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i,i中的质子数为() a 53 b 78 c 131 d 184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 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i中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其质子数为53;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符号表示的含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3分)据报道,某些不合格大理石装潢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氡严重超过规定标准,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同位素原子中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 136 b 50 c 88 d 222考点: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 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解答: 解:氡的质子数为86,核外电子数为86,质量数为222,中子数为22286=136,该同位素原子中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3686=50;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3分)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i和bi都含有83个中子 b bi和bi互为同位素 c bi和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bi和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考点: 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 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 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解:a、83209bi中中子数=20983=126,83210bi中中子数=21083=127,所以83209bi、83210bi中子数分别是126、127,故a错误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83209bi、83210bi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所以是同位素,故b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83209bi和83210bi的核外电子数都是83,故c错误d、83209bi和83210bi的核内质子数都是83,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明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即可解答本题,难度不大4(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d2o和h2o b 235u和238u c o3和o2 d so3和so2考点: 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分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解答: 解:ad2o和h2o属于化合物,二者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a不选;b235u和238u为u元素的2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选;co3和o2是氧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不选;dso3和so2均为s元素和o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不是同位素,故d不选,故选b点评: 本题以同位素为载体,考查化学“五同”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理解,水和重水是不同水分子,但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5(3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 根据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可知,在周期表中的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来解答解答: 解:a原子半径大小与核外电子层数有关,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不一致,故a错误;b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c正确;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学生明确原子的电子排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应熟悉元素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6(3分)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 稀有气体元素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 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很强,不具有非金属性,故a错误;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则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不具有金属性,故c错误;d、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为气体,性质不活泼,不能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明确半导体材料具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3分)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 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b c d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 化学应用分析: 根据酸雨的形成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就可能形成酸雨解答: 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所以只要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生成就能减少酸雨的产生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就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充分燃烧,就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使燃料燃烧的充分,而不能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所以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措施,难度不大,明确酸雨的成因是解本题的关键8(3分)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naoh b h2 c nacl d h2s考点: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解答: 解:a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氢气分子中h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c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d硫化氢分子中s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9(3分)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x b h2x c xh3 d xh4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则最高价为+6价,其最低价为2价,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由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则最高价为+6价,其最低价为+68=2价,即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a、hx中x的化合价为1价,故a不选;b、h2x中x的化合价为2价,故b选;c、xh3中x的化合价为3价,故c不选;d、xh4中x的化合价为4价,故d不选;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化合价,明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最高正价,元素在氢化物中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8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3分)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是() a al b mg c na d h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a、al核外电子数为13,最外层电子数是3;b、mg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是2;c、na核外电子层数是3,最外层电子数是1;d、h核外电子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是1解答: 解:a、al核外电子数为13,最外层电子数是3,故a错误;b、mg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是2,故b正确;c、na核外电子层数是3,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c错误;d、h核外电子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短周期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难度不大,平时学习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1(3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金属性:almgna b 元素非金属性:fclbr c 酸性:hclo4h2so4h3po4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考点: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 a、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b、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c、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解答: 解:a、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所以元素金属性:almgna,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fclbr,故b正确;c、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c错误;d、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s,所以稳定性:hfhclh2s,故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2(3分)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分子的电子式 cl:cl b 氢分子的电子式 h:h c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氯化钠的电子式 考点: 电子式分析: a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未画出;b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电子式中氯离子不能合并书写,应分布在镁离子周围;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解答: 解:a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未画出,氯气电子式为,故a错误;b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b正确;c电子式中氯离子不能合并书写,应分布在镁离子周围,氯化镁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氯化钠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电子式书写,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或多原子分子电子式书写区别,易错选项是a,在多原子分子中易漏掉某些孤电子对13(3分)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 加热 b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c 适当提高硫酸浓度 