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公报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繁體】【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窗口】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1-3-3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五个确保”的要求,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5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7139.9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618.31亿元,增长5%。“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6905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1%。 图1“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5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334.55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4%提高到49.4%。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4060.29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1%。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8.45万户,比上年增长9.4%。其中,企业12.52万户,增长16.4%;个体工商户5.81万户,下降3.2%。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155户,增长5%;外商投资企业6457户,增长27.1%;私营企业11.46万户,增长16.3%。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87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增值税388.62亿元,增长4.3%;营业税933.91亿元,增长11.2%;个人所得税261.2亿元,增长13.3%;企业所得税606.05亿元,增长25.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30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6.02亿元,增长14.5%;公共安全支出187.25亿元,增长1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2.56亿元,增长8.6%;医疗卫生支出160.07亿元,增长20.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75.47亿元,下降14.6%。“十一五”时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499.2亿元,年均增长14.9%。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0.8%(见图2)。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97.46亿元,下降29.1%。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0.3%;第二产业投资1435.37亿元,增长0.6%,所占比重为27%;第三产业投资3865.9亿元,增长0.8%,所占比重为72.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234.12亿元,比上年下降1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2%;集体经济投资183.07亿元,增长38.4%,所占比重为3.4%;股份制经济投资1200.26亿元,增长2.2%,所占比重为2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86.95亿元,增长11.2%,所占比重为12.9%。“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3804.15亿元,年均增长10%。 图2“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增长速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1(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7.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10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101.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 标指 数(上年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1食 品107.7烟酒及用品101.1衣 着98.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7交通和通信97.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9居 住103.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1.2。 全年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7.6。在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中,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为108。其中,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为109。全年住宅租赁价格指数为104.9。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7.03亿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种植业产值155.27亿元,下降4.7%;畜牧业产值62.9亿元,下降2.8%;渔业产值52.62亿元,下降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92万公顷;粮食产量118.4万吨,比上年下降2.7%。郊区奶牛良种率达到100%,生猪良种率超过95%,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均超过96%。主要农副产品产量(见表2)。 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产 量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118.40-2.7蔬菜万吨398.081.0 生猪出栏万头265.98-1.4 牛奶万吨24.7116.3家禽出栏万羽4083.76-0.3鲜蛋万吨6.281.7水产品万吨28.97-14.4至年末,全市有2095个产品获得农产品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09个,绿色食品99个,有机农产品187个。 至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104.15万千瓦。全市建成设施粮田8.65万公顷。其中,年内建成0.75万公顷。设施菜田1.15万公顷。其中,年内建成0.13万公顷。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20家。其中,年内建成6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面积0.18万公顷。其中,年内建成0.11万公顷。年内新认定15家国家级和5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年农业组织化水平达到62.5%。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4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见图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5.98亿元,增长18.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866.21亿元,增长15.9%;重工业增加值4359.77亿元,增长19.5%。全年工业总产值3103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3.57亿元,增长23.1%。“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4305.48亿元,年均增长12.6%。 图3“十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2%(见图4)。 图4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58.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增幅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2%。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产 量比上年增长(%)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9388.4420.1成品钢材万吨2475.9510.6汽车万辆169.8935.9# 轿车万辆159.7730.5家用电冰箱万台218.5517.3电力电缆万公里119.1165.8发电量亿千瓦小时876.1914.2乙烯万吨226.7225.7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2.806.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实现税金总额1373.98亿元,增长24.5%。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82.54亿元,增长67.5%;实现税金1003.99亿元,增长31.9%,占全市工业税金总额的比重为73.1%。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8.3%。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3.91,比上年提高39.5个点。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29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092.72万平方米,增长15.9%;竣工面积6025.95万平方米,增长5.4%。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4.61万元,比上年提高10.8%。 四、批发和零售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5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38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批发销售额32184.13亿元,增长25.8%。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819.88亿元,增长12.9%;穿的商品零售额682.12亿元,增长18.3%;用的商品零售额3179亿元,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35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91亿元,增长16.9%。消费惠民政策成效显现。全年受理汽车以旧换新1.36万辆,实现新车销售额20.4亿元;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商品销售407.76万台,实现销售额152.93亿元。 