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劳动版).doc_第1页
高级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劳动版).doc_第2页
高级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劳动版).doc_第3页
高级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劳动版).doc_第4页
高级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劳动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课题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程序设计、安装与调试411 FX2系列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一、实训目的4二、实训内容及指导51FX2系列PIE外部端子的功能及连接方法、IO点的类别及技术指标5(1)机器的硬件认识与使用5(2)IO点的编号及使用说明6(3)IO点的类别、技术规格及使用82FX2系列PLC的型号83PLC技术应用的初步认识9(1)PLC控制系统的组成9(2)实操训练题小车自动往返10(3)实操要求1112 FX2系列PLC的软元件(内部器件)及研究11一、实训目的11二、实训内容及指导121软元件概述12(1)输入继电器X和输出继电器Y12(2)辅助继电器M。12(3)状态软元件S13(4)定时器T14(5)计数器C14(6)数据寄存器D152FX2软元件说明1513 程序的写入、调试及监控16一、基础知识161FX-20PE的结构及组成162编程操作18(1)写入程序18(2)读出程序21(3)插入程序223监控操作23(1)元件监视23(2)导通检查24(3)动作状态的监视24(4)强制ONOFF24(5)修改T、C、D、Z、V的当前值25(6)修改T、C设定值25二、实训目的26三、实训内容及指导261编程操作26(1)接线26(2)编程准备26(3)编程操作262运行操作273监控操作28(1)元件监视28(2)导通检查28四、实训考核2814 编程软件及其使用29一、基础知识291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的主要功能292系统配置293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的操作环境294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的使用29(1)系统的启动与退出29(2)文件的管理30(3)梯形图编程31(4)指令表编程32(5)程序的检查32(6)程序的传送32(7)监控操作34二、实训目的35三、实训内容及指导351编程操作35(1)编程准备35(2)编程操作362运行操作363监控操作37四、实训考核371-5 基本逻辑指令的编程38一、基础知识381基本逻辑指令382编程注意事项及编程技巧38二实训目的39三、实训内容及指导401多重输入电路402保持电路403优先电路404比较电路405微分脉冲电路41(1)上升沿微分脉冲电路41(2)下降沿微分脉冲电路416分频电路417定时器的研究及应用42(1)延时接通电路程序的编写及运行42(2)延时断开电路程序的编写及运行42(3)脉冲发生器(振荡电路)程序的编写及运行43(4)长延时电路程序的编写及运行438计数器的研究及应用43(1)计数程序的编写及运行43(2)长延时电路的编写及运行44四、实训考核4416状态转移图的研究及单流程编程训练45一、实训目的45二、实训内容及指导451状态三要素452状态转移图的特点及程序执行过程463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46(1)编程原则46(2)编程要点及注意事项46(3)编程实例47三、实训考核471状态三要素及状态转移图训练考核472状态转移图特点的体会与研究训练483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与调试训练48训练题一:电动机按顺序启停4817 分支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与调试训练50一、实训目的50二、实训内容及指导501选择性分支状态转移图的编程训练50(1)编程原则与编程方法50(2)编程实例及运行观察50(3)训练考核题522并行分支状态转移图的编程训练53(1)编程原则与编程方法53(2)编程实例及运行观察53(3)训练考核题5418 