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豆彩霞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朗读诗歌2.了解作者及背景岑参(714-770),江陵人(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因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投笔从戎,岑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活,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这也成就了他意境开阔、格调豪迈、乐观进取的诗风。陆游评价他:“以为太白、子美后一人也”,可见他的诗歌成就之高。课题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即在西北边塞的冰雪背景下,岑参送朋友武判官回到京城长安去。3.小组展示朗读课文。4. 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同桌互相讨论解决,难以理解的做好标记,准备质疑。二、整体把握1、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2、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三、齐读咏雪部分(赏景)1.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赏析诗句朗读咏雪部分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试举两例分析。(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炼字的精妙等方面进行赏析。)例: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第二句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3.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四齐读送别部分(品情)1.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3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五、本课小结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绮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以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六、拓展延伸回忆一下你与朋友分别时的场面,把这一场面重现出来,用真情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