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四 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四 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四 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四 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篇 专题四 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推动时代进步的中外改革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纵观古今中外 各国都历经了无数的改革 每次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的进步与发展 在战国时期 新旧社会交替 各国变法以确立新制 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出名 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 中国不同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也实行改革开放 在外国 日本 俄国 美国 苏联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社会改革 取得显著的成效 古今中外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一 商鞅变法1 时期 公元前356年 2 支持者 秦孝公 3 内容 私有 自由买卖 1 经济 国家承认土地 允许 2 军事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 根据 大小 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 的特权 奖励耕战 徭役 军功 旧贵族 3 政治 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县制 4 作用 使 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 秦国 封建 5 影响 推动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二 洋务运动 先进技术 清朝统治 1 目的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 富国强兵 摆 脱困境 维护 奕 曾国藩 张之洞 2 代表人物 中央是 地方主要是 李鸿章 左宗棠和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3 主要内容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4 意义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是中国 的开端 近代化 三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康有为 1 序幕 2 领导人 和梁启超 维新人士 工矿企业 3 内容 1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 2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 3 文化 开办 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 新式学堂 新思想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4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等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分田包产到户 1 开始 改革先从 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 自负盈亏 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 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推广 在中央指导下 农村逐步实行 3 作用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 国有企业改革 1 时间 从1985年起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重点是 的改革 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 2 主要内容 扩大企业自主权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后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五 日本大化改新 1 内容 中央集权 以才选官 国有 封建 1 政治 建立 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 2 经济 把贵族土地收归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2 作用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 社会 六 资产阶级改革 农奴制 自由人 份地 废藩置县 西方技术 文明开化 资本主义 封建残余 七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 原因 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 时间 年 1921 商品经济 3 主要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 4 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巩固了政权 八 二战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改革1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先以 改革为重点 失败后 转向政治改革 经济 匈牙利 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以 改革较为突出 其他各国成效不大 九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罗斯福 干预 1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 尖锐 政局动荡 国家工业复兴法 宏观控制 2 1933年 就任美国总统 宣布实行新政 2 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3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和指导 4 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 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 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 与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1 对中外历史改革的认识 1 改革是革除弊政 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是历史发 展的要求和产物 2 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因而 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不可能一帆风顺 3 改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4 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 5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毅力 2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认识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是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及时总结经验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3 改革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是强国之路 所以 我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立足本国国情 实事求是 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警惕和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等 1 2012年山东德州 某校七年级 1 班同学在学习 商鞅变法 时 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 布的告示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a 小明 出身贵族的人 爵位保持世袭b 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c 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 可以自由买卖d 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 授予爵位田宅 2 2012年四川达州 洋务派认为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在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为解决 火器 问题 洋 务派 c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c 创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海军d 创办民用工业 3 2012年江苏淮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 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领导中国人 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西安事变发生后 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抗战胜利前 夕 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八大上 提出经济建 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经济体制a c 中共十四大上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b d 4 2012年吉林长春 俄国的农奴制度曾被称为 国家脚下 的火药库 消除这一火药库威胁的事件是 a a 1861年改革b 明治维新c 南北战争d 二月革命 5 2012年山东滨州 1932年春 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时 美国总统胡佛曾对一名歌手说 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 我便送你一枚勋章 最终使美国摆脱经济 危机的措施是 b a 移民海外 开发西部b 实行新政 干预经济c 专制统治 蓄谋战争d 发动战争 转嫁危机 6 2012年贵州黔东南 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古代 近代和现代 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 19世纪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