YA降压启动控制设计55一、实训目的55二、实训内容及指导55三、实训考核5619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56一、实训目的56二、实训内容及指导57三、实训考核58110交通信号灯控制58一、实训目的58二、实训内容及指导58三、实训考核59111 音乐喷泉控制系统60一、实训目的60二、实训内容及指导60三、实训考核61112双面铣床控制系统61一、实训目的61二、实训内容及指导62三、实训考核62113 选用PLC改造继电接触器控制的三层货梯控制系统63一、实训目的63二、实训内容及指导63三、实训考核65114 自动焊锡机PLC控制系统设计65一、实训目的65二、实训内容及指导65三、实训考核66习题67课题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程序设计、安装与调试 11 FX2系列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训目的 1掌握FX2系列PLC外部端子的功能及连接方法;IO点的编号、分类、主要技术指标及使用注意事项。 2了解FX2系列PLC基本单元、扩展单元、特殊功能模块的型号、功能及技术指标。 3掌握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技术实现。 二、实训内容及指导 1FX2系列PIE外部端子的功能及连接方法、IO点的类别及技术指标 (1)机器的硬件认识与使用 1)机器的外部特征PLC有单元式、模块式和叠装式(或平板式)三种结构形式,前两种为常用的结构形式。FX2系列PLC为小型PLC,采用单元式结构形式,其外形如图11所示。 图11 FX2系列PLC外形图 FX232MR PLC面板如图1-2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即外部端子(输入,输出接线端子)部分、指示部分和接口部分,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如下。 外部接线端子外部接线端子包括PLC电源(L、N)端子、输人用直流电源(24+、COM)端子、输入端子(X)、输出端子(Y)、运行控制(RUN)端子和机器接地端子等。它们位于机器两侧可拆卸的端子板上,每个端子均有其对应的编号,主要完成电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连接。 图1-2 FX232MR PLC面板图 指示部分指示部分包括各输k输出点的状态指示、机器电源指示(POWER)、机器运行状态指示(RUN)、用户程序存储器后备电池指示(BATY)和程序错误CPU错误指示(PROGECPUE)等,用于反映IO点和机器的状态。 接口部分FX2系列PLC有多个接口,主要包括编程器接口、存储器接口、扩展接口和特殊功能模块接口等。在机器面板的左下角,还设置了一个PLC运行模式转换开关SW1,它有RUN和STOP两个位置,RUN使机器处于运行状态(RUN指示灯亮);STOP使机器处于停止状态(RUN指示灯灭)。当机器处于STOP状态时,可进行用户程序的录入、编辑和修改。接线端子板上设有一个RUN端子,它的功能与SWl相同,如果该端子有输入信号,可使机器处于运行状态,否则,机器处于停止状态。接口的作用是完成基本单元同编程器、外部存储器、扩展单元和特殊功能模块的连接,在PLC技术应用中会经常用到。各接口连接的器件如下: CN2:外部存储器。 CN3:编程器等。 CN4:IO扩展单元、IO扩展模块、模拟量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等。 CN5:通信适配器、FX2并联运行适配器和变量设置单元等。 2)机器的电源FX2系列PLC机器上有两组电源端子,分别完成PLC电源的输入和输入回路直流电源的输出。L、N为PLC电源端子,2系列PLC要求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规格为AC 85264 V 5060 Hz。24+、COM是机器为输入回路提供的直流24 V电源,为减少接线,其正极在机器内已与输入回路连接,当某输入点需输入信号时,只需将COM通过输入设备接至对应的输入点。一旦COM与对应点接通,该点就为“ON”,此时对应输入点指示灯亮。机器的输入电源还有一接地端子,用于PLC的接地保护。 (2)IO点的编号及使用说明 LO点是PLC的重要外部部件,是PLC与外围设备连接的通道,其数量、类别也是PLC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FX2系列PLC的输入点位于机器的一侧,输出点位于机器的另一侧。 FX2系列PLC的IO点数量、类别随机器型号的不同而不同,但IO点的数量比例及编号规则完全相同。一般,输入点与输出点的数量之比为l:1,即输入点数等于输出点数。FX2系列PLC的IO点编号采用八进制,即0007、1017、2027输入点前面加“X”,输出点前面加“Y”。扩展单元和扩展模块的LO点编号应紧接基本单元的IO点之后依次编号。 