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 新平县2010年项目区工作技术总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10年切实抓好烤烟生产工作的布署要求,根据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玉溪项目区2010年实施方案相关规定,新平县2010年共有江东片5个乡(镇)烟区被列为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项目区,在全市布局上划分为两个单元,即第二十单元为新化、老厂两个乡,第二十一单元为平甸(含桂山)、扬武三个乡(镇)。以两基地单元项目区来示范带动全县烤烟的提质增效。由市农业局、红塔集团各抽调1名科技人员,加上县、乡两级抽调的9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新平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项目区工作组,工作组在新平县委、县政府及单元区乡(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烟办、县烟草公司、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关心帮助下,与县乡(镇)烟草部门广大科技人员密切配合、团结合作,工作队员深入两个单元5个乡(镇)烤烟种植区,通过住点、抓好核心区示范样板,配合乡村基层干部,突出政策宣传、狠抓计划任务,移栽面积和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重点深入做好巡回技术培训,田间现场技术指导,检查落实等工作,提高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及实施到位率,突出实施效果,通过工作组的认真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落实,在广大烟草部门科技人员及乡村各级基层干部和广大烟农的艰苦努力下,在百年不遇特大干旱,落实各项抗旱栽烟抗旱保苗中,新平县现代烟草农业两个单元项目区在烤烟移栽及各项科技措施的实施等方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效。现对新平县项目区和两个单元2010年各项工作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总结如下:一、新平县和两个单元区2010年烤烟生产面积产量的指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一)计划指标任务:1、面积、收购量计划指标:(1)全县指标任务:2010年市政府下达新平县烤烟任务指标为:计划种植烤烟面积8.12万亩,后追加专项计划2万亩,合计10.12万亩,其中,田烟5万亩,地烟5.12万亩,全县计划烟叶收购量1150万公斤,后追加专项计划300万公斤,合计计划收购量1450万公斤。(2)两个单元五个乡(镇)下达计划种烟面积7.041万亩,后追加专项计划1.7万亩,合计8.741万亩,占全县面积任务的86.37%,单元区计划烟叶收购量任务为997万公斤,后追加专项计划260万公斤,合计1257万公斤,占全县收烟任务的87%。2、烟叶单产及质量指标:根据玉烟办发20102号和3号文件,玉溪市烟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玉溪项目区2010年“实施方案”和“考核奖励办法”的规定:项目区优质适产目标为:田烟160-175kg/亩,地烟150-160kg/亩,烟叶质量为:田烟面积占50%以上乡镇,中上等烟叶比重达95%,地烟面积占50%以上的乡镇,中上等烟叶比重达90%。(二)指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1、烤烟种植面积完成情况:今年新平到5月20日为止,在最佳节令内基本完成全县烤烟移栽任务,5月20日-25日县上组织各乡镇逐村逐田清株点塘验收,全县实际完成栽烟面积127170亩,其中田烟实栽62112亩,地烟65058亩,比市原下达8.12万亩,超4.597万亩,超56.61%,比追加计划后10.12万亩增2.597万亩,增25.66%,比去年增加6118.25亩;其中:两个单元区5个乡镇共完成移栽面积11.34万亩,超2.6万亩,超29.8%。2010年成为新平县历史以来栽烟面积最多一年,真正做到应栽尽栽,不浪费一棵烟苗。