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恩难忘.doc_第1页
1.师恩难忘.doc_第2页
1.师恩难忘.doc_第3页
1.师恩难忘.doc_第4页
1.师恩难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师恩难忘 主备课:陈亚平备课思路: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作家刘绍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姥、炊、歇、叨、恍、醒、滋、杖”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捅、拄、诲”3个生字和“正”一个多音字,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生字新词,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指名作答小结,集体朗诵老师,您好!。设计意图: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优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经验。我从让学生谈自己的老师导入课文,使得课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了,这样学生们便一下子有了学习兴趣。2.解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著名作家刘绍棠,听一听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题:师恩难忘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想想,课题该怎么读?自己先试一试。(深情,语速稍慢,突出“难忘”)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那就带着你独特的感受再读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从刚才同学们对课题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家预习得比较充分。那我就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需要再给点时间你们再读一读吗?) 2.请大家读读这几个词:出示:姥姥 念叨 歇歇脚 炊烟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正月 捅 拄 教诲 (1)指名读第一行。(2)读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一行词有什么特点?(加点的字读轻声)齐读这一行。指导“歇”的写法。学生书空。(3)指名读第二行。理解“恍如”,指导“醒”的“酉”中不能少一横。(4)指名读第三行,多音字“正”(5)指名读第四行,“捅”是什么意思?字典上有三种解释:戳;扎碰;触动;戳穿;揭露。(6)齐读。3.出示第二组词语出示: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1)谁来读一读? (2)你读懂了哪些词?释义,后齐读。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你根据课文内容将这些词语填入下面这段话中吗?出示:田老师每讲一课,都会编一个( )的故事,而且他讲起来总是那样( )。我常常听得入了迷,恍如( ),陶醉不已。直到田老师的声音( ),我竟浑然不觉,仍然沉浸在那美好的境界里。(3)再读这四个词。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四个词能编成一个故事,这四个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是的,作者每当想到田老师,想到田老师上的课,就会想到这些词 (学生齐读词语)师引读:每当想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回忆起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就会记起这些词师引读:长大后,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取得成绩,受到表扬,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田老师,想到这些词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字新词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往往会成为我们忽略字词教学的借口。高年级的生字词的教学只有设计出更有挑战性的学习形式,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我通过归类将字的音、形、义融入到各个小练习中,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生字词。 4.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是的,开学头一天,田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教语文的田老师从“我”第一天上学时开始,讲课文时总编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四年都如此。(37) 课文的第二段最长,也最难懂,我们一定要读好这一段,你们自己先练习一遍,然后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自由练习。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赛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就像在听田老师讲课一样。(2)那课文1、2小节和8、9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呢?自由读1、2小节,概括段意。“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齐读8、9小节,概括段意。“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5.描红三、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和作者刘绍棠一起初步感受了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课题师恩难忘。四、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比一比,再组词。尾() 炊() 歇() 诲()娓() 吹() 竭() 悔()3.完成练习册1-3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让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教学准备:1进一步熟读课文,在文中批注自己的感受。2收集并阅读有关写老师的文章或书籍,想想自己有什么感受。3收集有关刘绍棠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循情读词悟句1.听写词语。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恭恭敬敬2.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3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2)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3)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4设疑: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师恩难忘。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语言平实却又情感真挚的文章,怎样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体味到作者那浓浓的情谊?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难点。师恩难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情?当读到“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这一句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作者难忘师恩的最好行动吗?这不就是作者积蓄心中已久的精神吗?这样想着,由词到句的设计便应运而生了。更何况,读好这些词语,既是对学习课文前的初始复习,又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很好铺垫。 二、探文读文悟理1自读课文三到五自然段。2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1)田老师的故事(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座大花园)(2)这首有趣的小诗(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3)田老师教课的方法(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娓娓动听地讲起来)3再读,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4品悟。(现在,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提示:(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2)他教书很有方法。(3)他的课引人入胜,而且故事里还蕴涵着做人的道理。5回读。“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设计意图:抓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还必须借助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达到“读文悟理”的目的。这里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并理解这一堂让我在不满6岁时就受到启蒙的语文教学。无论田老师教学的内容,无论田老师教学的方法,都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有所感悟和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让学生读进去了,他们才会加深对文章的体验和理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三、入景读图悟景1.读图。(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田老师的语文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2默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与要学习的小诗有什么联系?从哪里看出作者听得入迷?交流。(抓住“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理解并体会田老师善于利用故事引导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抓住“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感受作者的入迷;抓住“有如春雨点点”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激。)指导朗读。3.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4齐读第五小节。(田老师的课堂是多么的生动!一起来读读第五小节。)5介绍作者(也正是这样的痴迷劲,使“我”爱上了语文,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设计意图:文章读懂了,道理弄清了,但孩子并不一定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课堂离我们的孩子是遥远的,而且学生们对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在学生读文明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读图,安排学生自读有关作者刘绍棠的事迹。并期望孩子们也能在读图的过程中走进田老师,也能在读“人”的过程中走进作者刘绍棠。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一幅和谐的情景图。 四、入境读恩悟情1.引读。(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那个时候,我还不满6岁,可是田老师却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过去了)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回读。(正因为这样,四十年后的作者当再见到田老师时,他还要)出示: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3现在谁说说,40年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交流。4小结板书。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板书)5拓展延伸。(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刘绍棠就选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课以此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平平凡凡的小事,请你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选取其中的一件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学生练笔。交流。设计意图:和谐情景的再现,使得文章中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慢慢积淀。当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需要有释放这些情感的空间。所以,语文课堂上,尤其是情感真挚的文章,就更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