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中语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中语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中语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中语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高中语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关于 朦胧诗 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来自各个解放区 来自原来的国统区 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 他们大会合了 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 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 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 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 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 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 泪水 蘸饱欢乐的酒浆 写起光明之歌 解放之歌 建设之歌 写起共和国的颂歌 但由于种种原因 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 特别是 文革 的发生 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 到了新时期 新诗好似山洪狂啸 春花怒放 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 如舒婷 顾城 杨炼 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 跳跃奔突 飞溅 穿鸣于乱石洞底 有一股冲劲 富有活力 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回首页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回首页 回到课文感知 回到结构图 回到意象内涵 回到讨论区 回到课文学习 作者简介 郑愁予 本名郑文韬 原籍河北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郑愁予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 随母亲转徙内地 避难途中母亲教读古诗词 郑愁予15岁开始写诗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边学习边写作 1955年台湾中兴大学毕业后 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梦土上 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1968年 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 国爱荷华参加 国际写作计划 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 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 翌年转往耶鲁大学 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 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多描写旅人心绪 故称 浪子诗人 诗风豪放豁达而不失婉约情韵 其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 据说不亚于李后主 李商隐 其名作 错误 被誉为 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进入课文学习 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杨牧曾说过 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 形象准确 诗句华美 而且绝对是现代的 著名作 错误 被誉为 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那为什么说郑愁予是 中国的中国诗人 呢 因为自从现代了以后 中国也很有些 外国诗人 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 现代感觉 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 形象准确 声籁华美 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 而且郑愁予的诗很难翻译成英文 因为他诗歌的节奏都是中国的 而非英语节奏所能代替 长句如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讲究的是单音节语字结合排比的 顿 的效果 并音响的延伸暗示意义 季节漫长 等候亦乎漫长 莲花的开落日复一日 时间在流淌 无声的 悠远的 这种技巧是新诗的专利 古典格律诗无之 除非狂放如李白 或可偶尔为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们一口气读完 也颇能体会到黄河之水的源远流长 返回文章 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继承的是我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只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汉语表现出来了 闺怨 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也有许多著名篇章 如李清照 醉花阴 中的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温庭筠 梦江南 中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短白蘋洲 刘禹锡 春词 中的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都可找到这首短诗的影子 中国闺怨诗一向含蓄不露 不违温柔敦厚之旨 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露的 含蓄而不晦涩 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 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 该诗通过各种简单的意象及比喻 道出了女子对远方情人或丈夫的焦虑的期归之心 真可谓 望穿秋水 啊 返回文章 返回首页 课文结构图 过客匆匆 别离许久 意象 东风 柳絮 青石街道 春帷 女子的孤寂 听到 马蹄达达 欣喜 失落 原因 是过客 不是归人 美丽的错误 寂寞的城 窗扉 进入讨论 返回文章 体会诗中意象的内涵 暗指过客 即远方未归的情人或丈夫 东风不来 中的一个 来 字写出来了远方的 他 仍未归 女子仍寂寥着独守空房 暗指孤寂的女子 她仍然在默默的等着深爱的男人归来 柳絮不飞 中的一个 飞 字写出了女子对远方的 他 的忠心 你不回来 我就不离去 我会为你一直守侯直到海枯石烂 而只有等到你回来时 我才会陪伴着你一起高飞 寂寞的城 这个 城 指代 女子的心 因为远方的 他 至今未归 而感到寂寞 犹如一座死寂的空城 失去了生机 青石街道 这个青石街道是 向晚 的 青色是冷色调 给人冷 清之感 而晚上的青石街道 因冰冷月光的照射而更显寒意 给人冷寂之感 其实该意象是在 寂寞的城 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女子内心孤寂的刻画 春帷 外表上像是指门帘 其实暗指女子的 心窗 不听见归来 的 他 的脚步声 女子的心将永远的紧锁 永远孤单 东风 柳絮 窗扉 内涵与春帷一样 返回结构图 回到文章 讨论 是谁 男子还是女子 制造了这 美丽的错误 明确 关于 是谁制造了这 美丽的错误 的解释有两个观点 一 错误是因女子而起 女子是主动者 诗中的女子和 我 两人交臂错过 而错误的形成 只因少女的心扉是紧掩的 或者她另有所盼 另有所期 诗人遂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 在少女眼中 我 不是归人 而 是个过客 了 二 骑马走过江南的 我 才是主动者 我 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不但知道女子此刻在寂寞中等待 更知道她已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 因此 我 极可能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 归人 我 骑马来了 对她而言这蹄声是美丽的 然而 我 只是过路而已 打江南走过 并不停留 她自然会失望伤心 由此可见 美丽的错误 不是诗中女子的原因 而是 我 一手造成的 我作弄了她的感情 世人多赞同第二点 因为郑愁予诗中的男人 多喜操纵女子 表现无尚的威严 如他的另一首诗 情妇 中 我想 寂寥与等待 