IO点的作用是将设备与PLC进行连接,使PLC与现场构成系统,以便通过输入设备(元件)从现场获得信息(输入)或将经过处理后的控制命令通过输出设备(元件)送到现场(输出),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输入回路的连接如图13所示。输入回路的实现是COM端通过将具体的输人元件,如按钮、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继电器的触点、传感器等,连接到对应的输入点上,将信息送到PLC内部。一旦某个输入元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对应输入点的状态也随之变化,这样PLC可随时检测到这些信息。 图l-3输入回路的连接 输出回路是PLC的负载驱动回路,输出回路的连接如图1-4所示。PLC通过输出点将负载和负载电源连接成一个回路。这样负载的状态就由PLC的输出点进行控制,输出点动作,驱动负载。负载电源的规格应根据负载的情况和输出点的技术规格进行选择。 图1-4输出回路的连接在实现输出回路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输出点的共COM问题一般情况下,每个输出点应有2个端子。为了减少输出端子的个数,在PIE内部将几个输出点的一端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共端COM。FX2系列PLC的输出点一般采用每4个点共COM连接,如图15所示。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否则可能导致负载不能正确驱动。图1-5输出点的共COM连接2)输出点的技术规格不同的输出类别,有不同的技术规格。应根据负载的类别和大小、负载电源等级、响应时间等选择不同类别的输出形式。要特别注意负载电源等级和最大负载的限制,以防止出现负载不能驱动或PLC输出点损坏等情况。3)多种负载和多种负载电源共存的处理 同一台PIE控制的负载和负载电源的类别、电压等级可能不同。在连接负载(实际上即分配IO点)时,应尽量使所需负载电源不同的负载不使用共COM的输出点。若要使用,应注意干扰和短路等问题。(3)IO点的类别、技术规格及使用 现场信号的类别有很多种,为适应控制的需要,PLC的IO点具有不同的类别。其输入分为直流输入和交流输入两种形式,前者完成直流信号的输入,后者完成交流信号的输人;其输出分为继电器输出、可控硅输出和晶体管输出三种形式。继电器输出和可控硅输出适用于大电流输出的场合,晶体管输出和可控硅输出适用于快速、频繁动作的场合。若具有相同的驱动能力,继电器输出形式成本较低。三种输出形式的技术规格见表11。 表11 三种输出形式的技术规格 注:1当外接电源电压小于等于24 V时,尽量保持5 mA以上的电流。 2响应时间02ms是在条件为24 v、200 mA时所需时间,实际所需时间为电路切断负载电流到电流为O的时间。可用并接续流二极管的方法改善响应时间。如果希望响应时间少于05 ms,应保证电源为2,4 v、60 mA。 2FX2系列PLC的型号 常用FX2系列PLC的基本单元、扩展单元、特殊功能模块的型号及功能见表1-2。 表1-2 常用FX2系列PLC的基本单元、扩展单元、特殊功能模块的型号及功能 IO点数 分类 型号 I O 备 注 FX216M 8 8 FX224M 12 12 后缀:R-继电器输出型 基本单元 FX232M 16 16 T-晶体管输出型 (BU) FX248M 24 24 S-晶闸管输出型 FX264M 32 32 有电源、CPU、IO,能单独使用 FX280M 40 40 扩展单元 FX-32E 16 16 有电源、IO,无CPU。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BU联合使用 (EU) FX-48E 24 24 FX一8ER 4 4 FXSEX 8 0 扩展模块 FX-8EY O 8 无电源、CPU,仅提供IO,不能单独使用。电源从BU或EU获得 (EB) FX-16EX 16 O FX-16EY 0 16 FX224EI FX2与F2系列SEB连接接口单元 FX-2DA 模拟量输出模块(2路) FX-4AD 模拟量输入模块(4路) 特殊功能模块 FX-2DAPT 温度控制模块(直接与Pr连接) (SEB) FX1HG 高速计数单元 FX1GM 定位控制单元 FX-8AV 变量设置单元 I,0点数 分类 型号 1 0 备 注 FX240AP FX2系列PLC并联适配器(光纤) 特殊功能模块 (SEB) FX240AW FX2系列PIE并联适配器(双绞线) FX2232AW 通信适配器 3PLC技术应用的初步认识 (1)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PLC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如图1-6所示。硬件部分通过输入点将输入元件与PLC连接,通过输出点将输出元件与PLC连接。