d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氢离子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来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a加热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b将铁片改用铁粉,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c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氢气,故d选;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明确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原理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d14(3分)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02 mol/(lmin) b 1.8mol/(lmin) c 1.2 mol/(lmin) d 0.18 mol/(lmin)考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根据v=计算v(h2so4),铝与硫酸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l2(so4)3=v(h2so4),据此计算解答: 解: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所以v(h2so4)=0.06mol/(ls)=3.6mol/(lmin)铝与硫酸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l2(so4)3=v(h2so4)=3.6mol/(lmin)=1.2mol/(lmin)故选c点评: 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常用速率计算方法有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15(3分)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解答: 解:a、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a错误;b、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n2、h2按1:3混合,化学计量数为1:3,所以转化率相等,平衡时,n2、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3,故b错误;c、随反应进行,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发生变化,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可逆反应时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但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判断的标准应随反应进行变化,当该标准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二填空题(包括3个小题,共39分)16(9分)(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h2ohclcl2co2 kcl(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mgcl2 br2考点: 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电子式分析: (1)水为共价化合物,氧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1个氢氯键;氯气中存在1对氯氯共用电子对,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c、o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化钾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2)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卤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2个氯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在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溴分子中,两个溴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结合,据此用电子式表示出其形成过程解答: 解:(1)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1个氢氯键,氯化氢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cl2分子中含有1个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中存在两对碳氧共用电子对,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kcl存在钾离子和氯离子,钾离子为简单阳离子,氯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氯化钾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2个氯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在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溴分子中含有1个brbr共价键,溴的电子式为:,用电子式表示溴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及区别,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17(12分)已知有a、b、c、d、e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组成的化合物bc2能引起温室效应常温下,金属d单质投入水中能与水剧烈反应,并且d的盐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常温下e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按要求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氢、碳;(2)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族;(3)d、e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用元素符号表示);(4)d在c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5)写出e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 a、b、c、d、e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c组成的化合物bc2能引起温室效应,则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常温下,金属d单质投入水中能与水剧烈反应,且d的盐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则d为钠元素,常温下e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e为氯元素,据此答题解答: 解:a、b、c、d、e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c组成的化合物bc2能引起温室效应,则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常温下,金属d单质投入水中能与水剧烈反应,且d的盐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则d为钠元素,常温下e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e为氯元素(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氢、碳,故答案为:氢;碳;(2)e是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a族;(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cl,故答案为:nacl;(4)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故答案为:2na+o2na2o2;(5)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关键是推断元素,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18(1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主族周期aaaaaaa0234(1)这10种元素分别为:ofnamgpsclarkbr(用元素符号表示);(2)、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knamg,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按碱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kohnaohmg(oh)2(用化学式表示);(3)对应元素名称为氧,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为第二周期a族其氢化物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4)、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hclo4h2so4h3po4;、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hfhclhbr(用化学式表示);(5)元素与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6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 (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o,为f,为na,为mg,为p,为s,为cl,为ar,为k,为br;(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为氧元素,处于第二周期a族;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4)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5)处于第三周期,核电荷数之差等于族序数之差解答: 解:(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o,为f,为na,为mg,为p,为s,为cl,为ar,为k,为br,故答案为:o;f;na;mg;p;s;cl;ar;k;br;(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knamg;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金属性knamg,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kohnaohmg(oh)2,故答案为:knamg;kohnaohmg(oh)2;(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为氧元素,处于第二周期a族;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氧;第二周期a族;2na+2h2o=2naoh+h2;(4)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clsp,故酸性:hclo4h2so4h3po4,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br,故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故答案为:hclo4h2so4h3po4;hfhclhbr;(5)处于第三周期,核电荷数之差等于族序数之差,即二者核电荷数相差71=6,故答案为:6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利用元素周期律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三实验题(共10分)19(10分)如图1组装了一个原电池装置来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原电池中,正极为zn,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负极为cu,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2)铜电极上能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生成;(3)原电池外部电流方向为cu电极zn电极;(4)为了探究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组装了如图2的四个装置,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分析能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a考点: 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分析: (1)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八年级美术教案
- 时间极限皮秒课件
- 关于梦想的中考作文(12篇)
- 早期发现课件
- 商业智能咨询及服务合同条款
- 500字左右的教师节作文14篇
- 产品采购供应合同及质量保证条款
- 工地混凝土输送泵车出租合同
- 纪念七七事变课件
- 2025年磨工(中级)考试试卷:磨削加工教育与培训体系
- 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河北2023年邯郸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简思plc状态帧使用说明书
- 世界范围内社区支持农业CSA(下)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FZ/T 07010-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
- 科幻小说《三体》内容简介读书分享会ppt图文课件
- 校园文化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