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1).ppt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1).ppt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1).ppt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1).ppt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 除了按一定的过程进行外 还应该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工具 那么你知道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要用到哪些工具吗 简单的测量工具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长度的单位 km dm cm mm m nm 米 国际单位 m 单位由大到小 长度的单位换算 1分米 dm 0 1m 10 1m 1千米 km 1000m 103m 1厘米 cm 0 01m 10 2m 1毫米 mm 0 001m 10 3m 1微米 m 0 000001m 10 6m 1纳米 nm 0 000000001m 10 9m 1 0 64米 毫米 微米 2 47 3厘米 微米 纳米 3 54毫米 米 厘米 纳米 4 0 015km d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从大单位到小单位用乘 从小单位到大单位用除以 640 640000 473000 473000000 0 054 5 4 54000000 150 12 5m mm 练习 单位换算 72mm cm m 12500 7 2 72000 2175m km 2 175 正确使用刻度尺 1 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注意有否磨损 正确使用刻度尺 量程 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cm 1 会认 正确使用刻度尺 1 会认 分度值 最小刻度值 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 cm 分度值是 cm 4 5 0 1 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量的长度 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正确使用刻度尺 2 会放 错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 2 会放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 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 与所测长度平行 不能倾斜 放正确 正确是b 正确使用刻度尺 3 会看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正确使用刻度尺 4 会读 cm 读数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数据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数字 测量结果 单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刻度尺上可以读出的分度值以上的数字 用肉眼估计出来的 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该物体的长度为 准确值为 估计值为 3 26cm 3 2cm 0 06cm 5 会记 正确使用刻度尺 6 会选 例如 现有卷尺 分度值1cm 和卡尺 分度值0 1mm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 测量跳远长度需用 2 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 在实际的测量中 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 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卷尺 卡尺 活动 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宽度 并将你测得的数据与同桌比较 你得出什么结论 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 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测量工具本身原因 如零刻度线磨损 尺的刻度不均匀 环境温度 湿度变化 误差的来源 3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或读取 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 是可以避免的 1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不可能消除 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常用方法 注意 2 减小误差的办法 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器材与装置 过程与步骤 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 2 实验报告的要求 及时 准确和尊重事实 3 实验报告的形式 力求简明 应注意采用草图和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测量体重 一 使用磅秤 体重计 之前应该注意三点 指针应该指在零刻度处 量程最小刻度 分度值 二 体重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观察时视线应与刻度盘的表面垂直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磅秤 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 温度计 温度单位 常用单位 摄氏度 温度计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的测量 如何规定1摄氏度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 水的沸点 的温度为100度 2 摄氏温度的写法和读法 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份为1 人的正常体温是 37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 4 7 在标准大气压下 读作 37摄氏度 读作 零下4 7摄氏度 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中拿出来 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的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 错误的是 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a b c 错误 错误 正确 8 6 读数是 读数是 练习 温度计的种类 构造特点 玻璃管细 测温泡大 玻璃管与测温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 量程 35 42 最小刻度 0 1 观察体温计 2 为什么使用前要将体温计玻璃管用力往下甩 1 为什么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实验用的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 思考 3 两支体温计用后的示数都是37 5 都没有甩过的 分别用来测量实际体温分别是37 和38 两位病人的体温 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 体温为38 50c 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 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 测得体温也为38 50c 已知这天气温 250c 问 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 没有消毒2 乙同学测量错误 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时 应用力甩一下 使水银回位 测量你的心率 心率 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工具 钟 表 停时表 停表 秒表 活动 测量你的心率 测量时刻 测量时间间隔 练习 一 填充题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所用液体可以是 或 2 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 它的下端是 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 当温度稍有变化时 细管内水银面的 就会有变化 液体热胀冷缩 水银 酒精 玻璃泡 玻璃管 位置 煤油 3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 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应立即读数c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d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4 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 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 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d 8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 结果读数为38 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 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 乙 丙三位同学量体温 测得结果 甲为38 乙为39 6 丙为39 6 则 a 只有甲的正确b 只有乙的正确c 只有丙的正确d 乙肯定正确 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d 实验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 测量胸围的长度 使用工具 表格及数据 次数 胸围 使用工具 表格及数据 测量示意图 2 测量 科学 课本的长度 宽度和厚度 请问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累计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适于测一张纸的厚度 细丝的直径 物理教科书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 若某学生在书内共测量100页书的厚度得0 44cm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 练习 测量硬币的直径 图2 3 夹长法 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直径呢 思考 替代法 用 替代法 或化曲为直 测量曲线长度 轮转法 曲线长 硬币周长x硬币转过的圈数 测量曲线长度 1 某同学测量一只铅笔的长度 测量了四次 结果分别是 16 58cm 16 57cm 16 55cm 16 56cm 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是 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练习 2 四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时 记录数据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 27 4cmb 27 9cmc 279 4mmd 27 648cm 1mm 16 57cm 16 5cm 0 07cm c 3 关于测量的误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 选用精密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c 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下列选项中接近6cm的是 a教材书的长度b墨水瓶的高度c足球的直径d铅笔芯的直径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不慎产生的错误b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认真进行测量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能避免误差d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 用塑料尺测量长度时 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 那么测量结果将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以上均有可能 b d b 7 刚建成不久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为 a3600kmb360kmc36kmd3 6km8 有一颗参天大树 三名初中生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 那么这棵树的周长大约是 a48cmb4 8mc48000mmd0 48km9 隔壁张爷爷家的玻璃窗坏了 要你给他配玻璃 最好选择下列测量工具中的 a最小刻度 分度值 是1分米的刻度尺b最小刻度 分度值 是1厘米的刻度尺c最小刻度 分度值 是1毫米的刻度尺d以上三种都可以 c b c 该物体的长度为 准确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