至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2987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2610家,便利店4532家。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208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81023.85万吨,比上年增长5.3%。旅客发送总量13431.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6%(见表4)。 表4 货物运输量与旅客发送量 指 标单 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货物运输量万吨81023.855.3 铁 路万吨958.541.8 水 运 万吨38803.002.2 公 路万吨40890.008.3 机 场万吨372.3124.8旅客发送量万人次13431.7220.6 铁 路万人次6094.6918.1 港 口万人次89.60-0.2 公 路万人次3634.0021.3 机 场万人次3613.4325.0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3亿吨,比上年增长10.4%。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国际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6.3%。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55.1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5.5%;进出港旅客达到7170.09万人次,增长25.8%。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5098.78万人次,增长24.7%;国际航线进出港旅客1509.55万人次,增长29%;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561.76万人次,增长27.8%。 年内轨道交通10号线、2号线延伸段、11号线支线段建成运营。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到12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452.57公里(见图5)。全年新增公交专用道48.3公里,新辟公交线路127条,建成6个“P+R”公共换乘停车点。全年公交运营车辆1.74万辆,运营出租车5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59.2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18.84亿人次,增长42.9%;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8.08亿人次,增长3.8%。全年享受公交优惠换乘人数达到84975万人次,老年人免费乘车人数达到18558万人次。 图5“十一五”时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308.3万辆,比上年增长7.9%。其中,汽车169.56万辆,增长13.1%。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102.93万辆,比上年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03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4.27亿元,下降6.3%;电信业务总量966.96亿元,增长19.8%。至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35.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7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61.6万户。其中,3G用户197.3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36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98家,旅行社1037家,A级旅游景区(点)61家,红色旅游基地30个(见表5)。 表5 旅游设施情况指 标单位绝对值星级宾馆家298 # 五星级家44 四星级家64旅行社家1037 # 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家42A级旅游景区(点)家61 # 5A级景区(点)家3 4A级景区(点)家28红色旅游基地个30# 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个8工业旅游示范点个53农业旅游示范点个18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个45旅游集散中心站点个6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85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3%(见图6)。其中,入境外国人665.63万人次,增长35.9%;港、澳、台同胞185.49万人次,增长33.3%。在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中,过夜旅游人数733.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6%。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1463.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6%。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1254.66万人次,增长32.7%。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5%;国内旅游收入2522.94亿元,增长31.8%。 图6“十一五”时期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吸引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见表6)。 表6 上海世博会举办情况指 标单位绝对值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个246参观人数万人次7308# 境外参观者 万人次425累计志愿者万名200网上世博参观人次万人次8234文化演出 万场2.29六、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9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单位116家。其中,银行业7家,保险业13家,证券业40家。至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910家。其中,银行业140家,证券业138家,保险业320家。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3家。其中,年内新增3家。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1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贷款余额34154.17亿元,增长15.1%(见表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877.47亿元,现金支出34941.88亿元,现金净投放1064.41亿元。 表7 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指 标绝对值(亿元)比年初增减额(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190.047607.68 # 企业存款24991.393344.40 储蓄存款16249.291891.41各项贷款余额34154.174492.99 # 短期贷款9278.11795.18 中长期贷款21693.693764.15 # 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4841.45591.80 # 住房贷款4399.90484.91 汽车消费贷款134.2943.42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筹资7584.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发行新股筹资1891.51亿元,增长51.2%;再次发行(增发、配股和权证行权)和可转债转股筹资3640.62亿元,增长70.1%;发行债券2053亿元,增长39.2%。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数1500只。其中,股票938只,比上年增加24只。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39.8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0.4万亿元,下降12.2%。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品种总成交金额123.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41.07万亿元。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成交金额179.8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2.0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3%。全年通过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报关的钻石进出口和所内交易合计28.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1%。年内沪深300股指期货平稳推出、贷款转让市场启动运行、股权托管交易机构挂牌成立,融资融券、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单机单船融资租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等创新业务相继推出。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8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财产险保险费收入197.18亿元,增长24.1%;人身险保险费收入686.68亿元,增长35.7%。在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中,中资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725.2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158.6亿元,增长40.5%。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9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财产险84.26亿元,增长7.3%;人身险110.28亿元,增长12.3%。 七、对外经济 全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6846.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进口总额2613.05亿美元,增长37.3%;出口总额4233.4亿美元,增长30.2%。 全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3688.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见图7)。其中,进口总额1880.85亿美元,增长38.5%;出口总额1807.84亿美元,增长27.4%。全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1259.74亿美元,增长29.7%;私营企业完成出口228.05亿美元,增长31%;国有企业出口307.67亿美元,增长16.3%;集体企业出口12.26亿美元,增长29.3%。 