2、烟叶收购量、单产及质量完成情况:(1)烟叶收购总量:到11月3日止,全县共收购烟叶1102.12万kg,比原市下达计划1150万kg差47.88万kg,差4.16%,比追加计划后1450万kg指标差347.88万kg,差23.99%;其中第二十单元两个乡:老厂乡收购烟叶274.82万kg,比下达计划 260万kg增14.82万kg,增5.7%,比追加计划后362万kg指标,差87.18万kg,差24.08%;新化乡收购烟叶386.68万kg,比原下达计划390万kg,减3.32万kg,减0.85%;比追加计划后460万kg减少73.32万kg,减15.94%;第二十一单元平甸乡(含桂山)收购烟叶264.06万kg,比下达计划287万kg,差22.94万kg,差7.99%;比追加计划后350万kg差85.94万kg,差24.55%;杨武镇收购烟叶61.72万kg,比原下达计划60万kg增1.72万kg,增2.87%,比追加计划后80万kg差18.28万kg,差22.85%。(2) 单产:全县烤烟平均单产86.66kg/亩,其中,第二十单元的老厂乡平均单产90.19kg/亩,新化乡平均单产84.98kg/亩;第二十一单元的平甸乡(含桂山镇)平均单产92.78kg/亩,扬武镇平均单产68.57kg/亩。(3)质量:到11月3日止,在全县收购烟叶总量中,中上等烟叶比例为75.54%,比上年减6.76个百分点,其中两个单元区第二十单元老厂乡中上等烟叶比例为77.72%,比上年减3.32个百分点,新化乡中上等烟叶比例为71.96%,比上年减15.27个百分点,第二十一单元平甸乡(含桂山)中上等烟叶比例77.89%,比上年增0.74个百分点;杨武镇中上等烟叶比例81.19%,比上年增0.59个百分点。全县收购烟叶平均单价13.97元/kg,比去年减少0.62元/kg,其中第二十单元老厂乡收购烟叶平均单价13.83元/kg,比去年减少0.65元/kg;新化乡收购烟叶平均单价13.67元/kg,比去年减少1.32元/kg;第二十一单元平甸乡(含桂山)收购烟叶平均单价14.39元/kg,比去年增加0.16元/kg;杨武镇收购烟叶平均单价14.60元/kg,比去年增加0.08元/kg。全县农民交售烟叶总收入14803.72万元,比上年减少4995.68万元,减少25.2%。其中第二十单元老厂乡农民交售烟叶总收入3570.94万元,比上年减少1808.77万元,减少33.6%;新化乡农民交售烟叶总收入5113.09万元,比上年减少1182.79万元,减少18.8%;第二十一单元平甸乡(含桂山)农民交售烟叶总收入3725.05万元,比上年减少1159.67万元,减少23.7%;杨武镇农民交售烟叶总收入858.75成万元,比上年减少194.60万元,减少18.5%。具体的各项指标任务计划及完成情况详见附表。3、全县六项科技措施考核结果两个单元区平均为39.9分,满分40分,其中两个单元区新化、平甸、扬武三镇考核为满分40分,老厂乡考核为39.5分。4、新平县项目区烤烟产量、质量指标未完成的主要原因说明:(1)干旱影响极为严重进入2009年秋季以来,新平县和全省一样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影响,而新平县主烟区也是今年的项目区又集中在江东片区,第二十单新化老厂、第二十一单元平甸、扬武四乡镇,历史上都属于全市干旱少雨区,大旱之年项目区降雨更加偏少,干旱影响烤烟生长极为严重,据新平县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自2009年秋季9月份以来,到今年8月整个秋、冬、春、夏12个月中,全县总降雨量只有494.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435.2毫米,减少53.2%,也就是自去年秋季到今年夏季的持续干旱,降雨量仅为历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成为自新平县有气象站建站以来较为严重的秋、冬、春、夏连旱气候,降雨量创历史最少值,在今年烤烟生长关键时期:5-8月份4个月仅降341.3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220.2毫米,在新平极为有限的降雨中,在区域分布上又极为不均,在江西片区的哀牢山片区的几个乡镇降雨量相对较多些,旱情较轻,但在主烟区的江东片区老厂、新化、平甸等乡降雨量更是极为偏少,旱情影响极为严重突出。整个项目区到9月下旬才算下透雨,但烤烟已经进入烘烤后期,干旱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已定型,已经无法挽回干旱对今年烤烟生产影响损失。(2)烤烟感病严重,部分烟田病害爆发流行,也是影响烤烟产量、质量原因之一.桃孔核心示范区1700亩kRk26品种,黑胫病爆发流行对烤烟量生产质量影响较为严重。.他拉集中大棚育苗点,因干旱缺水,抽用带病菌的河水抗旱保苗,管理消毒措施不严,使部分大棚苗带病感染,造成部分烟苗带花叶病毒病,移栽到大田后感染爆发流行而影响烤烟产量质量。.