软件部分即控制程序,通过PLC指令将控制思想转变为PLC可接受的程序。 图1-6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2)实操训练题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如图l一7所示。其控制要求如下: 图1-7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 1)按下启动按钮SB,小车电动机M正转,小车前进;碰到限位开关SQ1后,小车电动机M反转,小车后退。 2)小车后退碰到限位开关SQ2后,小车电动机M停转,小车停止。暂停5s后,小车再转向前进;当碰到限位开关SQ3后开始后退。 3)小车后退,当再次碰到限位开关SQ2时,小车停止。延时5s后重复上述动作。 根据以上要求所建立的控制系统如图18和图1-9所示。 图18控制系统组成 a)主回路原理图b)系统接线图 图1-9控制的梯形图及指令表 (3)实操要求 1)先将指令程序写入PLC。 2)根据控制要求将系统连接起来。 3)观察系统的运行,体会系统的组成和控制要求。 (4)PLC技术应用的一般步骤 将图1一7所示实例改造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KM1:正转接触器;KM2:反转接触器;SB1:正转启动按钮;SB2:反转启动按钮;SB3:停止按钮;FR:热保护继电器)。 PLC技术应用的一般步骤: 1)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2)根据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所需IO点数,选择合适的PLC。 3)分配IO点,绘制控制系统的接线图。 4)根据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设计梯形图或状态转移图。如果控制系统是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电路,可将其改造为梯形图。 5)根据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 6)用编程器将指令程序输入至PLC或直接用电脑编程传送至PLC。 7)调试系统。首先按系统接线图连接好系统,然后根据控制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 12 FX2系列PLC的软元件(内部器件)及研究 一、实训目的 1了解FX2系列PLC的软元件。 2明确使用软元件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主要软元件的功能。 二、实训内容及指导 1软元件概述 PLC内部有许多被称为继电器(输入继电器、辅助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和数据寄存器等的软元件。任何一个软元件均有无数个触点,这些触点在PLC内部可随意使用。用这些软元件的线圈和触点可构成与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电路相似的控制电路(梯形图)。 (1)输入继电器X和输出继电器Y 各基本单元、扩展单元和扩展模块中均有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这些继电器是IO点在PLC内部的反映。输入输出继电器的功能如图110所示。 图110输入,输出继电器功能示意图 输入端子从外部接受信号,与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继电器(X)是电子继电器。若外部输入开关闭合,输人继电器动作,对应输入点的指示发光二极管点亮。 输出端子向外部负载输出信号,输出继电器的输出触点接到PLC的输出端子上。若输出继电器动作,其输出触点闭合,对应输出点的指示发光二极管点亮。 若将图110的程序写入PLC运行,当输入点X0、X1变化时,可观察到输入继电器X0和X1、输出继电器Y0状态的变化。 (2)辅助继电器M。 逻辑运算中经常需要一些中间继电器进行辅助运算。这些继电器不能直接对外输入输出,一般用作状态暂存或移动运算等。辅助继电器的触点(包括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在PLC内部可自由使用,而且使用次数不限,但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辅助继电器由PLC内各元件的触点驱动,因此在输出端子上就找不到它们,但可通过这些触点驱动输出继电器,再通过输出继电器驱动外部负载,如图1一11所示。图111辅助继电器的使用 辅助继电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普通用途的辅助继电器MOM499。