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doc_第1页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doc_第2页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doc_第3页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题目: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 院系:建工学院土木工程 姓名: 巢文 学号: 100107010119 序号: 老师: 褚庆忠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我了解了地球科学对人类的的重要意义以及深远影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那么我就在查询资料后针对地球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以及处理人际事物关系方面提出我自己的观点。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做自己的母亲。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母亲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的确,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地球不仅以它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息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地探索着地球的奥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消耗生产资料,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向环境索取的范围、强度和速度不断扩大,但我们的家园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首先,地球形成至今已有数十亿年。全球变化按照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无生物的太古代到有原始生物的元古代,再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遵循着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也即沿着渐变与突变相互交替变化发展着。地质科学证明,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地球经历了三次气候变冷的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因为人类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由类人猿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中,逐步学会制造工具与使用工具而转变为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的,所以第四纪大冰期的全球变化研究对人类便显得更为重要。加之人类从自然中诞生以后,在利用自然过程中便对自然加以干扰,甚至破坏,全球变化也就更加复杂化了。环境与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通过自己的劳动变为财富,供自己享用。但由于早期人类认识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好在那时人口尚少,生产力水平尚低,造成的破坏还是局部的,尚未达到全球性的规模。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尤其是到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使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事件不断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财富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产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资源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目前,全球已有50%湿地被毁,50%河流遭污染,人均淡水供应量比25年前减少30%,荒漠化影响100多个国家近10亿人口,森林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亡,每年6000万人口死于腹泻等胃肠疾病。也就是长期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所致。更为严峻的是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所谓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就是对全球都有影响的问题。目前我们人类的消费模式、增长模式不尽合理,对环境造成了冲击,以至于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0世纪的最后10年,环境保护进入实施和行动阶段,从而拉开了21世纪环保时代的序幕。人类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工业革命之后,开始重新反思和审视人类与自然、与地球的关系。一场可能在数十年内完成的环境革命将会给人类的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又一次大的变革。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一)、世界其它国家矿产资源状况一些矿产资源大国,其矿业部门或资源工业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突出的作用。在澳大利亚,矿产及石油工业是使国家财富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其矿产及石油部门出口产值达365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数的60%。在南非,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矿业具有更大的国际竞争力。在美国,矿产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固体矿产矿业对1995年美国国民经济收入做出5240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双重贡献。“如果没有矿业,美国国民经济满足人民需要和保持(二)、可持续和谐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丰收不忘歉收,勤俭治国,细水长流。绝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但作为当代明确提出的科学术语,是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WCS),其目的在于把资源保护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再是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所通过的世界21世纪议程,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三)、资源安全战略从以上几种主要资源观之,要保证其可持续供给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各类资源的“人均短缺”将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有序、有偿、科学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努力寻求各种替代资源,认知、发现、开发和利用非传统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发挥科技创新对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推动作用,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开拓资源环境领域。(3)重视资源储备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开发的民营化和外资比例。(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实现工业化的矛盾,是新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不能像少数国家那样奢侈地消费地球上的资源,也不能因为资源问题而影响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根本出路就是转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地球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电能,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具。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尤其是电脑。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再入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冲厕所、拖地等。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