议
- 班组级岗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辽宁省安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器械应用与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简笔画雪糕课件
- 陕西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 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
- 营养性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 GB/T 13576.4-1992锯齿形(3°、30°)螺纹公差
- GA 668-2006警用防暴车通用技术条件
- 《C语言程序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
- 血浆置换 (1)课件
- 保洁常用工具和设备一览表
- 测量教案5章-es-602g全站仪
- FJC系列浮选机说明书(最终版)20101007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