共500个点。 2)具有停电保持功能的辅助继电器MS00M1023,共524个点。这些辅助继电器在PLC停电时也能保持动作状态,故称停电保持继电器。它们在某些需停电保持的场合很有用。停电保持辅助继电器的应用实例如图112所示。 图112停电保持辅助继电器的应用实例 正常情况下,X3为ON,M600动作,Y1动作,工作台右移;X4为ON,M601动作,Y2动作,工作台左移。若在右移过程中PLC停电,工作台移动停止,但M600一直保持为ON。当电源恢复后,由于M600为ON,所以工作台继续右移。这样可以将停电时的状态保持, 当电源恢复后继续停电前的状态。 3)特殊功能辅助继电器M8000M8255,共256个点。这些辅助继电器与PLC的状态、时钟、标志、运行方式、步进顺序控制、中断、出错检测、通信、扩展和高速计数等有密切关系,在PIE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状态软元件S 这是步进顺序控制指令用的软元件。在不采用步进顺序控制指令时,也可当作普通用途的辅助继电器使用。 普通用状态软元件:S0S499,共500个点。 停电保持用状态软元件:S500S899,共400个点。 信号报警用软元件:S900S999,共100个点。 (4)定时器T 定时器作为时间元件,相当于时间继电器。它是字、位复合软元件,由设定值寄存器(字)、当前值寄存器(字)和定时器触点(位)组成。定时器内部有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对PLC内部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在当前值寄存器的值等于设定值寄存器的值时,定时器触点动作。因此,使用定时器时应掌握其设定值、当前值和定时器触点3个要素。 PLC内部的时钟脉冲有1ms、10ms和100ms3种,定时器有01 s、001 s和0001 s3种。 01 s普通定时器:T0T199,共200个点,定时范围为013 2767 s。 O01 s普通定时器:T200T245,共46个点,定时范围为0132767 s。 0001 s积算型定时器(停电记忆):T246T249,4个点。 01 s积算型定时器(停电记忆):T250T255,6个点。 非积算型定时器的应用如图113所示,通过编程器的MNT功能,可观察定时器的设 定值、当前值和触点3个要素。若将图113中的T1用积算定时器T250代替,可实现停电记忆,即通电后恢复定时功能,如图114所示。图1-13非积算型定时器的应用图114积算型定时器的应用 定时过程中断掉PLC的电源,再恢复供电,观察定时器3个要素的变化。通过编程器的MNT功能可观察到如下情况。T1的当前值复位为0;T250的当前值仍为停电时的值,通电后T250的当前值在停电时的基础上进行累计。另外,T1定时到,其触点动作的同时,当前值复位为O;而T250定时到,其触点动作的同时,当前值仍为设定值。因此,使用积算型定时器时,一般要用RST复位指令将定时器复位,如图115所示。图1-15积算型定时器的复位 (5)计数器C PLC内部有对元件信号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计数器同样是字、位复合软元件,由设定值寄存器(字)、当前值寄存器(字)和计数器触点(位)组成。根据计数的特点,计数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用计数器:C0C99,计数范围为132 767,共100个点。 停电保持用计数器:C100C199,计数范围为132 767,共100个点,具有停电保持功能。 此外,FX2系列PLC还有计数范围为-2147 483 6482 147 483 647的可逆计数器和高速计数器。 关于计数器三个要素及不同类型计数器状态的认识,可用与上述认识定时器的相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在使用计数器时应注意:一是计数器的复位;二是当计数频率较高时,应采用高速计数器。 (6)数据寄存器D 数据寄存器是用于存储16位数据的软元件,2个16位数据寄存器合并可组成32位数据寄存器。 通用数据寄存器:D0D199,共200个点。 停电保持用寄存器:D200D999,共800个点,具有停电保持功能。 文件寄存器:D1000D2999,共2000个点。 RAM文件寄存器:D6000D7999,共2000个点。 特殊用途数据寄存器:D8000D8255,共256个点,它们是可写入特定目的数据或已写入特定意义数据的数据寄存器。 2FX2软元件说明 (1)软元件的触点在机器内可随意使用,且使用次数不限。输入元件不能作为线圈用程序驱动,只能由外部输入信号驱动。只能用输出元件驱动外部负载。 (2)由于PLC采用扫描工作方式,所以输入输出每个周期刷新一次。输出继电器内部触点的状态由输出映像寄存器决定,外部触点的状态是由输出锁存器决定。