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颁化工行业标准HG_T2006_2006_热固性粉末涂料_与被代替标准的主要差.docx_第1页
新颁化工行业标准HG_T2006_2006_热固性粉末涂料_与被代替标准的主要差.docx_第2页
新颁化工行业标准HG_T2006_2006_热固性粉末涂料_与被代替标准的主要差.docx_第3页
新颁化工行业标准HG_T2006_2006_热固性粉末涂料_与被代替标准的主要差.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固性粉末涂料与被代替标准的主要差异 冯世芳(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江苏常州 213016)0前 言粉末涂料因具有不含有机溶剂、生产施工安全、1 主要差异1.1 适用范围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标准适用 于涂覆电冰箱的冷冻室门、冷藏室门及箱体、以环氧 树脂和聚酯树脂为漆基的热固性环氧 - 聚酯粉末涂 料。HG/T2597-94环氧 - 聚酯粉末涂料标准适 用于以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 颜料、填料、助剂等配制而成的热固性有光环氧-聚 酯粉末涂料。新颁标准 HG/T2006 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 适用范围确定为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 颜料、填料、助剂等制成的热固性、涂膜呈平面状的 通用型粉末涂料。通用型粉末涂料不包括功能型和 含金属、珠光颜料的粉末涂料。由此可以看出,新颁 标准未限定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主要成膜物类型、用 途以及涂膜有无光泽,因此,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宽 泛。1.2 产品的分类及分等分级HG/T2006-91 和 HG/T2597-94 均未对适用 产品进行分类和分等分级。考虑到粉末涂料应用领 域广泛,且粉末涂料涂装后的产品应用场合不同,对 粉末涂料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新颁标准将粉末涂料 分为2类:一类为室内用粉末涂料;另一类为室外用粉 末涂料。2类粉末涂料又依据其使用时对性能的要求 不同,分为合格品和优等品2个等级,这样就使标准 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供需双方可根据产品不同的使过喷粉末可回收再利用、涂装易实现自动化及涂膜性能优异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室内外 构件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我国粉末涂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 世界第一大粉末涂料生产国,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 量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2项化工 行业标准 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 HG/T2597-94环氧 - 聚酯粉末涂料已不能满足 对现有粉末涂料品种产品质量水平评价的需求。加 之目前粉末涂料生产企业已近 2 000 家,企业的技 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产品质量良莠不 齐,中国粉末涂料行业“急需标准”的呼声很高。为 此,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5年组 织成立了由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粉 末涂料、树脂、助剂生产单位、粉末涂料使用单位以 及涂装设备和检验仪器经销单位等组成的标准制定 工作组,共同完成了化工行业标准热固性粉末涂 料的制定工作。该标准已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 年 3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为 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笔者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现就新颁化工行业标准 HG/T2006 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与被 代替化工行业标准 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 料和 HG/T2597-94环氧 - 聚酯粉末涂料的 主要差异分述如下,供标准使用者参考。CHINA COATINGS 9摘要:阐述了新颁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与被代替化工行业标准HG/ 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 HG/T2597-94环氧 - 聚酯粉末涂料的主要差异。关键词: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差异中图分类号:TQ63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556(2007)07-0009-04标准用要求商定产品验收适用的技术要求。1.3 标准项目的设置HG/T2006-91、HG/T2597-94 和新颁标准 HG/T2006 2006 设置的检验项目分别列于表 1。