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doc_第1页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doc_第2页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doc_第3页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doc_第4页
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资源下载 宝宝打疫苗时间表宝宝一出生,就要接种疫苗。疫苗进入人体,就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自动产生抵抗与疫苗相关传染病的抗体,当机体再次遇到这种细菌或病毒时,作为体内的防御部队抗体便会奋勇杀敌,从而让宝宝不得这种病,或得病后症状减轻。医学上将疫苗接种称为“免疫规划”,国家对免疫规划工作有着严格的管理,而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社区的地段保健医生。免疫规划包括两个程序: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1岁之内宝宝要接种哪些疫苗?初生宝宝一般最迟在出生24小时内就要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要接种三针,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以预防结核病(俗称肺痨)。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而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如果空气中有结核菌,宝宝很可能受到感染,从而发生急性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危及宝宝生命,因此每一个健康的婴儿都一定要接种卡介苗。在几十年前,结核病较为流行,近几年发病率很低。但随着人口流动增加,结核病也有抬头趋势。接种后反应接种后7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节,微有痛痒。46周可变成脓泡或溃疡。经23月溃疡自然愈合。这些都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你不必担心。不能接种的情况1 早产儿。如果你家宝宝早产,一般暂时不接种卡介苗,因为接种后不易产生免疫力,成功率低。何时接种医生会告诉你。2 孕妈妈为结核病患者,所生新生儿应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就不应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3 新生儿如果患有肾脏病、心脏病、全身皮肤病、腹泻,或注射部位有脓泡疮、湿疹等疾病均不宜接种。4 如宝宝具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问题也不宜接种。妈妈体内具有抵抗结核病的抗体是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宝宝的,因此刚出生的宝宝对结核病不具有免疫力。因此,照顾小宝宝时要注意不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宝宝的房间每天通风换气等。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统一由地方的结核病防治所承担,社区或地段的保健医会告诉你到哪个地方复诊。接种卡介苗后约12周,局部会呈现红色小节结,以后逐渐长大,微有痛痒,但不会发烧;68周会形成脓泡或溃烂;1012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注意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23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直到痂皮自然脱落。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确实有效,但并不是说百分百不会得结核病,它使宝宝对结核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使其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即使患了病,其病情也较轻。乙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乙肝的发病率非常高。乙肝妈妈很容易将乙肝传染给宝宝。医生们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几率与感染时的年龄密切相关,1岁以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90%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而青壮年、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慢性乙肝患者的比例只有5%左右。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减少乙肝危害的最好方法。接种后反应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在孕期,孕妈妈的一项检查就是乙肝,如果感染了乙肝,也不必害怕,在大医院的(或传染病院)产科,都可为孕妈妈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为新生宝宝做母婴阻断。具体方法是:在婴儿出生后6小时之内及1个月后各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能让宝宝体内马上具有抵抗乙肝的抗体,如同有一道天然抵抗乙肝的屏障,然后按0、1、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1针,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何时再注射医生会告诉你,你要记得去医院的时间,比如在台历上用红笔标注一下。抗体一般在注射后一两个月后出现。如果家人没有患乙肝的,则不必复查。若是家人患有乙肝,需查看有无抗体出现,而且每2年查一次,看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如果你选择保姆,一定注意保姆的乙肝检查。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般在35年有必要复种一次。宝宝上幼儿园时,幼儿园要求宝宝体检,这时会查乙肝抗体情况,当体内乙肝抗体消失或过低时,应复种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也有进口的,保护期长达15年,在复种时可根据情况选择。1个月乙肝疫苗第二次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宝宝的发生率特别高,尤其是婴幼儿,所以又称为小儿麻痹症。这种病毒潜藏在玩具、文具、饮用水中,当宝宝吃进病毒后,大部分不会有问题,但有11%的人出现症状,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随后侵犯脊髓,主要损害患儿脊髓中管理运动的部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造成弛缓性肌肉麻痹,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终身致残。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一般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连服3次,间隔46周,4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抗体。接种后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这种活疫苗病毒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宝宝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一种免疫物质(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而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所以其免疫效果更好。脊髓灰质炎疫苗要用冷开水服用,因为它是活疫苗,特别怕热,温度高就可失去活性,因此不能加在热水或热的食物中服用,以免疫苗失效。如果喝水或喂奶要在服用半小时以后。高热、腹泻、重症感染及急性传染病、结核病人暂缓服用,因生病时服用效果降低,很难产生抗体,但病愈后仍需补服。母乳中含有抗体,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所以不要刚喂完母乳就服糖丸,一般宜在哺乳后2小时服用。服糖丸30分钟后再哺喂母乳。有些宝宝因哭闹造成服用糖丸时呕吐,此时必须重新补服。家长应看着宝宝全部服下糖丸。3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疫苗百白破是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简称,疫苗主要针对这三种疫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个月,所以称为百日咳。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咽、喉、鼻部黏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一切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伤口如林刺或锈钉刺伤,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可造成呼吸停止窒息死亡。