对妇人是好的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 返回首页 下课 回到文章 第一课时结束 下课 首页 致橡树 舒婷 回到首页 作者简介 舒婷 原名龚佩瑜 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 当代女诗人 1971年开始写诗 1979开始发表诗歌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 她和同代人北岛 顾城 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 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 朦胧诗大潮 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 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 意蕴深厚而不显露 变诗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 阐述的余地 使许多诗失去传统的明朗色彩 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 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 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思索和批判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 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爱情诗 但它不像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 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情的焦灼和渴望 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 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 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 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 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 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 我如果爱你 不应该怎样 爱 应该怎样 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 以 不 这些都不够 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 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 憧憬 课文结构图 依附 凌霄花 痴恋 鸟儿 奉献 泉源 否定 肯定 平等独立 奉献相知相依 伟大的爱情 课文总结 在这首爱情诗中 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 化作一棵木棉的形象 作为爱的另一方是橡树的象征 诗人以 致橡树 作为诗的题目 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 这种倾诉 不仅表白对爱的诚挚 坚贞的追求 更主要在于表现对爱的理解和信念 这样 这首沉浸着浓烈感情色彩的爱情诗 便具有清醒的理性倾向 这是舒婷诗歌创作的一种普通的观照方式 她总是在比较单纯的爱的外观下 蕴涵着比爱情本身更丰富的社会内涵 返回首页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首页 作者简介 海子 原名查海生 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 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 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 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他凭着辉煌的才华 奇迹般的创造力 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 在极端贫困 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 小说 戏剧 论文 其主要作品有 长诗 但是水 水 长诗 土地 第一合唱剧 弥赛亚 第二合唱剧残稿及约200首抒情短诗 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 于1988年获第三届 十月 文学奖荣誉奖 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 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 他认为 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课文整体把握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首诗是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前两个月所作的 诗人天真而单纯 他为诗而远离尘嚣 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歌 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 所以在诗中 诗人追求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方式 它凝聚了海子对尘世的最后一丝眷顾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 诗人勾勒了想象中的尘世生活 走出象牙塔 融入尘世中去体味尘世的美好 第二章 诗人以一颗博大的爱心 与人沟通 为 河 山 取名字 把幸福带给我 把幸福传给你 第三章 诗人开始赞美别人 祝福别人 课文结构图 意象 1 拟想的尘世生活 2 和亲人分享幸福 3 对陌生人 有情人 喂马 劈柴 房子 面朝大海 通信 祝福表达美好的愿望 基调 乐观 积极 昂扬 感觉 清新 温暖 感情 对尘世生活的憧憬 表达美好的愿望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课堂问题 诗中 幸福 的表现是什么 诗人急于把自己发现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人 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怀 明确 幸福 是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关心粮食和蔬菜 是 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诗人发现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之中都蕴涵着幸福 困苦之中的诗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幸福以及美好的祝愿献给每一个人 足见他的真诚和善良 这也是一首 感觉的诗 诗人率真地未加雕饰 不加遮拦地直接展示内心微妙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直接 传染给读者 我们也似乎住在了海子的那所房子里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课堂讨论 全诗给人一种清新 幸福的感觉 而当时的作者真是那么幸福自由吗 教师意见 海子是一位过于纯粹的诗人 以至于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 他的性灵太过纯洁 精神太过自由 以至于对物质的世界无所适从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乌托邦 他为此深深地痛苦而绝望 在诗的世界中又是那样的虚幻 在现实的冲击下如镜中花水中月 而诗中前两章都由 从明天起 开头 说明诗人的憧憬被 从明天 起限制住了 只有到了明天 生活才会充满清新幸福 那么今天呢 今天注定孤独 暗淡 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 所以这首诗初次读起来常常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 但是若细细品味 却会发现有种苦涩的胆水随诗句流过心底 课后作业 1 阅读舒婷的其它作品 如 墙 等 阅读海子的其它作品 如 询问 九月 等2 你最喜欢 致橡树 中的哪些句子 将它们选取出来 并对其进行赏析 写一篇200 300字的文章 这下周周三完成 下课 首页 关于 朦胧诗 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当时一大批诗人 其中更多是青年人 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 特别是寻求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适当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