干旱的严重影响也从客观上推动和加剧了今年烤烟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面对今年烤烟生产中,发生历史罕见的旱情及局部病虫害频发等严重灾情,新平县、乡、村各级组织始终高度重视,积极主动的组织烟农,千方百计采取一切抗旱栽烟、抗旱保苗、统一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坚定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烟农树立抗旱夺丰收的思想和信心,广大烟区干部群众抗灾救灾,艰苦奋斗,尽最大的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但因灾情太严重,人为努力已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最终自然灾害对今年烤烟生产造成的影响损失仍然是极为严重,最后形成了今年新平全县及整个项目区烤烟产量、质量计划指标任务都难以完成。二、新平县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主要做法及特点:今年新平县烤烟生产、特别是两个单元区五个乡(镇)的烤烟由于遇到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天气及烤烟病害暴发流行等不利条件影响,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烤烟生产作为抗灾保农民增收的重大任务来抓,整个烤烟生产过程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落实,相关各部门、各乡(镇)、村、组各级组织实行行政、技术、基层干部的协调配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组织发动广大烟农千方百计采取抗旱栽烟,抗灾保苗措施,也使今年新平县特别是两个单元区烤烟生产在前阶段栽种面积的超额完成及各项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也使今年烤烟生产各项科技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应用。(一) 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狠抓移栽面积落实。新平今年在原市里下达1150万公斤烟叶收购计划指标后,又承担追加300万公斤专项计划任务,增加任务后,县、乡、村及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面积、广泛宣传,充分发动,认真检查落实、准备烟苗,一切工作围绕全县1450万公斤任务指标狠抓面积落实。组织抗旱移栽,到5月20日止,全县基本完成烤烟移栽任务,5月20-25日经县组织到各乡(镇)清株点塘实际验收,全县共完成移栽面积127170亩,其中田烟实栽62112亩,地烟65058亩,比市下达10.12万亩,超额完成25970亩,超25.66%,比去年增6118.25亩,成为新平历史以来栽烟面积最多一年。其中两个单元区5个乡(镇)共完成移栽面积11.343万亩,超2.6万亩,超29.8%。如果今年不是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影响,新平县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市里下达各项产量质量指标任务,是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的。(二)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及生产技术措施落实。面对今年百年不遇的干旱不利气候条件影响,新平县委、政府对抓好今年烤烟生产极为重视,把抓好烤烟生产作为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明确了大旱之年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烤烟补,千方百计抓好烤烟生产的抗大旱救灾补救指导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布局,极早安排,增加投入,物资准备充分,狠抓落实。各级乡、村、组基层组织和各部门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坚定树立抗大旱,抗旱栽烟,抗旱保苗的信心和决心,还在去年底县委、政府对今年全县烤烟生产作专题研究部署,一月份新平县人民政府以新政发20101号文件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烤烟生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对今年全县烤烟生产面积、产量任务细分,相关各项措施指标分解明确到各乡镇,明确市、县两级的各项烤烟扶持政策,提早布置安排,4月份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新平县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新政办发201063号 “关于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组建了以副县长张绍平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县烟办,县农业局,县烟草公司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平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文件下发后,项目区各乡镇也发文成立相关的工作领导机构,层层负责,狠抓落实,确保项目区各项工作,各项措施的实施,严格按照市里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副县长张绍平组织领导县烤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各阶段旱情及烤烟生产特点,积极主动应对,极早布置,细致安排,从面积任务安排落实,育苗准备管理,烟田烟地规划安排,备耕,机耕机耙,预整地,组织在最佳节令抗旱移栽,加强中耕管理,抗旱保苗,防控病虫害,揭膜培土,适时封顶打杈、推广抑芽剂,组织科学采烤等关键环节都及时召开全县性现场培训会,及时布置安排,认真检查,狠抓落实。全县仅移栽中耕管理的现场会就召开了全县性的五次大型会议,是历年开烤烟现场生产会最多的一年,使得今年全县特别是在两个单元区烤烟移栽面积超额完成计划。抓死抗旱移栽、抗旱保苗措施实施,全县12.43万亩烤烟在最佳节令内按时移栽完,各项科技措施实施落实应用有力,推广几项关键措施推广取得突破。(三)因地制宜强化抗旱栽烟抗旱保苗有效措施的应用,尽力减少百年大旱对烤烟生产影响。1、严格按育苗技术实施,加强苗床管理,精心培育出全省一流的高茎壮苗,确保大旱之年苗源充足和移栽成活率,提高了优质壮苗的抗旱效果。2、增加抗旱投入,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及时、及早做到小水窑、小水池、小坝塘的补水、调水供给,尽力确保了抗旱移栽、抗旱保苗用水需求;3、推广明水深栽技术,有效增加烟苗移栽后抗旱保苗时间;4、加大推广秸杆覆盖技术应用,今年因干旱无小春作物秸杆,因地制宜,组织烟农上山拢松毛作覆盖物、实行全墒面覆盖,减少了墒面土壤水份蒸发;有效增强栽后烟苗抗旱效果,计划1.5万亩,实际推广2.1万亩。5、高海拔山区,实施地膜覆盖栽烟技术5万亩,有效提高了山区烤烟抗旱保苗水平。(四)精心组织,强化管理,责任明确,抓死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1、严格烟草种子供应及育苗床的管理,提高全县品种纯度。在育苗播种时,实行烟种一律由烟站技术员统一保管,不直接给烟农,在计划育苗播种时,统一由技术员把种子带到育苗棚,现场供种,监督播种,种子集中收回统一保管,使供种、育苗与合同种植面积、供苗计划相吻合,确保苗棚及大田品种纯度。2、积极主动、极早做好烟用物资调供,极时组织备耕,预整地准备工作,为在大旱之年能按时在最佳节令完成移栽任务创造良好基础条件。3、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发动,迅速扩大玉溪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的示范推广应用面积:在去年仅在平甸宁河、新化大寨等地初次示范应用400多亩特色有机专用肥,示范效果好,烟农认可的基础上,今年新平在两个单元区迅速扩大推广应用面积16847亩,成为全市各县(区)中推广应用面积最的县,为提高新平烟叶内在品质,提升玉溪优质特色烟叶质量,打造玉溪卷烟优质品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4、协调配合。市、县、乡三级工作队员尽职尽责,严守工作纪律,积极配合做好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各项工作,主动做好核心示范样板区科技培训,现场技术指导,以点带面全面落实各项关键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科技措施的实施到位率及实施质量,起到明显示范带动效果。(1)纪律严明,工作作风深入实干新平县由市、县、乡三级抽调11名工作队员,在参加市里培训后,按要求,3月29日统一下到新平集中,当天在县上安排工作后,第二天全部人员就位,分别下到两个单元区五个乡(镇)配合乡村组基层干部及烟草部门的科技人员一起,开始检查落实面积,检查烟苗准备数量,指导烟苗管理,落实核心区及试验面积、田块,开展组织技术培训宣传,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等工作,工作队员自始至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在今年的预整地、抗旱移栽、抗旱保苗、强化中耕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中,均能坚守岗位,坚守生产一线,每人每月住点时间都超过20天以上,住点人员每月都超过2-7天,并按时交报考勤小结资料等。