宝宝3、4、5个月及1岁6个月时均应各接种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有3种,一种是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全细胞型百白破三联疫苗。另一种是国产的无细胞型百白破疫苗,零售价15元/支(有些大城市免费)。还有一种是进口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零售价168元/支。传统的细胞型三合一疫苗,接种后有部分的宝宝常感到不适,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食欲不振,甚至发烧等状况,这是因为百日咳疫苗中有一些成分特别容易引起副作用。现在很多保健科使用新型无细胞型百白破疫苗,它是将百日咳疫苗中较有副作用的成分去掉,保留了免疫功能,所以有一样的预防效果,但副作用明显降低,只有3%5%婴幼儿会出现轻微的发烧。如果你带宝宝打针时,可问一下医生是全细胞型的还是无细胞型的。有些地方打无细胞型的要自费,建议用这种新型的疫苗。4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疫苗第二次5个月百白破疫苗第三次6个月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2月4月是发病高峰。流脑病菌存在于人体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经空气飞沫传播,与带菌者密切接触,如怀抱、喂奶等是2岁以下幼儿感染的重要途径。人感染流脑后往往没有症状,成为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只有不到1%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尤其容易感染。这种病表现为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的淤点或淤斑。病死率为5%10%。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618个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小学四年级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接种后反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后反应都比较轻微。局部可有些红晕和压痛,一般24小时内消退,少数人在注射局部还会出现小的硬块。大多数人没有全身反应的症状,偶尔有人出现短暂的低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有高热惊厥病史者;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者;有过敏史者(包括药物和食物过敏);如发烧或正在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也不宜接种流脑疫苗,可以等康复后再补种。流脑疫苗接种后68小时可能出现红晕或压痛感,24小时后可逐渐消退。常规打的疫苗是针对A群,对于其他群不具抵抗力。脑膜炎双球菌有A、B、C、D、X、Y、Z、E、H、I、K、L、W等13个菌群,以A、B、C群为多见。所以如果去国外或是当地流行其他菌群的脑膜炎,要及时注射疫苗。在流行期间,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其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初次接种8个月,复种时是为6岁。接种后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少数可有发热,2天左右恢复正常,个别儿童接种一周内出现散在性皮疹,可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症状,一般24天消失,以上反应不需处理,如体温超过39则需退热和对症处理。错过了机会可再补种,可咨询地段保健医。9个月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岁乙脑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的疾病。叮咬过带病菌猪的蚊子,再叮咬人时,可能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易感染。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人被感染后,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这种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接种时间一般由当地防疫部门通知,一般为满6足月以后接种,连续接种2针次,间隔710天;第2年及6周岁各加强1针次。每年35月份接种。接种后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由于7、8、9三个月雨量适中,蚊子极易繁殖,因此成为乙脑的发病高峰期。此时家中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给宝宝使用蚊帐。傍晚外出时身体裸露部位涂上防蚊液。特别提醒:5 这些疫苗的接种,当地的保健医生会通知你去某一地点接种,不用你自己担心何时种。6 每次进行预防接种时应携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备医生查核。要保管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日后宝宝上幼儿园、入学、出国等都需要。7 接种前应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近阶段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是否服用过的药物、是否有过敏、是否发热等。8 每次预防接种后务必查验医生是否填写完整,签署名字、日期和盖上医院的接种章。9 全国具有统一的免疫规划程序,但各地方政府也可针对当地流行病而增加疫苗接种的种类,实行免费或部分减免费用的预防。而且根据季节不同,免疫时间也有所不同。如果你从北方到南方,去之前要问一下保健医是否需要提前注射某种疫苗。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1个月: 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2个月: 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 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 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4个月: 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 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 破伤风5个月: 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6个月: 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一针;可预防乙型肝炎、流脑8个月: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1 岁: 乙脑;可预防乙型肝炎1岁半2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乙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4 岁: 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6 岁 麻疹疫苗、精制白破和乙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疫苗接种前的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接种后的护理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常见问题: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绝大多数疫苗的有效率在95%以上,但支气管肺炎疫苗的有效率较低,大约为70-80%。:是不是打预防针越多越好呢?:不是。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注射疫苗的时间内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还能打疫苗吗?:等宝宝病好后可以继续接种。因为接种疫苗时间间隔天属于正常接种范围,可正常继续接种。:怎么才知道预防接种后有没有产生抗体?:一般由各地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或隔几年抽出一部分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按年龄组分别来进行复查。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流感疫苗提示有4类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其中包括6个月以下婴儿;具有过敏体质,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患感冒、发烧、发热等或急性病发作时,则先治病,等身体恢复后再接种。对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提示处于高热或急性传染病发病期的宝宝和对破伤风蛋白过敏的宝宝慎用。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建议于宝宝 2、4、6个月大时使用,视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