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教案3.doc_第1页
《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教案3.doc_第2页
《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教案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了解德国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的基本史实,学会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析在经济危机影响之下,美国和德国走不同道路的原因。通过美国、德国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采取不同方式原因分析,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和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与历史亲切对话,主动参与观察、分析、归纳、对比、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作用。(2)通过了解法西斯暴行,使学生体会到法西斯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教学要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及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难点:分析在经济危机影响之下,美国和德国走不同道路的原因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课前准备由于这段历史大部分学生略知一二,于是在讲上节课经济大危机时把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学生做好铺垫,课后还布置学生搜集罗斯福和希特勒的相关资料。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本节课教学只要加以引导,则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走进历史选取四幅“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美术作品与“用醮满鲜血的画笔重新粉刷地球”一幅漫画竞猜历史人物希特勒。AB两段话哪一个是希特勒说的?与希特勒相比,另外一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稳重积极勇敢。他就是罗斯福,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如果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必然会引领本国走上什么道路呢?引出课题: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分析探究,梳理新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危机严重时刻,恰逢美德两国进行新一轮领导人竞选,同学们根据三位候选人竞选口号选出领导人并说明理由。通过领导人竞选活动,让同学们分析美、德在摆脱危机方式上最大不同和美国罗斯福与胡佛的政策最大不同。总结出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新政”。身残志坚的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其“危难”用“胡佛敲起钟,美国人往地狱里冲。老兄你先跳,我是大股东啊!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三幅图片作为案例来分析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总统时美国当时有哪些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你是智囊团成员请从以下(金融业怎样解决金融危机?工业: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农业:怎样保障农民利益?社会救济:怎样解决失业问题?)四个方面献计献策。同学们勇于动脑善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值得学习。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像资料新政留意哪些同学的建议得到实践的检验?并且找出疑难问题。从中发现同学们具有领导人的潜质。罗斯福说过:一个人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只做到行为端正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勇敢。罗斯福把这种勇于面对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有力地注入到美国人民心田。随之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反危机措施。新政的基础和核心是对工业调整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在各种措施的作用下,美国约有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获得蓝鹰标志?从影像资料和教科书中能找到。通过两则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历史作用以及局限性。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失业人数1937年比1933年减少了1200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罗斯福说:“你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这种国家对经济干预使美国经济从此走上了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轨道。有人说美国二十世纪后期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大国,综合各种因素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即美国的独立独立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新政等。不仅为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如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所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所以著名的历史学家黄安年说:二十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帝给人类诞生了天使,同时也降临了恶魔。此人便是希特勒。希特勒1933年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看书找出恐怖措施并分析主要特点。了解法西斯专政的实质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上述案例设置问题:为什么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德国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结合学生们分析讨论的要点归纳如下:现实原因:美国实力雄厚;德国实力较美弱、危机打击严重、纳粹党成熟历史原因:美国一战中受益者、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凡-华体系对德国制裁、有军国主义传统领袖因素: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捍卫者;希特勒年青时就表现出独裁倾向。标准人物和事件的标准:一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二是否符合人民(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发展。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观点、一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