图7“十一五”时期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在上海市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41.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机电产品出口1311.14亿美元,增长27.8%;一般贸易出口632.74亿美元,增长29.5%,加工贸易出口1003.74亿美元,增长23.2%。全年对亚洲市场出口725.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5%;对欧洲出口450.72亿美元,增长21.6%(见表8)。 表8 上海市出口市场结构类 别绝对值(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上海市出口总额1807.8427.4# 亚 洲725.9226.5 # 日 本196.4622.1 中国香港134.0922.1欧 洲450.7221.6北美洲437.8327.4 # 美 国409.9127.7拉丁美洲94.4761.1大洋洲57.9145.1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906项,比上年增长26.4%;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53.07亿美元,增长15.1%;实际到位金额111.21亿美元,增长5.5%。全年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88.31亿美元,增长16%,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79.4%。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3项,合同金额125.65亿美元。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9个。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投资性公司22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至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05家,投资性公司213家,外资研发中心319家。 全年新批对外投资项目179项,投资总额24.2亿美元。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7532项;实际完成营业额75.42亿美元,增长2.7%;派出劳务人员1.59万人次,增长13.4%。至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9个。 八、浦东改革开放 全年浦东新区实现增加值470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见表9)。 表9 浦东新区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单 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增加值亿元4707.5212.4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639.4710.3工业总产值亿元8488.0221.1商品销售总额亿元7594.61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36.8820.6出口总额亿美元738.7928.2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亿美元56.251.7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亿美元38.56-1.3至年末,已有285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浦东。全年综合保税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9.5万国际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7.3%。张江高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57.89亿元,比上年增长80.5%。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知识产权授权12764件,比上年增长58.6%。金桥出口加工区实现工业总产业产值2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临港产业区成套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97.46亿元,比上年下降29.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8.2%。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866.2亿元,市政建设投资396.18亿元,公用事业投资86.58亿元(见表10)。全面完成世博会计划建设项目,市域快速路网基本建成。龙耀路隧道、闵浦二桥、外滩地区综合交通改造工程、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等建成投入使用。年内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775公里。 表1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指 标绝对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97.46-29.1电力建设148.50-41.4交通运输754.66-22.9邮电通信111.54-9.1公用事业86.58-36.3 市政建设396.18-36.4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12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3%。全年全市用电量1295.8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2.4%。至年末,全市家庭人工煤气用户132.9万户;家庭液化气用户316.4万户;家庭天然气用户达到405.9万户(见表11)。 表11 公用事业 指 标单 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1121.002.3自来水售水总量亿立方米24.441.6# 生活用水亿立方米18.641.0 工业用水亿立方米5.803.7用电量亿千瓦小时1295.8712.4# 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亿千瓦小时157.0010.5 煤气销售总量亿立方米12.90-9.2液化气销售总量万 吨40.00-0.2天然气销售总量亿立方米42.7036.4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80.68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商品房施工面积11295.03万平方米,增长13.4%;竣工面积1941.25万平方米,下降7.8%;销售面积2055.53万平方米,下降3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685.35万平方米,下降42.4%。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959.94亿元,比上年下降31.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395.35亿元,下降33.8%。全年存量房成交过户面积1966.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 十、城市信息化 全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164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903.52亿元,增长15.2%。 至年末,通过CMM/CMMI3级以上国际认证的企业达到117家。其中,5级18家。189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资质认证。其中,1级12家。信息服务业上市企业达到27家,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150家。全市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317.9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 至年末,集约化信息管线累计敷设5821沟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67沟公里;3G宏基站4300个,增加1500个;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00Gbps,增加100Gbps;WLAN无线热点7400个,增加2300个;宽带接入用户达499.2万户,其中家庭宽带用户达44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227万户,增加143万户;IPTV用户达130万户,增加29万户。 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409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口岸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入网企业累计达到4410家,全年电子单证传输量达到13250万张,实现电子支付金额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9.4%。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见表12)。 表12 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指 标单 位绝对值比上年“市民信箱”累计注册用户万人399.00增加14万人全年“付费通”业务平台交易量万笔7483.10增长60.9%全年“付费通”业务平台交易额亿元62.40增长34.2%全年交通卡销售额亿元25.90增长1.2倍银行卡累计发卡量万张11427.54增加1417.61万张全年银行卡交易额亿元11306.30增长18.8%至年末,数字证书累计发放217.86万张。社会信用体系持续完善。至年末,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覆盖1138.2万人的信用信息,比上年末增加28.6万人;个人信用产品提供量达到1460.9万份,增加21.1万份。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至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66所;普通中等学校856所;普通小学766所;特殊教育学校29所。普通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数持续扩大,中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数继续下降(见表13)。至年末,全市共有54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教育共招生3.86万人,在学研究生11.17万人,毕业生2.82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年内新增50所幼儿园。全年47万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就读。 表13 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 类 别在校学生数(万人)比上年增长(%)毕业学生数(万人)比上年增长(%)普通高等学校51.570.613.375.4普通中等学校75.20-2.421.16-6.0普通中学59.44-1.516.13-5.3高 中16.89-4.96.24-11.4初 中42.55-0.19.89-1.0中等专业学校10.91-5.13.34-1.5职业学校3.77-8.91.38-20.2技工学校1.081.90.31-13.9普通小学70.164.512.449.5特殊教育学校0.50平0.09平至年末,全市共有20所民办普通高校,在校学生9.4万人;109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87万人;184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16.42万人。