从 表 1 可以看出,与 HG/T2006-91 相比,新颁标准删 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项目,增加了在 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冲击 性、弯曲试验、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和重金 属共 9 个项目。与 HG/T2597-94 相比,增加了在容 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杯突、耐 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和重金属共 8 个项目。删除固化温度、固化时间项目是因为固化温度、 固化时间只是涂膜固化的条件。粉末涂料品种不同、涂装要求不同,其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也可不同,不需作统一规定。删除耐划痕性项目是因为粉末涂层 较厚,耐划痕性试验结果均较好,用该性能测试结果 不能分辨粉末涂料质量优劣。增加部分项目的原因 如下:(1“) 在容器中状态”是能直观反映粉末涂料基本 状况的常规检验项目。(2“) 粒径分布”对粉末涂料的涂装性能和固化后 的粉末涂层的外观有显著影响,但由于对每一种施 工情况的最佳粒径分布将受到预涂物形状、要求的 膜厚范围、要求的涂膜外观、粉末涂料的组成和化学 性质以及涂装设备等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情 况,应有不同的最佳粒径分布,不宜统一规定。新颁 标准设定此项目,旨在指导生产者和使用者关注粉 末涂料“粒径分布”对涂装产品质量的影响,根据需 要对“粒径分布”进行控制,并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 鉴于此种情况,本标准将此项目指标设为“商定”。(3)“胶化时间”是指在给定温度下,粉末涂料从 干的粉末固体变为胶状所需要的时间。为了使涂膜 具有最佳的性能,粉末涂料必须完全固化。粉末涂料 的胶化时间以及所用粉末涂料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 用来预测粉末涂料在给定的烘烤条件(时间或温度 或两者)下是否能达到充分固化。本试验对粉末涂料 配方设计是十分有用的。由于不同的涂装工艺对粉 末涂料胶化时间的要求不同,因此,新颁标准将此项 目指标设为“商定”。(4)“流动性”是指当粉末经受载气压力、温度和 速度的某一条件时,能自由、均匀、连续流动(有点像液体)的能力。粉末涂料的输送和喷涂特性及其它性能与流动性关系格外密切。由于不同的涂装工艺 对粉末涂料流动性的要求不同,因此,新颁标准将此 项目指标设为“商定”。(5“) 耐沸水性”是考察涂膜对沸水作用的抵抗能力,主要是考虑涂装粉末涂料的金属家具等有经常与盛热水、热汤的器皿接触的情况。考虑到对此性能 的要求随涂装产品使用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故新颁 标准将此项目试验时间设为“商定”。(6“)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是针对室外用粉末涂料 设置的项目,旨在利用实验室环境设备,即人工加速 老化试验机,对涂膜进行加速破坏试验,以考察涂膜 抵抗阳光、雨水等气候条件的破坏作用而保持原性 能的能力。(7“) 重金属”是粉末涂料优等品考虑设置的控制 项目。人体接触粉末涂料和涂层时,其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粉末涂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普遍关注。考虑到 本标准是第一次设置重金属控制项目,故对粉末涂 料合格品均不规定重金属限量要求,而只对粉末涂 料优等品规定限量指标。1.4 技术指标HG/T2006-91、HG/T2597-94 和新颁标准 HG/T2006 2006 各检验项目的技术指标分别列于 表1。试验方法变化不大,而技术指标有差异的项目 主要有硬度、附着力、耐冲击性、弯曲试验、杯突、 光泽、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湿热性。新颁标准光泽项 目指标为“商定”,而被代替标准 HG/T2006-91 和 HG/T2597-94 均规定了具体技术指标;新颁标准将 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按涂膜光泽高低分 别规定了不同的技术指标,而 HG/T2006-91 和 HG/ T2597-94 只适用于有光粉末涂料;新颁标准杯突项 目合格品指标比 HG/T2006-91 低,优等品指标比 HG/T2006-91 高;新颁标准耐冲击性合格品和优等 品指标均比 HG/T2597-94 高;新颁标准弯曲试验指 标与 HG/T2597-94 一致;新颁标准硬度指标比 HG/ T2006-91 和 HG/T2597-94 低;新颁标准附着力指 标比 HG/T2597-94 低,与 HG/T2006-91 一致;新 颁标准耐碱性合格品指标与 HG/T2006-91 和 HG/ T2597-94 一致,优等品指标为“商定”;新颁标准 耐酸性合格品指标与 HG/T2006-91 和 HG/T2597-94 一致,优等品指标比 HG/T2006-91 和 HG/ T2597-94 高;新颁标准耐湿热性合格品指标比 HG/ T2006-91 低,与 HG/T2597-94 一致,优等品指标 比 HG/T2597-94 高,与 HG/T2006-91 一致。另外,HG/T2006-91 和 HG/T2597-94 耐盐雾 性采用不划痕样板试验,新颁标准采用划痕后的样 板试验,评判方法不同,试验结果无可比性。