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集训 探究新史学范式史观 专题 史料探析.doc_第1页
(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集训 探究新史学范式史观 专题 史料探析.doc_第2页
(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集训 探究新史学范式史观 专题 史料探析.doc_第3页
(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集训 探究新史学范式史观 专题 史料探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史料探析1(2013年上海单科)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 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c刘知幾、司马迁、梁启超 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2(2011年广东佛山质检)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3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4(2013年四川文综)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他强调的是()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c中国历史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 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5(2010年福建文综)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6(2012年广东深圳一模文综)李大钊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a寻找社会规律 b构建伦理道德 c整理史实资料 d探索革命道路7(2013年四川文综)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 b c d8(2013年浙江文综)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9(2012年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两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10(2012年上海单科)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b c d11(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2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请回答:(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述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论? (3)材料一、材料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上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史料探析【高效演练】1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知,三种史学著作分别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故选a项。2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罗马法的起源、发展、形成属于史料整理。3a解析:“求真”体现了史学的根本原则;“致用”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作者强调的是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b、c、d三项皆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核心。4d解析:材料第一句“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是用做第二句的论据。面积大,时间长,所以难以得到其“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结论就是: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5a解析:李大钊的这句话涉及三个概念:历史观、知识和历史事实的解喻,其关系是后者受前两者影响,但都具有时代性,故选a项。6a解析:李大钊认为,世界一切现象都存在“理法”,即社会规律,因此人们应该“发现它”、“确定它”。7d解析:史料按价值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出土的瓷器,钱币、化石、遗迹、遗体、历史建筑、当事人亲身经历后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古代的档案,收录当事人文章的文献等都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评述,传说,故事,传奇,神话等等都是第二手资料。列克星顿之战属于客观史实,而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对列克星顿枪声的叙述则是后人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想象,属于第二手材料。8d解析: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据此可作如下判断:a项说法不完全准确。文物虽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但并不是任何史实都要由文物来证实(c项说法错误),因为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纪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往往也可作为第一手资料,也具有相当的“真实”性。b项说法错误,它否定了历史记载(文献资料)的真实性;d项说法正确,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各有价值,若能互证,则可更好地逼近真实的历史。9d解析: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10d解析: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记录,属于历史史实;“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是对中历史史实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11a解析:关于丰岛之战“中方研究是倭舰击我船,我船还炮;日本则是济远发炮,吉野迎战”可知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历史认识。12(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口述证据:材料四。(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