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列强的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 方式 军事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 通过中英 南京条约 1842年 中日 马关条约 1895年 辛丑条约 1901年 等不平等条约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侵略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政治借款 勒索赔款 设厂筑路 文化侵略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 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 危害 政治上 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破坏 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司法主权破坏 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领海主权 关税主权 在华驻兵权丧失 经济上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 掠夺中国原料 输出资本 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上 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如火烧圆明园 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用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的开放 1 从革命史观看 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开辟租界 把它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也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2 从现代化史观看 通商口岸开辟 客观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 技术中心 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3 从全球史观看 通商口岸的开放 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4 从文明史观看 通商口岸开放 接触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5 从社会史观看 外国的生活方式 习惯 衣着 饮食首先传入 西方文明的社会习俗也较早传入中国的口岸 冲击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 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含义 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具有革命的要求 表现 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 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含义 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 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表现 天朝田亩制度 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 的不切实际性 扶清灭洋 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近代农民阶级不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1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 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斗争形式 以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而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仍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或盲目排外 这是与世界近代化背道而驰的 2 太平天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这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义和团排斥近代文明 同样是落后的 辛亥革命 1 建立政党 1905年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成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 2 武昌起义 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 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3 成立共和国 1912年1月1日 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4 颁布宪法 1912年3月 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 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最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四个第一 巧记辛亥革命 1 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2 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进步性主要原因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 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表现 辛亥革命中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 建立起民主共和国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提出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 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原因 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表现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 五四运动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两个阶段 5月4日到6月初 中心在北京 主力是学生 6月5日起 中心在上海 主力是工人阶级 特点 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民主和科学 思想解放 意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2 中国共产党成立 标志 中共一大 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反帝反封建 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3 两者关系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1 特点 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 国共联合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 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 3 事件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4 结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 2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 1 事件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2 特点 1935年 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 对抗为主 1935年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逐渐走向合作 3 结果 中共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逐渐走向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 3 十年内战 1927 1937 1 一条主线 全民族的抗日 2 两个战场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3 三个阶段 防御 相持 反攻 4 四个特点 以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 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两个战场并存 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 5 胜利保障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意义 近代中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4 抗日战争 1937 1945 1 两种命运 和平与内战 民主与独裁 2 两个回合 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 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3 主要特点 中共领导进行反独裁 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和民族独立解放的战争 4 主要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5 工作重心 从农村转到城市 七届二中全会 6 结果 1949年4月解放南京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5 解放战争 1945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 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 开展国民大革命 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国共十年对峙 3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展抗日战争 4 从农村再到城市 人民解放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2 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 又是民族解放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