(2)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围绕目标任务做好工作市级工作组,积极依靠和配合县烤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制定新平县基地党员建设实施方案及两个党员的工作计划,主动配合协调县烟办、县烟草公司、县农业局及单元区乡(镇)等各部门工作,组织宣传发动,落实单元区各项任务指标及关键科技措施的实施应用,做好全县性技术培训3次及对典型经验做法的总结宣传5次,检查指导、加强对县、乡工作队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县级农业科技人员主动参与、深入基地住点指导、举办核心示范样板及试验,配合烟草部门及烤烟科技人员组织参加科技培训4次亲自讲课,现场指导,直接动手实干,做出样板以点带面,正真起好核心示范带动作用。乡(镇)科技人员,在单元区所属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主动配合乡(镇)烟站科技人员直接参与组织科技培训5次以上,现场指导,面对面服务烟农,检查落实各项科技措施的实施应用。三、强化管理、责任明确、分片包干负责,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重点抓好科技措施实施到位率。今年为了保证烤烟生产各项措施的实施落实,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政策及管理措施,年初县上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安排到各乡镇,同时将各项措施指标及相应的各项扶持经费也分解,随计划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各乡镇也相应对各项计划任务、措施指标细分到村组,各乡镇将下派乡镇干部、乡、村、组干部、乡镇烤烟科技人员和各乡工作队员,村组烤烟辅导员统一组织安排到村组,明确各组任务和责任,分片包干负责。县上对基地单元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成员也进行分组分片负责,并对各项任务各项措施在县上统一召开现场会做布置安排后,定期下去督促检查,对在规定时间内不完成任务或落实不好的乡、村、组进行追究问责,限期整改,狠抓落实,通过采取系列管理措施,使今年新平在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应用及实施到位率、实施质量方面有很大提高和突破。 (一)全县六项重点科技措施的落实应用情况是:1、品种纯度:新平今年把清理劣杂品种、保证品种纯度作为一项重点措施来抓,狠抓落实,苗期组织清理铲除、督查检查、验收落实,使全县移栽时田间品种纯度达100%,但由于今年受持续干旱及病害暴发流行影响,广大烟农在抗旱保苗及病害死苗拔除反复补苗、使得在老厂、新化严重干旱缺水山地烟及桃孔村KRK26示范区等在补栽保全苗时,因备用烟苗不足,可能补栽进部份其他品种烟苗,多次检查都很难保证田间品种纯度达100%。2、轮作:今年在原来计划安排中,新平县严格按市里要求田烟100%轮作,地烟轮作达50%的要求落实安排,因承担追加300万公斤专项任务指标后,为了完成追加任务,部份村组又将原来未安排栽烟实行轮作的山地面积又重新落实栽烟,因此,今年实际情况是全县田烟基本达到100%轮作,地烟轮作比例仅达49.0%左右。3、适时抗旱移栽:今年因在烤烟,特别地烟移栽期间遇持续干旱,但新平今年因各级组织比较重视、抗旱栽烟,加强领导、精心准备和组织,在移栽前县委政府对抗旱栽烟在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持,好多地方提前做好小水窑、小坝塘的补水、抽水、调水工作,加之广大烟农抢雨栽烟,连夜加班加点抢节令栽烟,使得全县基本达到在最佳节令内移栽完成,桃孔核心区1700亩KRK26品种在4月底全部栽完,其它乡村K326品种田烟全部在5月10日前栽下,地烟到5月20日也基本全部栽完,5月20-25日全县验收基本都是按时完成移栽。有的乡(镇)村组是提前栽下,如平掌、者竜及老厂、新化的部分村组都是提早栽完。4、因地因品种合理密植。田烟两个品种K326、KRK26都是按12055-60厘米规格移栽,在地烟上,绝大多数是按12050-55厘米规格移栽,因今年遇特别干旱,烟农都想多抢栽几百株烟,如老厂等地少部份烟农地烟移栽时自己已改为按11050-55厘米规格移栽,但是按110厘米开墒因干旱最后现在烤烟都未封行。这是山区烟农实事求是的做法。