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7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6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787所,老年教育机构277所。 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77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3%(见图8)。 图8“十一五”时期R&D支出及其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 全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18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18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98项。在已颁布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员和项目中,上海共有58项(人)获奖,占获奖总数的16.3%。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7.12万件,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发明专利2.62万件,增长18.9%。全年专利授权量4.82万件,增长38.1%。其中,发明专利6867件,增长14.5%。至年末,全市共有4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3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29家。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129家。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34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占84.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100%。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215项。其中,71.6%的项目已实现产业转化。年内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两批53个重大项目,2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12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相继成立。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62万项,比上年下降3.4%;合同金额525.45亿元,增长7.3%。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至年末,全市有市、区(县)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7个,艺术表演团体112个,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28个,档案馆50个,博物馆114个。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1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共出版报纸16.14亿份,各类期刊1.77亿册,图书2.87亿册。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级各类群众性业余团队活动47万场次,3919万人次参加。年内新增37家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至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270所,卫生技术人员13.54万人(见表14)。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年内1830名住院医师接受培训。郊区540家村卫生室和1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时报销。 表14 卫生机构情况 指 标单 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卫生机构数所32708.5# 医 院所3063.4门诊部所4291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所2964.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21平卫生监督所所19-5.0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13.543.4# 执业医生万人5.130.4 # 医院执业医生万人3.170.6 注册护士万人5.596.9年内成功地举办了27项38次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24项45次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在广州亚运会上,上海代表团共获得53枚金牌。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上海代表团获57个一等奖、116个二等奖、133个三等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年内新建55处社区公共运动场。 十三、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15万个(见图9)。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2.18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8万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1092户,帮助成功创业1.24万人。全年共完成职业培训41.13万人,对11.46万名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图9“十一五”时期新增就业岗位 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1838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3746元,增长11.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200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6955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25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951元,增长1.9%。 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7辆,家用空调200台,移动电话230部,家用电脑129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98台,洗衣机95台,热水淋浴器96台,移动电话194部,家用空调147台,家用电脑60台。 至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49.29亿元,当年新增1891.41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0853.11亿元,新增1119.84亿元;活期储蓄存款余额5396.19亿元,新增771.57亿元。 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389.9万平方米,动迁居民3.84万户;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1055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和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1300万平方米。至年末,廉租住房受益家庭达到7.5万户。其中,年内新增0.9万户;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家庭达到0.19万户。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5平方米(见图10)。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5.8%。 图10“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至年末,全市共有894.89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5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5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56.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至年末,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58万人。其中,被征用土地农民参保人数96.72万人。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4.84万人。继续增加各类退休人员养老金、统筹调整提高各类保障标准。年内“城保”、“镇保”和“农保”月平均养老金分别提高170元、70元和35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999.74万人(包括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至年末,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含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达到259.17万人。 至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625家,床位97841张。其中,年内新增养老床位10843张。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出资开办的332家,床位52185张。至年末,全市共有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03家,为9000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其中,年内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0家。至年末,全市共有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04个。其中,年内新设立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65个。 全年各级财政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27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7亿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支出0.27亿元,粮油帮困资金支出0.57亿元,医疗救助金支出2.38亿元。 十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507.54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01%。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1%,比上年提高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