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目标】1.继续进行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感情。2.品位文中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在揣摩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中体味文章的独特魅力。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自学内容:1.查找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3.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发展。4.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课时:2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2、简介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怕提问。*“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平时上课最后一课(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5)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2、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4、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5、拓展阅读:(1)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2)四世同堂简介: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6、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附阅读资料: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10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教学反思:在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我设计通过语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引入课文的社会背景,首先给学生心里定下一块重石语言的重要性,然后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在人物分析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应该说开篇的导入和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必要的,在课堂上学生很快就找到所要关注的对象。在接下来的的人物分析中,由于课前关于人物描写的准备,学生也能找到课文中相应的语句。通过最后一课前后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完人物形象后,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将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作为拓展,把语言这一重石重新提出,作为课文的线索也作为课堂的线索,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于时下学习外语的看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观念。课后作业作者简介1、了解作者作品:都德(18401897), 法国(国名)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收在现行的高中课本中)、最后一课等。1870 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愤慨情绪和爱国精神。2、生字词注音与解释。捂(w) 戒(ji) 凳(dng) 郝(ho) 叟(su) 膝(x)诧(ch) 惩(chng) 赚(zhun) 钥(yo) 匙(shi) 藤(tng)祈(q) 祷(do) 哽(gng) 挟(xi) 懊(o) 皱(zhu)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喧闹:喧哗热闹。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惨白:(面容)苍白。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1)分析第一阶段。“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怕提问。)“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平时上课的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最后一课的气氛: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平时上课的学生:上课前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最后一课的学生: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平时上课的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最后一课的教师: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3)分析第三阶段。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4)分析第四阶段。“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你认为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那里看出来?(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5.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如: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写出了人物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告别讲台的沉痛悲哀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如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钢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2)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 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6.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话是写“我”的心理,反映小弗郎士无忧无虑、贪玩幼稚,竟不懂民族的灾难。这是为后边写他觉悟成熟做铺垫,以显示最后一课的巨大教育作用。)(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对敌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一个隐喻)。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韩麦尔先生由于痛苦和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师大科院经济法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包装测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 丽水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
- 人体五脏六腑课件
- 南通高三三模数学试卷
- 2026届湖南省邵阳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娄底市招聘数学试卷
- 江西景德镇高考数学试卷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完整word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 低压配电箱安装施工方案
- 蓄水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海绵城市质检表格)
- 单梁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电动力学-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脑出血诊治指南
- 2022年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结构方案论证会汇报模板参考83P
- 移植患者健康宣教 - 副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