5、足量施用玉溪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新平在去年少部分村组示范施用过玉溪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有了一定认识、基本认可的基础上,今年在新化乡大寨、海外、米尺莫、新甸、新化五个村委会及平甸乡桃孔村1700亩KRK26新品种示范区,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力度,六个村委会共示范使用16847亩,其中田烟8500亩,地烟8347亩,已经按要求,足量逐户、逐田全部施用。成为全市各县(区)中示范推广使用此肥料面积数量最多一个县。大面积施用专用肥的烟田烟株长势基本正常,烟农反映也较好,农户及科技人员对施用特色专用肥的直观感觉反映是:施用专用肥因今年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前期肥效发挥稍慢些,但持续性好,对今年要求高封顶多留,留足叶片数效果较好,施用专用肥比施复合无机肥的可多养留1-2片叶,另外,烟农到田间采烟时,感觉施无机复合肥的烟叶叶柄基部脆,易闯断叶片,但施有机专用肥,叶柄弹性好,不易闯断叶片。多数农户认为,施用专用肥还要施在土壤水分充足的烟田,效果发挥才更好;同时也反映,此肥施用时,溴味大,臭气薰人,不好保管,很不好施用。6、合理留叶,成熟采烤及中后期管理和科学烘烤。今年新平旱情严重,特别是处于两个单元5个乡(镇)的江东片区,干旱极为突出,在项目区绝大部分烟地到9月下旬才下透雨,干旱影响持续时间长。因此,今年县政府领导对烤烟中后期管理工作极为重视,7月9日在新化乡召开的全县烤烟中后期管理现场会上,张绍平副县长要求今年要加强中后期管理,适时高封顶,多留叶片,全面推广抑芽剂封杈技术,养足成熟度,做到成熟采烤,应烤尽烤,尽量不浪费一片叶,科学烘烤,要求县乡派出检查组,作专项督促检查。实行责任追究问责制,在随后烤烟采烤做到采烤、烘烤有指导,管理有制度,落实检查。烘烤培训严格要求按要求培训和检查落实。实施结果:在两个单元区基本做到100%适时封顶,高封顶,多留叶,100%达到成熟采烤。全县100%的烟株都推广使用抑芽敏封杈技术,县公司原来仅准备10.12万亩抑芽敏药剂,使用中烟农又要求,多次增加调供才满足了生产实际需要,同时在烤烟采烤前,县上安排了专项资金,对1千座烤房进行小改密,对全部烤房统一组织维修检查,烟草部门及农业部门科技人员对今年烘烤进行集中和分片专项培训,各乡(镇)专门安排组织了烤烟烘烤的辅导员对烤烟过程进行专门技术指导和检查记录,狠抓科学烘烤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于留足有效叶片数,由于今年特别干旱,绝大部份烟株都未长够应有的叶片数,只能要求烟农尽量多留叶,按考核规定要求留够规定的有效叶片数,只能是生长较正常的田块达到,多数田块难达到。(二)市及县政府专项扶持补助、要求实施推广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完成情况。1、市烟草公司要求新平实施六项重点项目完成情况。(1)实施平甸乡桃孔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面积1700亩,采取规范化种植,田间沟、路配套,新品种示范等均已完成。(2)实施新化乡白达莫、布者、六竜三个村全等级出口优质烟叶基地开发探索,面积5000亩,收购量70万公斤,已实施,并经中前期考评验收通过。(3)实施平甸乡康之康河项目区现代烟草农业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多数工程已完工,部份工程还在施工建设中。(4)实施平甸乡桃孔村1000亩新品种KRK26示范点一个,原上报1000亩实际完成1700亩,超70%。(5)做好新平县城到新化海外村公路沿线五片烤烟连片种植区工作已完成,并通过市公司验收。(6)实施千亩山地烟示范基地建设,抓好两片山地烟示范区他拉村他拉莫片和者渣村戈租山片各500亩,已完成。2、市、县重点要求实施推广的技术措施完成情况(1)大力推广漂浮、漂湿育苗技术。全县下达计划10.12万亩,已100%完成,其中完成漂湿育苗技术54400亩、沙培育苗2000亩,完成100%;同时加强了对育苗期烟苗的精心管理,培育出了全省一流的高茎壮苗。(2)推广山地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揭膜培土技术。县政府增加投入,每亩地膜补助30元,总投入150万元,在高海拔山区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5万亩,已全部完成,因干旱水份不足,完成揭膜培土10061亩。(3)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农家肥施用技术。全县计划5万亩,经5月20-24日实地验收,全县准备堆捂农家肥40114吨,施用面积达7.01万亩,超 41.0 %;(4)推广烤烟桔杆覆盖抗旱栽烟技术,下达计划1.5万亩,实际完成2.1万亩,完成计划的140%;(5)推广机耕机耙和机械起垄技术,下达计划4.5万亩,实际完成4.5万亩,100%完成计划。