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随每步程序的执行变化,是实时的,而输出锁存器是当一个扫描周期执行完毕后,才能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传递给它。因此,PLC外部输出触点的动作与内部触点的动作是不同步的,外部输出触点的动作存在延迟现象,有时甚至不能正常动作。在某些对动作时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在编制程序时应特别注意程序的先后次序。 (3)除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按八进制数编号外,其他软元件一律按十进制数编号。 (4)PLC在运行中若发生停电,输入输出继电器、通用辅助继电器全部为OFF状态。若需要保持停电前的状态,可用停电保持软元件。 (5)PLC内部有大量的特殊功能辅助继电器,共256个,这些继电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只能利用其触点的,如M8000、M8002等。这些继电器均代表某种特定的信息,其线圈由系统程序驱动,用户不能驱动其线圈,只能使用其触点。另一类是只能驱动其线圈的,如M8003、M8044等。这些继电器的触点仅供系统使用,一旦线圈被驱动,PLC会作出特定的反应。每个特殊辅助继电器具有特定的功能,对PLC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6)特殊功能用数据寄存器供监控PLC的运行方式用,其内容在电源接通时写入初始化值(先全部清零,然后由系统ROM写入初始化值)。由于特殊功能用数据寄存器的内容代表特定的信息,一般不能当作普通的数据寄存器使用。 D8000D8009:用于警戒时钟、PLC型号、系统版本、存储内容量、出错M的编号、后备电池电压和DC 24 V关断单元号等。 D8010D8019:用于存储扫描时间(当前、最小、最大)。 D8040D8049:用于存储与状态元件有关的信息,如ON状态、元件编号、报警状态动作的最小编号等。 D8060D8069:用于存储出错信息。 D8070D8099:用于存储联机和通信的有关信息。 13 程序的写入、调试及监控 一、基础知识 程序的写入、调试及监控是通过编程器实现的。编程器是PLC必不可少的外围设备,它一方面能对PLC进行编程,另一方面又能对PLC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选用不同的编程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编程。FX系列PLC的编程设备可分为FX-20PE简易编程器、GP一80FXE图形编程器,还可以用编程软件SWOPCFXGPWINC在个人计算机上进行编程。 FX一20PE简易编程器可以用于FX系列PLC,也可以通过FX-20PEFKIT转换器用于F1和F2系列PLC。 FX一20PE与一般编程器一样,有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两种编程方式。在线编程也称联机编程,编程器与PLC直接相连,并对PLC用户程序存储器进行直接操作。在写入程序时,若未装EEPROM卡盒,程序就写入PLC内部的RAM;若装有EEPROM卡盒,则程序写入该存储器卡盒。在离线编程方式下,编制的程序先写入编程器内部的RAM,再成批地传送到PLC的存储器,也可以在编程器和ROM写入器之间进行程序传送。 FX系列PLC的简易编程器也有很多种,功能也有差异,这里以具有代表性的FX-20PE简易编程器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和编程操作。 1FX-20PE的结构及组成 FX一20PE简易编程器由液晶显示屏、ROM写入器接口、存储器卡盒接口及键盘组成,操作面板如图116所示。 (1)液晶显示屏 FX一20PE简易编程器的液晶显示屏只能同时显示4行,每行16个字符,如图1-17所示。 (2)键盘 键盘由35个按键组成,包括功能键、指令键、元件符号键和数字键。 1)方式选择键 RDWR:读出写入键。 图1一17液晶显示屏 INSDEL:插入删除键。 MNTTEST:监视测试键。 2)执行键 GO:用于指令的确认、执行,显示画面和检索。 3)清除键 CLEAR:如在按执行键前按此键,则清除键人的数据。该键也可以用于清除显示屏上的错误信息或恢复原来的画面。 4)帮助键 HELP:显示应用指令一览表。在监视方式下,进行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5)其他键 OTHER:在任何状态下按此键,将显示方式项目菜单。 6)步序键 STEP:设定步序号。 7)空格键 sP:输入指令时,用此键指定元件号和常数。 8)光标键 、:移动光标和提示符,指定当前元件的前一个或后一个地址号的元件,作行滚 动。 9)指令键、元件符号键和数字键 这些键都是复用键,每个键的上面为指令符号,下面为元件符号或者数字。