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练习三.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练习三.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练习三.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练习三.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练习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项练习三(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检测卷一、语言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谢太傅(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友人惭(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下车引之 ( )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待君久不至,( )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 10.本文给你什么启迪?论语十二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0分)(1)时习 说乎 有朋 不愠 君子(2)吾 日 三 省 为人谋 忠 不信 传不习乎?(3) 十有五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知天命 耳顺 不逾 矩(4)温故 而知新 可以(5)罔 殆(6)人不堪 其忧(7)知之者 好之者 乐之者(8)饭 疏食 饮水 曲肱 不义 于我(9)三人 焉 善者 而从之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 如斯夫 不舍 (11)夺帅 匹夫 (12)笃 志 切问 近思 仁在其中二、填空。(每空1分,共45分)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以语录体和 体为主。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2、论语与 、 、 合称为“四书”。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 ?3、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 ?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5、 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 ? ?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 ?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 。 11、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12、 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 。13、 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 , 。 , 。14、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 简答题(20分)1、 “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3分) 2、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4分) 3、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3分) 4、 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3分) 5、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4分) 6、 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 )(3分)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学而时习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日三省吾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 B、/C、/ D、/20 虽有佳肴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9、教学相长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3) 填空。34分1、 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 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兑命(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分(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25、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阅十余岁( ) 但知其一(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 16、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分)1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_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 )。其( )子曰:“不筑( ),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 )亦云( )。暮( )而果( )大亡( )其财,其家甚智( )其子,而( )疑邻人之父。1本文选自 末期著名思想家 的著作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3给全文翻译: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 B、马无故亡而入胡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暮而果大亡5写出文章的寓意:4.按照要求填空。智子疑邻节选自,作者是(时代)末期著名家(人名),他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二、美文品析(一)阅读智子疑邻,完成57题。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其邻人之父亦云 ()(2)暮而果大亡其财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不筑,必将有盗。译文: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 7.说说宋富人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答: 塞翁失马近( )塞上之人有善( )术者( ),马无故( )亡( )而入胡。人皆( )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 )福乎( )?”居( )数月,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 )良马,其子好( )骑,堕( )而折( )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 )独以( )跛( )之故( ),父子相保( )。1塞翁失马节选自,此书为(朝代)淮南王等编著。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3给全文翻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何遽不能为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