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1页
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2页
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3页
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4页
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间,或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 (1)你得提( )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 (2)他怎么会来?他打折( )了腿了。 (3)方才吃午饭时候,有人隔了四chng( )喊外婆。 (4)在x( )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2. 画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约翰贝勒斯说得好:“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好逸恶劳。 B.宋朝陈正之多年苦学,涉猎群书,但边读边忘,一事无成。涉猎:粗略学习。 C.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青竹上烤出的水份。 D.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3. 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土地急剧 ,水土大量,环境严重 。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A.锐减荒漠流失玷污B.锐减沙化流失污染C.减少沙化流动污染D.减少荒漠流动玷污4、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2分)A. 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朝王观所作的词。B. 我用残损的手掌和从军行是诗歌,枣儿和蒲柳人家都是戏剧。C.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关雎公输愚公移山。D. 鲁迅的孔乙己和契诃夫的变色龙都是小说。 5、补写有关诗句:(6分)(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2)你的富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灵旗空际看。(5),塞上燕脂凝夜紫。(6),甲光向日金鳞开。 6、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3分)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风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新月弯弯, 。 7.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有用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 (3分) Emc2 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人大代表建议增设“人民英雄纪念日”的理由。(4分) 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缅怀英雄志士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当天,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副主委孔令人提交了一份很特别的建议:增设一个法定公假日人民英雄纪念日。 建议写得激情勃发、文采斐然、有理有据: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次斗争中阵亡的中国将士们,应该有专门的日子来纪念他们。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正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使这种民族精神牢牢地扎根于一代代人民的心灵中,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议指出:依法设定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在我国早有先例;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有法可依。在国外,不少国家在设定哀悼纪念日方面也有先例,如前苏联将6月22日确定为“德国入侵苏联纪念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国家都有自己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二、阅读训练。(66分) (一)(20分) 时 光(作者:冯骥才)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丑腊月二十一日寒夜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原文中的含义。(2分) (1)勾勒: (2)拮据: 2、第节“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一句中的“他”指代_ _。(2分) 3、读第节,然后仿写:(2分) _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_里;_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_里。 4、阅读第节,另举一个“再造生命”的例子。(3分) 5、第节中“尘嚣”指_。“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指_。(3分) 6、-节写作者烛光里的一系列联想,他联想的触发点是什么?(2分) 7、分析节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8、是不是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能达到永恒?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二)(17分) 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结合文意,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 (1)惟一: (2)明确而肯定: 2、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段中找一句话作答。(2分)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3分) 4、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4分) 5、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三)(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等,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 )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战则请从。 3、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4分)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_”。曹刿肯定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_”。4、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4分) _ (四)(14分) 公元1691年5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皇帝做了如下批复: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道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1、解释文中加词的意思。(2分) (1)固: (2)几何: 2、翻译句子。(2分) 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3、填空。(4分) (1)康熙皇帝认为守国的根本是 。(用原文回答)。 (2)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也有相关的论述,原句是: 。 4、简答。 (1) 由上文可见康熙皇帝是一位怎样的君王?(3分) (2) 建国以后,政府重修长城,且要求人们认真保护,这不是与康熙皇帝的做法相悖吗?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3分) 三、写作训练。(30分) 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够了,云便形成;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化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好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叶子凋零了,它便会落下。没有一点留恋,没有丝毫不舍。小溪里的水,不断地潺潺流动着,从来不会停留,不会止歇。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涓不息。原来,大自然如此丰富多彩与生生不绝,是因为它从不执著。 要求:、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 1、(1)d (2)sh (3)塍 (4)熹 2、C 3、B 4、C 5、(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你的荣光 你的自由(3)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4)毅魄归来日(5)角声满天秋色里(6)黑云压城城欲摧 6、略。 7. 能量等值于(等于)质量与光速平方的积(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8. 参考答案:为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国内有法可依,国外有例可循。 二、 (一) 1、(1)映出、照出 (2)时间少,不够用 2、无名雕工 3、参考:成虫 卵 小说家 作品 4、参考: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的典型,逾越时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5、世俗之事 让人出头露面的公众场合 6、北宋天王木雕像。 7、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它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8、不是,普通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