上、下的功能根据当前所执行的操作自动进行切换,其中元件符号ZV、KH、PI是交替使用,反复按键时自动切换。 2编程操作 编程操作按下述步骤进行。不管是联机方式还是脱机方式,基本编程操作相同。 准备与PLC连接 启动系统接通PLC电源及简易编程器复位(RST+GO) 设定联机方式选择联机方式按GO键,选择脱机方式按+GO键 编程操作利用写入、读出、插入、删除功能,编制程序 结束 (1)写入程序 写入程序之前,要将PIE内部存储器的程序全部清除,简称清零。 清零:RDWRRDWRNOPAGO 1)基本指令的写入基本指令有三种情况。一是仅有指令助记符,不带元件;二是有指令助记符带一个元件;三是指令助记符带两个元件。在选择写入功能的前提下,写入上述三种基本指令的键操作如下: 指令GO(只需输入指令)。 指令元件符号GO(需要指令和元件的输入)。 指令元件符号元件号SP元件符号元件号GO(需要指令、第1元件和第2元件的输入)。 例如要将图118所示的梯形图程序写入到PLC中,可按如下操作进行。 W:LDXOGOANIX1GO0UTY0GO 在指令输入过程中,若要修改,可按图119所示的操作进行。 例如输入指令OUT TO K1O,确认前(按GO键前),欲将K1O改为D9,其键操作如下:图l一18基本指令用梯形图及显示图119修改程序的基本操作按指令键,键入第l元件和第2元件。为取消第2元件,按一次CLEAR键。键入修改后的第2元件。按GO键,确认输入。若确认后(已按GO键),上例修改的键操作如下: 按指令键,键入第1元件和第2元件。 按GO键,确认内容的输入。 将行光标移到K10的位置上。 键入修改后的第2元件。 按GO键,确认输入。 2)功能指令的写入写入功能指令时,按FNC键后输入功能指令号。 输入功能指令号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输入指令号;二是借助于HELP键的功能,在所显示的指令一览表上检索指令编号后再输入。 功能指令写入的基本操作如图1-20所示。 例如写入功能指令(D)MOV(P)DO D2,其键操作如下: 按FNC键,选择功能指令。指定32位指令时,在键入指令号之前或之后,按D键。键人指令号。在指定脉冲指令时,键人指令号后按P键。写入元件时,按SP键,再依次键人元件符号和元件号。按GO键,确认输人。 图120功能指令输入的基本操作上述操作完成后,显示屏的显示如下:W 1O DMOVP 12 D O D 2 15 NOP键入图1-21所示梯形图的键操作如下:W:IDM8000GOFNC19SPK2X10SPD0GO 图1-21功能指令输入用梯形图及显示 3)元件的写入在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的写人中,往往要涉及元件的写入。下面用一个实例说明元件写入的方法。 例如写入功能指令MOV K1 X1OZ D1,其键操作如下。 写入功能指令号。 指定位数,K1表示4个二进制数位。K1K4用于16位指令,K1K8用于32位指令。 键入第1元件符号和第1元件号,变址寄存器z、V附加在元件号上一起使用。 键入第2元件符号和第2元件号。 4)标号的写入在程序中,P(指针)、I(中断指针)作为标号使用时,其输入方法和指令的输入方法相同。即按P或I键,再键入标号编号,最后按GO键。 5)程序的改写在指定的步序上改写指令。如果要将原100步上的指令改写为OUT T50K123,其键操作如下: 根据步序号读出程序; 按WR键后,依次键入指令、第1元件符号及第1元件号; 按SP键,键入第2元件符号和第2元件号; 按GO键,确认重新写入的指令。 如需要改写读出步数中的某些内容,可将光标直接移到需要改写的地方,重新键入新的内容即可。例如将第10步的MOVP指令元件K2X1改写为K1X0的键操作如下:根据步序号读出程序。按WR键后,将行光标移动到要改写的元件位置上。在指定位置时,按K键,键人数值。键人元件符号和元件号,再按GO键,改写元件结束。6)NOP的成批写入在指定范围内,将NOP成批写入的基本操作如图122所示。 图1-22 NOP成批写入的基本操作例如在1014步到1024步范围内成批写入NOP的键操作如下: 按或键,将行光标移至写入NOP的起始位置。 依次按NOP、K键,再键入终止步序号。 按GO键,则在指定范围内成批写入NOP。 (2)读出程序 从PLC的内存中读出程序,可以根据步序号、指令、元件及指针等方式读出。在联机方式下,PLC在运行状态时要读出指令,只能根据步序号读出;PLC在停止状态时要读出指令,可以根据指令、元件以及指针读出。在脱机方式下,无论PLC处于何种状态,4种读出方式均可。 1)根据步序号读出指定步序号,从PLC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读出并显示程序的基本操作如图1-23所示。 例如要读出第55步的程序,其键操作如下: 图1-23根据步序号读出的基本操作 按STEP键,键入指定的步序号。 按GO键,执行读出。 