(6)推广烟田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计划10.12万亩,实际完成10.12万亩,100%完成计划。(三)新平县加大本级财政对烤烟生产及基地单元建设的投入。今年新平县在省市烤烟生产各项扶持补助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由本县财政单独安排近两千万元专项烤烟扶持资金,以确保全县烤烟生产,特别是基地单元建设项目的各项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1全县推广山地烟地膜覆盖栽培5万亩,重点在基地单元项目区补30元/亩,计补150万元;2全县实施旧式烤房“小改密”,完成1009座,每座补1700元,计补171.57万元;3烘烤培训及检查指导工作补助30万元;4烟叶收购预检员工资补助19.44万元;5县政府对各乡镇烤烟生产组织工作奖励资料150万元;6烟水工程县级增加配套资金补助467万元;以上县级财政补助资金合计996.97万元。另外县财政提前预付垫支考研品种及烤煤补助资金950万元。(四)市烟办、市农业局下达在两单元区实施1000亩核心示范区及各一组玉溪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同田对比试验,完成情况:工作队员在第二十单元区的新化乡大寨村委会,落实地烟核心示范样板1080亩;并在大寨村安排了同田对比试验一组,已完成;在第二十一单元的平甸乡桃孔村委会安排核心示范样板1008亩,品种为示范新品种KRK26,在核心区安排同田对比试验一组,均已完成。四、基地单元建设工作 ,各级重视,加强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实施效果明显:今年新平县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县委、政府及项目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政府年初研究烤烟生产时,专门研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要求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专门发文组建以张绍平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机构,并要求各项目区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有领导管、有专人抓,层层负责,涉烟相关部门从领导到参与人员与红塔集团主动配合,在张副县长和市工作组的协调下,县烟草分公司及各乡镇烟站与相关部门及红塔集团主动配合工作,紧密团结合协作,把基地单元区建设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工作中主动沟通联系,提供相关资料,共同讨论分析生产特点,存在的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提出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共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落实,红塔集团工作队员、项目经理,片区经理与县乡各级领导和生产技术人员紧密配合联系,相关信息资料共享,工作目标协调一致,工作方法措施统一,改变过去机构分家、人员分离、工作分开互不沟通协作的弊端,红塔集团工作队员郭燕自觉主动与各烟站领导科技人员到他拉等烟地帮农民抗旱栽烟,到各乡烟站了解情况,真正了解新平烤烟生产特点及烟广大烟农艰苦奋战,抗旱栽烟保苗的可贵精神,在烟叶收购期间,工商交接、二次验级中,能体现公正、客观、公平的协调观念,出现问题主动与公司联系,相互商量,妥善处理。公司和各烟站烤烟收购人员在烤烟收购期间都能互相配合协调,始终坚持按标准收烟,平稳收购,应收尽收。在特色有机肥推广供应,技术培训,核心示范区面积措施落实,技术培训安排收购等方面共同协调,主动配合参与,共同努力完成了今年基地单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五、新平县继续做好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新平县烟草公司领导认为,今年烟草工、商两企业紧密合作,各部门协调配合,努力抓好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的方式和机制在新平是适合的,也是有必要的,工商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一切工作都好做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