1.5 底材及其处理HG/T2006-91 和 HG/T2597-94 底材选用及其 处理的规定为:除耐酸性、耐碱性、耐盐雾性、耐湿中国涂料2007 年第 22 卷第 07 期1 0STANDARDS表 1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HG/T2597-94环氧 - 聚酯粉末涂料和新颁标准 HG/T2006 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检验项目及指标对比表CHINA COATINGS2007 年第 22 卷第 07 期1 1序 号HG/T2006 2006HG/T2006-91HG/T2597-94项目指 标指 标指 标室 内 用室 外 用合格品优等品合格品优等品1在容器中状态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2筛余物(125 m)全部通过全部通过全部通过0 或商定3粒径分布商定商定/4胶化时间商定商定/5流动性商定商定/6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涂膜外观正常涂膜平整,允许轻微橘皮,颜色 符合的色差范围涂膜平整,允许轻微橘皮,颜色 符合规定的色差范围7硬度(擦伤) F H F H 2H 2H8附着力 / 级 1 1 109耐冲击性 /cm 光泽(60)60 光泽(60)60 405050正冲 50,反冲 50 405050正冲 50,反冲 50/4010弯曲试验 /mm 光泽(60)60 光泽(60)60 4222 4222/211杯突 /mm 光泽(60)60 光泽(60)6046 6 8 4 6 6 8 7/12光泽(60)商定商定868613耐碱性168 h 无异常商定168 h 涂膜无变化168 h 允许有轻微变化,2 h 内恢复14耐酸性240 h 无异常240 h 无异常500 h 无异常240 h 涂膜无变化240 h 涂膜无变化15耐沸水性(时间商定)无异常无异常/16耐湿热性500 h 无异常500 h 无异常1 000 h 无异常1 000 h 1 级500 h 1 级17耐盐雾性500 h划线处:单向锈蚀 2 mm 未划线区:无异常500 h划线处:单向锈蚀 2 mm 未划线区:无异常400 h 1 级400 h 1 级18耐人工气候老化性/500 h变色 2 级 失光 2 级 无粉化、起 泡、开裂、 剥落等异常现象800 h变色 2 级 失光 2 级 无粉化、起 泡、开裂、 剥落等异常现象/19重金属 /mg/kg可溶性铅 可溶性镉 可溶性铬 可溶性汞/ 90 75 60 60/ 90 75 60 60/20固化温度 /180 2/21固化时间 /min/15/22耐划痕性 /g / 4 000/标准热性、杯突、附着力试验用钢板外,其余试验均用马口铁板。使用钢板经除锈除油后进行磷化工艺处理。 新颁标准底材选用的规定为:除另有商定外,弯曲试验选用马口铁板,其余项目选用碳钢板制备样 板。马口铁板和碳钢板应符合 GB/T9271 1988 的 规定。马口铁板的厚度应为 0.20.3 mm,杯突项 目用碳钢板的厚度应为 0.31.25 mm,耐盐雾性、 耐湿热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用碳钢板的厚度 应为 0.81.5 mm,其余项目用碳钢板的厚度应为0.450.55 mm。商定的底材材质类型和厚度应在 检验报告中注明。新版标准底材处理的规定为:除另有商定外,按 GB/T9271 1988 中 3.4 和 4.3 的规定进行底材的 处理。耐盐雾性试验用底材除按 GB/T9271 1988 中3.4处理外,还需经磷化处理,经磷化处理后的磷 化板按 GB/T 1771 进行 2 h 盐雾试验应无破坏。耐 盐雾性仲裁检验可选用牌号为 RB026S/NL60/O 的 BONDER 板,即经磷化、钝化处理后的冷轧钢板作 为喷涂粉末涂料的基材。商定的底材处理方法应在 检验报告中注明。新颁标准对底材选用及其处理方法的规定更加 灵活,供需双方可根据粉末涂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商定选用碳钢板、马口铁板、铸铁板、镀锌板、铝板、铝合金板及不锈钢板等底材。也可以按照双方商定 的表面处理的方法,如:脱脂、打磨、喷砂、化学表 面处理及有机物表面处理等,对底材进行处理。考虑 到在客户对底材的选用及其处理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便于标准的实施,标准也给出了底材选用和处理方 法的规定。1.6 试验样板的制备及养护HG/T2006-91 和 HG/T2597-94 标准规定喷涂 好的样板,在(180 2)下烘 15 min, 涂膜厚度 为 7090 m 和 5060 m,于室温放置 24 h 后进行性能测试。新颁标准规定喷涂好的样板按粉末涂料供应商 提供的固化条件进行固化。除另有商定外,涂膜厚度控制在 6080 m,在 GB 9278 规定的条件下调节 24 h 后进行性能测试。新颁标准对固化条件(固 化温度和时间)未作具体规定,涂膜厚度也可商定。1.7 试验方法1.7.1 筛余物HG/T2006-91 和 HG/T2597-94 规定将装有试 样的试验筛在电动机上震动30 min或10 min后,目 视观察试样是否全部通过。新颁标准采用以手工拍打振动装有试样的试验 筛,直至在试验筛下面的白纸上无落下的粉末为止。目视观察试样是否全部通过。此法更便于操作。1.7.2 涂膜外观HG/T2006-91 直接引用了方法标准 GB/T1729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该方法现已废止。HG/ T2597-94 直接引用了方法标准 GB/T9761色漆和 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新颁标准采用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样板,评 定涂膜颜色和外观,对于颜色的评定也可用仪器测 试出色差数据来评定是否在商定的色差范围内。1.7.3 硬度HG/T2006-91 和 HG/T2597-94 直接引用方法 标准 GB/T 6739-199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 漆膜硬度。新颁标准直接引用方法标准 ISO 15184: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