2)根据指令读出 指定指令,从PLC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读出并显示程序(PLC处于STOP状态)的基本操作如图124所示。 图1-24根据指令读出的基本操作 例如要读出指令PLS M104的键操作如下: RDPLSM104GO 3)根据指针读出 指定指针,从PLC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读出并显示程序(PLC处于STOP状态)的基本操作如图1-25所示。 图125根据指针读出的基本操作 例如要读出指针号为3的标号,其键操作如下: RDP3GO 4)根据元件读出 指定元件符号和元件号,从PLC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读出并显示程序(PLC处于STOP状态)的基本操作如图1-26所示。图1-26根据元件读出的基本操作例如读出Y123的键操作如下:RDSPY123GO。 (3)插入程序 插入程序操作是根据步序号读出程序,在指定的位置上插入指令或指针,其操作如图1-27所示。图127插入的基本操作例如在200步前插入AND M5的键操作如下: 根据步序号读出相应的程序,按INS键,设定在行光标指定的步序处插入,无步序号的行不能插入。 键人指令、元件符号和元件号(或指针符号和指针号)。 按GO键后就可将指令或指针插入。 (4)删除程序 删除程序分为逐条删除、指定范围的删除和NOP的成批删除。 1)逐条删除读出程序,逐条删除光标指定的指令或指针,基本操作如图1-28所示。 图1一28逐条删除的基本操作例如要删除第100步的ANI指令,其键操作如下: 根据步序号读出相应程序,按INS键和DEL键。 按GO键后,即删除了行光标所指定的指令或指针,而且以后各步的步序号自动向前提。 2)指定范围的删除从指定的起始步序号到终止步序号之间的程序,成批删除的键操作如下: D:删除起始步序号 终止步序号3)NOP的成批删除将程序中所有的NOP一起删除的键操作如下: 删除功能NOP的成批删除 3监控操作 监控功能可分为监视与测控。 监视功能是通过简易编程器的显示屏监视和确认在PLC联机方式下的动作和控制状态。它包括元件的监视、导通检查和动作状态的监视等。测控功能主要是指编程器对PLC位元件的触点和线圈进行强制置位和复位,以及对常数的修改。它包括强制置位、复位,修改T、C、Z、V的当前值和T、C的设定值,文件寄存器的写入等。 监控操作可分为准备、启动系统、设定联机方式、监控操作等步序,前几步与编程操作相同。下面仅对监控操作进行说明。 (1)元件监视 所谓元件监视是指监视指定元件的ONOFF状态、设定值及当前值。元件监视的基本操作如图129所示。图1-29元件监视的基本操作例如监视X0及其以后元件的键操作及显示如图130所示。 图130监视X0等元件的操作及显示 按MNT键,再按SP键,键入元件符号及元件号。 按GO键后,有标记的元件为ON状态,没有的则为OFF状态。 通过按、键,监视前后元件的ONOFF状态。 (2)导通检查 根据步序号或指令读出程序,监视元件触点的导通及线圈动作,基本操作如图131所示。 例如读出126步作导通检查的键操作如下: MNTSTEP126GO 读出以指定步序号为首的4行指令后,根据显示在元件左侧的标记,可监视触点的导通和线圈的动作。利用、进行滚动监视。 图131监视及导通检查的基本操作 a)监视操作b)导通检查(3)动作状态的监视 利用步进指令,监视s的动作状态(状态号从小到大,最多为8点)的键操作如下:MNTSTLGO (4)强制ONOFF 进行元件强制ONOFF的测试,要先进行元件监视,而后进行功能测试。其基本操作如图1-32所示。 图132强制ONOFF的基本操作例如对Y10进行强制ONOFF的键操作如下: 强制ON强制OFF 利用监视功能,对Y10元件进行监视。 按TEST(测试)键后,若元件Y10为OFF状态,则按SET键,强制其处于ON状态。若Y10为ON状态,则按RST键,强制其处于OFF状态。 强制ONOFF操作只在一个运算周期内有效。 (5)修改T、C、D、Z、V的当前值 先进行元件监视,再进入测试功能。修改T、C、D、z、V当前值的基本操作如图133所示。 图133修改T、C等当前值的基本操作将32位计数器当前值寄存器(D1、D0)的当前值K1234修改为K10,其键操作如下:应用监视功能,对设定值寄存器进行监视。 按TEST键后按SP键,再按K或K、H键(K为十进制数设定、H为十六进制数设定),键入新的当前值。 按GO键,当前值修改结束。 (6)修改T、C设定值 元件监视或导通检查后,转到测试功能,可修改T、C的设定值,其基本操作如图134所示。 图134修改T、C设定值的基本操作1)若将T5的设定值K300修改为K500,其键操作如下:利用监控功能对T5进行监视。先按TEST键,再按SP键,则提示符出现在当前值的显示位置上。再按一下SP键,提示符移到设定值的显示位置上。键入新的设定值,按GO键,设定值修改完毕。2)若将T10的设定值D123变更为D234,其键操作如下: 应用监视功能对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